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年正月,鄭綏回臨汝歸寧,從四嫂殷氏處得知,四郎桓度在上年十月去了趟徐州李家。
當(dāng)即,鄭綏就變了臉色。
殷氏見了,收起隨意之狀,仿佛出口的話,是無心之言,又故作驚訝之態(tài),“怎么?妹妹竟不知道這事?”
“我以為是妹妹讓四郎那孩子過去的,畢竟,那趟去徐州李家,齊五一直跟隨在四郎身邊。”
接著,又開始自責(zé)道:“都怪我這張嘴,妹妹只當(dāng)沒聽見我的話,可千萬別為這事,和妹夫吵架,那就成了我的過錯。”
鄭綏一張臉黑如鍋底,冷笑一聲,“四嫂過的話,我哪能當(dāng)沒聽見,我還得感謝嫂子的好意。”如不提齊五,她或許真當(dāng)殷氏是漏了嘴,眼下的情形,擺明了要給她添堵,看她的笑話。
白替別人養(yǎng)兒子。
“人死如燈滅,我犯不著和一個死人計較。”鄭綏目光直直地盯著殷氏,直盯得殷氏渾身不自在,神情中的那份幸災(zāi)樂禍消得一干二凈。
“還是妹妹大度,也比不得妹妹幸運,白得了個兒子,又遇上個短命鬼。”殷氏抿著嘴,嘴角微微上揚。
“四嫂。”
鄭綏怒喊一聲,哪怕桓度不是她生的,但她養(yǎng)了他十七年,可容不得旁人這樣話,“阿‘不’是我和郎君的兒子,是阿遲和黑頭的兄長,我卻不知,我怎么白得了個兒子?”
“我勸嫂子一句,徐州太守府的那些妾侍,越不過你,六郎等人出息了,如何都越不過諶郎,只會成為阿諶的助力,唯有阿諶才能繼承四兄將來的衣缽和爵位。”
這一席話,瞬間令殷氏白了臉。
她上年冬月回臨汝,打著帶三歲長孫鄭時回臨汝祭祀的旗號,可實際是因為十五郎那個孽障死了,鄭紜牽怒她,把她趕回了臨汝。
她恨得咬牙切齒,都是于姬那個賤人。
竟然舍得用親生兒子做套。
早知這樣,她該把十二郎和十四郎一并了結(jié),不就是仗著兒子生得多。
眼下,只希望阿褚能厲害,阿褚是她的長媳,三郎阿諶的妻子褚氏。
她離開徐州,太守府里的中饋交給了阿褚。
一旁的鄭綏打從心底里,不想這番話,作為已出嫁的妹妹,兄嫂的家中事輪不到她來管,更何況,她曾親眼見過四嫂和四兄吵架,這些年來,四兄后院新寵不斷,四嫂過得很不容易。
四伯母何氏和十八嬸崔氏,每見回四兄,都得訓(xùn)斥四兄一回。
正因為如此,他們倆吵得再厲害,后院出了好幾條人命,四嫂也穩(wěn)穩(wěn)的在徐州待了近十年。
唯有這一次,牽涉到兒郎的性命,四兄又發(fā)了狠心要和離,只是長孫鄭時都已經(jīng)三歲了,家里長輩,哪能允許他們和離。
因此,四嫂才匆匆回了臨汝。
哪怕她和四嫂關(guān)系一向很疏離,但一開始,鄭綏知道這件事,卻是站在四嫂這一邊,今日過來,原本也是想寬慰她幾句。
不曾想,四嫂是典型的她不痛快,你也別想痛快。
這么些年,性子一都沒變,饒舌多口,幸災(zāi)樂禍,她最在行。
鄭綏回到東山,夜已深沉。
孩子們都已經(jīng)睡著了,唯有桓裕還沒有回來,讓四叔公留在了文曲苑。
聽了晨風(fēng)的回稟,鄭綏跪坐在榻席上,接過終南遞上來的蜜水,喝了一口,手捧著溫?zé)岬牧鹆П恐髠?cè)墊著半新翠綠色褥子憑幾,沉吟半響,方出聲問:“齊五人在哪?”
“跟著君侯去了文曲苑,婢子這就讓人去請他回來。”晨風(fēng)忙回道,剛來送消息的僮仆,就是齊五身邊的人。
君侯是指桓裕。
鄭綏未置可否地看了晨風(fēng)一眼,晨風(fēng)立即會意,往外走。
終南見了,心里暗暗著急,和晨風(fēng)不同,今日晨風(fēng)跟在兩位娘子身邊,她一直跟在鄭綏身前身后服侍,因此,鄭綏和殷夫人話時,她也在場,自然清楚,鄭綏這會子找齊五,是為了什么事。
依照自家娘子脾氣,今日怕是又得鬧一場,難以收拾。
而劉媼和辛夷留在廬陵,沒有跟過來。
細(xì)細(xì)思量,如今又在正月里,每日里,鄭家來往客人極多,終南只得壯著膽子,開口勸道:“夫人,已經(jīng)很晚了,要不先梳洗,早些歇著……有什么事,明日再。”
鄭綏聽了,看了眼終南,把手中的琉璃杯遞給終南,“你放心,我不會和他吵的。”
所以,她要見齊五,沒有直接找桓裕。
齊五是她的人。
齊五回來得很快,鄭綏剛梳洗完,卸了釵環(huán),換了身家常的衣裳,就聽到晨風(fēng)的聲音從廊下傳來。
一襲長發(fā)委地,明燈照耀下,越發(fā)顯得烏黑發(fā)亮,泛著亮麗的光澤。
鄭綏阻止阿方要給她綰發(fā)的動作,行至酸棗木制屏風(fēng)后面,就著兩個婢女搬過來的榻席,跪坐下來,給進(jìn)來的晨風(fēng)使了眼色,讓她把人帶至堂下。
氈簾掀起又落下,脫了屐履,急促的腳步聲突然停住,腳步微若輕塵。
不一會兒,齊五粗獷的聲音,就從屏風(fēng)外傳來,“給娘子請安。”
要是往常,他剛一行禮,鄭綏就會聲起來,偏偏此刻,屏風(fēng)內(nèi)悄無聲息,使得齊五行到一半的揖禮,剛要習(xí)慣性起身,卻不得不止住,無法起身,只能半蹲著,突然之間,場面變得極為尷尬。
齊五一張老臉,止不住地紅了起來。
“仆給十娘請安。”聲音大了幾分。
“起來吧。”鄭綏想著他到底五十多歲的人了,又是鄭家舊仆,倒不好難為他。
“唯。”齊五起身,伸手擦去額間的細(xì)汗,他見過不少主人,但最好相處的,還是自家娘子,到底是女君的緣故,念著舊仆之情,不會為難人。
“你上年去了徐州。”
一聽這話,齊五心頭一驚,山羊須一跳一跳的,到底讓鄭綏知道了,卻又松了口氣,“喏,君侯吩咐仆和桓十郎陪四郎去一趟,四郎只在李娘子的墳頭上了柱清香,沒有在長樂鎮(zhèn)上停留,更沒有進(jìn)李家的門。”
長樂鎮(zhèn)是李家所在一個鎮(zhèn)。
“為什么瞞著我?”
“是我不讓他告訴你的。”
人未到,聲先到,渾厚而低沉,隨著氈簾卷起,挺撥的身影,出現(xiàn)在屋內(nèi),逆光而來,鄭綏只來得及看見一張紅通通的面龐由遠(yuǎn)及近,眉眼間的笑意,滿滿的,雋永悠長,刻著溫暖,絲毫不染外面的半絲寒氣。
應(yīng)是喝了不少酒。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