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回到山溝去種田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搶元寶

作者/二子從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搶元寶

    夾川過年正月初一早上都是吃湯圓,而不是像北方那樣初一早上吃餃子。

    說正月初一過年吃餃子的,要不是城里人跟北方習俗過,要不就是春晚看多了,被主持人一直掛在嘴邊的過年包餃子給誤導了。

    初一早上吃湯圓還不叫吃湯圓,必須叫搶元寶。

    湯圓粑粑也就是糯米粉團是年前兩三天奶奶用九里香泡出來打好的米漿,盛入豆花口袋,壓上磨盤濾去水分得到的。

    推粑粑也是夾川傳統新年的必需,不然初一早上沒有元寶搶。

    湯圓餡準備了兩種,一種是花生白糖的,一種是芝麻白糖的。

    都是奶奶自制的,制餡時除了上述原料,還有一樣也是必須,那就是豬油。

    如果沒有豬油,餡就會和湯圓坯子粘連,導致粘連的部位不容易成熟。

    一家人開始包湯圓了,這時黑白棕也出現在了敞壩邊上。

    李君閣一邊搓著湯圓一邊跟三人道新年好,同時告誡他們:“今天你們通通說英語。”

    三人都很納悶,齊聲道:“hy?”

    李君閣笑道:“村里人家啊,初一忌諱最多,一旦說錯話,一年的運氣都沒了,到時候大家要責怪你們,因此必須謹慎。既然你們不懂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那就干脆就說英文好了,到時候我來給你們翻譯。”

    三人都直道verygood,還是Jungle你機靈,不然到時候犯了錯誤都不知道咋回事。

    看到李君閣還在往湯圓里填硬幣,三個人也好奇,七嘴八舌地問開了。

    李君閣解釋道:“這是待會看誰運氣好,待會誰要是第一個吃到有硬幣的湯圓,或者誰吃到的硬幣多,來年財運就最好。”

    粽粑跟芋頭看得眼熱,也跟著嘻嘻哈哈地包了起來。

    不過倆老外粗手笨腳的,包出來的湯圓老大一個一個的。

    奶奶看了笑道:“喲!這倆外國娃子還知道初一包湯圓的習俗呢!知道要包大個一些,才叫元寶嘛!”

    粽粑跟芋頭聽奶奶夸贊,笑得眼睛都瞇縫了,只李君閣翻著白眼嘀咕,他們這是瞎貓撞到死耗子了好不好!

    呸呸呸這話可不能說,不吉利!

    包好了滿滿兩簸箕的湯圓后,四爺爺一家也過來了。

    奶奶開始煮湯圓。

    煮湯圓也是一門技術活,不會煮的還真會把湯圓煮化煮爛。

    煮湯圓和煮面條相反,煮面條講究寬水旺火,而煮湯圓則是講究寬水小火。

    把水燒開后,改成微火,把湯圓一個一個的放進開水里,保持開水沸而不騰,看不到水在鍋內翻滾,水面保持平靜。

    這種煮法在夾川土話里叫“夯”,因此在部分鄉村湯圓又被稱為“夯粑”。

    只見奶奶將白色的湯圓沉在鍋底,隨著小火的持續,慢慢的湯圓開始往水面上浮起來,最后全部浮在水面,一個個挨著形成白茫茫一片,這時湯圓就徹底熟了。

    被小火夯熟的湯圓,湯水清澈不渾,形狀完好不破。

    如果是大火煮湯圓,一般情況下,湯圓邊皮都會化掉一部分在湯里,從而水是渾而不清的,如果湯圓被煮成一塊一塊的破皮,里面的餡心流出于湯內,那就不是好兆頭了。

    就聽奶奶驚喜地喊道:“哎喲元寶紅了!”

    大家都過來看,真的耶!果然有一些湯圓變成了粉紅的顏色。

    這下奶奶開心了,這可是大大的喜慶之兆,預示新的一年家里還會喜事連連,好運多多。

    趕緊趕緊,挑出幾個粉紅皮的湯圓裝成一碗,先端去敬神,同樣還是昨天的套路,一碗湯圓加上香燭錢紙,分別敬過天地、家神、灶神、四官財神,然后才開始開動。

    李君閣將一碗碗湯圓端給眾人,對黑白棕和倆妹崽笑道:“可要注意喲,小心端碗,別掉筷子,別把湯圓掉地上,不然的話,嗯嗯,你們懂的……”

    五個老外都乖乖地直點頭,我們懂的我們懂的,忌諱嘛!

    等到湯圓填進嘴里,那就更是只會點頭了,又甜又香,實在太好吃了!

    不一會就聽芋頭興奮地喊道:“oh!igottaacoin!”

    就見五個老外一起端著碗又笑又跳,就跟中了五百萬的彩票似的。

    李君閣對阿音笑道:“老外真是挺可愛的嘛,你看alice跟shirly,就跟她們自己吃到了似的!”

    一頓湯圓吃下來,還好,平平安安,雖然老外們手笨,卻也沒掉湯圓,沒掉筷子,沒掉碗。

    不少人都吃到了硬幣,芋頭跟粽粑還說要把硬幣打個眼掛脖子上邊,這以后就是他們的幸運護身符了。

    李君閣又是一腦門子黑線,轉念一想拿著國外硬幣這樣干的中國人似乎也不少,也就懶得理會他們了。

    接下來就是拜年發紅包了,在場的就倆妹崽還是小輩,這下就發財了喔!

    一句新年好換一個紅包,奶奶,老伯,老嬸,老哥,老嫂,老爸,老媽,李君閣,阿音,一個紅包六百,轉眼一人進賬五千四。

    這就是要發啊,還有那么多親戚,倆妹崽喜得用雙手把紅包攤成折扇拿著團團作揖,看得粽粑跟芋頭好眼熱。

    李君閣覺得好笑,把他們倆也叫過來,和阿音每人給他們發了一個兩百的。

    高興的白棕兩人連uncle,auntie都喊上了。

    正準備出發,白大大呆它們又跑回來了。

    爸爸爸爸!嚇死寶寶們了,昨天晚上村里噼噼啪啪的鬧了一晚上好嚇人!

    沒辦法了,李君閣還得喂他們一頓,于是其他只好先行出發。

    新年初一掛墳得趕早,舊時講早掛早發財,這可是不能等的。

    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初一天逢十二建星的破日的話,叫逢破,農村有忌諱,逢破不宜掛墳。

    這個時候掛墳就可以提前到除夕進行,避開初一破日。

    當然也有不忌諱認死理的,初一破日照樣出門掛墳,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李君閣喂完豬狗,才帶著它們和阿音一起開始往大伯家后山趕。

    一路上都是聽到這樣的對話。

    “老表,新年好喲,給你拜年了!”

    “哎喲,新年好,年在你那里,今早搶了幾個元寶喃?”

    “嗐!今年是兒媳婦做的,粗手粗腳的硬是大個得很,整了個四季發財就整不動了!老表你呢?”

    “元寶嘛!越大個越好噻!我整了個六六順,我跟你說隔壁三漂才兇,龜兒夯吃哈漲的,跟我說他今天整了個月月紅……”

    “能吃是福噠!該他龜兒今年發財……”

    ……

    趕到大伯家后山的時候,家族人都已經聚齊了,黑白棕三師徒也已經開始采風了。

    掛墳,除了是對先祖的紀念和緬懷,對小孩子們家族感情的培養之外,在老時間里,還是展現一個家族勢力的時機,對人展示家族的團結和人丁興旺。

    有的大家族,掛墳時一共有幾百號人出動,祖墳太多,還得分成幾撥,分別去各處掛墳,站滿一座山頭,外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家族不可輕辱。

    大家已經在開始在祖墳上布置了。

    夾川將上墳稱之為“掛墳”。

    之所以要稱“掛”,是因為要在墳上立起一束彩紙制成的細長的紙旗,將它掛在墳頭上高高立起的木桿上,迎風飄動,稱為“墳飄”。

    還有一種紙做的東西叫“鋪山”,鋪山像紙錢,不過有各種顏色,是一張張撕來鋪在墳山上的用的專用紙張。

    鋪山被風一吹可能會被吹走,因此后來又創制了一種小旗一般的紙,粘在竹簽上直接插在墳山上。現在鄉下,兩種東西都在混用。

    鋪山要把一個墳都鋪滿,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風一吹就開始舞動,很是好看。

    掛墳需要的物品大伯老爸在年前就已經置辦好了,鞭炮、香、燭、錢紙、墳飄、鋪山一樣不缺。

    這片墳山老祖先人多,李君閣的兩個曾祖祖,兩個祖祖,親爺爺,四奶奶,二毛的兩個祖祖,都在這里。

    老伯雖然昨天已經來過一次了,可一到這里還是又開始老淚縱橫,已經七十多了,還是堅持要親手給自家母親的墓鋪山。

    李君閣也加入到給自己老祖先人鋪山的行列中。

    每年逢新年,清明,老祖先人陰生都要掛墳,除了紀念,這也是告訴外界這個墳還有后人再掛紙掃墓,不能隨便挖動這個墳,任何人搞建設占地遷墳,都得通知墳主后人,不能當無主墳處理。

    掛墳還有很多規矩,新年上墳掛紙并不僅限于初一天,從小年后吃年飯開始,到正月十五大年結束,這期間都可以掛墳,但是絕對不能出大年十五。

    唯一例外就是新墳。

    所謂新墳,就是當年去世下葬后第一次過新年的墳。

    新墳必須在年前就掛。

    還有就是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給自己去世的父母掛墳,外孫給外公外婆掛墳,還需要先看娘家人同意與否,如果舅家同意就可以,不同意還不能回去掛墳呢。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私心。誰掛墳誰得保佑誰發財,因此上如果遇到舅母子是比較古板和小氣的那種,是堅決不同意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掛墳的。

    雖說男女平等,但這樣的家族規定在農村還是難以徹底撼動。

    就連新墳,老規矩女兒也只能回娘家給去世的父母掛頭三年,而實際上往往只有第一年、第二年。

    因為有個講究,叫女兒只掛兩年,給舅母子留一年,如果女兒把三年都掛滿了,沒給舅母子留一年,舅母子會不高興的,叫搶了舅母子的財!

    這就是風俗中的陋習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疏附县| 德惠市| 涪陵区| 太仆寺旗| 大理市| 南宫市| 新巴尔虎左旗| 高州市| 库车县| 历史| 墨竹工卡县| 区。| 五峰| 岳池县| 拉萨市| 道真| 碌曲县| 牙克石市| 涟水县| 东平县| 扎赉特旗| 健康| 皋兰县| 昭觉县| 自治县| 星子县| 利辛县| 海盐县| 北安市| 稻城县| 邳州市| 朝阳市| 浏阳市| 敖汉旗| 仁寿县| 铁力市| 康马县| 泗阳县| 永昌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