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顧道長生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抽絲剝繭(2)

作者/睡覺會變白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丹,是單的意思。

    道家講究一,一是單,單也是丹。這其實是個逐漸演變、包裝的過程。

    所以道家講的結(jié)丹,是指身體內(nèi)氣達到一種圓潤充盈的程度,可去除病氣,延年益壽。

    再比如元嬰,是指返璞歸真,凝聚身元氣,化成一個純能量體的自己,像初始嬰兒一樣。

    但是呢,經(jīng)過后世曲解,結(jié)丹變成了一顆有形有狀的大號玻璃球,元嬰變成了一只蹦蹦噠噠的人兒。

    純屬扯淡。

    咱們再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他講究內(nèi)、外丹兼修,以身體為鼎爐,在自己體內(nèi)養(yǎng)氣,然后外服金丹,便可成仙。

    這與當時的主流相悖,所以寫出來之后,并未引起大規(guī)模的重視。

    同樣的,也是在漢代,道家開始往道教、道門演變,出現(xiàn)了天師道,以及一些散亂組織——齋統(tǒng)稱為古仙派。

    第三個階段,是一千年前,叫變革時期。

    漢之后,便是修行最強盛的幾百年間。魏晉時的主流,變成了外丹、食氣兩術(shù),內(nèi)丹隱而不彰,在民間秘傳。

    此時將修士分為三等,據(jù)《仙經(jīng)》記載:“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所謂尸解仙,是棄**而去,或不留遺體,只假托一物升天。有典籍稱:“該人尸解于京師,數(shù)日啟棺,惟有一杖。”

    這便是其中一種,杖解術(shù)。當然了,尸解是比較低等的,后來漸漸摒棄。

    再往后,到了隋唐,鐘離權(quán)、呂洞賓、陳摶、張果等一大批修士,開始研究內(nèi)丹法,并加以補充、完善。

    外丹和食氣突然斷檔,內(nèi)丹盛行,并有取代一切道法之勢。《周易參同契》被奉為丹經(jīng)之祖,眾多門派也開始繁衍發(fā)展。

    第四個階段,是五百多年前,叫近古時期。

    內(nèi)丹術(shù)已經(jīng)大一統(tǒng),門派之爭成了主旋律。北方創(chuàng)立了真道,丘處機為蒙元講道,被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quán)力。

    同時,為應(yīng)對真道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為正一道,尊張?zhí)鞄煘檎唤讨鳌?br />
    從而形成了北有真、南有正一的大格局。不過后來張伯端立南宗,歸于真,真一時風頭無量。

    此時的內(nèi)丹道法極為完善,并提出“陽神”,以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化神返虛”這兩套被大吹特吹的理論。

    不過,這卻是道教最后的輝煌,此后只有三豐道人曇花一現(xiàn),便徹底衰落。

    ……

    總的來講,體系大概如下:

    上古時期的特點,是講究**長生,形神俱妙。古仙時期略差,但也很注重**修煉。這兩個階段,根沒有內(nèi)丹法。

    到了變革時期,內(nèi)丹興起。

    真道基否定了**成仙,雖稱性命雙修,實則先性后命,或先命后性,做不到同時修煉。

    內(nèi)丹派認為的最高境界,是出陽神。陽神是留下**,元神脫體飛升,達到長生之境。

    這姑且也算長生,但終究不是正道。失了**,失了大道之機,想進一步成天仙境界,更是千難萬難。

    更何況,陽神這東西真的沒啥服力。除了張伯端有些零星事跡,再無典籍記載。

    可能內(nèi)丹派自己也明白,凡是活得久的修士故去,通通都叫羽化成仙。反正是元神飛升,旁人也看不見,是真是假無從考證。

    總之呢,道家的修煉體系,是從人道,到仙道,到食氣而服外丹,再到內(nèi)丹而出陽神,這么一條來lB的路子。

    …………

    “呼……”

    顧玙看完,不禁長吐了一口氣,舉目抬眼,見燈光柔和,齋倚坐,外面已是黑夜漫漫。

    一瞬間,真有恍惚之感。

    “喝點水。”

    齋早備好了白開水,輕輕推過,道:“你先消化一下。”

    “嗯。”

    他捧起杯子,抿了一口,而后一仰脖,干了。

    沒辦法,他現(xiàn)在覺得好幾種世界觀混在一起,真真假假,虛虛幻幻。前段時間,自己跟莫老道也聊過,對方講了很多東西。

    莫老道出身南宗,自然向著宗門話。在他口中,南宗簡直蓋世無雙,張伯端堪稱一代道祖,什么陽神之法、性命雙修之法,更是天下正統(tǒng)。

    但齋梳理的東西,卻隱隱透著對內(nèi)丹派的不屑,比如陽神,細細想來,不是尸解仙的變種么?

    而且還不如尸解仙,人家好歹不棄**,假托一物飛升,陽神還得留下身體。

    他的理論知識可憐,一沖擊更是亂七八糟,過了半響,才開口問:“你整理的這些,能保證真實么?”

    “四分考據(jù),六分猜測。”

    她實話實,又道:“不過有幾點我敢確定,第一,古代確實有大修士,從你的食氣法能知道。第二,魏伯陽絕不是無端著《周易參同契》,肯定有什么變故。”

    “正是!”

    顧玙眼睛一亮,接道:“我剛才很奇怪,當時食氣盛行,常有飛升記載。既然功法沒問題,掌權(quán)者沒阻撓,他沒理由去研究內(nèi)丹術(shù),還是遠不如食氣的內(nèi)丹術(shù)。”

    “我也不得其解,但碰到你之后,卻有了些猜想。”

    齋看著對方,忽問:“你你能食氣?”

    “對。”

    “那你能判斷出,這靈氣是自古有?還是突然出現(xiàn)的么?”

    嗯?

    顧玙一怔,但馬上懂了意思,驚訝道:“你是……”

    “沒錯!上古時期雖然道法極簡,威能蓋世,但對修煉環(huán)境的要求也最高。之后一代代的演變、改革,都是在降低這個需求。所以我推測,魏伯陽那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靈氣在漸漸衰退。如果還按照古仙術(shù)的傳承,等靈氣耗盡,整個修行界必將消亡。”

    齋頓了頓,接著道:“之后的外丹術(shù)、尸解術(shù),不無在探索解脫之法。最后內(nèi)丹術(shù)得以一統(tǒng),許是它真的可以另辟蹊徑。但你要知道,道門載于文字的只有理論典籍,真正的修煉之法都是口口相傳。”

    “那時門派傾軋,外有外的爭斗,內(nèi)有內(nèi)的爭斗。光真一脈,有數(shù)十分支,都想搏名得利。很多分脈宗主自己的修為都不夠,還要指導(dǎo)弟子修行,后果可想而知。”

    “自三豐道人往下數(shù)百年,再無杰出人物。我想一是道法失傳,二是靈氣干涸。近代更是戰(zhàn)亂不斷,道門清隱,直到九十年前新朝初立,創(chuàng)建道教協(xié)會,各派才浮出水面。”

    咝!

    顧玙聽得此處,不由接口道:“那我現(xiàn)在練了食氣之法,可能表明,天地靈氣正慢慢恢復(fù)?”

    “呵……”

    齋眨了眨眼,沒應(yīng)茬,反而笑道:“現(xiàn)在知道我們在干嘛了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六枝特区| 横峰县| 大英县| 南涧| 梁山县| 普格县| 两当县| 文水县| 徐汇区| 惠来县| 南华县| 新源县| 兰溪市| 西乌珠穆沁旗| 荥经县| 正安县| 恩平市| 浦东新区| 建湖县| 宁安市| 沭阳县| 长岭县| 都兰县| 禹城市| 青浦区| 汾阳市| 嘉禾县| 神池县| 兴宁市| 辽阳市| 宁南县| 泾源县| 平塘县| 准格尔旗| 日照市| 清新县| 抚松县| 马鞍山市| 尼木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