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的天候,白天長,夜間短,早上寅時剛過,天就漸漸亮了,而到了卯時的時候,太陽就已經躍出東方的地平線了。uukla
雖然有群山擋著朝陽,但是神南峪還是迎來了晨曦的曙光。
由于盧象觀的麾下分別帶著王嘉胤和王二的人頭四處招降,又因為此時神南峪的賊軍大部都已經投降了官軍,所以,那些在云峰寺燃起大火之后哄搶了財物滿山逃散的賊軍嘍啰,很快就在天亮以后成群結隊地走出神南峪周邊的山林,帶著此前哄搶到手的財物,放下武器,向盧象觀麾下的各支官軍分隊投降了。
最后,到了卯時前后收兵的時候,云峰寺和娘娘廟的火勢,已經基撲滅了。
而盧象觀的麾下,也陸陸續續地,又給盧象升帶回來了將近兩千人的賊軍俘虜。
到了辰時,太陽升上了東南面的山頭,盧象升這次統帶著進入神南峪的李卑部、陳坦部、盧象觀部、劉國能部,累計總共五千多人,終于輪換著吃完了早飯,依照著之前的分工,各司其職,干起活來。
有的繼續看押投降的賊軍俘虜,收繳了他們的長短武器,將他們背縛了雙手,用套索套上脖子,一批又一批地往石口方向押送。
有的則依托神南峪之前賊軍的城寨營盤,監督著部分挑選出來的賊軍青壯,開始進行改造重修。
而盧象升則帶著李卑麾下的部分精銳火槍隊,由張立位帶路,馬不停蹄地實地探勘起了神南峪的地形。
他已經從王國忠、張立位的口中得知了“上天龍”白文波帶領另外一路大隊人馬攜帶眾多輜重家眷前往寧鄉方向而去的情報。
同時,他也從兩人的口中得知,從神南峪往西南有一條山道,可以通往另一位賊首王自用在石樓山下的廣武莊大營。
如今黃蘆嶺、石門關以及神南峪都被官軍拔除,那么剩下的賊軍大股人馬,就只有寧鄉和廣武莊這兩個方向了。
而這兩個方向,都可以從神南峪出發,與早就抵達了西線的陜西巡撫洪承疇所部官軍來一個前后夾擊。
一旦這個戰略意圖實現了,那么呂梁山南段的賊軍主力,也就離徹底覆滅不遠了。
在經過實地探察了一番之后,當天晚上,盧象升就在所部官軍新設的神南峪大營里面,給坐鎮石門關一線的李邦華寫了一封長信,提出了從寧鄉和廣武莊的背后發起進攻的設想和計劃。
具體的想法就是,像從石口進攻頭道嶺那樣,驅使一部分賊軍俘虜整修神南峪通往廣武莊和寧鄉方向的山道,將之拓寬鋪平,然后運送數門崇禎一式后裝滑膛子母炮上山,利用火炮和火槍隊的犀利,以寧鄉方向為主,以廣武莊方向為輔,與陜西巡撫洪承疇麾下人馬一起夾擊“大梁王”王左掛和“紫金梁”王自用所部賊軍。
當然了,如果盧象升知道此時正在王自用麾下的羅汝才有多重要,那么他肯定會選擇以廣武莊方向為主的。
但是可惜的是他不知道,不僅不知道,而且由神南峪通往廣武莊的山道不僅狹窄難行,而且需要翻山嶺,不少地方還要重修棧道,才能讓火炮通過。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通往寧鄉方向的山道,由于來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間谷地,而且原就有老路可走,所以整修的難度不大,便于人馬輜重和如今最最重要的火炮通行。
所以,盧象升在得知“上天龍”帶著賊軍老營的大量輜重家眷,走的就是這條通往寧鄉的山間道路之后,親往實地探勘了一番,很快下定了決心,在李邦華的信件中就提出這樣的建議。
第二天一早,盧象升的信件就被送到了石口的一處官軍營地里面,如今軍機大臣兼山西剿賊督師李邦華就在這座營地里面。
得知賊首王嘉胤、王二身死,而盧象升也順利占領了神南峪之后,李邦華很快就將石門關大營的防務和大量俘虜的看管問題,交給了奉命押送大批輜重糧草前來的陜軍將領官惟賢和天雄營騎兵將領董學禮,然后帶著護衛自己的礦營中軍部分人馬,前往石口與盧元定會合,坐鎮石口統籌大局了。
收到了盧象升的信件,知道了盧象升的計劃,李邦華立刻就同意了。
如今陜西巡撫洪承疇的麾下,已經在石樓、寧鄉一線駐兵多日,雖然與賊軍之間的前哨戰、遭遇戰不斷發生,但是始終沒有發起決定性的攻勢。
一來是因為陜西巡撫洪承疇麾下人馬不夠,除了三千多人的新編鎮西營之外,就只有洪承疇自帶的陜西撫標中軍千余人而已,確實沒有能力在寧鄉和廣武莊兩個方向上發起有力攻勢。
不過算一算日子,到了五月下旬的這個時候,派出去增援洪承疇、張宗衡的陜西新任總兵官王承恩,應該已經到了石樓了,洪承疇麾下的兵力已經接近七千,應該可以發動一場攻勢了吧。
單獨發起攻勢或許難保一戰殲敵,但是若與如今已經攻占了神南峪的盧象升所部人馬前后夾擊的話,那么勝算就大得多了。
李邦華離京督師剿賊已經快四個月了,雖然皇帝沒有追著督促他盡快建功,而他也表現得一貫風輕云淡,淡定自若,但是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些著急的,畢竟糧草轉運的問題,隨著戰事的曠日持久,也來成為一個問題了。
這一次,他之所以讓盧象升帶領人馬進攻神南峪,不是他覺得神南峪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怕打不下來丟面子,也不是因為他刻意要借著此戰栽培提攜盧象升,而是他必須留在石門關附近的大營里,坐鎮調運大軍所需的大批輜重糧草。
不管是此前身在介休,還是后來身在靈石,從潞安府和太原起運的糧草,都還是比較容易運達的。
而且路途之上的消耗沒有多大,不過是兩成而已。
但是此時,他帶領著大軍,從靈石沿著山道西進將近二百里,一路來到了石口,如今大軍更是進入了山道難行的神南峪,轉運糧草的問題,立刻就凸顯出來了。
特別是今時不同往日,過去攜帶的糧食,單純就是官軍自用即可,而如今在石門關之戰中,前前后后累計收降了八千多人的賊軍俘虜,除了劉國能所部中軍千余人暫時編入天雄營,跟著進軍神南峪之外,剩下的七千多人,都在石門關前后的幾座大營里,分別被官軍看押著。
雖然早就將他們這些人解除了武裝,沒有了變生肘腋、禍起蕭墻的危險,但是既然收降了這些賊軍俘虜,你也不能不讓他們吃飯吧,即便是一天給他們吃上一頓稀飯,突然之間增加了七八千張吃飯的嘴,糧食問題很快就成了一個要命的問題了。
所以在石門關一戰剛結束,李邦華就派人到汾西傳令,讓鎮守汾西的陜軍將領官惟賢帶自己的命令,到汾西、霍州、平陽征集調運糧草,送來軍前備用。
幸好此前天降甘霖,使得平陽府的旱情大為緩解,汾西、霍州、平陽的官府才敢于大著膽子,將府庫之中留著預備救命的存糧,借給拿著軍機大臣李邦華手令征糧的官惟賢轉運軍前。
糧食的問題,不光是困擾著李邦華,同時也困擾著如今身在西線的洪承疇和張宗衡,以及身在寧鄉和廣武莊方向的賊軍頭頭腦腦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