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玄黃功德之氣慢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位位山神、土地、河神、湖神。
不過,西王母手中的玄黃功德之氣,并未完全落入洪荒大地,約有三成化作一幅洪荒圖錄。
冊封海、山、河、江、湖、土六種神靈!
一時間,讓諸位圣人面面相視,連天庭之上的昊天、瑤池二人也是臉色十分難看。
對于混元大羅金仙而言,自然不會在意區(qū)區(qū)一些小神。
但是海、山、河、江、湖、土六種神靈,本是由天庭冊封才對,昊天、瑤池二人臉色自然不會好看。
不過,西王母冊封這些山神、土地也是十分講究。
比如:繞開了一眾仙山福地與大神通者道場,對于四海也沒有過多冊封,僅是冊封了四海龍王而已。
而且,本來就有山神、土地之處,也僅是按照原先山神、土地本人再冊封一次。
只有無主之地、普通山峰、江河湖泊,方才大肆冊封一眾仙神修士。
西王母對于冊封者道行神通沒有過多要求,倒是對于功德氣運要求很高,不少神靈生前不是善人,就是有功德于洪荒眾生或者人族。
故而,對此諸位混元大羅金仙,也不好多說什么。
沒有阻止,也沒有出言,宛若不聞不問。
短短片刻時間,洪荒大地終于穩(wěn)固下來,西王母一身神通道行猛增數(shù)籌不止。
雖然沒有踏足混元大羅金仙一道,也變得不可小視起來。
隨著西王母身影慢慢變淡消失不見,無數(shù)洪荒眾生不禁齊齊叩拜,道:“我等謝過西王母娘娘、鎮(zhèn)元大仙慈悲!”
聞言,諸位圣人神色各異,其中玉清深深望著青蓮,道:“冊封眾神,掌管洪荒山河水脈,天尊就不說上一二!”
“剛剛要是貧道沒有看錯的話,方才西王母祭出的先天靈寶應(yīng)該是地書,而萬壽山中鎮(zhèn)元子祭出的靈寶則是天尊的先天五行旗。”
天地人三書,人書乃是生死簿,可以掌管洪荒眾生輪回轉(zhuǎn)世,一直由紫薇大帝執(zhí)掌。
天書乃是封神榜,其上有著三百六十五尊神位,如今正高懸西岐城中。
地書乃是地仙之祖鎮(zhèn)元子伴生靈寶,防御玄妙非同小可,亦可冊封一眾山河水脈神靈。
說白了,天書如同天道,人書則代表人道一脈,地書則是地道一脈。
天地人三道,洪荒仙神修士只知追求天道,殊不知人、地二道也是玄妙不凡。
“先天五行旗是貧道借給西王母的不假,至于先天靈寶地書與冊封山河水脈神靈一事,則與貧道無關(guān)。”
“不過,若是玉清道友想要問清其中緣由,不如前往西昆侖一行如何!”青蓮出言反問道。
對于西王母冊封山河水脈神靈,青蓮也是驚嘆不已,不愧與楊眉大仙有關(guān),非同小可。
不說天地人三道,如今包括青蓮在內(nèi),洪荒仙神修士修得皆是仙道,西方二圣接引、準(zhǔn)提二人也是如此。
而西王母偏偏立下神道一脈,它日恐怕除了玄佛二門相爭,其中還有仙神二道爭鋒。
當(dāng)然對于天道而言,神道出世,有功德與天地眾生,自有玄黃功德之氣落下,以是嘉獎。
西昆侖!
“好,貧道這就邀請諸位道友一同前往西昆侖,與那西王母問上一問!”
玉清神情冰冷,面對傳說中的楊眉大仙,他自然不會多問。
可是如今諸位混元大羅金仙皆再,而且又僅是西王母,玉清有何不敢!
至于萬仙陣跟封神一事,相比西王母冊封山河水脈神靈,已經(jīng)顯得不是那么重要。
然而,不等諸位圣人出言同意,三十三外天之上。
忽然紫氣叢生,霞光衍化,金蓮開花,仙草相迎,景象幾乎覆蓋整個洪荒世界。
隱約走出一位道人,一身樸素道袍,持著一柄拂塵,足踏祥云而來。
高臥九重云,蒲團了道真。
天地玄黃外,吾當(dāng)掌教尊。
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
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
玄門都領(lǐng)秀,一氣化鴻鈞。
來者,正是三十三外天之上混沌世界紫霄宮中的鴻鈞道祖!
見鴻鈞道祖現(xiàn)身前來,太清、玉清、上清、西方二圣接引、準(zhǔn)提等一眾混元大羅金仙以及青蓮,無不是上前躬身行禮。
“弟子見過老師,祝老師圣壽無疆!”
六人皆是鴻鈞道祖門下弟子,不敢生出半點怠慢之處。
鴻鈞道祖面無表情掃了眾人一眼,望著洪荒大地,說道:“爾等諸位圣人、青蓮、西王母、鎮(zhèn)元子,即刻前往三十三外天紫霄宮中。”
言罷,鴻鈞道祖無聲無息消失不見,如同從未來過一般,諸位圣人駭然無比。
混元大羅金仙一身神通道行自然不凡,元神寄托天道之上,肉身可以不死不滅。
然而,鴻鈞道祖則是以身合道,天道可為鴻鈞,鴻鈞不可為天道,境界已經(jīng)遠遠超過諸位圣人。
鴻鈞道祖有言,青蓮等人自然不敢耽誤,立刻起身朝著三十三外天之上紫霄宮而去。
西王母、鎮(zhèn)元子、女媧三人也各自起身,前往三十三外天之上紫霄宮。
諸位圣人、青蓮對于紫霄宮自然是輕車熟路,倒是鎮(zhèn)元子、西王母二人。
一人自從當(dāng)年鴻鈞道祖講道結(jié)束,再未曾踏足紫霄宮半步。
一人則是從未來過紫霄宮一地,故而二人一進入紫霄宮中,變得多少有些拘束。
其實就是青蓮或者太清、玉清等混元大羅金仙,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拘束,不敢隨意言語。
上清更是直接跪倒在地,不敢看著鴻鈞道祖,道:“弟子上清,還請老師責(zé)罰!”
封神一事,不但截教煙消云散,還差點將洪荒大地打的四分五裂。
此時面對鴻鈞道祖,上清除了領(lǐng)罰以外,再無顏面對鴻鈞道祖。
截教煙消云散,三清情誼不存,玄門一脈氣運衰落已定,種種事情加在一起,休說是上清,連太清也是無顏面對鴻鈞道祖。
“還請老師責(zé)罰太清,皆因弟子處理不當(dāng),才會致使截教煙消云散、玄門一脈氣運衰落。”
“弟子玉清也有責(zé)任,未曾處理好封神一事,致使玄門氣運衰落,無數(shù)洪荒眾生身死。”
太清、玉清二人,幾乎同時行禮認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