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王德化在漢城傳完崇禎皇帝的圣旨之后,停留幾天休整,然后從漢江口乘船往東,接著前往瀛洲鎮守府傳旨。rg
而收到了皇帝旨意后的姜曰廣等人,則告別漢城的朝鮮君臣,也告別了大明新任駐朝鮮國使節張溥和喬啟泰,然后從乘船從漢江口往西,經停皮島補充食物和飲水,直接趕往天津。
在王德化和姜曰廣臨走之前,大明駐朝鮮國使館的位置也選定了,就是東江鎮右路副總兵劉興賢以及天津水師將領黃龍之前在漢城東門外的駐軍營地,此地靠近漢江,又距離漢城近在咫尺,同時離昌德宮也不遠,正是設立大明使館的好地方。
常駐使節館舍是個新事物,朝鮮國君臣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對朝鮮來到底是好是壞。
不過眼前這個局面,也由不得他們不同意,何況使節是張溥。
張溥一心要在朝鮮興學辦學講學,同時與朝鮮士林派官員們打成一片,兩個月不到,就在朝鮮士林之中贏得了大量擁蠆。
因此,不管是李倧還是尹昉,都覺得,如果在漢城設立大明使館不可避免的話,那么張溥就是最好的使者人選了。
再者,使館的設立,至少從表面上看來,意味著與大明關系的加深,而不是疏遠,是大明自己花錢給朝鮮國派駐“人質”,而不是如同與后金國的關系那樣,還需要朝鮮往沈陽城里送人質。
當然了,這個時代在大明與周邊國的宗藩體制內,無論是大明還是這些屬國,曾經正常的交往,僅限于大明對他們的冊封,以及他們定期的朝貢,但是不管是大明前往冊封的天使,還是各個屬國前來朝貢或者朝賀的貢使,都是臨時性質的使節,常駐使節的觀念還不存在。
因此,此時的朝鮮國君臣當然不知道,大明皇帝這一次派出常駐使節對他們來究竟意味著什么。
雖然李倧和尹昉多少覺得大明這樣做并沒有什么必要,但是總的來還是抱持一種歡迎態度。
也因此,大明使館地址選好之后,朝鮮國王李倧不僅將那塊營地慷慨地送給了張溥,而且還讓朝鮮六曹之中的工曹官員幫忙挑選工匠民夫,備工備料,幫著一起設計建造。
就在張溥一邊忙著四處開壇講學,一邊忙著督導工匠民夫修造使館宅院房屋的時候,姜曰廣、李信則跟著黃龍天津水師的船隊,回返大明了。
東江鎮右路副總兵劉興賢也帶著麾下“和尚兵們”回返平壤城去了。
姜曰廣、李信一行從漢江口乘船往西,一路順風順水,期間僅在皮島靠港補充食物和飲水,匆匆與安東侯毛文龍等皮島將帥見了一面,通報定約情況,一行人連船也沒下,就啟程繼續往西了,累計七日之后,終于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海。
從大沽口棄船登岸,休息一晚,次日晨,也就是五月初九日早上,姜曰廣與李信一行人,即告別黃龍帶領的天津水師,換乘來時寄存在大沽港的數輛四輪馬車,一路快馬加鞭,往京師方向趕去。
此時的京畿之地,端午節剛過,已經是一副夏日景象,修筑一新的京師與天津之間的寬闊驛道兩旁,都是成片成片的綠油油的莊稼地。
雖然崇禎二年春天以來的北方大地,依然干旱少雨,但是京畿之地北有燕山、西有太行,而且東臨大海,干旱的情況比其西北和東北來,還是緩解了不少,入春以來,好歹還是下過幾場雨。
加上從天津到京師的這一線,多河流多湖泊,灌溉便利,所以看不出有什么嚴重的旱情,驛道兩側的田地間,除了農事院已在京畿之地推廣種植的抗旱作物土豆、番薯和玉米之外,還有成片成片的水稻田。
姜曰廣和李信經歷了朝鮮之事,再坐船穿過廣闊的大海,回到京畿之地,看見這樣平靜祥和的田園景象,心中實在是不出的高興。
“去歲陛下在京畿之地力推衛所改制,朝堂上下多有不解者,如今看來,成效已顯,陛下真乃大明中興之圣主啊!”
姜曰廣與李信往來朝鮮一趟,朝夕相處這么久,關系自然非同尋常了,而且沒了張溥這個書生氣十足的刻板人物,兩人相互談話自然也是放開了不少。
李信聽姜曰廣如此,也是慨嘆著道:“姜大人的不錯!陛下之高瞻遠矚,實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望其項背也!正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同樣的田地,由官家的變成了自家的,耕種上自然是十成十的用心了!”
姜曰廣與李信兩人看著大道兩側的田野中,揮汗如雨、躬耕勞作的農人,一邊著話,一邊著頭。
北京到天津,不過二百多里地,如今利用遵化、白冶城的等地鐵廠的礦渣鋪路,京津之間的官道也是來寬暢平坦,從天津衛城西門出發,一輛兩匹馬共駕的載人四輪馬車,只需兩三個時辰,就能輕輕松松地跑到京師廣渠門外了。
如今,姜曰廣和李信一行人,過了卯時從天津出發,午時左右就已經如期來到廣渠門外了。
兩人帶著隨從,先回到皇城內理藩院的衙門里,該安頓的人馬安頓一下,該交卸的差事交卸下來,到了下午的未時,兩人來到午門外遞牌子請求覲見皇帝。
兩人進城的消息,崇禎皇帝在午飯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不過想到兩人往返海上多日,初回京師,也該休整一下,所以就沒有當即讓人傳來見面,此時聽王承恩報告,姜曰廣、李信在午門外請見,當即傳旨二人覲見。
正月上旬離京,五月上旬回來,一去累計四個月,紫禁城中當然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兩人跟著前來傳令的羽林衛將,穿過午門、皇極門,來到乾清門外,然后將兩人交給乾清宮外天策衛前來傳令的將校,這個人他們就認識了,還是天策衛拱衛司指揮鹿化麟。
“啊呀呀!兩位老兄可算是回來了!兩位這一去數月,在朝鮮海闊天空,可是樂不思蜀了嗎?”
姜曰廣與李信都不是刻板無趣之人,見鹿化麟這樣,都是聲笑著回應:“鹿兄弟這話可是取笑為兄了!朝鮮雖好,又哪及我大明京師之萬一!鹿兄弟安居京師,才是真正令人羨慕!”
李信更是道:“做哥哥的給你捎回一些朝鮮土產之物,找個時間你差人到我那里去取!”
鹿化麟的父親,是如今的遼東督師鹿善繼,父子二人皆為當今皇帝所看重,因此在如今大明京師的官場上自然是人人捧著。
李信雖然素來耿直無私,卻也愿意與此等世家人物結交,畢竟在如今的大明朝,想干出一番功業,沒有幾個幫襯的人物,也的確是不行。
“好!那敢情好!不過,這個咱們改日再!陛下在里面等著兩位呢!兩位還是抓緊覲見吧!”
鹿化麟笑著將兩人讓進了乾清門,引薦交接給了等候在乾清門內的閻應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