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夫和眾手下來到外黃城南的營地處時,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jīng)成了一片“瓜地”——本來空曠的轅門之外,密密麻麻擺滿了無數(shù)圓滾滾的東西,與之相伴的則是濃郁的尸臭和血腥味……
那些東西是人頭,仿佛是恐怖大片里的場景,黑夫目光所及,全是人頭,有數(shù)百顆之多!
眼下,秦軍將其一溜排開,為的是論功行賞,早在商鞅時代,就規(guī)定:“以戰(zhàn)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
意思是,打完仗之后,要把所獲敵人首級示眾三天,并讓軍法吏加以核實(shí)。經(jīng)過三天,將軍認(rèn)為無誤,就按功賞給眾人爵位。這個過程,就叫做“驗首”。
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jìn)入三月,天氣漸漸變熱起來,大太陽一曬,那個味道,嘖嘖……可以想見,這道程序別說現(xiàn)代人,哪怕在六國的人看來,都會給他們帶來強(qiáng)烈的不適感。
所以見過類似場景的齊儒魯仲連,在回去以后,便對他認(rèn)識的人篤定地說道:“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其實(shí)這話,說的也沒錯。
就連黑夫他們,都得捏著鼻子走近。不過,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卻依然有一群人置身其中,在這片“瓜地”中央指點(diǎn)爭論。一名軍法吏坐在草席上,皺著眉,在手中木牘上記錄著什么,兩名當(dāng)事人則被兵卒縛按到在一旁,接受幾個小吏的嚴(yán)加盤問!
其中一人,便是黑夫的手下,鄢縣共敖!
“法吏!”
黑夫連忙走過去,他也沒急著詢問共敖犯了什么事,而是按照程序,先朝這軍法吏拱手道:“五百主齮(yi)麾下,辛屯屯長黑夫,與辛屯眾人于城中斬獲首級四,請法吏驗首!”
軍法吏是個國字臉的中年人,四十歲年紀(jì),瞧他的裝束,應(yīng)該是一位“不更”。聽聞辛屯又有斬獲,便讓手下的幾名斗食吏過去將利咸拎著的首級接過來檢查,還囑咐道:“好好檢驗,看是否有儒童、婦女頭顱混雜其間。”
一邊說,他還一邊冷笑道:“方才有個屯來獻(xiàn)首,報斬賊十七級,然婦孺之首竟有五級。此等殺良冒功者,按照軍法,無賞,且有重罰!其屯長,至少都是一個不直罪!奪爵,流放戍邊!”
黑夫聞言,瞥了旁邊的利咸一眼,使得利咸有些站立不安,但他心里卻想著:“我當(dāng)時的意思,也是殺那頭發(fā)花白的老者,也沒有誰規(guī)定,老者不能做輕俠上城反抗。法吏追問起來,眾人保持口徑一致就行了,屯長還是太正直了……”
黑夫他們的四級斬首,都是實(shí)打?qū)嵉臄孬@,所以沒什么問題,很快就和之前城西攻城的12級放在了一起——這片“瓜地”看似雜亂,其實(shí)都是按照各屯順序依次擺放的。
這時候,黑夫才指著十步之外,被小吏盤問的共敖道:“法吏,此人乃辛屯什長,不知他所犯何事,竟被縛于此”
“原來是你的部下。”軍法吏搖了搖頭,將事情的經(jīng)過跟黑夫說了一遍。
原來,一刻之前,有一個屯押送著共敖二人來到軍法吏面前,連帶的還有一個沾滿灰土的頭顱。那個屯的屯長說,自己這個屯在奉命去城北搜索殘敵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兩名正在打斗,爭搶首級的士兵,于是就將他們擒下,帶了回來。
“我沒有爭首!”
臉被按在地上的共敖艱難地喊道:“這首級確實(shí)是我砍下的!”
一旁與他對峙的另一人,那個干瘦的秦卒也急忙高呼道:“法吏明鑒!這首級明明是我斬下的,當(dāng)時我正要將頭顱掛到腰上。這時候此人過來了,他自己沒有斬獲,看到了首級,頓時眼紅,又見我瘦弱,竟起了邪念,拔劍來爭搶,我與他就這樣打了起來!”
二人各執(zhí)一詞,軍法吏一時間有些不好判斷。
像爭首這種事情,他是司空見慣了,每場戰(zhàn)役都會發(fā)生。有時候會出現(xiàn)十多起,甚至?xí)霈F(xiàn)秦軍自相殘殺,砍了掉隊袍澤首級來獻(xiàn)的事。
因為和其他國家的軍隊不同,秦人對這些血淋淋、臭哄哄、一般人避之不及的死人頭可謂趨之如騖,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因為在秦人眼中,人頭已不是人頭,而是可以用來兌換爵位的“硬通貨”!
這時候,軍法吏就要像郡縣里的獄掾斷案一樣,招來目擊證人,一一詢問清楚。
但不管是和共敖一起行動的卜乘,還是另外那個爭首秦卒“滿”的袍澤,他們趕到時,都只看到二人拔刃相向,卻沒有看到事情的起因。
軍法嚴(yán)苛,卜乘當(dāng)然不敢說謊,“滿”的袍澤亦然。所以問了一圈后,軍法吏一無所獲,只能繼續(xù)根據(jù)二人供詞,以及那顆頭顱的特征來做判斷。
這時候,有一名負(fù)責(zé)診治傷病員,同時幫忙檢驗頭顱的醫(yī)者,舉著關(guān)于那顆爭議首級的爰書過來了,軍法吏接過來一看,卻見上面寫著:“驗首級,小發(fā),其左額角有傷一處,長五寸,深到骨,類劍痕也,其頸斷處短而不齊……”
軍法吏禮記讓人檢驗共敖和滿的武器,發(fā)現(xiàn)都是劍,都沾有血跡,一時間無法判斷究竟是誰殺死了此人,并砍下其頭顱。
整個過程,黑夫他們都在一邊旁聽,卜乘作證完畢后,湊在他耳邊道:“屯長,共敖在大梁城下被編入我們屯時,曾說過一定要多立功,使爵位不低于屯長,他會不會……”
卜乘在懷疑共敖,他對這個一直擺著張高傲臉的沒落氏族子弟,一直沒什么好感。
黑夫卻搖了搖頭,輕聲道:“雖然我也不喜共敖,但以他的性子,應(yīng)該不至于做出爭首的事來。”
沒錯,共敖一身都是沒落貴族子弟的臭毛病,待人不夠禮貌,傲氣十足,但也正是這種傲氣,讓他不屑于去爭奪一個首級。
其實(shí)在進(jìn)攻城頭的時候,共敖是繼東門豹之后,第二個躍上城頭的。還在東門豹的配合下,親手殺死了一個輕俠。但在黑夫打算內(nèi)部分人頭時,共敖卻一臉傲然地,將那顆首級讓給了受傷被抬走的東門豹。
雖然嘴上沒說,但那意思很明顯,他有些敬佩東門豹的勇敢,打算讓出本該屬于自己的斬首,就為了給東門豹湊滿三枚首級,好讓他直接從公士升簪裊——上造升簪裊,已需要兩枚首級。
“我不至于與一個將死之人爭首。”當(dāng)時,共敖是滿臉傲嬌說出這番話的。
這讓黑夫想起了一個故事。
南方有只高貴的鳥,名曰鹓鶵(yuān chu),它自詡高貴,非梧桐不止,非竹實(shí)不食,非甘泉不飲。這時候一只名為鴟(chi)的食腐鳥得到了腐鼠,恰好鹓鶵經(jīng)過,鴟便抬頭大叫,生怕這鹓鶵跟它搶……
雖然共敖當(dāng)然沒法和真正的“鹓鶵”相提并論,但他的傲嬌,卻和鹓鶵有的得一拼。
正如共敖漲紅了臉自證的那樣:“若非是靠我自己本領(lǐng)砍下的首級,我才不稀罕憑其立功,豈會與別人爭奪此物”
眼看共敖那張臭嘴都開始得罪人,甚至讓軍法吏有些不快,黑夫連忙站了出來,拱手道:“軍法吏,這二人各執(zhí)一詞,從頭顱和武器也無法判明究竟是誰的斬首,我倒是有個主意……”
“你”
軍法吏旁邊的一位小斗食吏有些懷疑地看著黑夫,以為他要為自己的屬下爭氣,便說道:“這位屯長,此事交由吾等法吏處置便是了,你又瞎攙和什么莫非你也懂?dāng)喟钢g(shù)”
“我當(dāng)然懂了。”斗食無禮,黑夫卻不怒反笑。
開玩笑!抽絲剝繭,查找證據(jù),找出真相,這可是黑夫做大秦天狗時的老本行啊!
黑夫也不惱怒,他不理那斗食吏,直接朝軍法吏作揖道:“下吏不才,在入伍前,乃是南郡安陸縣一亭長,曾破獲過三起震驚全郡的大案。多虧了縣中獄掾、令史指點(diǎn)賜教,這令史之術(shù),斷案之法,我還是略知一二的!不如用我的法子一試,誰是誰非,孰真孰偽,一試便知!”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