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掃明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克期出關

作者/崛起的石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走在回京的路上,這一行錦衣衛加上那個傳旨太監都是垂頭喪氣,根本沒有來時候那種神氣勁,等到出了山東的境內,太監松了口氣,轉頭詢問道:

    “劉千戶,后頭那些山東地騎兵,還在跟著嗎?”

    聞言,一身華麗盔甲的劉千戶回身看了看,不服不忿的開口道:

    “自從出了濟南府就沒見影子,不過鄧公公,咱們這可是去傳旨,往常沒見你有這種樣子,那王爭不過一個外地總兵,有什么好怕的?”

    嗨了一聲,這從大內來的鄧公公說道:

    “咱家還當是什么事兒呢,原來是這檔子,劉千戶你是勛戚子弟,自然不懂得咱們宦海沉浮的規矩,要是沒點保命的本事,咱家這顆腦袋早在天啟年間就搬家了,哪還能坐在這里和你談笑。”

    劉立因為是勛戚后裔,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聽說當時提督京營的太監曹化淳是皇帝心腹,喜愛銀子,好說話,所以其他人都把自家子弟安排到京營吃空餉。

    劉家自然也就是這么做,劉立在京營舒舒服服當了幾年兵,除了穿上紙殼制作的華麗盔甲搞搞依仗,糊弄下皇帝以外是屁事都沒干,再后來才托關系當了這錦衣衛千戶,到現在都是順順當當的。

    其實說起來,這次劉立還是頭一次出京,來之前劉家也找到過鄧巡,說是讓他好生照料。

    還真是這銀子起了效果,要不是這姓鄧的老太監拽著,劉立那種桀驁的性子怕當場就會和王爭吼起來,在他眼里,什么總兵副總兵的,不過就是條狗罷了,哪能和他們勛戚子弟相比。

    當然了,若劉立真的那樣做,十有**是回不來了,這時候他聽到老太監鄧巡的話,神情有些納悶,又是問道:

    “此言何意?”

    鄧巡呵呵一笑,邊走邊解釋起來,聽完這些話后劉立這才是陡然驚醒,剛剛還真是撿了條命回來。

    眼下的大明已經不是從前,什么勛戚子弟,什么天子家奴,在外不過是空有尊貴的名頭罷了,除了對那些愛好名節,同樣沒什么實權的文官們有些威懾力,其余有兵有權的武夫誰還會把你當回事。

    要說將驕橫跋扈做到骨子里的人,平賊將軍左良玉稱第二絕對沒人敢搶第一,對于皇帝的旨意他雖然都是遵奉下來,但那已經是極限,多的不會再做。

    至于地方上督師、督臣的軍令,那也是要看心情才會考慮是否尊行,對于左良玉來說,只要手里還握著左軍的兵權,頭面上遵從朝廷,其余的不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朝廷也害怕這個天底下最大的兵頭子一怒之下反叛朝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無論崇禎如何怒不可泄,摔盆砸碗,最后下來的旨意無非都是四個字為主——戴罪立功。

    左良玉戴罪立功這個段子已經被天下的兵將們廣為傳頌,就連農民軍里都當成個笑談。

    朝廷不敢動手握實權的軍將那是定性,所以只要待在自己的軍營和地盤里,要做什么不還是自己說了算。

    現如今的形勢真可謂是越來越爛,整個湖南,除了劉國福率本部外系駐守的濟南府開封城一帶,其余的大大小小城鎮已經完全成了闖王李自成的天下。

    闖軍的人數每日都在增加,而唯一有能力遏制的山東軍,卻在幾月之前被崇禎下旨給調了回去,山東軍一走,闖軍在河南再沒有任何麻煩,地主豪強紛紛結寨自保,大大小小的流賊到處亂竄,攻寨掠地。

    湖廣幾地,張獻忠在攻破了襄陽誅殺襄王之后,立刻成為天下農民軍最有威望的幾支,僅次于闖王李自成。

    獲得了襄陽城內的大部分軍餉物資后,張獻忠立即轉頭東進,聲威浩大的攻破光州,盡殺朝廷有司一應官員和城內大戶豪紳,將他們血淋淋的頭顱懸掛在城上,因此得到赤民百姓的一致贊揚。

    緊跟著,張獻忠與別號曹操的羅汝才合兵,實數十幾萬,號稱二十萬東攻商城。

    說來也是巧,剛剛升任開封同知的知縣盛以恒還沒來得及離開,張、劉聯軍就已經來到城下,并且將四處圍的水泄不通。

    無奈之下,盛以恒只好找到當地豪紳頭面楊所修,招募義勇與官軍共同守城,但當時的天氣不景氣,開春居然還下著大雪。

    莫說兵器盔甲,官軍和義勇們連棉服手套都沒有普及,還沒等開戰大部分就已經被凍得沒有知覺,失去了戰斗力。

    由此,商城被張獻忠、羅汝才聯軍一擊破之,開封同知盛以恒一介文人猶有血性,殺賊兵十數人后氣力不支,這才被生擒。

    見對方有意招降,盛以恒竟然直接撞死城頭,臨死嗔目呵斥,誓不與賊共存。

    左良玉自從開縣一敗之后被崇禎皇帝勒令訓斥,但訓來訓去,無非又是讓他戴罪立功,現在正屯駐于葉縣、舞陽一帶到處搜找軍需。

    賀人龍率部退回延綏閉門不出,保定總督楊文岳為了收縮實力,將駐守在陽武的副將吳惟忠調回,與其他幾名將領一同合兵屯守禹州。

    除了這幾支比較有力量的官軍,其余的也都是各掃門前雪,像是河南巡撫李仙風,他在一個月前轉來開封布置防御。

    說起來,巡撫親自來到開封布防,對官軍的士氣還是有些提高的。

    當然了,對于高謙、陳永福兩人與山東軍外系劉國能之間若有若無的關系,他也聽到些風聲,只不過眼下開封的防備還要靠劉國能這部的山東軍來支撐。

    聽聞前段時間王爭連圣旨都不遵,這可震動了河南、湖廣各省。

    雖然王爭沒有明說,但卻暗指皇帝身邊有奸臣為禍,讓傳旨太監回去問問這到底是不是皇帝本人的意思。

    一方面來說,這實在是大逆不道,有違綱常之舉,就連左良玉都沒有直接拒絕遵行圣旨的舉動,起碼在明面上還是要裝一番樣子,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王爭眼下的確有這個資本。

    誰都知道,山東軍在山東的地位已經同鄭家在福建沒什么兩樣,莫說有司官署,就連大小城鎮的地方官員都已經完全換了一批人,足足的土皇帝。

    而且李仙風還隱隱約約的聽到風聲,王爭除了在河南的歸德、開封兩府有勢力以外,甚至還插手了南直隸境內,不過具體的他就不知道了,畢竟太過山高水遠。

    可這還是能讓他倒吸一口涼氣,山東軍戰兵十二營,水軍兩營,火器營、騎兵營等等,這些編制都是眾所周知,但真正的實力究竟在哪,誰都沒個譜。

    只說山東六府境,王爭到底攥著多少正兵營,保安司下轄又有多少鹽丁和護院,這些人要是全都算上,李仙風不敢想。

    況且這還只是王爭擺在明面上的實力,這等橫空出世的人物,要說他暗地里安安穩穩的沒有任何發展,鬼才會相信。

    雖說崇禎氣的大怒,連殺了幾名太監宮女,但可能是畏懼對方兵強馬壯,到現在竟也沒什么消息傳回來,只是一昧的督促山東軍期出關。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仙風也同各地大多數官員的想法一樣,崇禎這次逼的太急了,連著給王爭下了幾道圣旨。

    第一道是嚴厲斥責,倒沒什么,彰顯皇帝天威罷了,但緊跟著又是一道斥責,并且讓王爭從河南撤兵。

    這已經讓不少官員緊張,要是左良玉受到這等待遇,怕還真就會在開封待著不動,看你老皇帝能怎么樣。

    可王爭還算聽話,沒什么猶豫,直接就是將戰兵撤回山東,并且不再過問任何河南之事,表現的很有誠意,但崇禎還是不依不饒,第三次竟然要撤了人家山東總兵的職務。

    誰都知道,那可是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資本。

    王爭從登州一步步走上來,經歷了這么多才到如今的地步,怎么能輕易之間就放手?

    李仙風看得明白,這連續三道圣旨已經將那位一向聽從朝廷號令的山東總兵徹底逼急,說的那句話也是不管不顧起來,頗有威脅的意思。

    有道是皇帝身邊奸臣當道,并且不遵圣旨,許多文官聽到這消息便后背直冒冷汗,直接聯想到三個字——清君側。

    歷朝歷代,麾下有兵有將的大將受到朝廷猜忌,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掀起叛旗這種事屢見不鮮,每次都是一場災難。

    要是山東軍真這么多,那可是朝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上再狠狠踹一腳,山東到京師直線距離并不遠,按以往山東軍的行軍速度,也就是五天之內。

    這已經屬于**裸的威脅,能說出這種話,那說明王爭已經根本不把什么君臣情義放在心里,對朝廷完全換了一個態度。

    李仙風清楚,這又是一個被逼成走投無路的例子。

    能是襄陽陷落,襄王受難,再加上楊嗣昌畏罪自殺,官軍連潰,五省剿匪徹底成了一灘亂局,這些事情一起拍過來讓崇禎失了去應有的判斷。

    那些六部有司的京官們最擅長扇風點火,聽到山東傳回來的消息后,他們這才是急了,在朝議中不斷上疏,懇求崇禎皇帝要好生安撫王爭。

    崇禎依舊聽不下去,甚至當庭仗責了幾名六科廊的言官,但幾日過去后卻擋不住滿朝的部院大臣,話口漸漸松了下來,說是讓王爭仍領山東總兵,率山東軍出關與洪承疇會合,戴罪立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赤壁市| 安乡县| 长泰县| 肇州县| 沙雅县| 防城港市| 三穗县| 河北省| 黄石市| 内江市| 枞阳县| 赣州市| 株洲市| 交口县| 肇州县| 都兰县| 开封市| 介休市| 泾川县| 厦门市| 安庆市| 夏河县| 兴安县| 白山市| 色达县| 平泉县| 广宁县| 宁强县| 牡丹江市| 那曲县| 宜宾市| 合水县| 孝义市| 历史| 渭源县| 皋兰县| 靖西县| 安国市| 灵台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