精彩东方文学

逍遙小地主 正文 第255章 小金庫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太傅、中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績親自到玉米監來視察,結果看到玉米監里上下吃的正爽。

    吸溜下鼻子,李績轉身對旁邊的官員們道,“玉米監的餐食估計是京中百司衙門頭一份了。”

    “是啊,聞著就香,不僅有辣椒、香油,還有花椒、胡椒呢。好家伙,夠下本的。”一位官員笑道。

    這長安城里的胡椒可是極貴的,一般人家都吃不起,甚至不少出身一般的京官都吃不起,可人家玉米監里的工作餐居然遠遠就能聞到胡椒味。

    “誰要人家玉米監有錢呢,今年沙苑種的西瓜、辣椒,可沒少賣錢。”

    幾位緋綠官袍的官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對玉米監都透露著一股羨慕甚至是妒忌之情。

    其實玉米監不僅有來自公廨田的田租收入,還有公廨錢的放貸收入,他們還種西瓜、辣椒賣,這兩樣今年在長安可是很火的,賣了不少錢,全進了玉米監的公廨庫里。

    偏偏又碰到李逍這么一個并不拿錢的長官。

    李績面帶著微笑,他心里知道,玉米監的收入可不僅是這些呢,玉米監還有一個最隱秘也最大的收入來源是他們暗中售賣玉米種苗。

    一粒玉米種就能賣上一兩貫,而且還不是誰都想買就能買的到的,只有那些勛戚高官們才有機會買到。

    本來說私賣玉米種,明顯是違規的。

    但買的人既然都是那些有身份的人,自然也就不會有誰把這事情拿出來說。

    玉米是祥瑞,還是靈瑞。官員勛戚們都想擁有一兩顆,倒不是因為玉米產量高,而是想要沾沾這祥瑞的靈氣瑞氣祥氣。

    連李績家里都種了好幾株,其中有兩株是皇帝賜予的,另外的幾株有李逍送的,也有英國公府里買的。

    他心里覺得李逍這人太會做生意賺錢了,玉米按粒賣,動則上千錢一顆。還都是限量的,你有身份才能買,貴不說,有錢也頂多能買個幾粒。

    一個玉米棒六七百粒玉米粒呢,李逍賣掉一兩個玉米棒,就能賺到上千貫。而對朝廷來說,今年收獲了八千多個玉米棒,少個千把粒根本就很正常,畢竟每個玉米棒上結多少粒又不是準數。

    就算結一樣的,就不能有點損耗啥的?

    好在李逍賺了錢,也沒往算快腰包里裝,這錢都是在玉米監公廨里,打造犁耙耕具,購置耕牛、打水井造水車修水渠,剩下的才拿來給監里的官吏匠人們發獎賞,提升下伙食水平,倒也沒什么。

    李績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相反,他很喜歡李逍這種會變通還會辦事的人。

    不過越是欣賞李逍,他才越要在皇帝面前反對驟然高升李逍。他還這么年輕,升官太快也不是好事。

    “伙食不錯啊,油潑面,色澤艷麗,味道香濃,手法正宗啊。”李績帶著一眾官員進來。

    院內,一眾吃的滿頭大汗的官吏們看到一大群緋綠官員進來,甚至前面還有一員紫袍,細看卻是中書令,于是都驚的連忙站起。

    李逍倒絲毫沒有什么驚慌的,吃點面條而已。雖然這面條豪華了一點,但也是用的公廨錢,又沒偷沒搶的。

    “正好我也還沒有吃午飯呢,給我也來一碗,另外他們也還沒吃,今天中午這頓就在你這蹭飯吃了。”李績很不客氣。

    那群官員們聽說了,也呵呵的一副吃狗大戶的欣喜表情。

    李逍正捧著碗面,也沒打算放下碗,雖然來的是宰相帶隊的上官們,可李逍也只是轉頭吩咐了監里的廚子,讓他下面。

    “就按我剛才的做法,多下點面,油和辣子多放點。”

    很快,一碗碗面條煮好,然后燒熱的油一勺勺的燒到撒在面上的辣椒面和蒜蓉上,麻辣鮮香,香氣四溢。

    李績捧起大碗,也直接蹲在李逍旁邊,拿起筷子使勁攪上幾圈,然后夾起一大筷子面條就往嘴里送。

    一口氣吃了好幾大筷子,然后額頭上立即冒出汗珠來,可老爺子卻吃的很爽快。

    “自從你弄來的這個南海辣椒,我現在都是已經吃上癮了,一餐不吃辣,就覺飯菜不香。雖然常常辣的滿頭是汗,但就是覺得爽快。”

    如今長安城里辣椒可是很受歡迎,長安百姓已經越來越喜歡這種辣的感覺,好多人無辣不歡,蒸餅放辣椒、湯餅放辣椒,甚至是連西域人煎的胡麻餅,都一樣放辣椒了。

    喜歡吃辣的人多了,這辣椒自然也不便宜,本來就種的少,供不應求,價格那是節節高升,雖說遠不及胡椒那般價比黃金,可也確實不便宜了。

    李逍相信李績跑過來,不可能真是來蹭頓飯吃的,辣椒雖貴,但堂堂太傅李績,家財億萬,肯定是能排到大唐財富榜的前一百名的。

    楊國忠當個宰相,家財幾千萬貫,李績也是宰相,而且以前就是大地主豪強,家底當然也不會差。

    “陛下本準備授你為度支員外郎,我給否了。”李績一面繼續拔拉著面條,一面道。

    李逍哦了一聲,“也有預料了。”

    “沒什么不滿怨恨吧?”

    “哪能,其實吧,當不當員外郎也沒關系,我也知道我有幾斤幾兩,如今都獲賜為縣子了,也夠滿足了。”

    “能這么想就好,就怕你太年輕,鉆牛角尖。度支郎不讓你做,也是為你好。不過話說在前頭,雖然你當不了這度支郎了,但關于債券如何發行這件事情,你還不能甩手。”

    債券發行這事最終還是交給了戶部,由度支員外郎負責,只不過這員外郎不是李逍罷了。

    但李績做為宰相,對此事還是很關注的。

    以前誰也沒發行過債券,真遇大戰事或大饑荒,基本上都是找富戶甚至是官員們攤派。

    那些沒有什么背景靠山的富商,每當這時更就成了一頭頭朝廷養肥開宰的肥豬。

    “區區一百萬貫而已,其實根本用不著那么麻煩,甚至都不用驚動長安商民,貴族圈里內部消化就完了。把債券跟百濟的土地、奴隸掛上鉤,土地、奴隸便宜點,那些貴族們就會一擁而上,瞬間把這一百萬給認購完了。”李逍覺得,區區一百萬貫,真不值得什么大費周章的。

    “你能你來。”李績哼了一聲。

    一百萬多嗎,對普通人來說,很多,但對于長安城來說,真不多,這里最不缺的就是貴族勛戚,個個都是有錢人。可以說,天下三分之一的財富集于長安了。

    “咱們搞個拍賣會,邀請長安的勛戚貴族們前來,直接把債券跟百濟的土地掛鉤來拍***如說一百萬貫的土地,可以分成三五百份,大的二三千畝一塊,小的七八百畝一塊,另外每塊土地上還打包一些奴隸,幾十幾百的打包。土地和奴隸價格也不用高,折算一下,肥沃的稻田才一二貫一畝,一個奴隸也才一二貫錢,又是成片成片的良田,英公,你說你不想要么?”

    土地永遠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資產,也是貴族豪強們置業的首選目標。

    而如果是成片成片的土地,那就更加的吸引人了,成片的土地,更易管理,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實,但大唐立國也已經數十年,歷經三帝,如關中平原、河南平原上的良田,其實已經都有主,難以交易不說,還價格昂貴,特別是這些地方置地,買到的田地也都是碎地,很難有大宗土地交易。

    嶺南、河西這樣的邊地,倒是還有些地,可這些地方的地就沒那么吸引人了。

    百濟雖說在海之東,可那的地卻堪比江淮一樣肥沃優良,更別說李逍還提出把地成片出售,還配套大量奴隸的做法。

    成片的良田,加上配套打包出售的大量奴隸,這樣的田地絕對是值得購買的,況且李逍還提出那么便宜的價格呢。

    “價格會不會太低了?”李績問,一二貫一畝地,一二貫一個奴隸,簡直跟白送一樣,要知道,雖然在山南等山區里,一些山地也才四五百錢一畝,可在長安的渭水河岸,一些上好的水澆地可是已經賣到十余貫一畝。

    “低什么,百濟的地放在那里,就是一文不值,只有賣出去了才是賺。地賣多少無所謂,關鍵是有人去種。種植了才田地才會有糧食產出,有人肯去種植,那邊才會有人。”李逍說出關鍵之處。

    百濟是什么地方?那是畢竟是海外敵國,現在還剛在攻打,還沒打下來呢,就算打下來了,朝廷也不可能把地都分給那些百濟人。田放在朝廷手里,軍屯民屯也是跟不上種不過來,必須還是得有百姓過去種植。

    但得有人帶頭,特別是需要有實力的貴族們前去,他們有能力打頭站。

    從長遠來看,就算是朝廷拿出一兩萬頃地來白送給這些打前站的人,其實也是劃的來的。

    當然,白送不好,便宜點賣還是不錯的。一畝上好肥沃良田,賣他個一二貫一畝。一個百濟奴隸,在中原起碼能值個五六貫,甚至是七八貫的,也只賣他個一二貫,雖說奴隸在百濟和在長安肯定價值不一樣,但一二貫絕對是半買半送。

    目的,還是吸引貴族們為朝廷去百濟打頭陣。

    朝廷既得了一百萬貫,還能有人去打頭陣開發百濟何樂不為?

    貴族們雖然看似冒點風險,但這收益卻也是極高的。

    這是兩贏局面。

    “反正我覺得這個方案不錯,我正打算在百濟買他兩三千畝良田呢,這可是好機會,現在錯過了,以后哪找去?英公,你做為朝廷宰臣,也應當帶頭啊,怎么也得買他個三五千畝吧!”李逍嘿嘿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团风县| 甘谷县| 涞源县| 岐山县| 宜昌市| 尉犁县| 邻水| 朔州市| 海晏县| 新干县| 镇平县| 织金县| 和平区| 永登县| 竹山县| 延津县| 正安县| 唐河县| 休宁县| 襄城县| 新丰县| 汝阳县| 南丰县| 龙南县| 喀喇沁旗| 海城市| 邯郸县| 子长县| 镇平县| 大悟县| 汤原县| 台南县| 屏山县| 灯塔市| 正镶白旗| 宣城市| 柞水县| 德保县| 禹州市|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