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一騎斥候飛奔而來,向鄭晗匯報后方軍情。
鄭晗在得知永恒軍突入峰州,切斷大軍的后路后,不由大驚失色。如今峰州各郡駐守的兵力極其寡弱,根本不是永恒的對手。更讓他擔(dān)憂的是,一旦永恒軍與天云軍兩面夾擊,自己這二十多萬大軍,便要被困在這片狹窄的區(qū)域內(nèi),時間一長,糧草斷絕,二十萬大軍再強悍,也要崩潰。
鄭晗一面書信飛鴿傳訊,將大軍的情況,向京城匯報,請求增派援兵。同時召集部將,商議如何應(yīng)對如今的局勢。
“將軍,現(xiàn)在永恒軍與天云軍加起來,已有四十萬兵馬,比我們多一倍。”一名將領(lǐng)站起來道,“末將以為,我軍可暫退于距此不遠的峪北縣城,在各處要地營建要塞,阻擋敵軍的反撲。只待國內(nèi)大軍來援,我軍便可與援軍兩面夾擊,痛擊永恒軍。”
鄭晗聞言,不由眉頭微皺,此計雖然穩(wěn)妥,但卻不是他想要的結(jié)果。退守峪北城,大軍確實能夠保住實力,但此番征伐天云,他們這一路大軍,便前功盡棄,再也無法獲得大功了。
“此計雖然穩(wěn)當(dāng),但我軍人數(shù)雖比敵軍聯(lián)合起來的要少。可諸位不要忘了,如今永恒軍與天華軍,其實是隔開的。”這時,蕭長鷹站起來道,“若是我們單獨進攻某一方,未必沒有勝算。峰州地勢崎嶇,無法展開大規(guī)模會戰(zhàn)。只要我軍留駐數(shù)萬兵馬,擋住此地的天云軍。然后率領(lǐng)其余兵馬,迎戰(zhàn)永恒軍,豈有不勝之理?”
鄭晗不由微微點頭,蕭長鷹此計,倒是頗合他的心意。但是,想要殲滅峰州的永恒軍,必然要浪費很長時間。必須待到國內(nèi)援軍抵達后,才能合力將其殲滅。如此一來,覆滅天云的計劃,就要延長日久。縱然不為首功,這樣拖下去,難免會有變數(shù)。
于是,鄭晗示意蕭長鷹坐下,環(huán)視著眾人道,“方才蕭副將所言有理,真所謂,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永恒軍亦或是天云軍,必須有一方要盡快殲滅,方能聚合兵力,并力成功。然而,如今流竄至峰州的永恒軍,在我后方橫行無忌,我軍即便有心剿滅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也無法做到。可如今的峪陵新關(guān),已在我軍的攻擊下,搖搖欲墜。若是就此放棄,待到天云軍緩過氣來,再想攻破,便要難上許多。因此,本將軍以為,不如集中兵力,繼續(xù)攻打此關(guān)。而分出部分兵力,北上與永恒軍周旋,直到國內(nèi)援兵抵達。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不由議論紛紛,隨后,一名將領(lǐng)遲疑道:“將軍,若是如此,那峰州境內(nèi),豈不是任由永恒軍肆虐?據(jù)聞,垅山郡那邊被永恒軍攻破后,可謂十室九空。我軍若不盡快馳援,峰州的百姓只怕將會慘遭屠繆啊。”
鄭晗冷笑一聲,“峰州新得,其民大多不服我天華管制。那垅山郡之事,若不是因為城內(nèi)百姓反戈,我天華三千勇士,又豈會全部戰(zhàn)死?既然他們不想接受我天華的統(tǒng)治,那好,咱們就撤出去,任由永恒軍占領(lǐng),讓他們看看,到底誰更仁義。”
“將軍,如今曲陽關(guān)只駐有兩萬兵馬,末將擔(dān)心,永恒軍極有可能直接北上,襲擊我沙州地鏡。”另一名將領(lǐng)擔(dān)憂道。
“本將軍已經(jīng)飛鴿傳訊過去,定西郡周邊駐軍將會立即馳援曲陽關(guān)。”鄭晗沉聲道,“以永恒軍的速度,又如何及得上我沙州兵馬的集結(jié)速度?”
“將軍,那我們的糧草該怎么辦?”蕭長鷹站起來問道,“如今后路斷絕,我們自身的糧草只有一個月之用。若是無法短時間內(nèi)擊潰天云軍,我軍便要缺糧了。”
“蕭副將放心,本將軍有信心在短時間,拿下這座新關(guān)。”鄭晗含笑道,“只要能夠殺入云州,我軍便可就糧于敵。若是能夠盡快攻破流云城,天云便告覆滅。我軍便可迅速東進,擊敗張翼大軍,與秦元浩匯合,如此一來,大軍的糧草便有著落了。”
“將軍既已考慮周全,末將便再無疑慮。”蕭長鷹點點頭,表示認同鄭晗的決策。
其余眾將在詢問了幾個問題后,當(dāng)即紛紛表示贊同。
隨后,鄭晗便開始發(fā)布軍令。命蕭長鷹率領(lǐng)五萬兵馬,往北牽制永恒軍,阻止其南下,與天云軍兩面夾擊。同時全力聯(lián)系各郡駐兵,遷徙峰州百姓北上,暫避永恒兵鋒。至于不肯隨軍遷徙的,便放任他們留在原地等死。
軍令下達后,蕭長鷹立即率領(lǐng)五萬兵馬離開大營,迅速向被進發(fā)。而鄭晗則下令大軍繼續(xù)攻打新關(guān),力圖在幾天時間內(nèi),攻破這座關(guān)隘。
數(shù)天后,蕭長鷹率領(lǐng)的五萬兵馬抵達峪山郡城,此地距離峪陵關(guān)只有百里距離。所幸,此時的永恒軍正在四處攻掠城池,尚未波及到此地。
蕭長鷹大喜,連忙進入城中,全力搜刮糧草,除了留下一部分軍用外,其余全部運送至峪陵關(guān)大營。隨后大軍齊出,在距離郡城以北三十里處的山岔口建造營寨,準(zhǔn)備在此留駐兵馬,抵擋永恒軍南下。
散布方圓百里的斥候,正在全力探查永恒軍的下落,同時還有一部分手持軍令,前往其余尚未被永恒攻破的城池,讓各地駐軍不必死守,迅速帶領(lǐng)愿意離開的百姓躲避永恒軍。
又過了一天,終于有斥候帶回了消息,永恒軍在攻陷了峪山郡以北的郡城后,立即揮兵南下,正朝著峪山郡趕來。
不過兩天時間,永恒軍的前鋒兵馬便出現(xiàn)在三岔口大營外,在看到天華軍大營后,立即后撤,返回大軍稟報。
沒過多久,十?dāng)?shù)萬永恒軍涌入這片較為平坦的谷地,望著堵在山岔口的天華軍大營,紛紛止住了腳步。
永恒軍沒有想到,天華軍竟然這么快便知曉了他們的行蹤,甚至早已在此做好了布置。不過通過探查可知,天華大營內(nèi),只有兵馬大概三萬左右。單憑這點兵力,就想阻擋永恒大軍的腳步?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