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回到山溝去種田 正文 第八章 祠堂

作者/二子從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清晨,李君閣在鳥叫聲里睜開眼睛,凝神細聽,一堆唧唧喳喳的叫聲中有三個聲音最為突出,一個叫著“兒——緊睡起!”“兒——緊睡起!”。一個叫著:“米——貴呀”,“米——貴呀”。還有一個叫著:“割早苞谷”,“割早苞谷”。

    叫“兒——緊睡起!”的是樹鶯,體型較小,羽毛背部是暗褐色,下體偏白而染褐黃,長得跟個大麻雀似的,不過嘴巴更尖,尾巴更長。

    叫“米——貴呀”的是鷹鵑,外形似鴿,但稍偏細長。嘴峰稍向下曲。跟杜鵑一樣有巢寄生的習性,自己不營巢,只將卵寄生于其它鳥類巢中。

    卵與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后雛鳥將寄主雛鳥殺死,被寄主喂養至成熟。一般棲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帶,但是僅在樹上活動。

    叫“割早苞谷”的是四聲杜鵑,頭頂和后頸暗灰色,頭側淺灰,眼先、頦、喉和上胸等色更淺,上體余部和兩翅表面深褐色,尾與背同色,但近端處具一道寬黑斑,下體自下胸以后均白,雜以黑色橫斑,與大杜鵑相仿。

    叫聲格外洪亮,四聲一度,音擬“快快布谷”。每隔兩到三秒鐘一叫,有時徹夜不停。

    四聲杜鵑又叫陽雀,龍船調里那句:“陽雀叫哇抱著恩那哥哇抱著恩那哥。”說的就是它。

    這三種鳥都是害羞類型的,平時隱棲在樹間。李君閣雖然從小聽到大,見到真身的次數也不多。

    三種鳥湊一起,一種好像長輩在抱怨小輩不夠勤快還不起床,一種好像在告知生活不易,還有一種直接指點今天該干啥農活,總之就一個目的:催促起床。

    李君閣聽得自己都躺不下去了。

    于是趕緊起來,走到屋后洗漱完畢,然后在家里轉了一圈,發現爹媽起得早,都已經出去了。奶奶坐在門口老地方,拿著一塊蠟給棉線上蠟,為納鞋墊做準備。

    走到庭院中,清新的空氣中夾著黃桷楠的花香,以及竹叢樹林中飄來的清冷氣息,讓人感到精神一振。一吐一吸,感覺整個身體中的污濁都被排了出去,每個細胞都充滿了來自山林的能量,生機勃勃。

    奶奶笑瞇瞇的看著他說道:“乖孫看啥呀,趕緊的,吃早飯去。”

    李君閣走到堂屋中,掀開桌上的罩子,里面一盆玉米稀飯,一碟泡菜,一碟腐乳,一盤涼拌生茄絲。

    茄絲是將茄子切絲后加鹽拌一陣讓茄子出水,然后用手擠干茄汁,用干茄絲拌上香油辣椒油醬油,擺上點蔥花姜蒜絲,有一種奇特的蔬菜的生香氣息,不喜歡的人受不了,喜歡的人卻愛得不行。

    李君閣喜歡這口,知道是老娘專門給他做的,坐在那里就著茄絲連喝三大碗稀飯,吃得開心得很。

    奶奶也最喜歡看自己的乖孫吃飯,吃得越多她就越開心,等李君閣吃完,才拿出兩雙鞋墊子交給他,讓他帶給四爺爺。

    一雙蓮花,一雙蘭花,都是菱形碎布打底,針腳很密,非常精致。

    “喲!奶奶手藝還是那么精致,這玩意兒完全可以加個框子當畫兒看。”李君閣一邊拿手里端詳,一邊稱贊。

    “乖孫真會說笑了,誰要是把鞋墊子掛起來,還不得被別人家笑死!”

    李君閣哈哈一笑,也不多言,把鞋墊子收到包里,就往村里走。

    出門前摸出手機看了一眼微信,昨天的照片消息下面多了好多點贊,還有好些回復。

    齊菲菲:“哇!鴿子哥你家鄉真美!”

    王文強:“師父,老家好地方啊,求收留!”

    葉小芹:“江花渚竹,美不勝收!”

    馮崇飛:“有時間必須來玩一趟!”

    。。。。。。

    還有釣友的。

    白條也是魚:“艾瑪這環境,太漂亮了。”

    切爾西席:“這水太好了吧?這要是水邊一坐,不上魚都美的慌啊。”

    黑龍真水:“我有點坐不住了,癮勾起來了。”

    白金鉤:“能組團不?水邊哥能接待不?”

    懶魚:“組團,+,走起。”

    楊瘋子:“求帶。”

    。。。。。。

    李君閣統一回復:“家鄉風光秀美,民風淳樸,歡迎大家來旅游,修養,品嘗河鮮山珍。一定讓大家體會到咱鄉民的熱情!”

    揣好手機,走過魚塘,邁上青石板路,李君閣向村里祠堂走去。

    一路跟鄉親打著招呼就來到了村子中心,那里有一個巨大的打谷場,打谷場的前方是一座白墻青瓦的古建筑,那就是李家祠堂。

    祠堂是舊時宗法家庭制度的產物,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也是族中辦理婚喪壽喜等事的地方,一般還是族里聯宗,議事,決事,修譜,表彰和懲戒的場所。

    祠堂內供奉著族祖的牌位,記錄著家族的輝煌和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象征和標識。

    李君閣站在祠堂大門外打量。

    李氏宗祠的大門儀門和蓋頂是由一大塊整體的大青石雕琢而成,彰顯了當時李氏宗族的強悍的經濟實力。

    屋頂上是兩條相護纏繞的螭吻,鱗爪紛然,沿著屋脊盤旋,然后在屋頂兩角昂首向天。兩條螭吻各自守護著一個圓盤,一為太陰,一位太陽。

    屋脊下來雕刻成蓋瓦屋頂樣式,拉出完美的弧度,底部做成瓦當和滴水的樣式,每個瓦當和滴水上都雕飾著吉祥的花草芝蘭。

    整個屋頂由多達十九層的石雕斗拱支撐在兩根巨大的方形石柱之上。將屋頂的重量均勻完美的轉移到石柱上,斗拱上還盤繞這多條小龍,給莊嚴肅穆的祠堂增加了一分活潑的氣息,顯出一分生機。

    下來是兩根巨大的方形石柱,石柱底部不是一般的瑞獸,左邊是一個石鼓,右邊是一個石號角。

    李君閣估計,這也是受到當地侗苗少數民族的影響。

    這兩件東西非常神奇,敲擊石鼓,可以發出咚咚的聲響,就跟真正的大鼓一樣,而石號也能吹出悠揚的號聲,小時候李君閣跟小伙伴們還常來這里比賽誰吹得響亮。

    兩根方型石柱上銘刻著一幅對聯:“三省門第,百代家聲”。

    往前進入門廳,迎面就是儀門了,當中是兩扇黑漆大門,門上有一對神獸椒圖咬著門環,門環被人經年的摩挲,顯得油光锃亮,已經包漿濃厚。

    儀門上方雕刻著一個巨大的豎型門匾,門匾周圍被葫蘆靈芝蝙蝠等祥瑞環繞,雕工非常靈動,門匾中間是四個大字“李氏宗祠”

    進入儀門,左右兩側是兩道青瓦蓋頂的走馬廊。前方是一個影壁,影壁上鑲嵌著一方石碑,上面刻著一首詩。

    “朝廷聞方正,田澤錄清忠,賢良思君雨,道德慎宗風。”

    這就是李家的字輩詩了。

    家族中的字輩,有些地方叫字派,因此字輩詩也叫“字派詩”。

    字輩就是一個家族按輩分取名所用字的秩序規定,使用字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家族成員輩分混亂,避免由于無字輩或不按字輩取名而導致的家族輩分秩序混亂不清。

    跟祠堂一樣,字輩也是宗法家庭制度的產物,或集體創作,或名人所筆,也有皇帝賜封的。族門出個相公、舉人什么的,往往為家族立字派、續派。是中華儒家的一種亞文化。

    字輩為便于傳誦記憶,一般是寫成歌訣的,即寫成押韻的朗朗上口的詩句,這就是字輩詩的由來。

    字輩詩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長可短,長則五、六十字。

    按字輩詩規定順序取名,長幼有序,同宗共祖的人,能產生一種親近感和親和力,對家族來說,這是一種凝聚力的集中表現。

    字輩詩的選字必須意義吉祥,發音清朗,還不能與不吉的字諧音,不能使用生僻字和易體字,不能繁復難認。具備諸多的講究。

    通看全詩,又必須符合語法邏輯并且通順明白、意義高雅、具有文采,如果是寫成古典絕句或律詩的,還需要進一步推敲平仄格律。詩句內容一般都是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之意。通常是宗族對自家子弟的教諭或者期盼。

    通過李家的字輩詩,可以看出,從慎清公的“慎”字,數到李君閣的“君”字,已經是整整三十六代了。

    十年浩劫時期“破四舊”時,族里老人將這塊碑取下來放到了自家灶坑底部保護起來,現在石碑上還有被火燎過的痕跡。

    繞過照壁是一個小廣場,小廣場左右兩側有六口大水缸,水缸里種著些睡蓮蒲草,還養著幾尾游魚。

    小廣場前方是一個戲臺,戲臺前有一位老人拿著長長的細竹掃帚正在掃地。

    老人身姿依舊挺拔,膚色紅潤,沒有什么皺紋,一頭銀發往后梳成一個大背頭,頗具“鶴發童顏”的姿態。

    跟普通鄉民穿著打扮也不一樣,老人穿著一身月白色的唐裝,腳蹬黑布鞋,氣質儒雅蘊藉。

    看到眼前的老人,李君閣不由得心中激動,小步跑到老人面前,恭恭敬敬一鞠躬。

    老人抬起頭來見是李君閣,不由得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眼神清澈,飽含慈祥和關愛。正是李君閣的四爺爺李良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大厂| 南康市| 阿拉善右旗| 双辽市| 长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松溪县| 霍邱县| 隆子县| 新安县| 台前县| 大埔县| 昌图县| 正宁县| 佛学| 揭东县| 镇康县| 鹤岗市| 原阳县| 沅陵县| 乐至县| 察哈| 宁明县| 漳浦县| 苏尼特右旗| 沅陵县| 津市市| 莲花县| 洪洞县| 枞阳县| 紫金县| 慈利县| 馆陶县| 玉龙| 旅游| 门头沟区| 绥宁县| 宝鸡市| 东丰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