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末沉浮記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后夾擊

作者/何子易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呼廚泉說道:“至于泄泥的大至作戰(zhàn)策略,這個我就不知了。”

    敵情大至明了,韓易卻不放心,于是叫道:“汪洋,你速速領(lǐng)人前往北方探察,看我軍身后有沒有其他的南匈奴叛軍來襲。成齊、余化,南匈奴叛軍快要近了,你們速速傳令兩翼的常山各軍,就依丙計應敵罷。于扶羅單于,你就速回軍中準備應敵,否則就來不及了。”

    “是,主公!”成齊、余化匆匆策馬而去,一旁的于扶羅卻尷尬的笑道:“那個,韓太守,我部雖有萬騎,但大半人馬皆是初降之人,又曾與叛賊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還與中軍兩翼隔河而戰(zhàn)。我很怕他們會臨陣作亂,是不是……”

    韓易眉頭一挑,說道:“你想全部退過河來?那我軍該如何擊破叛軍?放心,我軍兩翼大軍將立即渡河背水而戰(zhàn),相助于你,你無需退卻。你怕部下生亂?這也放心。他們的家眷此時皆在我的陣后,翻不起什么大浪來。但若他們?nèi)客说轿抑熊姷暮蠓剑c家眷一起,一但作亂我便成了腹背受敵之境。所以,還是讓他們在河對岸為好。”

    于扶羅連聲應道:“原來韓太守早有定計了,咦?這是淮陰侯的背水一戰(zhàn)么?這……這勝算……好吧,我這就過河統(tǒng)兵去了。”

    韓易忙又拉住于扶羅,笑道:“韓某雖有定計,但此策太險,恐有不周之處。于扶羅單于身為一國之主,這領(lǐng)兵作戰(zhàn)之事,還是莫要冒險了。若是之前未當單于前,領(lǐng)兵冒險還算正常,現(xiàn)在既當了單于,就該知曉避避風險了。反正你親弟與叔父皆來投歸了,不妨就讓他們在前方指揮吧。您就與本太守在河岸這邊的中軍觀戰(zhàn)好了。奉先兄,文兄,君悅煩你們領(lǐng)三千鮮卑突騎過河相助南匈奴兵吧!”

    呂布、文丑、高覽等將拱手應命,于扶羅正欲推脫助兵,韓易卻強拉著于扶羅的手道:“單于曾為南匈奴的名將,對于南匈奴叛軍的作戰(zhàn)方法可說是了如指掌,不妨隨我四下察看一下我部中軍的各處防備如何?可否能抵擋得住叛軍突騎的繞河偷襲?”

    說著,也不讓于扶羅掙扎,強拉著他就走。呼廚泉與去卑見了目瞪口呆,不知韓易與于扶羅的私下用意是什么?見韓易一直揮手讓他們走,二人不得不望了面無表情的于扶羅一眼,轉(zhuǎn)身前去前鋒指揮大軍去了。

    于扶羅的前鋒多為昔日羌渠單于的直屬舊部,于扶羅不在時,呼廚泉這羌渠的二子前往指揮,也是應有之意。于扶羅自有了一萬騎卒后,有想要坐觀漢軍與叛軍的死拼,自已來坐享其成之意,韓易又如何會讓他如愿。換成了相對老實的呼廚泉為主將,又有呂布等人的監(jiān)視,定能讓前鋒發(fā)奮的死戰(zhàn)。

    韓易本以為在黃河東岸是不會遭遇到南匈奴叛軍主力的,只會在清掃了黃河東岸的各部散亂叛軍后,才會在過黃河之際糟到南匈奴叛軍的阻截與突襲。是以對于過黃河時的苦戰(zhàn),以及過黃河后的背河死戰(zhàn),眾將早就有心理準備。還按各種戰(zhàn)場的變數(shù)進行了聚眾商討,并定下了甲、乙、丙三種對策來。

    不想今日卻是在蔚汾河畔遭遇到了南匈奴叛軍,蔚汾河雖然河面不小,有十數(shù)丈寬闊,可比之黃河卻又不值一提。相對于在黃河與叛軍交戰(zhàn),在蔚汾河交戰(zhàn)更讓韓易等將歡喜。即使是背水一戰(zhàn),成功率也會大大的增加。

    平日漢人能夠抵擋得住胡虜騎兵的幾大法寶就是城寨、營壘、車營與強弩,沒有堅固的營壘休想在野外抵擋住,風一般快捷似火一樣猛烈的胡虜騎兵。

    然而這些東西韓易此時皆無,不過漢軍此時的戰(zhàn)力與所擁有的地形比并不比叛軍差,可說又與叛軍勢均力敵,只要不出差錯,基本上是一勝一負之間,不過韓易卻有信心,此戰(zhàn)定能大破南匈奴叛軍。

    按兵力比,南匈奴叛軍大約在五萬騎左右;漢軍四萬人,其中南匈奴、鮮卑騎卒一萬五千人,漢人騎馬步卒二萬五千人,兵力相差不算太多。

    按地形比,南匈奴人有騎兵之利,漢軍有河床之便。河床附近的土地濕軟,人踩在上面雖有些不便,卻能大大的減緩敵騎對漢軍步卒的沖擊。漢軍步卒卻可用比南匈奴人更優(yōu)、射程更遠的漢弓與單臂弩進行打擊。南匈奴叛軍想退,已軍又有一萬五千騎卒銜尾追擊,叛軍想不敗都難。

    唯一可慮的,就是南匈奴叛軍是不是真的只來了五萬騎?那須卜骨都侯單于是不是真的坐守觀望?韓易的中軍五千步卒、二千騎卒與三萬五千人的民壯、南匈奴兵的家眷,此時不過河去,匆忙的建立營寨,屯駐糧草、馬匹牛羊,便是預防須卜骨都侯單于有可能的偷襲。

    韓易的中軍雖然沒有過河,但并不影響大軍的作戰(zhàn)能力。因為作戰(zhàn)的主力是常山兵,常山兵在出常山國時,就有付薪的多番叮囑,韓易并不擔心常山軍五位大將會不愿拼死力戰(zhàn)。而常山兵又頗為精悍,總體雖不如韓易的中軍,但也不差多少。

    唯一可慮的南匈奴兵又有呂布等將的監(jiān)視,呼廚泉與去卑也不如于扶羅精明,因此不用過于擔憂。

    三萬三千人對五萬人,還有隨時可渡河增援的七千大軍,共九萬余人的大戰(zhàn),戰(zhàn)線分布在十四、五里之長的河道之畔。韓易身為主將很難顧及得到,加上兵馬多非自己的直屬,因此將臨陣之事全部交由各將自由的發(fā)揮。

    “韓府君,您快看,前面是什么?”在中央小丘陵上臨時搭起的一處望樓,了望的哨兵,突然對著下面四處察看防御韓易高喊。韓易抬起頭瞪了他一眼,嚇的他不敢再說。其實這時全軍大都看見、聽見了,也都感覺到了來自南方的不安。

    原本前方無故出現(xiàn)星星點點的黑石,不久之后就全部變成了黑色的。轟隆隆的聲音不斷的從黑石中傳來,將士們通過傳令,自然都知道這是什么的聲音。而身處邊疆的漢人也大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一個念頭同時涌上所有人的腦海:狼來了!

    是的,狼來了。從前的匈奴人被稱之為狼騎兵,現(xiàn)在的匈奴人雖然衰敗了,但南匈奴人卻繼承了這一稱號,以并州狼騎之名而縱橫天下。

    不過多年來,南匈奴人在投靠漢庭時的誓言與平日的馴服,己讓漢人大部分人忘記了他們的稱號。只是去年與今年的叛亂,才讓漢人知曉,狼騎始終是狼騎,是會反噬主人的狼,而不是忠心耿耿的獵犬。

    前方所產(chǎn)生的情景,只有數(shù)萬或者十數(shù)萬的草原騎兵大隊行軍,才會有這樣驚天動地的聲勢!

    突然,身后數(shù)里之外發(fā)出了一聲尖銳的叫聲,那是汪洋所養(yǎng)大雕的遇敵雕鳴。韓易臉色一沉,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南匈奴人利用騎乘之便,繞道漢軍后方,欲要在蔚汾河之畔,前后夾擊,徹底擊敗漢軍。

    韓易翻身上馬從中軍沖了出去,魏越、成廉等近衛(wèi)們趕緊的跟了上去,韓易一直奔到營壘中央小丘陵上才停了下來。

    “就把中軍大旗插在這里,命令中軍與輜重民壯、南匈奴兵的家屬全部來此加快立營建壘。輸送物資的浮橋也要加速搭建。命令兩翼常山軍無需回頭,他們的任務是擊敗南岸的五萬叛軍,北岸的未知敵騎自有我一力擔之。”

    “是!”

    只見中軍兵卒、民壯與南匈奴人的壘建營寨,與兩翼常山兵的紛亂渡河,都在慌急之中忙亂的進行著。不知不覺,幾個沒有壘營任務的部曲將領(lǐng),似乎有默契一般都來到了韓易的背后,一個個默不作聲,心情沉重。

    若是先前還對勝利有信心的話,此時隨著北方傳來敵警的雕鳴,都對本來的勝利有些遲疑了。南匈奴人的總數(shù)只有三十萬人,縱是全民皆兵,能夠控弦可戰(zhàn)之士也不過七、八萬人。就算把十五歲以下,六十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加上,也不會超過十萬。

    然而南方就來了五萬騎叛軍,那北方來的會有多少?

    韓易轉(zhuǎn)視了于扶羅一眼,說道:“于扶羅單于,本來某還以為有你在此,南匈奴的叛軍會大大的減少,五萬騎便是全部了。可是不想,有你在此,反讓整個南匈奴人全反叛了啊。”

    于扶羅抿著嘴,陰沉著臉一言不發(fā)。雖然不知北方的來敵有多少,可是敢于前后夾擊四萬漢匈聯(lián)軍,必不會少于三萬騎。如此韓易就說的不差了,也只有整個南匈奴人全叛,才會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馬來。

    韓易等人所站的小丘上視野開闊,特別是今日又是晴朗天,視力好的人站在此處。可以看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所以不久后北方的敵人大隊騎兵也可以遠遠的看到了,的確如預料中的一樣,南匈奴全民皆叛,足足有四萬騎。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阜新市| 临朐县| 宿松县| 凤翔县| 正阳县| 民和| 泸水县| 沈阳市| 沙坪坝区| 漯河市| 五寨县| 阿瓦提县| 凌源市| 龙川县| 蓬溪县| 确山县| 兴安盟| 陆河县| 克什克腾旗| 大同市| 栾城县| 清远市| 宁蒗| 阜阳市| 芮城县| 抚远县| 三河市| 长葛市| 青海省| 桃园市| 建德市| 宁陵县| 荥经县| 德江县| 玛多县| 鸡泽县| 桐庐县| 宝清县| 安乡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