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節 得償所愿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從周瑯跟鄭懷德的談判中,其實已經暴露出了周瑯的真實意圖,他的圖謀就是紅河三角洲,作為越南跟湄公河三角洲并列的兩大產糧區,后世越南在養活九千萬人口的同時,還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國,紅河三角洲的開發潛力顯然還很大。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因為此時整個越南人口還不到四百萬,卻經常爆發饑荒,開發的能力實在是令人發指,這些土地交給越南人,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不過如果阮氏堅持的話,周瑯并不一定非要強行割走紅河三角洲,底線其實是紅河以北地區。    之所以要紅河以北,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周瑯知道紅河北邊是越南鐵礦儲量種地,他做礦石貿易的時候關注過,越南鐵礦儲量有相當規模,而且品位比中國的要高。另外鴻基也位于紅河以北地區,鴻基煤礦是世界級煤礦,煤質也相當優良,創造了鴻基煤這個煤炭種類。工業化時代即將到來,煤鐵顯然非常重要。反倒是糧食產地不一定非要擁有。    另一個原因是紅河本身,這條河是界河,發源于中國云南境內,在云南境內稱作元江。雖然通航條件并不優越,可能從中國直接航行出海,至少比大運河要有利的多了。有這樣一條可以通航的水道,云南就這個內陸高原省份,就有了一個可靠的出海口。當年法國人就是從紅河向云南滲透的。    這兩個因素,讓周瑯可以接受把紅河以南都交給阮福映,但一定要堅持紅河在自己手里,至少要把紅河作為界河,那么他就可以自由開發利用這條河流了。反倒是可以在紅河三集中的耕地上讓步,他相信阮福映肯定更看重耕地,而輕視礦藏和水道。    阮福映的要求,很快就傳給了在升龍的林第,林第則通過驛站,從廣州加急送給周瑯,對方竟然答應了,但是他們要求冊封阮福映為安南國王。    歷史上這個阮福映要求冊封他為南越國王,聰明的清政府認為,南越國歷史上的版圖涵蓋了中國的廣東、廣西,擔心這是阮福映的圖謀,于是拒絕了這個要求,調換了一個次序,改封為越南國王,越南國名也因此而來,在之前越南都是叫安南的。    其實周瑯覺得,一個帝國,擔心藩屬國地圖開疆,這本身就是一個消化,換做是周瑯,只要阮福映敢要,他就敢給,看看到底是誰地圖開疆。南越國歷史上確實涵蓋了中國的兩廣地區,可南越國是秦朝邊將趙佗建立的。讓越南人任趙佗做祖宗,那說明越南就是中國人建立的王朝的延續,吞并越南的理由還不夠堅硬?    只是滿清到了這種程度,他根本對別人家的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擔心別人把自己的東西拿走,心態上造就轉為了守勢,自生一副迫害妄想癥的心態罷了。    要知道,即使以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南越國也是中國封建勢力之一,史書上會以藩屬國的名義記載,最后南越國確實是并入了漢朝。    可問題是,把安南國王給了阮福映,那么黎維康算什么,之前的黎朝頭上頂著的就是安南國,阮文惠把福康安打敗后,乾隆又把安南國王名號送給了阮文惠,現在落到了阮光禶的頭上,這些復雜問題得理順了。    周瑯深思熟慮之后決定,阮光鄼已經投降,現在任由周瑯拿捏,改封他為順意侯,把他頭上的安南國王帽子摘了,送給阮福映。    至于黎維康嗎,干脆封他做南越國王頭銜,過去南越國可以歸降漢朝,也為黎朝將來的命運埋下一個伏筆。    所有決定做完,馬上派出欽差,去冊封安南的各路諸侯,周瑯不想在那里耗下去了,他的軍隊休整夠久了,該進行統一之戰了!    身在太原府的嘉慶,也知道這一天肯定會到來,他這時候他一點都不怕,有死而已。    他已經跟自己的老師朱珪恢復了關系。    那日城破的時候,嘉慶綁了朱珪,因為朱珪不肯走。而且朱珪也不想讓他走,如果換一個人,他肯定以為這個人是叛徒,被賊寇收買了,想讓他死。但他絕對信任朱珪,知道朱珪是想讓他一死全節。    朱珪說,清朝開國至今,并未出現昏君,這是歷代都難得的事情,嘉慶也沒有亡國之君的作為,卻背負亡國之禍,這實乃天命,若能一死,史書留名。可是若一跑,整個清朝就蒙上了污點。    嘉慶嘆了口氣,真的沒有昏君嗎,修史的后人會如何評價他的父皇呢。假如他真的按照朱珪說的,死社稷,他自己確實會得到較高的評價,比如明朝的崇禎,都說他不是亡國之君,他的大臣實在是亡國之臣。    不過乾隆的評價恐怕就全完了,會是整個清朝最混賬的皇帝,遠不如朱珪評價的“半生英明,半生誤”。朱珪說的很客觀,說乾隆帝可比唐時之唐明皇(玄宗,避諱康熙玄燁,清朝只能稱唐明皇)。但史家的評價遠比這個苛刻多了,漢武帝那樣的皇帝,都被跟秦始皇類比,說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古代秦始皇評價不高,被認為是他的政治給秦國滅國埋下了禍根)。唐朝到底沒有就此而亡,若是大清亡了,那乾隆就是既有亡國之失,也有亡國之禍了。這可就是被清朝一朝,甚至乾隆自己譏諷過的明朝天啟、萬歷皇帝了。    不過嘉慶之所以逃,也不是為了他爹的名聲考慮,父子倆基本沒有什么感情,乾隆死的時候,嘉慶感到的更多是解放,而不是悲傷。嘉慶之所以逃,那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歷代皇帝都不贊成崇禎那種死社稷的做法,認為如果崇禎能早作打算,不顧忌于文臣的態度和評說,力主南遷,明朝至少能保住半壁江山。至于說讓太子南下,這一點更不可取,北宋亡國,就是徽欽二宗禪讓之過。    一想到北宋故事,嘉慶有時候再想,如果當初乾隆不禪讓,而是等他死了,讓自己光明正大的繼位,是不是這些變化就不會發生呢。    多想無益,他在最后時刻,堅決巡狩,離開了北京。朱珪被他強行帶到了太原府,可一直意志消沉,師徒倆進行了一次關鍵的談話,嘉慶都哭了,哭訴如果他死社稷,難道把天下拱手交給賊寇就好嗎。    朱珪見皇帝哭了,跪下謝罪,連聲哀嘆,最后發源,或許天數將近,但他也要爭一爭。    有朱珪這一幫大臣輔佐,嘉慶在山西的局面很快就好轉了。他從北京帶來的大臣不多,而且幾乎沒帶一個權貴,臨走的時候,他的親兵只帶了少數職守軍機處的大臣,都是嘉慶極為信賴,朱珪推薦的中正之臣。    有朱珪,有劉墉,還有狀元出身的陜西人王杰。    這三人的能力自不用說,朱珪身為帝師,輔佐他誅除和珅,整飭吏治,滿朝文武敬服;劉墉,外號劉羅鍋,官宦世家,他爺爺輩起開始做官,他爹是大名鼎鼎的劉統勛,劉墉自己也極為出名,在和珅權柄熏天的時代,還能做到一身輕,除了家族背景過硬之外,還跟他個人能力超群有關;王杰雖沒有這倆人那么出彩,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勁直,老成端謹,不結黨營私,不趨炎附勢。一直在做京官,直到大學士。    關鍵是此人的身份,他是一個陜西人,在陜西士紳中頗有名望,他政績雖不顯著,可學術有成,推廣宋代張載的關學,儼然有在清代復興這一陜西學派的勢頭。乃西北一帶文魁。    重要的是,這三人都在斗到和珅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王杰政績上稍虧,但也頗有見地,他力主要主張實行懷柔政策,優待歸順的教匪,把教匪的根源歸于地方史治黑暗、官逼民反所造成。主張用募兵的方法把鄉勇和起義人員改編為正式軍隊。    有這三人在,嘉慶的朝堂威望就在。雖然到了地方,可是行政效率竟然大幅度提高。以前嘉慶通過六部、軍機處等等一整套京官班子來統轄地方,現在幾乎是直接管理地方督撫,沒想到竟然更加便利。難道當時朝堂上的群臣都是無用的擺設?    嘉慶坐鎮太原府,朱珪親自扶持,要在山西擋住賊寇西進之路;派王杰去陜甘督軍,讓他招募陜甘鄉勇為軍,如果局勢再壞,嘉慶還可以退入關中,以秦地為基業,守關靜待時變;派劉墉去四川坐鎮,穩住天府之國,作為大后方。    內有川陜晉三省,外聯東北蒙古諸番,也許能力挽狂瀾。    可這怎么看也是一個北元的敗局,所以嘉慶也做好了北逃外藩蒙古的打算,如果事不可為,大清國祚在漠北也能承繼。    逃離的北京之后,嘉慶突然發現,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眼前的死結并沒有那么可怕,退一步真的海闊天空,處處退路啊。    有退路的嘉慶等來了賊軍的進攻,山西軍隊進駐正定駐防,死守井陘關,如果能擋住賊軍,則天下大事大有可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行唐县| 清苑县| 芒康县| 益阳市| 广河县| 山西省| 上犹县| 娄底市| 区。| 唐山市| 鲜城| 河曲县| 泰来县| 池州市| 保德县| 北安市| 陈巴尔虎旗| 石门县| 文成县| 合肥市| 古田县| 隆化县| 江油市| 扶沟县| 东乌珠穆沁旗| 霸州市| 潼南县| 迁安市| 黄龙县| 修水县| 阿克苏市| 丰顺县| 襄垣县| 湛江市| 拜城县| 仙游县| 洛阳市| 清流县| 鄂州市|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