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這一章,半個小時后再看吧。。。。。
——*——*——
鄭綏睜開眼時,腦袋有一瞬間的空白。
床頭的高幾上,擺著兩盞青瓷騎獸燭臺,火紅的焰火,直往上竄,把整個屋子照得十分的亮堂。
青羅斗帳,屏風方榻,窗戶是用雨過天睛的紗窗糊上的,屋子里有瓜果蔬菜的清香,頸下枕著玉枕,身上被子,輕飄飄的,卻是很暖和,被面是圖案精美色澤艷麗的云錦。
所有意識,漸漸回到腦海中。
轉(zhuǎn)動了一下眼珠子,看著周遭的一切,鄭綏能確定,這絕不是在紅樓里。
她已經(jīng)逃了出來。
一念至此,忙地坐起來。
只是剛一用力,腳踝處傳來一陣巨痛,連著后背,都痛得厲害,發(fā)出啊地一聲。
嗵地一下,整個人又躺了下來。
還未緩過勁來,一陣腳步聲傳來,緊接著,簾帳便被撩了起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面容慈祥,和藹可親,“十娘醒來了。”說完,又帶著幾分欣喜,“太好了,老奴馬上派人去告訴我家郎君。”
鄭綏一聽這話,更能確定,這不是在夢中,雖然在閣樓時,也時常夢見回到家中,但方才腳踝處傳來的痛楚,提醒著她這不是夢中。
這人她雖不曾見過,卻是能準備喚她十娘。
心頭一顆心放下了,正要開口問這是哪里,況且,她從定愿寺里出來,曾見過桓裕。
只是不料,一開口,卻只是發(fā)出嘶啞的聲音,咿咿啞啞,和從前阿一未學會說話時,所發(fā)的聲音,沒什么兩樣,心里有話說不出來。
那位老婦人見了,忙勸道:“十娘別著急,疾醫(yī)說,您只是幾日未喝水,聲帶受損,所以剛醒來會說話困難,過不了多久,就會好起來。”上前扶著鄭綏起身,在鄭綏身后墊上一個大隱囊,爾后,接過一旁婢女遞來的蜜水,遞到鄭綏嘴邊,“十娘子喝幾口水吧,疾醫(yī)吩咐,待您醒過來,就喂你喝些水。”
鄭綏點了點頭,那幾日又饑又渴,看到眼前的蜜水,頓時眼前泛光,張口喝了兩口,卻是越喝越覺得有味,仿佛是從來沒有喝過的甘汁,無比美味。
只是方喝了半碗,那位老婦人卻是端開了,把碗遞給旁邊的婢女。
鄭綏心頭略有些不滿,她只覺得她還沒有喝足,兩眼直溜溜地盯著那半碗蜜水,那位老婦人見了,心中愕然不已,在她看來,這位小娘子,應該不會貪吃這半碗蜜水才是,想及此,又想起疾醫(yī)的話來,幾日不曾吃喝,心頭不由一酸,遂道:“十娘,疾醫(yī)說過,娘子剛醒來,喝水不宜過量,老奴已讓人去廚房端了紅棗白米粥過來,十娘子再吃些食物,今晚好好睡一覺,一切都過去了。”
一切都過去了。
鄭綏心中細細咀嚼著這句話,望了老嫗一眼,想開口說話,聲音依舊很啞,費了很大的勁,才說出來幾個字,聲音依舊很小很小,老嫗近在跟前,才能聽到。
“我要見你家郎君。”
老婦人愣了一下,卻是道:“十娘方才醒過來,已經(jīng)有人去通知我家郎君了。”伸手扶著鄭綏靠在隱囊上,“待吃了食物,再讓宋疾醫(yī)過來瞧瞧十娘。”
鄭綏只伏靠在隱囊上。
一定要讓桓裕去紅樓那邊救袁三娘子。
想到這,又伸手推了推老婦人,指了指門外,重復了一句,“我要見你家郎君。”說完,又喊了聲快去。
只是聲音嘶啞,尤其最后兩個字,只是咿啞作響,無法聽清。
鄭綏只得又伸手推了推老嫗。
老婦人明很快就明白過去,瞧著鄭綏臉上盡是著急,若不是她按著,只怕要下床了,遂忙地又喚了門口的一名婢女過來,吩咐她趕緊去前院催一遍,讓郎君早些過來。
幾乎在那名婢女出門的那一刻,桓裕和沈志走了進來。
鄭綏眼中閃過一抹光彩,臉上露出幾分歡喜來。
“丫頭你醒來了。”
“回稟三郎,十娘子的聲帶受損,暫時說話不順暢,很費力。”老婦人忙地起了身,又要朝跟上來的沈志行禮,卻見沈志揚了揚手,給止住了。
桓裕聽了老婦人的話,輕哦了一聲,望著鄭綏笑道:“不能說話,倒也清靜,也省得你嘰嘰喳喳不停。”
鄭綏聽了這話,靠在隱囊上,果然,還是那個桓叔齊,只是這一回,卻不覺得不中聽,只覺得心頭暖暖的,張嘴要說話,剛喚了聲阿平。
卻讓桓裕打斷,你既然不能說話,“你既然喉嚨不舒服,不能說話,就別開口。”說完,揚了揚,又道:“袁三娘子我已經(jīng)救出來,你放心,她現(xiàn)在在休息,明兒就帶她來見你。”
一聽這話,鄭綏的一顆心,頓時徹底放下來,眉頭已完全舒展開來,臉上的笑容很燦爛,仿佛一切都已雨過天晴了。
又聽桓裕道:“等會兒讓疾醫(yī)過來給你瞧瞧,睡覺前讓趙嫗幫你臉上身上的傷口都抹上藥,好好睡一覺,我已派人去通知五郎了,明兒你阿兄應該就會趕過來。”
聽著這一串串叮嚀,每一句都直達鄭綏的心頭,仿佛能看清她心頭所想所念一般,令她一點一點放心,直至最后,都不需要再開口多問半句。
待宋疾醫(yī)過來診過脈,看過傷口,沒有什么大礙后,桓裕才離去。
一出屋子,宋疾醫(yī)又趕去旁邊西廂。
桓裕看了一眼,望著身側(cè)的沈志,“先生,袁三娘的傷勢怎么樣?”
先前他們進楊柳樓,找了樓里的大娘,沈志以沈家人的身份出面,那位大娘也不曾松口,一口咬定,沒有什么三娘子,直到沈志把家中的從兄,也就是沈家的現(xiàn)任族長,找過去,那位大娘才松了口。
只是他們趕到的時候,袁三娘子卻是被關在地下室里,讓鞭子抽得遍體鱗傷,一身白色的中衣,全部染上了血色,讓兩個仆婦給放了下來,袁三娘子看到他時,應是認出他來,喊了兩個字,救她。
整個人就昏死過去。
他從前常去袁府,見過袁三娘子,那時袁三娘子,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小孩子。
所以第一眼,他還沒有認出袁三娘子來。
他這次出來,身邊只帶了兩百來號兵士,帶走袁三娘子后,余有一半的人把整個楊柳樓給看守起來,以至于還驚動了京口的縣令周曙。
相比起來,袁三娘子的傷勢,比鄭綏的更嚴重。
只是他聽了樓里一位成嫗的話,猶不敢相信,今早楊柳樓中的那場大伙,竟然是袁三娘子所放,也正因為此,才遭了這么一頓毒打。
袁三娘子放火,鄭綏趁亂逃了出來。
幸而這么一出來,救了她們倆。
只是袁三娘子付的代價太過慘烈。
“我都沒敢讓仆婦進去,而是讓賤內(nèi)親自去查看袁三娘子的鞭傷,說是鞭鞭見血,賤內(nèi)瞧了,都覺得于心不忍,帶著身邊的貼身婢女,清理許久,才止了血,上了藥,如今人是疼痛得昏了過去。”
桓裕聽了,遂道:“既然無事,我們可就回去了,明兒可有大戲看。”
只是剛走一步,卻讓沈志給喚住,“三郎,我從兄問起,這件事,能不能捂下來,希望接下來,三郎能居中調(diào)和一二。”
桓裕微一愣,卻是搖頭,望著沈志,問道:“這里面的利益實在太大了吧。”也不待沈志回答,就聽到桓裕一聲冷笑,“能讓沈家的族長開口說這句話,只怕利益不是一般的大。”
沈志默言,他也是聽了從兄說了才知,沈家錢幣,拋開田地莊園,另外有一大半,竟然是來自與滿家合伙的商鋪,而這事一出,滿家的商鋪幾乎都要大受折損。
士農(nóng)工商,商為最末等。
想及二十余年前,鄭家四房讓嫡長女下嫁商賈滿家,其實私下里,大家都和滿家做著生意。
鄭家四房,為此飽受詬病,不過是因鄭家投入的成本太大罷了。
只是涉及沈氏宗族之事,他不得不開這個口。
畢竟桓裕算是救了鄭十娘和袁三娘子,屆時鄭袁兩家,都得給桓裕幾分薄面。
“你放心。”桓裕瞅了沈志一眼,既然沒答應,也沒不答應,“若真如先生所說,京口城中的大族,郗家、周家都有份,若要處置楊柳樓,這兩家為了利益,自會出門,到時候,別說羽翼未豐的鄭五郎,就是如今熱火烹油的袁家,也無法去追究,但樓里的人,就難說了。”
說著這,伸了伸懶腰,“行了,明兒還得看大戲,我得先睡了,養(yǎng)足精神,如今不用我打仗,總得給自己找找樂子才行。”
沈志聽了,瞧著桓裕轉(zhuǎn)身往外走去,頓時苦笑不已。
今晚,怕是只有桓裕能睡個安穩(wěn)覺。
抬頭,仰望天空,天上無月無星,明日又是個烏云蔽日。
——*——*——
次日一早,鄭綏就醒過來了。
睜開眼,望著眼前的一切,再一次確定,自己已經(jīng)從那座閣樓里逃出來了。
一雙眼睛,滴溜直轉(zhuǎn),仿佛怎么也看不夠一般。
昨晚趙嫗給她抹藥時,除了手上綁著的繃帶,臉上也劃了好幾道傷口,額頭,腳踝,甚至連后背,應是昨日跳樹時,遺留下來的后遺癥,渾身都是傷痛,只是再如何,心頭也是舒暢,至少她已經(jīng)逃了出來,離開了那個骯臟的地方,又不用再挨冷挨餓,更無需恐慌。
只要出來就好。
若不是趙嫗攔著,她早就想下地去走一圈。
“三娘真的回來了。”鄭綏坐在床榻上,用嘶啞的聲音,問向旁邊的趙嫗。
“十娘不相信才奴的話,難道還不相信桓將軍的話,昨日下午,桓三娘子和我家郎君,親自出去,把袁三娘帶進府里來的。”
聽了這話,鄭綏笑著點頭。
在趙嫗的服侍下,用了早食,靠在隱囊上,精神頭已恢復了許多,又問起:“阿平呢,阿平去了哪里?我想去見見三娘子。”
“桓將軍正和我家郎君在前廳用早食,等會兒就會過來瞧十娘。”
“可我想見三娘子。”鄭綏又嘀咕了一句,聲音很低沉,離得稍遠一點,就聽不到,也只有趙嫗倚坐在床榻邊沿,才能聽得清楚。
“這個得聽宋疾醫(yī)的,老奴可不敢私自讓小娘子下地。” 趙嫗伸手給鄭綏拉了拉錦被,又笑道:“小娘子若覺得無聊,老奴就喚綠云進來,讓她來陪小娘子玩解連環(huán)鎖和孔明鎖。”
鄭綏一聽,卻是忙地擺手,“我不玩這些東西。”說起來,自從陪過阿一玩過孔明鎖,她對這些就再提不興趣了,因為后來,阿一稍微懂事,孔明鎖拼得比她還快還好,這讓她覺得顏面無存,自那以后,就發(fā)誓,再也玩這些東西了。
沒過多久,住在府里的宋疾醫(yī)來給她診脈,又查看了傷口。
趙嫗問起情況時,宋疾醫(yī)連連點頭,說是恢復得很好,又吩咐了一番注意飲食和涂藥,方才退去。
桓裕過來的時候,鄭綏正聽著趙嫗說故事,昏昏欲睡,卻是一聽到通報,一下子就睜開眼,醒了過來,忙地坐下身。
趙嫗在一旁瞧著,不由笑了起來,卻不敢讓鄭綏用力,忙地伸手抱住鄭綏,把她身后隱囊移了移,讓她靠在隱囊上。
鄭綏瞧著桓裕走進來,眼珠子往他身后瞧了瞧,卻并不曾見到袁三娘子的身影,心頭頓時有些失望,“阿平,我想瞧瞧袁三娘子。”
“沒大沒小,要喚阿兄。”桓裕走上前來,朝著鄭綏揚了揚手。
只是鄭綏根本不理會,“我身子好了,我要見袁三娘子。”
“熙熙,”桓裕喚了聲音,才發(fā)現(xiàn),這丫頭和小時候沒任何區(qū)別,依舊固執(zhí)得厲害,只覺得頭痛,抬頭望向旁邊趙嫗,“阿嫗先去外面看著,我和熙熙說幾句話。”
趙嫗一聽,卻是猶豫了一下,望向桓裕,又望向鄭綏,“桓將軍,十娘到底是女郎,年紀也大了,將軍有什么話要和十娘說,老奴在一旁,想來也方便些。”
說得委婉,只差沒直白說男女不宜共處一室。
桓裕瞧了趙嫗,嗤地一聲笑,“就你這老貨事多,事上多少無事,都讓你們給整出有事,我是看著十娘長大的,就是她的兄長,讓你出去,你就出去,去外面守著。”
趙嫗還待言語,鄭綏也開了口,“阿姆先出去吧,正好我也有話和阿兄說,不礙事的。”
聽了鄭綏的話,趙嫗頓時面露幾分尷尬,她原是為了十娘的著想,不想連十娘也不領情,只得忙地應聲唯,退了出去,連著屋子里的幾個婢女都給帶了出去。
待趙嫗出去后,桓裕斟酌了一下,把昨日救袁三娘子的事,以及袁三娘子身上傷勢,都細說了一遍。
鄭綏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靠在隱囊上,半晌沒言語。
直到桓裕喚了好幾聲,鄭綏才還過神來,卻是喃喃道:“我原以為,那場大火是個意外,不想,竟是她放的火……要是昨日我碰上你,不昏死過去,及時和你說,去那兒救袁三娘子,她就不會遭此橫禍了……”
后來,語氣中一陣長嘆。
只是桓裕卻是搖頭,不甚贊同,伸手想摸摸鄭綏的腦袋,又覺得不合適,收回手來,勸道:“你別想這些,告訴你,是讓你知道三娘子面前的情況,不是要讓你自責,何況,連宋疾醫(yī)都說了,你昨日身子那么虛弱,要爬出門都難,可你昨日還從尋里逃出來,走到了街上,已實屬不易。”
“要是我,只怕我也沒膽子,去放火燒樓,這次能出來,多虧了那把火。”
說完,鄭綏又呢喃了一句,“我總得去看看她的。”
聽了,桓裕唯有苦笑,他原本只是想讓鄭綏放心,從而打消鄭綏的念頭,沒想到這丫頭更堅定要去瞧袁三娘子,于是問起,她們是怎么會淪落到紅樓里去。
鄭綏遂從燕雀湖邊說起,一直到昨日從閣樓里逃出來,說得很細,當然,因為喉嚨嘶啞,不但聲音很低,而且說得很慢,期間,還喝了三次水,花得三刻鐘,才把所有的事情說清楚。
桓裕在屋子里走了圈,又在床沿邊上坐下,盯著鄭綏問道:“這么說來,你們都沒見過那伙人長什么樣?”
鄭綏伏靠在隱囊上,直搖頭,“但我聽過他們說話聲音,只要能再聽到,就一定能夠認出來。”
桓裕伸手從懷里掏出一只玉辟邪,遞到鄭綏手中,“你瞧瞧這個。”
鄭綏忙地接過,只看了一眼,卻是抬頭望向桓裕,“你怎么會有這件物什?這是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從我身上搜去的掛飾。”
“我大約知道那伙人是誰了。”桓裕臉色一凝,又問道:“熙熙,你身上的傷口現(xiàn)在還痛不痛?”
鄭綏愣了一下,卻是搖頭,“宋疾醫(yī)都說我恢復得很好,我又不想在床榻上待著。”
“那好,丫頭,跟著我出門,我?guī)闳ヒ粋地方。”
鄭綏一聽,忙地一喜,就掙扎著要起來,只是讓桓裕一把伸手攔住,“你別胡來,我喚趙嫗進來服侍你穿衣。”
聽到桓裕已找到劫持她們的那伙人,鄭綏自是無所不應,坐在床榻不動,等著桓裕出去把趙嫗給喚進來。
對于鄭綏要出門,趙嫗是不十二分的不同意,只因鄭綏堅持,而自家郎君又派人送來了肩輿,趙嫗才領著婢女服侍著鄭綏穿衣梳發(fā)。
臨出門前,鄭綏坐著肩輿先去看了袁三娘子,只是袁三娘子躺在床榻上,昏睡沒有醒來。
這趟出門,因帶著鄭綏,桓裕特意選了牛車出門,而沒有騎馬。
車行駛得很平穩(wěn),亦很慢。
大約用一個時辰,方趕到獅子山。
只是桓裕剛到,外面就有兵士過來稟報,“將軍,和山上那伙人接頭的人來了……”
“好了就好了,就吱唔唔做什么,什么時候到的?”桓裕先下了牛車。
“將軍,來接頭的人,是個女郎,巳時初刻上的山。”
“女郎?”桓裕也不由一驚,“多大年紀?”
“年約十七八,還是個小姑子。”
“別弄錯了。”桓裕不敢置信。
“絕對不會錯,只是那位女郎也太大膽了,只帶著一個趕車的仆從,就敢上山。”
桓裕伸手從懷里掏出一只玉辟邪,遞到鄭綏手中,“你瞧瞧這個。”
鄭綏忙地接過,只看了一眼,卻是抬頭望向桓裕,“你怎么會有這件物什?這是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從我身上搜去的掛飾。”
“我大約知道那伙人是誰了。”桓裕臉色一凝,又問道:“熙熙,你身上的傷口現(xiàn)在還痛不痛?”
鄭綏愣了一下,卻是搖頭,“宋疾醫(yī)都說我恢復得很好,我又不想在床榻上待著。”
“那好,丫頭,跟著我出門,我?guī)闳ヒ粋地方。”
鄭綏一聽,忙地一喜,就掙扎著要起來,只是讓桓裕一把伸手攔住,“你別胡來,我喚趙嫗進來服侍你穿衣。”
聽到桓裕已找到劫持她們的那伙人,鄭綏自是無所不應,坐在床榻不動,等著桓裕出去把趙嫗給喚進來。
對于鄭綏要出門,趙嫗是不十二分的不同意,只因鄭綏堅持,而自家郎君又派人送來了肩輿,趙嫗才領著婢女服侍著鄭綏穿衣梳發(fā)。
臨出門前,鄭綏坐著肩輿先去看了袁三娘子,只是袁三娘子躺在床榻上,昏睡沒有醒來。
這趟出門,因帶著鄭綏,桓裕特意選了牛車出門,而沒有騎馬。
車行駛得很平穩(wěn),亦很慢。
大約用一個時辰,方趕到獅子山。
只是桓裕剛到,外面就有兵士過來稟報,“將軍,和山上那伙人接頭的人來了……”
“好了就好了,就吱唔唔做什么,什么時候到的?”桓裕先下了牛車。
“將軍,來接頭的人,是個女郎,巳時初刻上的山。”
“女郎?”桓裕也不由一驚,“多大年紀?”
“年約十七八,還是個小姑子。”
“別弄錯了。”桓裕不敢置信。
“絕對不會錯,只是那位女郎也太大膽了,只帶著一個趕車的仆從,就敢上山。”R1152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