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濆放下了所有野心,突然感覺自己真的老了,這一夜他竟然做了一晚上小時候的夢,夢到了那些家鄉的故人,不知道多少現在還活著,他真的想回鄉了。
第二天在碼頭上他被邀請觀看大軍操演,這一次朱濆有些慶幸,面對皇帝的軍隊,他覺得,他真的無力對抗,就像黃求還說的那樣,他昨天看到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士兵,因為十萬人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動作整齊劃一不說,身上的氣勢真是氣沖霄漢,那種凜凜的殺氣,絕不是訓練能訓練出來的。
跟這樣的大軍東起手來,即便所有兒子都支持他,朱濆也覺得自己贏不了。
放下野心,想明白事理之后,他竟然隱隱有些感激那個桀驁不馴的將軍,如果不是他昨天攔下自己,沒準現在已經無法挽回。雖然不知道那將軍是自己的意思,還是太子的授意,總是幫了自己一次,這人情他記下了。如果是太子的意思,那就更好了,這說明皇家并不想屠戮功臣,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相比回國后也能當一個太平王爺。
他這幾年也留意過,那個南越王黎維康的小日子過的相當滋潤,在北平和京城都又王府,出入并不受限,每年有十五萬貫的俸祿,也不算薄待,因為皇帝的家一年的開銷也就是二十萬兩銀子,折合現在的一萬兩黃金而已。
一等親王的定例就是這些。而且黎維康家可不缺這點錢,當南越國王那些年,雖然在越南沒什么實權,可是買了不少荒田,找人開墾,現在在紅河三角洲地區有十萬畝良田,這些田產皇帝也沒有動。
美洲不缺土地,朱濆也不是個老實人,這些人他謀的私利更多。美洲公司是一家商業公司,上面還有董事會管著,但朱家持有大部分股份,公司的資產一旦清算,朱家的財產只會更多。而且朱濆早就通過各種名目,私下占了大量的金礦等資產,碼頭港口、造船廠、兵工廠這些產業或許保不住,可是田產、礦產還是有可能保住的。那些金礦足以保證他朱家幾輩子的榮華富貴了。
想到這里,他突然覺得也不算虧了,畢竟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他哪里有現在的基業,沒準都被清軍剿了。皇帝不棄,大力支持他到美洲開拓,說起來也都是給皇帝開拓的,美洲公司的章程寫的明白,皇帝是土地的最高領有人,不是他朱濆。
相通之后,朱濆老實配合,中國對美洲的整合十分順利。美洲公司的特許權被朝廷收回,所有公私產業派由戶部清算。
朱濆給長房爭道了美洲總督的官職,朱赴海繼續接替朱濆就任美洲總督;這是朝廷正式官職,真正的位比兩廣總督了。跟國內的總督在權力上,沒有任何兩樣,當然跟國內的總督一樣,沒有了兵權。
長房當了總督,總領美洲各省,那么實力第二強的二房,一個兒子當了金山省巡撫,一個兒子當了戈河省巡撫,總實力依然可以跟總督抗衡。金山省以金山城命名,包括了上下加利福尼亞,往北直達薩克拉門托河上游山脈,往南知道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戈河省,是以過去的哥倫比亞河流域殖民地建立的,哥倫比亞河這條美國人命名的河流,正式更名為更中國化的戈河。戈河省以戈河為界,從戈河往南直到金山省界,都是戈河省轄區;戈河以北,都歸新成立的緋沙省管轄,巡撫為三房兒子。
這種按照實力強弱劃分權力的方法,簡直就是分贓,但這就是政治。用行政權力,交換他們手里的軍權,省的流血。
實力最弱小的四房、五房成了最失意的。這兩房選擇不同,四房選擇依附于大房,通過朱赴海謀求了一個職位,五房則選擇跟朱濆回國去,所圖甚大,因為朱濆頭上還有美洲王的王爵。
對地方政府的整合倒也算順利,朱濆刻意模范國內,除了不敢開科舉之外,他建了一批學校,用這些學校幫他培養官員。但這些官員的心中總有一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國內的落魄書生,能當官自然不錯,可總有一種低人一等的心結,現在好了,皇太子來了,按照國內的品級,給大家定了位置,那種失意感立刻就消失了。而且有的書生來美洲,是仕途失落后,抱著發財的目的來的,現在得到了不同的品級認可,還告訴他們,有可能平到國內去做官,立刻就欣喜若狂,調回國內那就更名正言順了。
當然朱濆的官府架子還是很粗陋的,畢竟不能跟國內的人才儲備相比,因此隨皇太子來的,還有一大批精干基層官員,都是正規科舉出身,在學校培訓之后,在地方官府鍛煉了兩三年之后的官員,一個個年紀大的三十多歲,年紀小的二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為了盡快將美洲納入正軌,調動的這批人都不是沒有表現不佳的官員,而是在某些領域已經取得了政績的強干官員。但這種官員往往心氣正盛,憋著勁往上爬呢,調到美洲,容易打擊他們的進取心,讓他們以為是被流放了。
所以皇太子許諾他們,在美洲一年,按照國內兩年算,正常官員一般是兩年一考核,叫做大比,考核結果分上中下三等,他們在這里一年一考,意味著晉級的速度是國內的兩倍。
人員配備本就得力,加上朱家的配合,以及朱家選拔的那些官員的支持,美洲三省的政府機構短時間內就完善了,這時候距離皇太子登陸美洲,過去了才不到三個月。
這些事情剛剛做完,美洲另一邊的美國人就來了,他們派出了一個專業外交團隊,來跟皇太子進行談判。
南京和會結束之后,美國代表跟中國政府交涉未果,中國理藩院告訴他們,美洲事務,已經全部交由皇太子親自處理,要求美國人在美洲跟皇太子親談,是戰是和,都由皇太子決定。
美國代表立刻給國內發去信息,要求他們令組團隊,到美洲西岸跟皇太子談判,并且讓他們必須抓緊時間,因為皇太子帶去了十萬軍隊,這是十萬在克里米亞戰場上跟英國、奧斯曼帝國廝殺后的老兵,戰斗力頗為強悍。
美國政府不敢怠慢,他們現在麻煩很大,英國和普魯士已經出兵,軍隊已經在英屬殖民地登陸,重新奪回了渥太華,跟拿破侖帝國在魁北克一帶激戰。普魯士是那么容易出兵的?美國探聽到英國人給了普魯士非常大的利益,似乎是準備在戰后將拿破侖統治的法語區領土轉讓給普魯士。
走了一個拿破侖,來一個軍國主義的普魯士,美國人很擔心。拿破侖在魁北克停留了一年多,美國的法裔就流失了幾十萬人,現在普魯士來了,恐怕德裔又得流失不少。這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長遠的威脅則是,普魯士這樣一個德意志帝國的強邦進入北美,對美國的地位會產生什么影響?
之前的美國,毫無疑問是北美第一大國,至少是北美東部第一大國,英國人對加拿大的統治很不上心。如果普魯士來了,美國這第一大國的位子還能保持多久?而且英國還在游說奧地利,奧地利人也在觀望,如果看到擊敗拿破侖的可能,難保奧地利不會來分一杯羹,奧地利來了,法國會坐視不理嗎,如果法國也來了,那么在美國北方將出現英法普三大歐洲強國,到時候美國的地位就更尷尬了。
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大西洋已經不是天險,通過大西洋,美國東海岸跟歐洲的聯系,甚至比跟他們的西部地區更方便,這意味著美國跟歐洲的距離,比任何時候都更近。將來會越來越近,引入太多的歐洲勢力,對美國長遠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所以美國人的政策是,堅決反對歐洲列強進入北美地區。英國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在北美一直被美國壓迫,始終擔心保不住加拿大,引入普魯士這個好打手,英國反而能分擔壓力。至于割讓給普魯士的法語地區,本來就跟英語領地格格不入,反叛心里十足,現在拿破侖一來,馬上就投靠了拿破侖,英國已經失去了同化法語區的耐心。要將法語區甩包袱了,至于是甩給普魯士一國,還是甩給多個國家,英國根本無所謂。
所以現在已經不是美國要不要吞并加拿大的問題了,而是美國能否保證自己地理安全的問題,但跟大英帝國開戰的風險太大,背后還有一個中國蠢蠢欲動,連軍隊都派來了。美國不敢兩面作戰,而且他們的核心利益在東部地區,西部只是潛力巨大,東部卻已經開發了出來。
所以西部可以讓步,東部則必須堅守。
但這讓步不能按照中國的要求,沒有底線的讓步,美國已經開發出來的土地,必須掌握在美國人手里,這是美國的底線。
他們提出,密西西比河下游三角洲地區,主要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土地,必須劃歸美國管轄。在中部地區可以做出讓步,雙方以密西西比河為界。在東北地區必須給美國留下緩沖地。
通過激烈的談判,美國人的目的基本上達到了,他們以為自己取得了外交勝利,阻止了十萬中國軍隊,以及美洲公司的十萬軍隊對美國西部準備充分的進攻行動,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軍隊根本就不是針對美國的,而是為了來確保美洲郡縣制改革的。
同時美國人還成功跟中國達成了協議,雙方在北美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這才是這次外交成果被視之為勝利的原因,劃分領地相對是平等的,談不上勝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