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梅杰難以做出判斷的時候,《Cell Research》編輯部也針對這份投稿展開著激烈的討論。.org
“如果這篇論文說的情況屬實,那對生命科學的促進作用就太大了,能夠讓克隆研究的發展加快數年!”
在會上,審稿編輯吳嘉柳激動地說道。
現行的PCR技術,由于聚合酶不耐高溫導致失活,使得每一輪DNA擴增完畢,都需要重新投料,不但無法連續作業,而且還因為人工參與,大大降低了成功率。
對于稀少樣本的擴增培育,需要經過近一個月時間,才能獲得足夠的可觀測濃度。
而耐熱聚合酶的出現,讓擴增儀連續工作成為可能,成功率大大提升。
按照論文所述,理論上經過改進的自動擴增儀,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擴增出達到足夠觀測濃度的細胞。這在DNA檢測、醫學臨床、法醫破案方面,將發揮極其巨大的作用。
可以說,有了這種聚合酶,PCR才成為了一種實用型技術!
吳嘉柳就是看到了它的巨大前景,在一看到這篇論文之后,就立即上報給了主編,要求將其作為下期的編輯重點推薦文章登出,并且希望圍繞它,做一個專刊。
可是他的亢奮,并未得到其他人的回應,所有人都反復翻看著手中復印的稿件,表情淡漠,似乎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
“你們的意見呢?”總編看著滿屋子沉默的人,沉聲道,“大家都來談談吧,你們對這篇投稿有什么看法?”
沒人說話。
總編不悅地皺皺眉,點名道:“老何,你是老編輯了,經驗最豐富,你先說說吧!”
被點名的何瀚編輯沒奈何,只能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這個呢,目前在生命科學研究上,美國走在最前列。可是他們現在針對PCR技術的改良,主要集中在實驗程序的優化、儀器的改造上,爭取以盡可能少的人為干預,來提高PCR的成功率,并沒有這方面的發現。所以我覺得,這篇投稿我們還是要更慎重一些,畢竟我們這是英文期刊,是面向全球發行的,要對讀者負責……”
“國外沒有又怎么了?投稿中說得很清楚,這是從滇省溫泉中找到的耐熱菌中提取的,他們沒發現再正常不過了。不能因為國外沒有這方面的發現,就否認我們科研人員的成績!你這就是崇洋媚外!”吳嘉柳氣憤地說道。
“我這哪是崇洋媚外了?你看看投稿的單位,中華制造有限公司職工醫院!如果投稿單位是中科院,或者說是生命科學研究方面的老專家,那我二話不說,馬上就給他版面,最起碼也安排求證?蛇@個中華制造職工醫院是什么玩意兒?一家做電動自行車、彩電的企業,下屬的職工醫院,他們的文章能信嗎?”老吳也火了,拍著桌子說道。
其他人紛紛點頭,贊同他的看法。
國內學術論文,說實話不只是水平低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學術造假。太多人不安心做研究,只希望通過一篇文章就功成名就,因此投遞的稿件中,造假的太多了。
至于以后發現了怎么辦?
那有什么!
反正他們該得到的名和利已經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本單位為了遮丑,也會主動為他掩飾。
這樣的例子多了以后,其他的研究人員也不好好搞研究了,都打起了取巧走捷徑的念頭,以至于近些年,論文的造假越來越多。
改數據、移花接木,各種各樣的造假手法層出不窮,讓人真假難辨。
別說發現一種耐熱聚合酶了,比它更夸張、更聳動的論文他們都見過不少。再加上投稿單位,竟然不是國家研究機構,而是一家外資企業下屬的職工醫院,大家對它的期待更是低無可低。
所以在看到這片論文時,編輯部大多數人都很鎮定,甚至是不屑一顧。只有剛報道的吳嘉柳,一看到就把它當做寶貝,極力推薦,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還要求上會討論。
吳嘉柳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也知道國內的現狀,耐著性子說服道:“我看過他們提交的實驗數據,專門和其他同類文章做了對比,首先確認并非是抄襲自其他文章。然后,對數據進行了數學分析,非常符合離散系數的判定,所以我覺得這篇論文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離散系數算什么,更復雜的造假我也見過。現在的造假手段越來越嚴密了,很多文章你光是從數據上看,怎么也看不出真假來。但是讓他重復做一遍實驗,卻打死也做不出來!”有位編輯淡淡地說道。
“是啊是啊,上次也是,我收到的那份投稿……”
“別說離散系數了,上次我專門打電話給對方單位,再三詢問數據的真實性,對方發誓賭咒絕對沒有造假。后來他們單位的黨委書記都出面了,給我們發來公函,以單位的名義證明論文的真實性。結果我們請中科院做重復試驗,死也做不出來。最后中科院派人到他們單位,當面問他們是不是作假了,被逼無奈,他們才承認在數據上動了手腳。為了讓外人看不出來,他們單位還組織了一個班子,特別研究怎么能騙過去……”
一說起論文造假,之前沉默不語的會議室內頓時熱鬧起來,所有的編輯都說著他們遇到過的各種造假現象,匯總起來完全是一場學術造假交流會,可以看得出他們都是一肚子的怨氣。
而言下之意,就是對吳嘉柳提交的這篇論文,不報任何期望。
“總編,我們至少可以去投稿單位看一看吧?”吳嘉柳也只能望向總編,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總編默默地搖了搖頭。
求證也要投入,需要抽調專門的人員、需要到外地出差、有時候還需要動用昂貴的檢驗儀器,耗資不菲。
如果每一篇論文都去求證,雜志社一來沒有那么多的人員,二來也沒那么多的資金。
所以,一些一看就很假的論文,通常都是直接棄稿不用。
如果這篇論文的投稿單位,是國內科研單位,亦或是學術大拿,那么不管論文內容多么離奇,他們也會上門求證一下,還會邀請國內專家給出評定。
可這篇投稿畢竟是一家外資企業,還是其下屬的一家職工醫院投來的稿件,怎么看怎么不靠譜。
《Cell Research》沒有那么充足的經費,可以花到這樣的論文上!
吳嘉柳還不死心,會議室門打開,秘書探進頭來:“宋總編,您的電話!”
“那就這樣吧,文章先壓一壓。如果有更確切的消息,我們再發出去不遲!”
宋總編趕緊起身,借接電話的機會離開會議室。
得到他明確地答復,其他編輯都紛紛起身,還埋怨何必為這么個一看就有問題的稿件,浪費大家時間,對吳嘉柳的堅持很是不滿。
眾人三三兩兩,談論著踏出會議室,回到自己座位剛坐下,就聽到總編辦公室門嘭一下推開。剛剛進去的總編,一臉嚴肅地走出來,目光掃視一圈,一下找到吳嘉柳,非常嚴峻地說道:“小吳!你跟我一起,馬上到中華制造他們那個職工醫院去一趟,查明投稿的真實性!”
所有人都愕然地抬起頭,不知發生了什么,會讓總編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