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理藩院的事情議定三天之后,英國公張惟賢帶著恭順侯吳惟英覲見。因為這個事情繞不開內閣和禮部,所以崇禎皇帝也傳了正在忙著與三法司會議重審梃擊案、紅丸案的李國鐠,以及忙著籌備崇禎元年恩科事宜的徐光啟。
等到李國鐠、徐光啟都到齊了,崇禎皇帝讓王承恩到武英殿軍機處,傳來了張惟賢和吳惟英。
恭順侯吳惟英,四十歲上下的樣子,雖然是身材依然魁梧,然而歸化已久,早就沒了祖先的那種彪悍,看起來倒像是個富貴商人,大臉龐白白胖胖,眼睛炯炯有神。
第一次來到乾清宮東暖閣的吳惟英,見到皇帝與內閣大臣們都已在座等候,連忙跪下行禮,道:“臣恭順侯吳惟英叩見皇上,拜見李閣老、徐閣老!睆埼┵t,也是行禮如儀。崇禎皇帝令這兩人免禮落座。
等所有人都坐定,崇禎皇帝看了看眾人,然后道:“張愛卿,今天內閣李愛卿、徐愛卿兩位閣臣也在,你先你和吳愛卿對于理藩院的想法!
張惟賢聽了皇帝的話,立刻將前幾日皇帝召見時的情況,以及這幾日的考慮,給皇帝與兩位閣臣聽。
對于皇帝借著塞外諸部請賞的機會,設立理藩院,專管大明周邊藩屬異族朝貢封賞等一應交通貿易事務,李國鐠和徐光啟當然都是贊成的,他們作為閣臣的視野,畢竟不同于一般的朝臣,至于皇帝此舉是不是分了內閣的權,這兩個素來公忠體國的人,也完不在乎。畢竟內閣也不是自家的內閣,而是皇帝的內閣,孰輕孰重、孰大孰,作為閣臣的他們,還是能夠分得清楚的。
張惟賢匯報的內容,與崇禎皇帝當日所大體無異,只是確定了幾處榷場的位置,正好一并請示。
目前一共是四處:一個是位于遼東鎮和喀喇沁諸部交界的營州后屯衛,另一個是萬都司北部長城外側的開平,第三個是大同與歸化之間、位于長城外面的東勝,第四個是陜西三邊之一的延綏鎮與河套鄂爾多斯諸部比鄰的榆林衛城。
這幾個地方,曾經都搞過開邊互市,邊外蒙古部落也較多,相關的事務也熟悉,所以算是比較容易搞起來的幾個地方。
張惟賢完基情況以后,對皇帝道:“陛下,近幾日臣與吳惟英等人商議理藩院諸事,吳惟英頗有一些想法,臣請陛下一并聽聽。”
崇禎皇帝聽了這話,看著吳惟英道:“既然如此,吳愛卿有何想法,一并來聽聽吧。”
吳惟英躬身行禮,道:“皇上,臣聽,如今北直隸募民屯墾已然開始,將來還要從前來屯墾的饑民之中招募新軍。臣以為,陛下此策實在是天縱英明,一來解決了北直隸土地拋荒、糧價昂貴的問題,二來也解決了饑民流離失所、滋生盜匪的問題,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臣此前居家閑住多年,期間多以讀書自娛,臣聽長城以北、塞外沿邊之地,自漢朝以來即為我中國疆土,隋唐之際尤為繁盛,只是到了北宋,才淪為蠻荒。如今我中國人口萬萬,而塞北沃野卻地廣人稀,何不大移山陜流民以實塞外,平時耕作,戰時募兵。從此塞北又多一長城。臣聽,通州農事院育出了新型番外物產良種,寒冷久旱之地,也可播種收獲,如此塞北蠻荒也可以一變而為良田,臣請陛下開關移民,屯墾塞北!蓖,吳惟英躬身行禮。
沒想到吳惟英還有這樣的見識。崇禎皇帝和在座的兩位閣臣,一時之間都是對他刮目相看。
今世的崇禎皇帝之所以知道吳惟英,是因為,他一個歸化了的蒙古人,居然在明亡之后家殉節而死,比絕大多數的文人士大夫,都更有忠孝節義的觀念,所以自打知道他的存在之后,就始終對他高看一眼。而當下的兩位閣臣,好像也突然明白了皇帝為什么會兩次提議重用吳惟英的原因了,雖然事實并非他們所以為的那樣。
事實上,崇禎皇帝也是第一次見到吳惟英,第一次聽他起這個想法。但是毫無疑問,這個想法很好,視野很開闊。
這時,徐光啟道:“陛下,恭順侯所頗有見地,農事院確有耐旱又耐寒的高產番邦作物,長城內外雖然氣候有所差別,但是想來種植這些作物應該不是問題。加上塞北沿邊一帶,也曾是我大明的屬地,人丁戶口過百萬,而良田沃野上萬里,只是百余年來,塞外諸衛相繼內遷,人口日稀,加之氣候有變,方才顯得不宜耕種。臣看,恭順侯所言有理,朝廷移民塞北沿邊一帶,屯墾種植,既可大大緩解關內流民問題,也可減輕京畿直隸屯墾安置壓力!
對于塞北沿邊一帶的肥沃,如今這位擁有后世靈魂的崇禎皇帝,當然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玉米、土豆、甘薯,當然能夠在長城以北的沿邊地區耕作種植,產量也一點都不比關內低。
然而,如今的塞北雖然人口稀少,但卻局勢復雜,近邊之地固然有蒙漢雜居的地區,而稍微遠一點,則是蒙古部落的天下。
近年來,由于蒙古各部持續衰落,實力大不如前,因此大明朝的北部邊疆才略微安定下來。若是因為大量移民塞外,而引起塞外蒙古諸部的戒懼,使得他們大量投靠后金,那可就糟糕了。
崇禎皇帝還在思考利弊間,只聽李國鐠道:“塞北沃野萬里不假,農事院番外作物良種,想來也能移種塞北,但如今塞北諸衛之地空置多年,塞北諸部多有侵占,我大明若是重開塞外之地,恐怕難免會與塞外諸部沖突,若塞外諸部襲擾,如何處之?再塞外苦寒,愿往屯墾之民必少,朝廷旨意既下而民不愿往,徒損朝廷顏面。臣請陛下三思!
李國鐠話音剛落,只聽吳惟英又道:“陛下,臣聞理藩院之設,乃是因為喀喇沁與朵顏舊地諸部饑荒請賑。如今塞外饑寒,諸部實力大減,大部人馬不過萬,而部有的加上老弱婦孺也僅只三五百口,與我大明邊鎮強軍相比,實在不堪一擊。
“臣以為,如今諸部饑寒,陛下恩準開邊互市之際,也可招募諸部愿意歸附者,南下沿邊安置,或轉牧為耕,或征募為軍,以屯墾之糧,換取諸部之牛羊馬匹,各得其利,則不相害。若陛下擔憂更北部諸族南下襲擾,臣請重開塞北沿邊諸衛,營州、開平、東勝、大安、會州乃至大寧。陛下重開邊門,聽任關內流民前往屯墾,所開荒地,皆歸其自有,朝廷發給予農種農具,而不取任何賦稅。臣以為,久而久之,關內失地流民,必然會如同涌向京畿一樣,流向塞北沿邊之地。”到這里,在座諸臣都是看向皇帝。
后世河北興隆、承德、隆化等地人口密集、工農業發展也很不錯,明這片地區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崇禎皇帝沉吟了一會兒,然后道:“重開邊門,鼓勵流民北上塞外沿邊屯種,這倒是個好主意。但是此事卻不宜大張旗鼓推行。若是塞北諸部聞之,移民實邊之效未見,而諸部襲擾之弊先來。內閣與理藩院,可先著手四處開邊互市之事,并令沿邊督撫收納塞外降人,或募為兵,或編為民,一視同仁,妥善安置。軍機處傳令九邊各鎮,前出塞外探看,于近塞形勢險要之地,設堡駐守,尤其原朵顏三衛舊地,密令薊鎮、宣府擇善戰之將、敢戰之兵,領兵前出喜峰口、龍井關、大安口,以及古北口、獨石口、龍門口、張家口等沿邊關口,擇險要之地,筑城屯兵鎮守!
到這里,崇禎皇帝略作思考,又道:“薊鎮、宣府兩地塞外筑堡所需銀兩,兩鎮探看選址之后報與軍機處,由朕酌情撥付。塞外筑堡,不宜聲張,軍機處要傳令薊鎮、宣府把握好分寸,筑城結束之前,切莫引發諸部驚恐!痹谧闹T臣,都是躬身應諾。
這時,崇禎皇帝又看了看吳惟英,然后道:“即日起,命恭順侯吳惟英以理藩院院使,兼任軍機處左參議,參議軍機!眳俏┯⑦B忙領旨謝恩。
三日之后,一道又一道圣旨、密令,從京師發出,分赴九邊。九邊各鎮消極防守的局面,從此為之一變,崇禎皇帝積極防御的對外戰略,也開始進入九邊各鎮的實際操作層面。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