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本上,周大爺記錄了每一筆開支。
“你看,咱們一輛車子是860元,買了章,要么泛泛而談,要么替房產(chǎn)開發(fā)商鼓吹,根本就不叫新聞。”
“是啊,是啊,呵呵。”
“正好這里有個新聞跟你們房地產(chǎn)有關,我們可以分頭采訪一下,寫一篇報道。”
“好的。”
郝延拿起記事本給李滿堂介紹著,李滿堂不時將關鍵內容記錄下來。
……
屋子里攏火了最大的好處就是早上比較容易起來。
如果被子里是夏天,被子外面是冬天,再不怕冷的人也成了起床困難戶。
三個人中最勤快的就是李滿堂了。
每天晚上十一點睡覺,早上6點起來。
雷打不動。
這是上一世被逼無奈養(yǎng)成的好習慣。
等李滿堂做好飯,王棟也起來了。
可等李滿堂離開家的時候,黃毓還沒起來呢。
天漸漸冷下來以后,輪椅的生意并沒減少太多。
當然,以前租輪椅的大多是旅游的人。
現(xiàn)在租輪椅的大多是病人。
比如外地來京看病的。
為了應付來回奔波,臨時租一把輪椅用幾天。
還有像骨傷科病人那種,一兩個月就好了。
買個輪椅又不劃算。
周大爺那邊的車夫時不時過來幫一下忙。
王棟和黃毓就能輕松應付了。
黃毓甚至還能抽出點時間,繼續(xù)到酒吧唱一唱歌。
所以,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晚也可以理解了。
天冷了,新聞采訪也變得容易了許多。
都是在室內進行的。
十幾戶居民特意在一個大屋子里接待李滿堂。
這是東城的一個新建小區(qū),居民們投訴說開發(fā)商沒按照施工圖紙施工。
綠地不夠,樓層也偏矮。
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
李滿堂臉上笑著,心里卻MMP。
這些個土財主,千萬富翁啊。
尼瑪,這是學區(qū)房啊,20年后15萬一平。
所謂的綠地不夠,其實只是比設計圖上少了幾平米而已。
樓層偏低也只是矮了四五公分。
李滿堂理解的鐵肩擔道義是惡霸欺負窮苦百姓,咱用如椽大筆幫他們伸張正義。
這算啥嘛,地主跟財主掐架?
“記者同志你一定要給我們做主啊!”
說話的也是個南方人。
他口音有點雜,估計常年在外做生意,弄亂了。
李滿堂聽不出他是哪里的。
只聽其他本地人介紹說,他前幾年買的當?shù)厝说乃椒俊?br />
只花了兩三萬。
如今拆遷上樓了,換了一套八十多平的大房子。
真是賺大發(fā)了。
“好,好!我寫完了交給我們主任,什么時候發(fā)表得他批準。”
“嗯,要快點發(fā)表啊,到時候給你包紅包。”
下午的時候,李滿堂又來采訪開發(fā)商。
開發(fā)商也是滿肚子的苦水:“他們這是雞蛋里挑骨頭啊。我們蓋這么大的小區(qū),不可能一點誤差都沒有。”
“好,我記您說得了,我會如實報道的。”
“別啊,小兄弟,這篇報道不要寫,我們以后還有合作的機會……”
“別擔心,我們的新聞報道都是客觀公正的。”
“再客觀公正我們也吃虧啊,說句難聽的,他們是光腳的我們是穿鞋的。光腳不怕穿鞋的。”
“我只是個普通記者,這事兒我可沒法做主。”
“你好好跟你們領導商量商量,我們還有別的項目,可以找機會合作……”
李滿堂心里竊喜卻又不敢答應:“這事兒再說吧……”
回到報社,李滿堂見郝延不在,趕緊來李主任這里匯報。
李主任聽了喜笑顏開:“別著急,這家伙我知道,早就動員他做廣告了,就差個契機。等著吧,他會主動跟咱們聯(lián)絡的。”
寫新聞稿件的時候,李滿堂也不含糊,客觀公正地寫出來。
然后交給郝延,郝延再采訪有關部門。
幾天后出刊時,郝延卻是一臉的懵逼:“怎么把稿子撤了?”
“是啊,這是咋回事?”李滿堂也一臉的無辜。
“不好意思啊,讓你白忙活了。”
“沒事兒,嘿嘿。”
等郝延出去了,李滿堂來到李主任那里。
李主任不動聲色把周刊放到李滿堂面前,展開了指著半塊兒版的廣告,面露欣喜之色。
李滿堂一下就猜到了:“是那個人的?”
李主任點點頭。
李滿堂抑制著驚喜:“多少錢這一塊兒?”
李主任伸出五根手指。
“5000?”
“五萬。”
李滿堂半天說不出話來。
我去,這也太容易了吧……
“有你百分之三十提成哦。”李主任提醒。
“這個……”
李滿堂腦子都暈了。
吭哧癟肚這么長時間,又是輪椅又是三輪車的。
這一把就秒了。
“而且他連做四期。”
那就是六萬?
沒搞錯吧。
“這回干的不錯!繼續(xù)加油哦!”
李主任拍一拍李滿堂的脊背。
李滿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報社的。
使勁掐一掐大腿。
真不是做夢啊。
只是他還感覺有點不真實,還有不安。
這,這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