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末睜眼看世界、注意西學東漸的人很多,比如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因為與西洋傳教士接觸頻繁,所以對當時的歐洲各國頗為了解,但是這些人多從學術上特別是西方數學、天文、宗教等方面了解西方,對西方人的殖民野心卻是警惕不夠,直到葡萄牙人騙租了澳門,荷蘭人強占了東番島南端,甚至南居益在澎湖附近跟荷蘭夷大了一場海戰,明朝的君臣文武以及士大夫們,還是沒有真正覺醒過來,還是沒有認識到時代已經變了。
想到這些,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對南居益道:“卿與朕君臣相得,沒有什么當講不當講,愛卿所思所想皆可對朕直言。”
南居益聽了這話,躬身道:“臣謝陛下知遇之恩!”
然后接著道:“以臣之見,環顧今日之四海內外,我大明遭逢之時局,實乃中華數千年史上所未見。泰西諸夷,洋數萬里泛海而來,其所圖謀,必然非。而泰西諸夷皆海外異種,兼且船堅炮利、器物先進,又夷教固其心志,無法再待之如古之四方蠻夷,以文化之,變夷為夏。
“其人其國與我大明義利相侵,與我中華必不相容,今日其人可占爪哇、呂宋,可占澳門、東番,他日未必不會謀我東南、圖我華夏。
“此皆臣肺腑之言,并非危言聳聽,以惑陛下。請陛下慎思而明辨之。”
崇禎皇帝聽完,默默地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絕非危言聳聽,只是這種時代變局,不是一般人所能觀察到的,即便是明朝那些較早睜眼看世界的士大夫也不是人人都能認識到的。
明朝沒做好,最終被滿清所取代,但滿清的做法卻更為失敗,不僅閉關鎖國,而且絕圣棄智,采取的完是一種逃避的辦法,閉上眼就當世界都不存在,這也是最差勁的一種對待方式,讓中國人徹底失去了與西方列強齊頭并進,一爭長短的機會。
結果不到二百年,取代明朝之后閉關鎖國、絕圣棄智的滿清王朝,還是逃避不了被殖民被掠奪的命運,而在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之后,讓體中國人所遭受的屈辱,更是亙古所未見。
而這一切的因果,早在滿清入關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深深地種下了。
這一世的崇禎皇帝當然不會讓這種最差的結局再發生,因此聽完南居益的話,略作沉吟之后,對他道:“愛卿所言,朕深為認同。朕雖身居宮中,但對外事并非一無所知。泰西諸夷不僅船堅炮利、器物先進,而且科學昌明,與我大明相比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兼且有夷教約束,上下一心,惟以殖民海貿、對外開拓為能事。假以時日,必是我大明之大患。”
“滄海桑田,風云變幻,如今之天下,已非二百年前之天下,如今之時代,也非太祖高皇帝之時代,同樣也不是永樂皇帝之時代了。我大明一家獨大,以致獨大于坤輿萬國之局面,如今已然數改變了。
“若我大明君臣不能洞察這個時代之變化,不能跟上這個時代之演變,則有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若果真如此,則我大明危矣,我華夏亦危矣。”
到這里,崇禎皇帝看了看在座的諸位重臣,看他們若有所思地垂首傾聽,于是接著對南居益道:“朝臣之中,對海上事務有所知者并不多見,卿可謂其中之佼佼者。對此,卿可有以教朕?”
“陛下如此,臣恕不敢當!”南居益先是這么了一句,然后接著道:“以臣之見,欲抗西夷,必固海防,而欲固海防,則必興水師!
聽南居益到這里,崇禎皇帝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地道:“此言朕亦知之。想我大明在永樂年間,水師艦隊之盛,當世首屈一指,然而不過數十年,一切猶如過眼云煙,消散不見。朕若大興水師,卻又如何保證數十年之后,不會重蹈覆轍?”
南居益聽皇帝如此,知道眼前這個皇帝非一般人可比,光大話空話,不僅完沒有用,恐怕還會引起皇帝對自己的不滿,于是想來想去,干脆道:“臣以為,三寶太監死后不數年而大明水師即一落千丈,不在于我大明不重水師,而在于我大明不能從水師大興之中獲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自來大興水師,所費不菲,若其不能為國獲利而徒耗金銀,即使英明如陛下,恐怕也不能長久!
到這里,南居益看看皇帝,略一沉吟,接著道:“臣有一策,或可一舉數得,既能擴我海疆、拓我版圖,又能繁盛商貿、增加稅賦,同時也可為大興水師提供源源不斷之強兵猛將。”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皇帝才面色稍緩,微微笑著,對南居益道:“卿有何策,盡管來!”
只見南居益肅容道:“臣非兩廣、閩浙督撫,談論此事頗有俎代庖之感,既然陛下垂問,臣為陛下姑妄言之。
“我大明水師興廢輪替、難保長盛不衰,海寇襲擾不斷、難以斬草除根,其根由皆在于朝廷之海禁!
南居益完這話,看皇帝不生氣,反而不斷點頭,于是繼續道:“雖然隆慶以來,海禁日開,但我大明東南海疆長達數千里長,而僅開一月港,供海商往來貿易,其與未開并無太大不同。
“若陛下能大開海禁,鼓勵海貿,在東南沿海海船?恐,海商云集之地開港口、設市舶、抽關稅,則不僅閩廣一帶百姓謀生有路,而朝廷也可從中獲利而大興水師。如此一來,圣上不過一道旨意,而東南沿海數省之棋局盤皆活。臣斗膽直言,請陛下明鑒!”
南居益完這話,起身離座,跪俯于地,垂首不語。
崇禎皇帝聽完南居益所,環顧在座諸臣,然后問道:“卿等以為如何?”
李國鐠、徐光啟、孫承宗,以及李邦華四人相互看看,最后還是李國鐠先道:“臣聞東南閩廣沿海,朝廷未禁海貿之先,百姓家給戶足,即使游手無賴之輩,也為海貿之利所驅,盡入南洋番島,鮮有在家饑寒竊劫為非之患害。
“而海禁之后,南洋百貨不通,閩廣民生漸蹙。百姓苦藝能之無用,行者嘆致遠之無方。兩廣總督王之臣此前上書,也曾提及此事,言及去歲以來粵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結隊相率出海,悉奔南洋謀生;浂阶掷镄虚g,皆是傾向弛禁,只是陛下將之留中,臣等正不知如何回復。”
李國鐠所的奏折,崇禎皇帝當然知道。王之臣上任之后,不斷將兩廣情形上報皇帝,而皇帝囑其重視佛山鐵冶之余,就是令其在兩廣之地推廣新型農作物。
但是即便再耐旱的農作物也抵不住持續經年的干旱,到了今年的秋天,還是有不少粵北的府縣遭受到了饑荒的折磨,好在閩廣之地居民自古就有出海謀生的傳統,家鄉活不下去,自然下南洋投奔親朋古舊。
王之臣的奏疏一上,崇禎皇帝就以密折方式,令其賑濟之余,不需刻意管束,聽任饑民移民東番或者下南洋謀生。
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淪為海盜,畢竟閩粵沿海一帶海盜很多,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再因噎廢食,繼續禁海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