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回北魏 正文 第五十四章 追憶與勸說

作者/黃皇室主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站在牛車邊,直到看見鄭夫人一行諸人進(jìn)去之后,拓跋慎吩咐陸光去和幾個值守的比丘尼交通。估計剛剛與鄭夫人一行交談的情況被寺中比丘注意到了,這幾個比丘尼大概是以為拓跋慎跟她們是相熟的,所以沒用多少時間陸光就帶著兩個寺奴走了過來。

    “郎君,小奴已經(jīng)與寺中說好,這牛車交給他們就好了。”

    “嗯,進(jìn)去吧!”這瑤光寺經(jīng)常接待外客,自然也有安置車馬的地方和看守。

    進(jìn)了寺門之后,已經(jīng)看不見鄭夫人等人的影子,只看見幾個打掃的寺奴,還有兩個結(jié)伴而行女齋客,看起來正要出寺的樣子,看穿著是官家的女子,只是其中一個年長的婦人滿臉戚容,被身邊的少女扶著,一路上流著眼淚輕聲說著什么,等走近了,拓跋慎聽了幾句,猜測到可能是這個婦人的女兒經(jīng)常來這里拜佛習(xí)經(jīng),受到了“感化”,不顧家中父母挽留,執(zhí)意到這里落發(fā)出家,母親不愿意,追到瑤光寺來勸說,結(jié)果自然顯而易見。故此才哭著出來。

    拓跋慎和婦人,少女擦身而過,聽著她們的交談,不禁感嘆現(xiàn)在佛教在南北兩國的盛行程度。她也不知道那個婦人出家的女兒為何出家,只是看這婦人也就三十余,那女兒也不會大,這么小就拋棄家人出家真的好嗎?

    想起原本歷史上,經(jīng)過宣武帝元恪和靈太后胡氏當(dāng)政時期的瘋狂崇佛之后,北魏佛教達(dá)到極盛。即便被唐人寫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南朝也遠(yuǎn)不如北魏佛教的盛行程度。要知道,北魏佛教僧尼人數(shù)最高達(dá)到了全國十分之一總?cè)丝诘某潭龋瑑汕f人口中,有兩百萬僧尼,堪稱恐怖數(shù)量級。雖然其中絕大部分是為了逃避稅役而偽詐出家,不過國家由此失去大量戶口和兵源,兼之出現(xiàn)在歷史中的“寺院經(jīng)濟(jì)”,其危害可見一斑。

    其時洛陽城中,不知多少女兒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蠱惑,爭相落發(fā)入寺為尼,為泥胎木雕枯守時日。這些少女又有多少閱歷,只因心智不成熟,兼且被盛行的佛教意識形態(tài)所誘,拋棄父母家人,拋棄詩書禮教,帶著對佛陀的崇拜之心走進(jìn)寺廟。其中有多少父母像方才這位婦人一樣追到寺廟勸導(dǎo)呢?

    想及此,拓跋慎停下腳步,抓著一根垂下的枯樹枝,側(cè)身看著瑤光寺正門,好像看見門外走進(jìn)來不少歡快的少女紛紛退去華服,穿上僧衣,去了秀發(fā),突然,一對身穿胡衣的士兵沖進(jìn)寺門,口中發(fā)著狂笑聲,向著這些少女撲了過來,在少女們的躲避與哭泣聲中,好像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就此終結(jié)。

    回想起前世讀書之時,自己空有一腔對故往歷史的惋惜與嘆恨。再看看此刻瑤光寺中的光鮮,頓覺此地如此讓人痛恨。

    “哎!”拓跋慎轉(zhuǎn)身朝著馮昭儀的獨院踱步而去。

    我又能做些什么呢?為這個讓人扼腕的時代和國家,民眾……

    “殿下,怎么了?”陸光看著拓跋慎停下腳步看了一會兒正門,又轉(zhuǎn)身嘆氣,感覺有些奇怪,不明白殿下在想些什么。

    “沒什么,想一些事罷了。等會兒到了地方,你守在外面等著吧!”

    。。。。。。。

    這瑤光寺,鄭夫人常常來,所以帶著侄女和長孫沁進(jìn)了寺之后就朝著經(jīng)常參拜的佛殿走去,瑤光寺廣大,佛殿眾多,所供奉的佛陀,菩薩,羅漢也數(shù)不勝數(shù),不常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該去什么地方參拜。

    鄭夫人今日來此,是為了求子而來。她嫁到鄭家已經(jīng)有五年了,今歲也才二十一歲,已經(jīng)得了兩個女兒,卻沒有兒子,丈夫鄭道昭倒還沒說什么,只是家公鄭羲有些不虞言辭,可能是顧慮到她的父親李沖,雖然沒說什么不好聽的話,但是她出于子婦的“自覺”,今日還是打算來拜拜觀世音菩薩。

    到了觀世音殿門外,鄭夫人看了看殿內(nèi),沒什么人,回頭對著長孫沁笑問道:“沁娘可愿一同去禮拜菩薩?”

    長孫沁當(dāng)然知道鄭娘子今日是來做什么的,聽了鄭夫人的話,想起自己明年要出嫁的事,頓時羞紅了臉,連連擺手說不去。

    鄭夫人也不以為意,接著說道:“你也不常來這瑤光寺,既是不愿進(jìn)去,不如趁這個機(jī)會去四處看看,我先與四娘兒進(jìn)去禮佛,你待盡興了再來尋我們可好?”

    長孫沁看了看鄭娘子,見她沒說什么,答道:“好,我很快就回來,免得四娘兒等的久了。”說完轉(zhuǎn)身離去。

    鄭夫人看長孫沁走的遠(yuǎn)了,拉著侄女的手進(jìn)了殿,吩咐鄭娘子想等一會兒,自去菩薩像前點燃了香,跪下祝禱了一會兒,才將供香插好,又雙掌合十拜了三拜。

    鄭娘子看二叔母拜完,走過摻著鄭夫人起身。鄭夫人看了細(xì)心的侄女,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拉著侄女的手走到殿外一顆已經(jīng)滿是枯枝的大樹下。

    鄭娘子看著二叔母的舉動和神色,知道她這有話要問自己,是以才支開了長孫妹妹。

    鄭夫人在前踱步道:“四娘兒!可還知道你二叔父生于何年?”

    鄭娘子跟在二叔母后面,答道:“是太安元年(455)”

    “二叔母又是哪年的?”

    “皇興三年(469)”

    “是啊!你二叔父比叔母大了一紀(jì)又二年,又曾經(jīng)娶過妻,還有一子。叔母初時聽說家父為叔母與鄭家結(jié)姻,終日哭鬧不止,求著家父退了親事。家父只是不允,被叔母鬧的煩了,就把叔母關(guān)在陰房里,一日只給一餐,白日叫家母并諸位叔伯姑母勸說,深夜才讓叔母回臥寢,這樣持續(xù)了五日,叔母只好屈服了。”說完輕笑了一下看著遠(yuǎn)處的景物,好似想起了五年前的舊事。

    鄭娘子第一次聽二叔母說這些事,很是驚奇,說道:“侄女聽外面都說,外叔公祖為人溫和寬厚,怎么會……”

    “溫和是真,寬厚也不假。叔母昔日在閨中時也如你這般無有憂慮,萬沒想到最后家父卻要叔母嫁給一個大了十四歲的人。后來來了鄭家以后,與你叔父朝夕相處,時日久了,自是也有了感情,見的事多了,才體會到家父當(dāng)日的心狠是也有了感情,見的事多了,才體會到家父當(dāng)日的心狠也有其因由。”

    鄭娘子抓著鄭夫人的衣擺,問道:“是何因由?”

    鄭夫人停下腳步,看著鄭娘子,說道:“為李氏,也為叔母啊!””

    “這是如何說的,若說為李氏,侄女尚能理會,為了叔母更不該逼著叔母啊!”

    “我李氏淵源長久,曾經(jīng)也是立國建號的大家,至今已歷數(shù)百年,是以歷代子孫也代代身護(hù)重任,都害怕家業(yè)敗落,辱沒祖宗。后漢以來,勿論在家在朝,都廣結(jié)姻緣,以求鞏固家業(yè),于危急之時能有所助益。”

    “家父年方十齡時,祖父病逝,因此才由叔祖撫育,在滎陽時與鄭家親厚,叔祖在任上也多蒙鄭氏相助良多,因此益相親厚。”

    “我李氏雖然在世祖皇帝之時就已歸附朝廷,但是畢竟是涼國之后,家祖父歸附朝廷前更為一國之主,來這平城以后豈敢稍有差池。是以不能不多多交好士人,不敢說光大家門,至少也要保全門戶延續(xù)。”

    “嫁叔母到鄭家,也正是為此考慮,叔母既然生于李氏,身為李氏女,安得不為李氏擔(dān)一份責(zé)任?只是叔母畢竟是女子,居不得官,上不得陣。除了這一身還有什么呢?”

    “我們這些大家女兒自降生以來就不必像白衣之家的子女,自小受盡苦楚,享受的福祉,也不是他們能想象到的,想一想白衣平家子弟一生境遇,還有什么不知足呢?”

    “至于說嫁得良人,自是女子一生所求,只是我們這些大家女子,自幼便有家法管束,一向少與男子交言,便是對面而食,并行于道也是不允許的,更遑論自擇夫婿,此事也非近世如此,你讀諸多經(jīng)史,亦當(dāng)知『無媒不婚』的道理。左右最終還是需要雙親來做主。”

    “李氏與鄭家相交良久,家父與你叔父也是舊識,我與你叔父雖是差了十余年,不過世情如此,所以嫁給你叔父也算是得人了吧!自擇夫婿,固然順意,若有良媒,也未必不是福啊!”

    “叔母來鄭家五年,與你叔父也相處契合,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實在不敢貪求更多了的。”

    “不貪求更多嗎……?”鄭娘子聽了二叔母從來都不會說的許多話,陷入沉思。

    二叔母這是學(xué)當(dāng)年那些勸導(dǎo)她的叔伯姑母來勸導(dǎo)我了嗎?難道我也要如姑母一般嫁給那大了一紀(jì)余的人嗎?

    鄭夫人看著侄女低著頭,思考著不說話,以為她還沒有理解她的話。

    若是還念念那小郎君,只怕最后這四侄女要吃不少苦,這次會懲罰她的可不是疼愛她的父親,而是嚴(yán)厲狠絕的祖父啊!

    還是跟她自言說清楚其中利害吧!

    想到這里,鄭夫人抓著侄女的雙手,看著侄女的雙眼,柔聲問道:“四娘兒,方才在寺門外的郎君是哪家的,你在哪里識得的?”

    鄭娘子正在想著心事,被二叔母突然的舉動搞懵了,答道:“什么……”

    鄭夫人以為她還在裝傻,又說道:“就是方才在寺門外一同來瑤光寺的小郎君。四娘哪里識得的?四娘兒若是有什么難開口的,莫要有顧慮,只對叔母說來。”

    鄭娘子見叔母問二皇子的事,只是二皇子明顯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身份。不禁為難起來。

    鄭夫人見侄女還是不說,心中也焦急起來,說道:“好吧!既然四娘兒不說,待會兒叔母問問沁娘兒,她想來也是識得的。”

    見叔母好似非要問清楚,鄭娘子又怕待會兒長孫沁為難,她上次得罪了大皇子就嚇得狠了,這次怎么敢再說。

    “叔母,不用去問沁娘兒了,侄女告訴你便是,只是還請叔母別說出去了。”

    “哎!不是叔母非要逼著你,只是怕你一時糊涂,釀下大禍。”見侄女終于肯說了,鄭夫人才松了口氣。

    “那位郎君是當(dāng)今陛下的二皇子,是侄女在永寧寺相識的,前次去二姊家中,二叔父也曾見過二皇子,二叔母回去問過叔父便知道了。”

    “他……他就是二皇子嗎?”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历史| 平顺县| 维西| 南投县| 葫芦岛市| 磴口县| 苍南县| 乌兰察布市| 孝义市| 临潭县| 沐川县| 长兴县| 三原县| 那坡县| 黑河市| 唐海县| 阳西县| 肇东市| 蒙自县| 宁远县| 水城县| 苏州市| 和硕县| 富锦市| 玉树县| 平邑县| 潞西市| 山阴县| 海阳市| 甘泉县| 新宾| 开封县| 青川县| 理塘县| 洛隆县| 怀柔区| 巴林右旗| 涞源县| 兴安盟|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