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莉常常懷念年幼時在大坪村六個嬸嬸伯母拿饅頭、面包、芋頭等給她吃,沒有報答嬸嬸伯母的恩情終是不能釋懷。她認為這事隔二十多年了,人們不一定會認識她,也許這時嬸嬸伯母有的已去世……她到大阿姨家幾次,路過大坪村,見那房屋依舊,由此可見這個村沒有什么發展,也許有的人家賺了錢在城里買套房居住,有的人在外地搞生意發了財在外地買套房……
這幾個嬸嬸伯母的家她知道,雖然事隔多年,但記憶猶新。只是怕萬一被人認出,泄露了身世,那就糟了!所以一直延到如今。
其實,王行莉若到大坪村,沒有人認識的。當時她才七歲,被后娘折磨得死去活來,穿是破爛的衣服,又黑又瘦,滿頭亂發,跟一個小乞丐有過之無不及。這時,是一個衣著高檔,生得非常美麗,有著一副不怒而威的氣質,人們見了,認為是個官員,不會去懷疑她就是以前的李明芬。若然說李明芬就是這個王行莉,鬼也不會相信。就是李三、張菊站在面前,也不認識,不敢懷疑她就是以前的李明芬。
李三自與張菊跑到外地謀生,先是給人家打工,后來積了一點錢,就開了小店,生下一個女兒叫李小英。后來,李三發現張菊與隔壁一個男人通奸,就與張菊離婚。李小英從小就厭惡張菊,要跟李三。李三把店中物品賣了,就帶李小英回家讀書。李三專門給人家做工,只有星期六、星期日在家照顧李小英,所以,家門常閉。暑假寒假李小英就跟李三在租的房子住下。李小英讀到高中,沒有考上大學,去讀職業學校,如今在一家公司當會計,她小了王行莉十三歲,如今尚未結婚。而李三當時跟趙玉珠寫的字據,早就被張菊撕了,因為張菊恨透了李明芬,連字據都不肯保留。
王行莉為了這件事心里非常不安,她決定冒險一次去報恩。這一天星期日早晨,她打扮一下,拿著一個裝糖的魚鱗袋,內中裝上東西,背了一個公文包,交代局里一下,就去雇用一輛出租的士,這的士是女司機,講好了要去大坪村找一家親戚,耽誤時間她多付車費彌補。
她到了大坪村,提著糖袋,背著包,戴上黑色防沙眼鏡,又用一條雪白圍巾掩住口鼻,這樣一來,人家只知道她是一個小姐。因為她才三十多歲,皮膚白里透紅,看上去很年輕。她遇上一個中年女人,她對那女人講了六個老女人的姓名,并問她們住在哪里?那個女人說這幾個人都在家,都六七十歲了,還能干什么?兒子兒媳婦都在外地搞生意,孫與孫女也被帶到外地讀書,村中大多數是老人。便對她說了那六個老女人的住處,并引王行莉到她們家。王行莉見這六個老女人在一起聊天,一個不缺,她心中大喜,拿了五百元錢酬謝那個中年女人,那個中年女人稱謝一聲,走了。
王行莉是認識這六個老女人的。因為那六個老女人當年才三四十歲,顏容不怎么改變,只是人老了,頭發有的發白,臉上增加了皺紋而已。那六個老女人當然不認識王行莉。王行莉問了六個人的姓名,知道確實自己沒有認錯。便一笑說:“我的一個女同學在很遠的地方辦起了一家大公司,她說以前承蒙邱伯母、方伯母、鄭伯母、黃嬸嬸、劉嬸嬸、杜嬸嬸的幫助,她銘記在心,只是要來拜謝,卻沒有時間,匯給我一筆錢,托我訪問,并把錢分給各位伯母、嬸嬸。”
說完,解開綁糖袋的帶子,拿出錢,一個人分了五萬元。
眾人目瞪口呆。
王行莉一笑說:“我的同學交代我對您們說,這事要保密,不要讓兒女知道,把錢留在身邊開支。若然讓兒女知道,他們會認為您們平時還有多次收這樣的錢,非常不好!她還叫我了解李三一家的情況。您們知道嗎?”
姓邱的女人說:“李三與張菊離婚了,原因是張菊偷了不少漢子,被李三知道,把生下的一個女兒叫李小英帶回家,培養讀書,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讀職業學校,如今在明光公司當會計。李三現在還給人家打工賺錢。大坪村大部分人很窮,所以,鄉村沒有什么改變。你的那個同學叫什么名字?我認為沒有給她施過什么恩呢!”
王行莉一笑,說:“名字不便提,請原諒!至于您們跟她有什么交情?我不知道。我只是把這件事辦了就行。各位伯母、嬸嬸,告辭了。”
“慢走!”眾人因守著錢,都坐著,不送王行莉。
王行莉上了的士回去,下車拿給司機二百元。司機說,一百元就夠了。王行莉笑著說,沒關系,小事嘛!以后有緣再坐你的車。便走了。
王行莉又想:李三以前對她沒有什么疼愛,在后娘打她時袖手旁觀,但畢竟養她到七歲,如今家庭窮,李三已經六十多歲還去給人家打工賺錢,李小英在明光公司工作當會計,工資也不多。她想,李小英將來出嫁,李三就沒有人奉養了,必須使李小英招贅在家,奉養李三,清明節去養她媽媽的墓掃墓,不然的話,她又不敢去掃墓,心里總是不安……
那李小英是她的妹妹呀!雖然不是同胞姐妹,但畢竟是有瓜葛的,她是李三養到七歲,而李小英是李三生的,她現在有錢,又有地位,這是趙玉珠媽媽給她的。但李小英這么窮,應該給予支持,若不給予支持,良心講不過去。給李小英幾百萬元,沒有什么關系……
想到這里,她拿定主意,籌備了一切。這一天中午下班后,她吃了午飯,又巧裝打扮,背一個公文包,到街上,取出防沙黑眼鏡戴上,不過,沒有拿圍巾,到了明光公司,問一個少女,李小英小姐在不在?誰知這個少女正是李小英,一笑說:“小姐一定不認識李小英,我就是李小英。小姐找我有事嗎?”
王行莉聽了,笑著說:“我是有事找李小英,到你房間談談怎么樣?”
“好!”李小英在前引路,王行莉在后面跟著。她想,李小英生得還可以,可與王秋平差不多,身材一米六十以上……
李小英開門進去,對王行莉說:“小姐坐下!”接著泡茶。
王行莉問:“你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我爸爸叫李三,我媽媽叫張菊。我是大坪村人,公路上面那座既舊而又矮的房子就是我的家。”李小英接著黯然地說:“可是我爸爸與媽媽離婚了,我跟著爸爸一起生活,大學考不上,在這里打工。小姐,你貴姓大名呢?”
“先不要問我姓名。”王行莉一笑說:“我受一個女同學所托,特來訪問你,她說,她的母親當時欠下你的前娘也就是你爸爸李三的結發之妻一個非常大的人情未還,她母親叫她報答,她就委托我,并匯給我一筆巨款,叫我找到你或李三時代為付給你或李三。我仔細查了,知道李三不在家,給人家打工,你在明光公司工作,所以,我來找你,誰知一找就找到了,太好了!”
“我的前娘?這個我還不知道。”李小英詫異地說。
“對!我的同學說,你的前娘沒有生下子女,很早就去世了。你爸爸就與張菊結婚,生下你。她說要你給前娘重新建大墓,清明節必須掃墓……他交代我,我就與貴村一個人聯系好,看你的表現。若然你清明節不去掃墓,我告訴她,她會非常生氣,以后就不理你了。她還希望你招贅在家,奉養李三,不讓李三再干那重體力勞動,勸你孝順李三。現在,我把錢付給你。”
說完,開了公文包拉鏈,拿出十萬元現金并一張銀行卡,和一本存折。說:“這十萬元錢是建墓的。這存折跟卡一樣都可以使用,當中存三百萬元錢。你下午到農業銀行查一下,轉入你的存折,免得忘記密碼或丟失現金認為是我干的。這筆錢是給你買一套大套房,在家里蓋座別墅,余下的錢給你將來結婚用。不過,你若然照她的吩咐照辦,你結婚時,她還會給你一筆錢的。這本存折和卡要保留,不要丟失,以便以后再匯款。”說完,告訴了密碼。
李小英又驚又喜,前娘究竟對這個什么人的母親施過了什么恩?辦了什么事?人情這么大!匯了這么多錢!以后還要再支持……她問王行莉:“那個人是誰?干什么的?欠我前娘什么樣的人情?給我這么多錢?”
王行莉搖頭苦笑說:“那個人是我的同學,我已說過了,姓名她不讓我告訴你,她在外地辦了一家大公司,至于她媽媽欠你前娘什么樣的人情?你問我,我問誰呢?她交代說,套房就在貴縣買,離家鄉比較近,不要去王家村買,離家鄉那么遠。你爸爸若在家管理家園,你可以常回家看看,所以近一點比較好。”
“那好吧!我一切聽她的話,照她的話照辦就是。”李小英說:“小姐!喝茶!”
……
下午,李小英去農業銀行查,果然是三百萬元錢,便把錢轉入自己存折,認為比較安全。之后,回去上班,而已遲到了二個小時……
李小英這個星期日回家,把十萬元錢都帶回家,因為星期日李三都是在家里。她把錢交給李三,并悄聲說了這件事的經過。之后問李三:“真有我的前娘嗎?”
李三長嘆一聲說:“是!你前娘叫蘇素娥,沒有生下子女,很早就去世了,已死去二十多年了。后來我娶下張菊,幾年又沒有生育,在外地開店時,張菊才懷孕,我是四十三歲才生下你呀!至于蘇素娥給那個人的母親什么樣的人情?我不知道。”
李三不把養李明芬的事告訴李小英,是認為李小英若然聽他在張菊折磨李明芬時而自己袖手旁觀,會惱怒起來,也許會立即氣走,就絕口不提這件事。李小英從回家鄉后就讀書,沒有人提起李明芬的事,所以,不知道還有一個爸爸與前娘,收養的姐姐。
李三驀然想起李明芬來,他認為也只有李明芬才會這么做,也符合情理。因為蘇素娥對李明芬非常疼愛,所以,蘇素娥死了這么多年,李明芬才念念不忘,要給蘇素娥建大墓,清明節要掃墓,不然會不高興的……拿這么多錢是報答當年養她到七歲之恩……對!對!對!就是李明芬,當時抱走李明芬的那個女人叫什么名字,他忘記了。這該死的張菊在李明芬一被那個女人抱走就把字據撕得粉碎,如今查都沒處查……這一定是那個女人抱著李明芬回家后,培養李明芬讀書,也許考上大學,后來得到奇遇,辦起了公司,發了大財,所以,就委托同學辦這件事……
他認為這個推算很正確,非常符合情理。他就不去想也許是李明芬胡編的話,這個送錢給李小英的就是李明芬自己,為了掩蓋自己身份,才這樣蒙騙李小英。他對李小英說:“以后再遇上這位小姐時,就求她告訴她的那個同學在什么地方辦公司,咱們去面謝。”
“是!爸爸!我也是這么想的。”李小英笑著說:“以女兒認為那個小姐既不肯告訴自己的姓名,又不肯告訴她那個同學的姓名,是要保住秘密,咱們也不要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說得對!”李三點了點頭說。
李三又想,即使有機會去那個公司,而公司的那個女的不是李明芬,而是別人,果然是那個人的母親憂慮著欠下蘇素娥的人情才這么做,豈不是判斷沒有正確嗎?又若然真是李明芬,李明芬不肯認他們,他們又不認識李明芬,那么,去辨認又有什么用?李明芬是七歲被那個女人抱走的,衣裳破爛,又黑又瘦的小女孩,常言說,女大十八變,何況從兒童開始離別至今二十多年的光陰……
想到這里,又有點心灰意懶了……
……
接下,李小英日夜盼望能再見那個小姐,可是她失望了。
二年后,李小英別墅建好并裝修了,套房買后已裝修完畢,蘇素娥的大墓在未建別墅時已建好了。王行莉兩次乘的士去偷看了蘇素娥的大墓。偷看別墅建得怎么樣……
李小英別墅批地和投資只花了一百二十萬元,因為地方是自己的園地,建了二層半高,一層一百三十二面方。大套房五十六萬元,縣套房比王家村便宜得多,一面方只有四千元,買了一百四十面方,加裝修不到八十萬元。還有一百多萬元就去買了一個店面,店面六十萬元,加裝修七十萬元,還有三十多萬元就投入搞小本生意。她辭去了明光公司的會計工作。
而這時,王行莉打電話給她,說那個同學支持三百萬元給她為搞生意的成本。她到農行查了,果然三百萬元,就又把錢轉入自己戶頭。有了這么一大筆錢,她就辦起了公司……
這時,她是一個女老板了,找她談戀愛的男青年很多,有大專畢業生,有大學畢業生,她選擇了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曹文正,因為曹文正有三個兄弟,她要招贅,必須是選擇這樣的家庭。她對曹文正明言說她不出嫁,她爸爸是要招個養老女婿。曹文正也答應了。
舉行婚禮的前三天,王行莉又電話告訴她,那個同學再支持一百萬元結婚。她又到銀行查了,果然如此,就又把錢轉入自己戶頭。可是她刻意查是何方打來的電話,查出來竟是公用電話……
李小英后來生了一個兒子,李三就在公司照顧孫,讓李小英、曹文正做生意……
李小英這么多年來要查出這個支持她的人是誰?查不出一點線索,只好罷了……
……
王行莉把這事告訴趙玉珠。
趙玉珠悄聲說:“這樣太冒險,李三再愚蠢也會懷疑是你以前的名字李明芬干的。”
王行莉也悄聲說:“我認為李三雖然懷疑,但我不給他留有一點線索,查不出來的。”便把怎樣巧裝打扮,乘出租的士去大坪村,把錢給那六個老女人,怎樣了解李三一家,怎樣又巧裝打扮去見李小英……以及只去電話亭打那公用電話等,告訴了趙玉珠。
趙玉珠聽了,這才有了笑容,悄聲說:“報恩已過,以后不要再去干這種冒險的事。除非你自己愿意公開自己的身世。這公開身世我不反對,因為尋覓生身父母乃是出于孝心。你自己考慮清楚后,自己看著辦。”
“我不會公開自己的身世,聽人們說:把私生子女偷放在人家門首乃是司空見慣,我這不明不白的身世千萬不能公開。媽媽也應該明白我公開身世后的后果吧!”王行莉有點傷心地說。
“媽媽當然知道!”趙玉珠一嘆,悄聲說:“既然你不愿意公開自己的身世,那就繼續保守秘密吧!”
“是!媽媽!”王行莉一笑說:“我報恩已過,再不會去冒險了。生我的是允文爸爸和玉珠媽媽,別人怎么能替代?有這個資格嗎?配嗎?”
趙玉珠含笑說:“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是!媽媽!”王行莉說:“聽媽媽的話!”
……
由于王瑜賢、王瑜良讀書很好,方玉柳與王玉英計議,把王瑜良調到第二班當班長。事后與趙玉珠一家說明。王玉英說:“王瑜賢、王瑜良太過聰明,王瑜良在第一班當第一副班長太委屈了,所以安排在第二班當班長。”
趙玉珠知道方玉柳、王玉英是認為把王瑜賢、王瑜良兄弟分開分別在二個班當班長,可以多幫助一個班同學的進步,將來多考上一些大學生,為AA中學樹立更大的名聲。她認為這樣也好,現在兩個孫都當上班長了,未嘗不是好事。她也不點破方玉柳、王玉英的鬼心思,笑逐顏開地稱謝:“多謝方校長!王副校長!”
劉明遠與王瑜慧兄妹也讀書很好,王玉英在他們才讀一年級時就分別安排,王瑜慧在第一班,劉明遠在第二班。期中考時,王瑜慧考上一百九十七分全班第一名,當上第一班班長。劉明遠考上一百九十六分,全班第一名。當上了第二班的班長。
鄭奇、王瑜亮在讀幼兒園,也讀書很好。
趙玉珠喜笑顏開,現在二個孫都當上班長,一個孫女也當上班長,一個外孫也當上班長。若然王瑜亮將來也當上班長,鄭奇也當上班長,那么,她一家的名譽有多好呀……
王瑜賢、王瑜良讀到三年級下學期,成績依然保持著兩科總分二百分不變。人們就議論說:“王瑜賢、王瑜良這兩個兄弟又是讀書王了……大讀書王生了兩個小讀書王,令人羨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