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王廷臣率部強攻奪取了蘭州門戶安定城之后,西北進入了天寒地凍的冬天,而朝廷號召各地督撫全力賑濟移民的旨意,也在這個時候傳到了西北邊地。
坐鎮西北的李邦華以及捅了無數簍子的三邊總督袁崇煥,對崇禎皇帝的旨意,自是不敢有所怠慢。
包括對陜西巡撫洪承疇,也都認識到了妥善安置塞外移民的重要性。
這些好不容易被鼓動起來前往塞外分田安置的饑民,一旦在塞外死亡較多或者干脆大批量的返回,那么已經基本安定下來的西北局面,恐怕轉瞬之間就又要崩壞了。
與其到時候耗費無數錢糧兵馬鎮壓圍剿,倒不如這個時候拿出部分錢糧來救助和賑濟。
何況木速蠻與流賊西去之后,已經被壓縮在了偏僻的西部邊陲,對關中、漢中等地核心要地所構成的威脅,已經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就這樣,拿下了安定城后有意直接攻擊蘭州的武安伯王廷臣,被坐鎮平涼城中的欽差軍機大臣李邦華叫停休整。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武安伯王廷臣親率近衛軍第四鎮主力以及陜軍楊世恩部等友軍各部,在安定城就地收攏俘虜,鞏固對安定城以及周邊一些險關要隘之地的占領,與此同時,卻也不斷地派出劉興治、猛如虎、虎大威、吳三桂等人,輪番率軍往西和往南抵近哨探。
雖然雙方之間大規模的攻城戰事,沒有再次發生,但是在這兩個方向上的哨探遭遇戰,卻是隔三差五地不停地出現。
而且每一次的哨探遭遇戰,都是官軍這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王廷臣的做法,給臨洮和蘭州方向的流賊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搞得蘭州城里的高迎祥、臨洮城里的張獻忠,始終緊張兮兮。
若不是王廷臣本人也擔心大軍離開了城池保護,軍中的糧草輜重需要翻山越嶺長途運輸,害怕供應不上,那么距離安定城只有二百多里的臨洮城,恐怕在崇禎四年的正旦之前就已經落在官軍手里了。
崇禎四年正月初三的上午辰時,天色一如既往的陰沉,好像是老天爺在憋著一場大雪,但卻始終沒有下下來一樣。
這一天上午,輪到了近衛軍第四鎮的悍將猛如虎帶隊往南巡哨。
天氣雖然陰沉,但是難得地沒有刮大風,猛如虎帶著自己的標下親兵隊官義子猛先捷,手持帶著刺刀的火槍,一馬當先,奔馳在安定通往臨洮的山道上。
猛如虎自幼從軍征戰,用慣了長槍硬弓,原本看不上火器,認為使用火器是懦夫的做法,而真正的好漢,就是要使用長槍硬弓策馬沖鋒陷陣。
原本的歷史上,他就是這么死在了敵軍的重圍之中,而他當時的身份,早已經是崇禎皇帝親自提拔的總兵官了。
這一世,經過了講武堂的培訓,也經過了在崇禎皇帝身邊擔任侍從武官之時崇禎皇帝對他的耳提面命,在數月之前三千營改編為近衛軍第四鎮的編后訓練中,猛如虎老老實實地接受了改編,將用慣了的長槍,換成了火槍。
不過,他還是固執地使用了一根特意加長的刺刀,將屬于他的崇禎一式前裝燧發滑膛槍,改裝成了長槍的樣子。
而他的麾下士卒,很快也就有樣學樣了,將在馬上只能來得及開上一槍的崇禎一式火槍,加裝上長長的刺刀,改造成了可以馬上進行白刃戰的火槍。
這樣改裝過后,崇禎一式火槍的準頭自是大受影響。
崇禎四年正月初三的上午,猛如虎帶著數百騎士,奔馳在安定通往臨洮的山路上,就在他策馬翻過一個山坡之時,看見了羅汝才派來聯絡的一行人。
那個帶著李興的人頭從臨洮城內前來聯絡請降的將領,正是羅汝才麾下心腹吳汝義。
此時的吳汝義,正領著幾個親信,半坐半躺地躲在山道一邊,在一個背風的地方歇腳。
在大過年的時候趕山路,又多少日子沒吃過飽飯,更沒有以往的馬匹來代步,吳汝義幾個人想快要快不起來。
就這樣,他們從正月初一的夜里摸黑出發,往東北方的安定城走了一個夜晚,然后又是一天一夜,路上愣是沒有遇見過一個活人。
到了這時,剛剛在山坡下停步,準備歇歇腳一口氣翻過這道山崗,卻不料剛坐下休憩,就聽見一陣馬蹄聲傳來。
吳汝義正要張口說話,卻突然聽見“砰”的一聲槍響!
原來,猛如虎突然看見不遠處有人,根本問也不問一聲,就朝著他們開了槍!
“砰!砰!砰!砰!”
連著幾聲槍響,嚇得吳汝義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同時一邊聲嘶力竭地大聲叫喊:
“官軍總爺饒命!官軍總爺饒命!俺們是要降的漢人!俺們是曹操派來投降的漢人!”
吳汝義雖是羅汝才麾下頭領,但素來也算是能屈能伸的人物,此時見對方既是帶著火槍的官軍,又兼且人多勢眾騎著高頭大馬,害怕稀里糊涂地就被人殺掉,死得冤枉。
當下槍聲一響,他立刻領著身邊幾個親信,趴在地上一起高聲呼喊,聲音沿著山道傳出老遠。
也幸好,猛如虎麾下騎兵改裝過的火槍準頭大受影響,面對成千上萬的流賊時,固然隨便一槍就能干掉一個,但是像如今這樣的情形,雙方隔著一大段距離,而對方又是寥寥數人趴在地上,官軍這邊卻是一個也沒有打中。
猛如虎聽見對方叫喊,說出來的又是他熟悉的陜北口音,聽得真真切切,當下持槍勒馬,立在了山崗上,其部下數百騎也是一陣急停。
吳汝義這邊見狀松了口氣,連忙把各自手中的武器拋掉,同時也把李興的頭顱拋出,并再次大喊:
“官爺!小的是曹操帳下一塊鐵吳汝義!俺們是曹操派來向武安伯請降的使者!俺們帶來了見面禮!李興,李興的人頭!”
猛如虎當然知道曹操是誰,同時也多虧他曾經在御前侍從武官的任上干過一段時間,多多少少也聽說過李興這個陜軍叛賊的名字。
至于吳汝義這個曹操帳下“一塊鐵”,他則無從知道此人是何方神圣?!
不過看見那幾人丟下了弓刀武器,猛如虎也不多說話,沖著策馬靠前的義子猛先捷一揮手,此時年方十六七歲、看起來還是個娃娃的猛先捷一夾馬腹,朝著吳汝義等人趴伏的地方疾馳過去。
二百步的距離轉瞬即至,猛先捷藝高人膽大大,也不下馬,就在馬上一個蹬里藏身走馬拾針,將李興的人頭拎到了手里,再一個勒馬轉身,轉瞬之間就又回到了坡上。
猛先捷原是榆林城外的一個孤兒,十歲的時候,被同為孤兒出身且身世一樣悲慘的猛如虎所收養。
原本猛如虎只是想著,自己天天過著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認下一個兒子,也算是將來給自己留個嗣,自己死了以后也能有個給自己上墳燒香燒紙錢的人。
不過,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這樣一個塞外降人出身的粗魯漢子竟然也能入了皇帝的法眼,在講武堂學習結束之后,竟然稀里糊涂地做了御前侍從武官,還得到了當今皇帝的親自賜婚,從皇后娘娘的身邊娶走了一個嬌滴滴的宮中女官。
尤其難得的是,他取回家的宮中女官不僅是個黃花大姑娘,而且頭一胎就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兒子猛先登。
雖然在他離開了御前侍從武官的崗位之后,一直都在跟著軍隊東奔西跑地作戰,并沒有多少時間,回到皇帝賞賜的那處位于京師皇城北安門外的子爵府,去看看那母子倆。
但是相比起之前那種孤魂野鬼的處境,如今的猛如虎,畢竟是有了一個家,有了一對每天都在惦記著他的母子,也有了讓他每天都在惦記思念的親人了。
而有了親生兒子孟先登之后,猛如虎也不再堅決拒絕養子猛先捷從軍征戰、建功立業的請求了。
這一次,猛如虎跟著三千營的大隊人馬馳援陜北官軍,特地請假回了一趟榆林城,將當年入京之前寄養在以前延綏鎮同僚家里的義子猛先捷帶了出來。
再等到這一次三千營被整編為近衛軍第四鎮的時候,經過武安伯王廷臣和監軍御史倪元璐的批準,剛剛年過十五歲的猛先捷,分領了養父猛如虎的功勞,不僅被正式編入了近衛軍第四鎮,而且還成了第一標中營的隊官把總,掌著養父猛如虎的親兵隊。
此時猛先捷策馬出去,撿了李興的頭顱回來,當即交到了猛如虎的手上。
不過,猛如虎也好,猛先捷也罷,包括他們身后的近衛軍第四鎮第一標中營的全體將士,沒有一個曾經見過李興的人。
只見猛如虎將李興的人頭拎在手中,瞇縫著細長眼看了看,也不以為意,隨手又扔給了自己的義子,然后對著左右喝道:
“將這個什么一塊鐵,給老子綁了!帶回去交給大帥處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