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于登說完這些話,又回頭對拓跋慎道:“于卿護你一路安危,還不禮謝?”示意一邊的宮宦奉來酒盞。
拓跋慎連忙抽回手,接過酒盞,雙手奉到于登面前,祝道:“慎之安危,俱付于將軍,還請將軍勉飲此酒,同付江南!。拓跋慎知道,皇帝這是讓他以私家禮來感謝于登,這可比只用口頭命令來的更加鄭重,于登家族是跟著烈祖皇帝一起進入中原的故舊勛臣,不同于一般的后附之家,也是皇族的姻親家族。對于于登這種位列八貴的家族子弟來說,皇帝親自讓皇子為他奉酒,世間榮耀大多也無過于此了,以后在保護他的安全上自然也會更加盡心盡力。
對于于登來說,這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讓他沒有預料到,但是皇帝的真心誠意卻讓他感受的很清楚?粗匕仙鞣钌系木票K,于登沒有猶豫,雙手接過后一飲而盡,待旁邊的宮宦接過酒盞,對著皇帝叩謝道:“臣登奉駕三年,無尺寸功,陛下不以臣淺薄,驟托臣以大事,臣豈敢不效犬馬之力。臣此去,不敢離殿下左右,臣在殿下在,臣不在殿下亦在!
皇帝扶起于登道:“朕素知卿忠勇,非他人可比。故托卿以愛子。卿能受事忠勤,甚善!朕今改卿名忠,改字思賢,望卿當能體朕心,時時自勉!
“臣謝陛下賜名,日后必以忠勤為本。”
拓跋慎看見皇帝轉眼間就給于登改了名字,心里不由犯起嘀咕,皇帝有個非常不好的癖好,就是喜歡給別人改名字,于登不是第一個,估計后面還會有。
。。。。。。。。
在皇信堂都留了小半個時辰,得了皇帝不少囑咐,聽了幾位叔叔不少關心話,又許了他一些路上用的物什之后才出了皇信堂。
剛剛在皇信堂中,拓跋慎才知道,皇帝幾天前就已經命令太史令推查了出行良日,明天午后就要出發。
時間不等人,他這準備還沒做好呢?這來來回回幾千里,衣物不用說,精良的絲帛材質的衣服不能再穿在外面了,一路之上風塵大,還要在車上不停地與車壁擦磨,反倒不如粗布衣好用。還要帶一些書,恐怕只存放這些書就要多一輛車隨行,皇帝可是說了,路上不許怠惰,學業不能懈怠,等回了平城,皇帝會親自來考教他的學業,為此還給他羅列了一個書目;实圻@些話頓時讓他本來打算趁機好好游覽沿途風景,散一散蝸居皇宮十年時間。早就不耐煩了的好心情受了不少打擊。
回到中音殿,看見曹貴人并沒有走,還留在殿中和馮清說這話,只是沒看見一直跟在馮清身邊的阿璃和曹貴人身邊的阿荷。
馮清和曹貴人看見拓跋慎回來了,命人取來茶飲,拓跋慎飲了口茶后,馮清問道:“陛下可說了什么?”
拓跋慎把皇帝囑咐他不要荒廢學業這些非公務之類話說了一遍,至于去拜見咸陽王的事,沒必要說,馮清和曹貴人對這些事也不會有興趣,更不會想知道,這些都是外朝的事,與后宮無關。
馮清和曹貴人聽到明日午后就要出發,都皺了皺秀眉。
時刻有些短了。
“阿璃正在給你收拾衣物,你且去看看,若是有什么不足之處,趕緊寫了下來,我和你曹姨為你籌備,可別到了用處的時候兀自慌急。”
拓跋慎放下茶盞,應了一聲,微微行禮過后就出了正堂,往臥寢去。那里面的很多東西都是他親自放的,阿荷和阿璃可別放亂了才好。
。。。。。。。。。
上午自從回了中音殿以后,拓跋慎就沒有再出去,一直在忙著收拾隨行物品和思考需要哪些東西。中午又奉承著兩位阿姨用午膳。
今日的午膳算是豐富了,也就是食材好,有一道蒸熊掌,還有水煮鮑魚,海產,在平城想吃海產可能難上加難,只這一路上千里,送過來不知道要花多少成本。當今皇帝畢竟不是李隆基,干不出為了點食材讓人晝夜兼程跑死馬的事。
比起口味,與后世的口味還是有差距的,畢竟現在這個時候調味品十分缺乏,民間用的最多的就是鼔汁,蒜,蔥,胡椒等等,宮廷用的也就比民間的更加精致,本質上還是一樣的。調料缺乏,兼且缺乏鐵鍋這個大殺器,做出來的食物自然遠不能跟后世比。不過拓跋慎前世也不是什么大家出身,也屬于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那群人,是以對現在這些精致食物也感到知足了。
用完午膳,陪著兩位阿姨用了些飯后果品茶水閑聊時,拓跋慎想起還沒有跟三弟拓跋恪那里做行前告別,明日雖然是午后出發,但是上午肯定沒時間再去棲鳳閣。而且不止棲鳳閣要去一次,其他貴人,九嬪和彭城,高平兩位公主姑母那里都要去拜辭,否則就太失禮了。本來以為時間還充足的,沒想到這么緊。
想到這里,拓跋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放下手上的茶盞,站起身說道:“阿姨,明日出行在即,午前忙的忘了去給諸位姨娘,姑母拜辭。兒想現在就去一一面辭,想來時日尚足!
馮清和曹貴人上午也忙著處理拓跋慎的事,也沒想起要去諸妃處面辭的事,是以都暗怪自己糊涂,想了想,站起身道:“卻是我和你曹姨糊涂,忘了這等大事。曲云閣(鄭嬪),鴻雁堂(馮惠)兩處我與你曹姨去便可,其余諸處你自去吧。也不需多說,停留片刻道明原委既可。”
“嗯!那兒即刻就去!
帶上陸光,先趕往棲鳳閣。說起來最近三天都沒去棲鳳閣了。
經過通報以后,拓跋慎進了中庭,高貴人一如既往的在這里帶著兩個孩子,左右無事,她也就沒把兩個兒女給乳母照看。
小依娘兒聽見正廊處傳來的腳步聲,看了過來,緊接著邁著蹣跚的小步子跑了過來,高興的叫著:“二兄”
這個妹妹終于在今年二月初的時候能說話了。當時皇帝還因為這事來棲鳳閣中呆了半日才走。這兩個月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話,只是人一多的話還是會犯迷糊,可愛的很。
拓跋慎也來不及看看中庭,趕緊跑過去,扶穩了這個最小的妹妹,只是這樣也不好去行禮了。
“二郎午前去了太華殿,陛下可是說了什么時日啟程?姑母這里正好有件事要說與二郎知道。本是想著明日去中音殿尋你,可喜二郎來了,也免了姑母一番奔忙!
拓跋慎抬頭看過去,原來說這話的是彭城公主,她剛剛做的位置正好把高貴人遮擋了一下,拓跋慎又急著去扶著妹妹,是以沒注意到她。
姑母問了話,拓跋慎想行禮答話,只是礙著妹妹拉著他的手只好作罷,答道:“太史令推算良時,正是明日午后便要啟程。”
“這么急……”彭城公主和高貴人都有些驚訝。
“姑母有何吩咐,小侄若有能效勞之處,不敢推遲!
“倒也不是姑母的事,是我劉家家公的事!
丹楊王劉昶?他能有什么事還需我幫忙的?劉昶可是異姓王中待遇靠前的,即便后來逃亡到本朝的蕭寶寅的待遇都差他一截只說公主就接連娶了三位。劉昶雖然在才能上有不及他兩個兄長劉駿和劉彧的地方,但為人做事還算靠譜的,怎么會有事找到他身上?
拓跋慎將妹妹半抱著到了高貴人前,高貴人接過女兒,向拓跋慎點點頭。拓跋慎對高貴人和彭城公主行完禮道:“敢問姑祖有何吩咐?”
“家公前幾日得知賢侄要去江南,就想著讓家中大伯隨賢侄同去。家公歸身朝廷二十余年,一直不能去江南祭拜父祖。當日蕭氏篡位,家公痛哭數日,不飲不食,傷痛父祖寢廟丘墟,不能再起。彭城祖廟雖然能祭,到底不是陵寢能比。是以聽說賢侄的事,這才想大伯代他前去江南祭掃!
拓跋慎清楚,劉昶一身最值錢的地方就是他劉宋文帝第九子的身份,以前南朝投往江北的人,身份沒有能與他比肩的,所以他在朝廷所受的待遇十分優厚。這種重要人物,朝廷當然要把他看好了,出了京城肯定會一直有人盯著他。當然,劉昶這么多年表現的也很好,朝廷對他也算是信任的,所以劉家才能與朝廷兩代聯姻。
那個劉家大伯叫做劉文遠的,拓跋慎曾經見過幾次,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劉文遠雖然是長子,但是他的母親不是公主,而是劉昶當初來投時所攜帶的妾侍吳氏所生。彭城公主的丈夫劉承緒是劉昶所娶本朝第二個公主所出。他家還有一個嫡子,叫做劉輝的,后來就娶了二皇姊蘭陵公主。
帶劉文遠去江南,這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劉文遠雖然不是多重要,到底是南朝前朝子孫,豈是他敢說帶著就帶著的?
彭城公主也是個機靈的,看著拓跋慎面有難色,想起自己剛剛說的話沒說完,是以接著道:“家公昨日為了這件事去求見過皇兄,皇兄已經答允了。若非如此,姑母又豈能來說這個話;市蛛m是應允,只是我家大伯畢竟沒有列籍使臣,是以還需賢侄照看一二。”
原來是這樣啊!這樣還好說。
拓跋慎這才舒了口氣,說道:“姑祖既有吩咐,小侄自是遵從,只是劉君身份所限,恐怕南朝或許會扣下他!
“家公也考慮了這些,只是他盡孝之心多年不能如愿,如今見二郎能不顧危險渡江,也顧不得其他了,只想著能夠一盡微情。”
拓跋慎聽到這里,也有些為劉昶感嘆起來。這就是亡命他國,寄人籬下的下場,即便收到再高的禮遇,亡國殘余之身,行動不得自由這一點終究不能避免。最后就連祭拜父祖都是一種奢望。
想到這里,拓跋慎想起以前他私下做的打算,以后大魏土崩,或者不能在政治斗爭中置身事外,性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去投奔吳兒“老翁”蕭衍的事。不覺有些癡了,手上也微微捏緊了拳頭。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