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日月當空照中華 正文 第七十六章 練兵之法

作者/哼哈大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收到王之心遣人快馬報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總算是放下了心。崇禎皇帝這樣做,當然也有風險。萬一調走了祖大壽,遼西走廊真的玩不轉怎么辦,寧錦防線真的不堪一擊怎么辦。

    但是,不管怎么,如今的崇禎皇帝一想到歷史上遼東戰場的結局,還是認為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

    畢竟歷史上祖大壽始終在遼西抗擊滿清,而滿清最后依然入了關,滅了最后一個漢人王朝。既然如此,何不改變一下試試看呢。

    如今的祖大壽自然還沒有投靠滿清的心思,但三四年后的第一次投降,只有他一個人只身逃回,而其子侄輩卻幾乎部投降了滿清,并出仕擔任了武將官職,對明軍作戰,很難當時作為錦州總兵祖大壽,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許原歷史上崇禎皇帝殺了袁崇煥,的確是寒了祖大壽的心,但同樣作為袁崇煥愛將的何可綱,卻沒有因此而死亡面前屈服,寧死不降。

    所以歸根到底,面對投降或者盡忠,到了最后的關頭,祖大壽的選擇是投降。

    這個時空,袁崇煥當然不會被冤殺,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把以他為首的老祖家一家子調離遼西為上,讓他們去對付流賊,將來總不至于投降流賊吧。

    崇禎元年的二月,比往年還是要冷上一些,但是寒冷的天氣終于還是有了轉暖的跡象,天上的太陽有了溫度,墻角有一些倔強的草,甚至冒出了頭,楊樹柳樹的枝條上也鼓出了芽孢。總之,春天正在慢慢地走近京畿。

    通州、遵化和涿州等地的各大工地上,仍然是熱火朝天、一片繁忙。王征、徐驥派人前往閩粵等地購買土豆、甘薯和玉米良種的人馬,也在一批批地陸續返回,再過個把月就到了育苗種植的時節了,農事院的育苗場里也是十分忙碌。

    徐光啟還要負責籌備三月份開恩科取士的大事,只能抽空到通州指導。

    而遵化的各大鐵冶礦場,也已經開始正常運轉,上萬名新募的青壯礦工,在兩千多名原有鐵冶匠人的帶領下,分別在白冶城的周邊,北到馬蘭峪南至玉田、豐潤等地的礦場開工。

    原來白冶城鐵廠的二十八座煉鐵爐,陸續點火冶煉。皇帝親自交辦的水泥混凝土燒造,也在李邦華安排下,由新成立的工部礦冶清吏司督辦下,取得了突破。

    成品的三合土,加上磨碎的鐵礦石,一起磨細入爐,高溫燒制以后再加入石膏,然后磨成粉末,兌上適量的水,凝結干燥之后堅硬如鐵。

    燒制成功的消息傳來,崇禎皇帝自然是高興萬分,當即下令對參與燒制的礦冶司官吏和工匠給予記功和重獎,官吏各升一級、賞銀百兩,而工匠一律賞官并賞銀五十兩,同時設立水泥廠,廣建窯口,大規模按方燒造。

    此外,燒木炭的木炭廠,制作焦炭的煤焦廠,也是紛紛開工。李邦華給皇帝的奏報上自豪地,白冶城周邊煙氣遮天,特別是到了夜里更是火紅一片。

    擁有一顆后世靈魂的崇禎皇帝,看到這里,只能是苦笑對之了,后世京畿周邊老百姓切齒痛恨的煙塵霧霾,如今卻是工業先進、百業興旺的象征。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然而如今崇禎皇帝最操心的還是練兵之法。戚繼光的兵書上寫的很清楚,也有練兵實錄可以參考,但是他卻不想完照搬。戚繼光的練兵之法不是不好,而是太費時間。

    盡管戚繼光的練兵之法已經是大明最好的兵法了,但他仍然還沒有擺脫冷兵器時代的戰法,各種復雜的戰陣配合,對士兵的訓練有素要求太高,而如今崇禎皇帝計劃讓涿州大營招募的士卒,都是流民出身的青壯,要訓練成當年的戚家軍那個標準,需要的時間恐怕就不是一年兩年了。這顯然是不行的了。

    崇禎皇帝需要的是速成法。首先要有一個專門使流民青壯去掉流民習氣,而成為一名戰士的場所。這就是涿州的新軍預備大營,將來這里要成為新軍所有士卒完成基訓練的地方,成為一個類似流水線一樣的士兵工廠,一個流民青壯招募進去,三個月或者六個月之后,出來的就是一名具有相當紀律觀念和戰術素養的新軍士卒。在這里,不需要學習復雜的陣法,不需要掌握專業的技巧,需要反復訓練的只有兩項,就是體能和紀律。

    訓練體能,也不需要太復雜的東西,就是奔跑,規定的時間內跑完規定的里程就好。紀律則要靠隊列和軍棍。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新軍將來是裝備大量火槍的,先期是大明如今比較普遍的火繩槍,但是下一步逐漸要準備前裝燧發滑膛槍,也許將來有一天還會裝備上后裝燧發線膛槍。

    不管是裝備什么火槍,在新軍之中火槍兵將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而隊列訓練對于一支火槍兵來,當然是至關重要的。

    即便是一開始新軍采取冷熱兵器混合的模式,隊列也依然重要,比如像石柱白桿兵那樣的長槍大陣,對士兵的要求雖然不多,但是其隊列素養和紀律觀念絕對是決定性的。

    崇禎皇帝想要參照的,是如今這個時代歐戰人的戰法。十七世紀初期的歐洲,也是出于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時代,其中最經典的戰法,是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晚期發明的長槍方陣。一個標準的長槍方陣,約有三千人,主要有兩個兵種來組成,一個是長槍兵,一個火槍兵。

    長槍兵手持三四米長的長槍,有點類似于古代中國人所傳的“丈八長矛”。一個三千人的長槍方陣,長槍兵約有兩千人,他們是長槍方陣的主力。火槍兵約一千人,主要是為長槍方陣的兩翼提供保護。

    這個時代的火槍兵,即使在歐洲,也都是火繩槍手。他們分布在長槍方陣的四角,掩護方陣的兩翼。最初的時候,一個長槍方陣還配有劍盾兵,一手持巨盾,一手握劍,在敵人使用弓箭的時候,或者敵人沖到跟前的時候,為長槍手提供近身的保護。

    但到了后來,火繩槍的性能有了大幅度改進以后,近戰的防護就改由更多的火繩槍手來提供了,于是劍盾兵或者刀盾兵就消失了。

    但是對大明軍隊來,因為將來面臨的敵人,是裝備了大量弓手并且精通騎射的八旗兵,所以刀盾手或者劍盾兵這個兵種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車炮營,騎兵營,都是需要的,這是進攻的利器。長槍方陣的作用,更多的在于防守。騎兵、炮兵則主要用于進攻。但是這種更進一步的訓練計劃,則不是涿州的新軍預備大營能夠考慮的了。他們的主要功能,在于通過三個月煉獄一般的訓練,將一個農夫,轉變為一個能聽懂軍令并絕對服從的士卒。

    所以現在,崇禎皇帝需要考慮的,就是為新軍大營的訓練,提供一個基的操典。崇禎皇帝把編寫新軍操典這個任務,交給了孫承宗。

    二月初五的大朝會結束之后,崇禎皇帝召來了軍機大臣英國公張惟賢、孫承宗,以及在軍機處辦事的孫元化、茅元儀,同時通過徐光啟、孫元化,招來了對西班牙方陣比較熟悉的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龐迪峨,以及對如今歐洲軍隊戰法有所了解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和意大利傳教士熊三拔。

    崇禎皇帝先是當眾問了龐迪峨等人,關于歐洲長槍方陣戰法的情況,聽完龐迪峨、湯若望、熊三拔的解,然后講了講自己的一些想法,對此,在座的幾個傳教士都是十分認同,但是張惟賢、孫承宗等人卻有一些不同意見。

    在張惟賢看來,士卒最重要的還是武藝,特別是騎射的領。孫承宗雖然傾向于火器,但卻更喜歡車炮營,希望更加注重火炮,孫元化和茅元儀當然也都贊同孫承宗的想法,就是想要按照戚繼光的練兵之法,練出一支戚家軍一樣的新軍。

    最后議論來議論去,在崇禎皇帝的堅持之下,軍機處與會諸臣終于決定,新軍操典分為基礎操練和專業操練兩大階段,基礎操練就照皇帝的辦,而專業操練,則再細分為長槍兵、火槍兵、車炮兵、弓箭兵和騎兵五個類別分別制定操典細則。

    弓箭兵的操典細則,由主張大練騎射的英國公張惟賢領頭負責。長槍兵方陣的操典細則,由西班牙傳教士龐迪峨負責。火槍兵的操典細則,由孫元化、湯若望、熊三拔負責。車炮營的操典細則,則由孫承宗、茅元儀負責。

    所有的操典,都必須在兩個月內編寫完成,因為到了五月份,計劃中的講武堂可能就要開學了。而按照新軍操典要訓練的第一撥人,就是講武堂的第一批學員們。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彰武县| 富宁县| 汉阴县| 清流县| 来宾市| 嘉义县| 卓资县| 连江县| 阿城市| 化州市| 双柏县| 尖扎县| 乌鲁木齐县| 湖北省| 奉节县| 横山县| 泽州县| 五大连池市| 弋阳县| 淄博市| 嵊州市| 彭水| 桑日县| 赤水市| 凉城县| 镇远县| 穆棱市| 祥云县| 泗洪县| 咸阳市| 巴东县| 汨罗市| 荃湾区| 马鞍山市| 金平| 静安区| 鹤峰县| 综艺| 济源市|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