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這幾年就沒有平靜過。
戰爭末期兩百萬人被包圍,以及戰后前兩年的苦難,會給這個民族留下永遠無法抹去的心靈創傷。
從大軍被圍困前一年,俄國就開始爆發了饑荒,大量青壯被抽調進入軍隊,農村拋荒了大量土地,政府又不斷加稅,很多農奴的糧食都無法度過春荒,第一年的饑荒還算好度過,他們通過在野外挖野菜、打獵補充了食物,除了引起一些營養不良之外,大多數人都熬了過來。
第二年大軍被圍困后,饑荒規模已經無法控制,撂荒的土地更多,草根樹皮根本不可能讓營養不良的饑民撐到春荒,甚至在冬天開始,饑荒就開始餓死人了。饑荒在餓死人,官府還抽調人力去救援被圍困的俄軍,不但導致勞動力不足,更是引起了內部空虛。
人要活不下去了,貴族莊園空虛,此時就只可能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農奴起義,砸破貴族莊園,搶劫貴族的財富,無非是為了求活而已。
動亂對生產的破壞更加巨大,俄軍迅速從前線抽回,開始鎮壓叛亂。農奴被大肆殺戮,一座座村社成為荒原,或者就是只剩下老弱婦孺,一場叛亂中死去的人口,比打了四年仗還多。
好容易熬到了戰爭結束,斯佩蘭斯基回國執政,他同樣很難馬上結束亂象,因為他變不出糧食。饑荒又蔓延了一年,這時候斯佩蘭斯基才從中國借到了大量貸款,然后從中國大規模采購糧食,救濟俄國饑民。
加上說服中國釋放的一半戰俘,也復員回鄉,采收了第一季收獲之后,俄國的饑荒才算結束。這場由天災禍人引起的饑荒,奪取了三百多萬俄國人的生命,無法記入史書的慘狀是出現了大范圍的食人現象。有的地方集市上都開始公然販賣人肉。人的道德水平,下降到史前時代。
這些現象讓斯佩蘭斯基的人生觀迅速墮入黑暗,最后意思理想主義色彩,在已經暮年的他心中徹底泯滅。
他想到中國皇帝告訴他,人性本惡的道理,中國人絕不相信,他們的皇帝居然會報著這樣的思想,可斯佩蘭斯基親耳聽到皇帝這么說,現在他信了。
原來人也是一種野獸!
而且是野獸中最可怕的,最頂級的掠食動物!
在中國官場打滾了幾十年的斯佩蘭斯基,對人性的黑暗是有了解的,他以前只以為人性中存在著無恥、狡詐等跟智商和道德相關的卑鄙,卻從沒想到人性深層,竟然就是獸性!
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懼,他不想在這一生在看到這種慘劇,在看到那些去買人肉,還能討價還價的笑臉,他要將這獸性深深埋進厚厚的溫柔背后,用富足永遠遮蔽血腥。
俄國需要改革!需要迫不及待的改革!任何人阻擋俄國的改革,都是犯下人類最大的滔天大罪!
但他的阻礙太大,沙皇并不信任他,讓他做總理,不過是為了麻痹中國,沙皇那基于錦衣玉食的榮譽感,讓他無法在割地賠款的恥辱條約上簽字,哪怕他的國民已經淪落成一群野獸,他也不愿意迅速做出妥協,沙皇是崇高的,是高尚的,是勇敢,堅毅的,不畏強權的,史書一定會這么寫。
尋求妥協的斯佩蘭斯基是卑鄙的,是低劣的,是懦弱的,是茍且的,是屈服于暴力的,史書也一定會這么寫。
但斯佩蘭斯基不在乎了。誰擋在他改革的道路上,他就要除掉誰,哪怕是沙皇。
他并不想發動政變,那樣混亂狀態會更大。
饑荒結束了,但混亂并沒有結束。斯佩蘭斯基在各省組建議會,組建一個居于議會下的政府,他有意識的邀請那些自由派思想的地方勢力進入政府,不管是舊貴族,還是資本家。他還通過考試,大量任用一些有能力的人。他迅速組建了一個高效的行政機構。
通過一個資產階層組成的政府,他推動法律改革,大刀闊斧的廢除農奴制,廢除貴族對農奴的封建權力,廢除國家農奴對國家的封建義務,廢除宮廷農奴對沙皇的封建義務。
可想而知,他不可能得到沙皇的支持。沙皇堅決不在這些法律文件上簽字,但斯佩蘭斯基也不在乎了,他繞過了沙皇,他推動議會出臺了一部憲法,憲法規定,只要議會通過,則法律可以在沙皇否決的情況下,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試行五年。
高層的權力斗爭,是血腥的,斯佩蘭斯基遭遇了不知道多少次暗殺,但他沒有死,這種暗殺反而讓他升起了一種天命,認為上帝讓他或者,肯定是讓他完成某項使命的。
高層斗爭中最激烈的暗殺,影響其實不大,不會波及整個社會。反倒讓斯佩蘭斯基以此處決了大量的反對派貴族,俄國充斥在一種恐怖的氛圍之中,許多大貴族選擇了避難,他們遷往英國、普魯士等國,遠離俄國的恐怖政治。
大量遷居的貴族,讓西方國家普遍覺得俄國要完蛋了,遲早要崩潰。加上這些貴族的有意抹黑,西方報紙的捕風捉影,所有國家都覺得俄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可實際上,改革是讓大多數人受益的,農奴身上的封建義務減輕,無論如何都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但農奴的反抗依然不斷,農奴反對解放?這是過去的斯佩蘭斯基絕對想象不到的,但現在他卻能夠坦然處之。
他經歷的事情太多了,讓他聽到了更多的不同聲音,人的追求并不都是一樣的,身處囹圄的人追求自由,身份低賤的人追求權位,富人要自由,窮人要財富,人所追求的,無非是自己最欠缺的東西。
他知道農奴追求的,絕不是什么自由或者理想,而是一日三餐溫飽,衣食無憂。
所以他才廢除農奴制,盡可能降低農民的負擔。但依然出現各種反抗,情況十分復雜,有的想都想不到。
他將土地都分給了農民,把貴族對農民的權力廢除,可農民的財富并沒有改善。有的是自己經營不善,有的是因為壞運氣,有的是因為懶惰,有的是因為惡習,不一而足。
土地私有化之后,農民分配的土地比他們過去的份地至少多了兩三倍,過去他們是先給地主的土地耕種,然后才耕種被村社管理分配到各家的份地,這些份地沒有私有產權,有的地方份地多,有的地方份地少,更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份地,貴族地主組織農奴勞動,只給農奴分口糧,原本的份地全都被地主吞并了。在一個地主可以自由流放農奴的國家,這種侵吞實在是太容易了。尤其是中央黑土帶這種糧食可以容易出口到歐洲的地區,地主更熱衷于侵吞農奴份地,從而讓他們出口更多的糧食。
斯佩蘭斯基以為土地平均分配之后,俄國會變成法國那樣的小農國家,但他發現,在少了地主管理之后,有的農民經營自己的土地,竟然連口糧都無法滿足。有的任由自家的土地撂荒,到了春荒沒有吃的的時候,卻找不到貴族去借了。有的是因為酗酒,他們有了糧食,肆無忌憚的飲酒,土地產出都變成了烈酒,家無余糧,結果迅速陷入困窘。至于運氣不好的,那就五花八門了,腳崴了無法耕種的,種好的地一夜之間被驚馬踩踏了的。
一家兩家也還好,有的是整個村社遇到了麻煩,就會產生問題,過去他們會找地主救濟,現在他們必須自救,必須自己管理自己。
過去農村有村社長老,這些長老一邊是農奴的支持,一邊是貴族的信賴,充當貴族的管理者和農民的保護者角色,同時也是壓迫者,掌權者,他們掌權的基礎是掌握土地的重新分配權,私有化改革讓土地發到了每個人手中,土地變成了資產,無法再分配了。
長老們的威望迅速下降,加上他們也沒有能力救濟饑民,反倒成為過不下去的農民撒氣的靶子。長老們反倒成了弱勢群體,過去農奴起義搶奪的是地主,現在他們公然開始搶奪這些長老。
斯佩蘭斯基發現,長老階層沒有像中國那樣,成為鄉村社會的領導者,反而迅速因為失去權力而成為被人迫害的階層。畢竟過去為地主做事,誰不會得罪人?
社會轉型期的各種混亂狀態層出不窮,有殺害長老的,有集體抗糧的,有沖擊政府機構的,這些情況,斯佩蘭斯基都選擇了堅決的打壓,他出臺了大量嚴格的法律來杜絕這種情況,將大量農民流放到北極圈。沙皇還因為懲罰過重,而不愿意簽署法令。
當然迫害舊長老的刑事案往往只是個案,長老帶領農奴鬧事的現象,才是普遍現象。
斯佩蘭斯基確信,土地私有化是大趨勢,但私有化后,農村迅速產生了貧富差距。更聰明的,更勤勞的,更靈活的或者更奸詐的農民,迅速以自家的土地為資本,成為了第一批富人,成為了富農階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