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粹宮內宜敏以下的妃嬪們相對無言,站在下方的貴人、常在、答yīng
自然更是鴉雀無聲的,在康熙正式冊封后宮之后,方小說西六宮大多有了正經(jīng)主位,這些位份不夠的嬪御們自然不敢隨便放肆,一宮主位可不僅僅是名份上好聽和待遇份例高而已,更多的是因為她們在自己的宮里有著絕對的權力,無論是隨住的低位嬪御,還是服侍的宮女太監(jiān),所有人的榮辱皆操于一宮主位之手。中
可以說一宮主位在自己宮里,只要不鬧出人命,基本上沒人會去隨意干涉,這才是四妃六嬪之所以讓后宮女人趨之若鶩的根源所在,畢竟誰不想關起門來自己當家作主?當然若是隨住的嬪御中有正當寵的,或者已經(jīng)生育有子女的話,那可就另當別論了,畢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看在皇子皇女的面子上,誰也不能太過折辱其生母,否則這梁子可就結下了,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受到報復。
例如站在貴人前頭的幾位基本上都是生育過子女的,站在左手第一位的是分別在康熙十六年和十八年生下皇七子萬黼和皇九子胤禶的納喇氏,乃是監(jiān)生常素保之女,雖然其父兄官位不顯,但是經(jīng)不住人家肚子爭氣啊,為康熙生下了兩位阿哥,若不是礙于她出身納喇一族,只怕就不僅僅是個貴人了。
 *
m.zww*;本來康熙為了不想納喇一族坐大,一直用兩個阿哥皆體弱為由壓著她的位份,若不是宜敏借著康熙大封后宮的當兒提了一句,只怕納喇氏還只是個庶妃呢!畢竟宮里已經(jīng)有了惠嬪這個出身納喇一族的嬪位了,決不能再出高位,這納喇貴人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入宮在惠嬪納喇氏之后了,否則這惠嬪說不定就該換人當了。
位于納喇氏同側第二位的是貴人烏雅氏,一張典型的瓜子美人臉,五官秀美柔順,配上她那嬌小的身形和楚楚動人的氣質,絕對是最能激起男人保護欲的那種女人,烏雅氏本是承乾宮三等宮女,在一次承寵之后晉為答yīng
,而后似乎得了康熙的喜愛,連著寵了一段時間后懷上了皇嗣,康熙大悅之下將其晉為常在,然后烏雅氏很是幸運地在康熙十八年生下了皇八子胤禛,正好比納喇貴人所出的皇九子胤禶早了那么幾日,借著大封后宮的方小說風再度晉位貴人,成功吸引了大多數(shù)后宮女人的注意力。
貴人隊伍中右手邊領頭的是貴人張氏,皇長女和皇四女的生母,因著為康熙生了兩位格格,而且至今依然存活,所以張氏在貴人之中的地位僅次于貴人納喇氏,排在生了阿哥的烏雅氏之上,張氏雖然是漢人,卻是正經(jīng)漢軍旗選秀入宮的,而烏雅氏雖然生了阿哥,但終究是包衣出身,自然比不得張氏,何況這次大封后宮宜敏倒也沒忘了提攜她,也將其晉了貴人,地位在納喇氏之下,烏雅氏之上。
張氏下手邊站著的是兆佳氏,于康熙十三年生下皇五女后晉位布貴人,因著皇五女是個身體健康且活潑的孩子,所以康熙對這個小女兒頗為疼愛,兆佳氏自然跟著水漲船高,不過比起生了一位健康阿哥的烏雅氏還是遜色一籌,只能屈居烏雅氏之下,這讓兆佳氏與烏雅氏極為不對付,畢竟兆佳氏是正經(jīng)的滿洲八旗出身,乃參領塞克塞赫之女,卻被一個包衣旗出身的女人壓在頭上,這讓她心里如何能舒服?
兆佳氏平日里時不時就找點烏雅氏的麻煩,偏偏烏雅氏是個慣會裝乖扮弱的,更是深通隱忍之道,日積月累下來反倒是讓人覺著兆佳氏心胸狹隘,而烏雅氏委曲求全了,連帶著康熙對兆佳氏也日趨冷淡,甚至特地給了烏雅貴人“德”的封號,讓烏雅氏這個德貴人徹底壓下了布貴人的風頭,但德貴人烏雅氏也因此惹來五格格的敵視,畢竟生母若是失寵,其所出的子女必然會受到牽連的。
余下的那些嬪御都是沒有生育過的,或者是有孕之后小產的,基本上都沒什么話語權,偶爾幾個得寵一時也會很快被打壓下去,掀不起多少浪花來,可以說從康熙大封后宮之后,后宮的格局基本抵定,若沒有什么大緣故的話是很難出現(xiàn)變動的了,而這種局面也是宜敏苦心營造的結果,平衡之道不僅在于朝堂,后宮更是如此,當然這一切建立在宜敏能夠一直保持著自己超然的地位。[飛天中文
GskY.Net]
宜敏垂下眼簾,目光在自己小腹上略略停留了一會,心中泛起一陣溫柔,她前世今生最疼愛的女兒終于要回到她身邊了,她的榮憲……她的驕傲!宜敏為女兒考lǜ
到了所有的一切,為了不讓她的榮憲在準格爾叛亂的危險時刻出嫁,她寧可相隔整整八年才再度有孕;為了讓她的榮憲避開聯(lián)姻漠北和漠西的危險,她特地為康熙留下了五位格格以備聯(lián)姻之用。
更為了讓她的榮憲以后嫁到蒙古不會受到夫家的敵視,她隱于幕后苦心設計了無數(shù)假象,讓后宮的蒙古太妃都認為當年康熙清洗后宮的蒙古勢力是孝康太后死前就安排好的,千方百計讓孝莊和孝惠發(fā)xiàn
賴嬤嬤這個曾經(jīng)的佟太后心腹大宮女的存zài
,進而認定康熙之所以與她們離心是佟家一手導演的,佟家之所以將賴嬤嬤送到佟氏身邊,就是為了讓賴嬤嬤揭露當年的真相,就是為了打擊科爾沁女人在后宮的地位,就是為了報復她們當年害死了佟家出身的皇太后……
然后宜敏成功了,她不但借著康熙的手徹底清洗了孝莊和蒙古的勢力,還用佟家做了擋箭牌,吸引了蒙古勢力的仇恨,從那時起,孝莊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再是她馬佳宜敏,而是出身佟家的佟嬪,如今的佟妃。也正因為當年計劃的完美落幕,所以宜敏才留下了孝莊這條老命,茍延殘喘地在慈寧宮度過。
沒有了康熙的孝順,斷絕了來自科爾沁的支持,失去了權傾后宮的強勢、失去了太皇太后的尊榮,孝莊終究只能在慈寧宮這座華麗的牢籠中痛苦地度過余生,最可悲的是直到她死都不會知dà
令她陷入如此境地的人是誰?她只會咬牙切齒地仇恨著佟氏這個替罪羊,想盡辦法報復佟家這個假想敵,然后孤注一擲將最后的力qì
替宜敏鏟除最大的敵人……
就在宜敏沉思的當兒,鐘粹宮的宮人走進正殿,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禮才開口道:“啟稟主子,格格們來給您請安了,這會正在外面候著呢!”宮里的阿哥和格格每日里請安也是有規(guī)矩的,阿哥們因為早早就要到上書房晨讀,所以康熙特許他們每日里下課后再來請安,至于晨讀的時間從前世的寅時改為卯時,這已經(jīng)是宜敏全力爭取的結果了,不然她的兒子們恐怕三更天就要起床了。
至于格格們比起阿哥們就要幸福多了,基于滿洲姑奶奶未出閣之前皆嬌養(yǎng)的慣例,宮中的格格們未封公主之前每日只需辰時左右到皇后宮中請安,若是沒有皇后則到最高位的宮妃處請安,除此之外不需yà
再向其他妃嬪請安,而且除非其生母的地位在四妃六嬪之列,否則其生母沒資格接受格格們的請安。
例如張氏所出的皇長女和皇四女,宮里一般稱呼大格格和四格格,因著張氏如今不過是貴人的位分,沒資格接受大格格和四格格的請安,若是在宮里遇上了反倒還要向兩個格格行禮,所以母女三人相見的次數(shù)掰著手指都能數(shù)的過來,兩位格格對生母的印象根本模糊不清,她們出生至今多少年了,張氏一直都是庶妃,根本沒資格與女兒相見,若非十七年底晉了貴人,只怕兩位格格見了生母都不認識呢!對張氏自然親熱不起來。
倒是布貴人兆佳氏和五格格感情更為親密一些,五格格一出生兆佳氏就是貴人了,每月都有機會與女兒相見,五格格也沒被康熙送給其他嬪御撫養(yǎng),所以五格格對兆佳氏這個生母還是親熱的,何況布貴人雖然是兆佳氏旁系所出,但是家底還是不錯的,出身好歹比起張氏要好多了,五格格也因為有個滿八旗的生母,比起其他幾位格格更受康熙喜愛。
宜敏聽得格格們過來了,頓時一改之前漫不經(jīng)心的慵懶模樣,臉上帶笑地連聲道:“快快讓格格們進來吧!”對于好不容易養(yǎng)大的幾個格格,宜敏心里還是頗為喜愛的,何況基于種種理由,她對著幾個女娃兒這些年來也是用了不少心思的,自然免不了有些感情。[飛天
中文
GskY.Net]何況宮中的孩子大多早熟,格格雖然也是天家血脈,但是比起阿哥的金貴無疑不怎么受重視,所以她們更早地懂得如何看人眼色?知dà
只有討好上位者以博得重視,才能更好地在宮里生存。
而宜敏這個皇貴妃無疑是她們需yà
小心討好的頭號對象,不僅因為她們身邊的教養(yǎng)嬤嬤都是宜敏精心挑選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她們對后宮的捧高踩低有了切身的體會,無論是一母所出的大格格和四格格,還是年紀最小的五格格,都明白她們的生母頂天了就是個貴人,而且看情況以后也很難再升位了,那么生母地位不高的她們想要平安地長大成人,能夠仰仗的不是別的,唯有身為皇貴妃的宜敏,唯有博得宜敏的歡心,得到來自皇貴妃的庇護和關照,她們才能過上好日子,才沒人敢作踐她們。
前些日子夭折的二格格更是讓人成了驚弓之鳥,只因二格格的生母董氏升了端嬪,二格格平日里不免有些趾高氣揚,說話做事也不由得高傲囂張起來,沒少得罪宮里的嬪御們,結果沒過多久二格格病了,整整三天的高熱奪去了二格格的性命,這讓從出生起就一直同住格格所的幾個女孩兒心中惶惶然,生怕這樣的命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這些年一直被保護得不錯的格格們,第一次直面后宮爭斗之下血淋漓的爭斗,公主格格聽著尊貴無比,可惜死了就什么也不是,一段時間之后就風過無痕了,似乎從來沒有二格格存zài
過一般。所以剩下的幾位格格行事更加小心謹慎,在宜敏面前變得更加乖巧聽話,每日的請安都不敢落下,早早就來到鐘粹宮給宜敏請安,更是時不時地做些精巧的荷包帕子以討宜敏的歡心,希望借此讓宜敏高看了她們幾眼。
四位穿著格格裝的女孩兒很快就被宮女引了進來,領頭的一位看著10歲左右,身著正紅色旗裝,梳著兩個小把子頭,臉色帶著點病態(tài)的蒼白,第二位身著寶藍色旗裝,雙唇緊抿,眼神堅定,一看就是個倔強的性子,看著比第一位要小一些,不過這個年紀的女孩兒在滿族已經(jīng)算得上是半大的姑奶奶了,兩女神情舉止都顯得端莊穩(wěn)重,緊跟在兩人后面的是兩個五六歲左右的小女娃,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四只眼睛不時咕嚕嚕地轉動,加上圓嘟嘟的臉蛋看著分外可愛。
雖然年齡不同、外表各異,但是四個女孩兒無論行走的姿態(tài)還是甩帕的動作都做的無比優(yōu)雅,一看就知dà
平日里被教養(yǎng)得極好,這四位格格就是康熙名下至今存活的所有女兒,為首的是康熙皇長女,后面兩位年幼些的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四格格和五格格,而走在第二位的是康熙在十年收養(yǎng)的恭親王之女,由于一出生就被康熙收養(yǎng),也隨著格格們的序齒,排行第三,宮里人都稱其三格格。
康熙因著女兒稀少且都身子柔弱,早就打算從宗室中收一位養(yǎng)女,好在蒙古不穩(wěn)之時送出去和親,但是康熙兄弟極少,所出女兒就更少了,恰好恭親王庶福晉晉氏在康熙十年產下一女,康熙立馬下旨將其撫育宮中,恭親王常寧對一個庶女根本不在意,反正宗室女撫蒙古是歷來的傳統(tǒng),一個庶女頂天了就是封個郡君,這種身份到了蒙古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沒了,若是康熙收養(yǎng),將來出嫁的時候至少也是個和碩公主,對恭親王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四位格格踩著平穩(wěn)的步子,目不斜視地穿過眾多嬪御的通道,來到宜敏座前恭恭敬敬地屈膝行禮:“女兒給皇額娘請安。”嬌脆的嗓音夾雜著稚嫩的童聲在寬闊的鐘粹宮中響起,讓本來嚴肅詭譎的氣氛變得柔和了起來,宜敏也散去面對后宮女人時凝聚于眉眼間的冷漠,眸子里帶上了淺淺的笑意,抬手虛扶一下:“不必多禮,都起來吧!都坐到本宮身邊來。”說著對四個女孩兒招了招手。
“謝皇額娘~~”四位格格齊聲應諾,起身后又對著四周有座位的幾位妃嬪見了禮,這才蓮步款款地來到宜敏座前,在小太監(jiān)們早已擺好的四個小繡墩上依次坐了下來。
等她們落座了之后,下方的低位嬪御們連忙出列見禮,其中以張氏和兆佳氏的神情最為激動,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女兒身上,只不過四位格格只是對著下方微微頜首示意,并沒有出聲說話。滿人的姑奶奶未出閣之前地位極高,若是嫡出就更尊貴了,在家中除了嫡母和直系長輩之外是不需yà
向任何人低頭的,公主格格自然如此,即使見了妃嬪也只需yà
見禮罷了。
當然天家最為講究子憑母貴,對于格格來說若是生母位分高,那么她們便無須向比其生母位分低的妃嬪見禮,反倒是那些妃嬪要對其行禮,但若是生母位分低微,那么她們難免要矮人一頭,見了四妃六嬪要對其見禮,日常生活的各種待遇和份例更是大不相同,更重yà
的是位份高的妃嬪所出之女可以一直養(yǎng)在身邊直到出嫁,這跟被養(yǎng)在格格所的皇女當然是天壤之別。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回去好好準bèi
,可別誤了今晚的中秋宴。”宜敏隨□代了幾句,不耐煩地對著底下的這些女人揮了揮手,示意她們退下了。
一群女人見狀不敢遲疑,連忙起身行禮,然后嘩啦啦地退出了鐘粹宮,步行到了鐘粹門外才按著書級或乘坐轎輦或步行離開,這期間沒人敢多說一句廢話。這大清后宮早就變天了,太皇太后閉宮不出,這些年來就沒出過慈寧宮半步,有腦子的都知dà
皇上和太皇太后之間恐怕是鬧翻了,而皇太后成天在慈仁宮吃齋念佛,十天才讓人去請安一次,可以說是壓根不管事兒的主。
于是宜敏這位皇貴妃的話就成了后宮的金科玉律,除了康熙沒有誰駁了她的意思,而康熙對鐘粹宮的偏心也是眾所周知,沒有誰會傻到認為自己在皇上心中能比皇貴妃更有分量,于是聽話就成了后宮女人生存的唯一選擇,幸好皇貴妃的性子素來直接,只要你安分守己就絕不會主動找你麻煩,反而還會時不時給點賞賜,倒是讓那些宮里的老人覺得日子比起兩宮皇太后掌權的時候要輕松得多,至少不用每日里跑三個地方請安就已經(jīng)是一種幸福。
等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宜敏才轉頭看向膝下的幾位格格,眼中帶笑地道:“今兒怎么這般齊整?連小四和小五也過來了?”四格格和五格格年歲尚小,其實是無須來請安的,所以宜敏才有此一問。
“能得皇額娘垂愛是我等的福分,女兒們更應該加倍孝順,豈能恃寵生嬌?何況兩位妹妹年紀也大了,自然該來給皇額娘請安了。”大格格最為年長,又是康熙名副其實的長女,自然是首先開口。
宜敏微笑著點了點頭,四格格和五格格已經(jīng)虛歲六歲了,按著規(guī)矩是該開始請安了,于是將兩個小丫頭招到跟前細細打量,這才開口贊道:“果然是女大十八變,當初那小小的一團粉娃兒,如今都六歲了,長的這般靈秀可愛,將來只怕我八旗兒郎都要害上相思病了吧?”宜敏的聲音清澈柔婉,讓人聽著宛若泡在溫水中一般舒服,下意識地想要相信她說的每一句話。
四格格和五格格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宜敏,但正式的請安卻是頭一遭,剛剛還有點兒拘謹不安,如今一聽宜敏的夸贊,臉上同時飛起兩朵紅云,眼神卻亮晶晶的,愛美之心人不分老幼,即使是小小年紀的女娃兒也不例外,尤其被一位美艷非凡的女人贊美,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
大格格見狀不由得舉帕掩嘴:“皇額娘再夸下去,這兩個小丫頭可要飄到天上去了。”大格格年歲最長,在宜敏跟前的時間最長,也最為受宜敏的寵愛,言行舉止之間便更為隨意一些。
大格格從小就被養(yǎng)在格格所,長這么大見過生母的次數(shù)寥寥可數(shù),遠遠低于天天請安的宜敏,甚至在其年幼時一直認為宜敏就是她的額娘,懂事之后雖然知dà
了生母另有其人,但是在小丫頭心里比起怯弱卑微的生母,宜敏這位雍容華貴的皇額娘才是她崇拜和憧憬的對象,再加上身邊伺候的宮人不遺余力地誘導,大格格幾乎把宜敏當成親額娘一般孝順親近,對于張氏反倒是面子上的禮節(jié)。
大格格這樣的作為倒是救了自己一命,若是她敢像二格格那樣打著利用的主意接近宜敏,只怕宜敏早就放qì
她了,要知dà
以大格格和二格格先天不足的病弱身體,若是沒有宜敏多年的關照,太醫(yī)院怎么可能花費那么多名貴藥物在她們身上,二格格的生母董氏一入宮就是貴人,大封后宮之后又封了嬪,難免有些自視甚高,加上董氏對宜敏的敵意,不免在宜敏面前耍些小心思,卻哪里瞞得過早已成精的宜敏,這種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養(yǎng)來作甚?
這樣一個對她有敵意的格格將來若是嫁到了蒙古,宜敏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有利用價值的方小說西宜敏從來不會多費心思,當然她也不會掉價到對一個小丫頭動手,宜敏只需yà
袖手旁觀就足夠了。后宮里被董氏母女得罪過的女人自然會出手,要弄死一個先天不足的小丫頭實在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只要伺候的人照顧稍微不經(jīng)心一些,再加上一點點生克之物,輕易就能置其于死地。
宜敏親昵地點了點大格格的額頭,笑罵道:“你這丫頭莫不是吃妹妹的醋了?今兒四兒和五兒第一次來請安,還不興本宮夸夸她們了不成?”說著轉頭對一邊一直沉默不語的三格格眨了眨眼睛,“三丫頭你說說,你家大姐姐是不是個醋壇子?”
調侃的語氣加上戲謔的表情,成功讓繃著一張臉的三格格笑了出來,她看了看對面有些羞惱地紅了臉的大格格,再看看一邊瞪大眼睛茫然地看個不停的兩個小丫頭,不由得笑出了聲,很是識趣地跟著開起了玩笑道:“皇額娘說的是,怪不得女兒剛剛總覺得有一股子酸味迎面而來呢!原來竟是大姐姐打翻了醋壇子呀——”說著還拉長了語調,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大格格佯怒地瞪了三格格一眼,嗔道:“好你個三丫頭,本格格全身上下除了香味,什么時候有過酸味兒了?”說著還握起拳頭對著三格格比劃了兩下,一幅回去再找你算賬的表情,讓旁觀全場的四格格和五格格目瞪口呆,在她們心中自家大姐一直以來都是端莊嫻淑的典范,什么時候有過這樣潑辣的言行舉止,而平日里絲毫不茍言笑的三姐姐竟然也一改風格,牙尖嘴利的讓人絕倒,讓兩個小丫頭大開了一番眼界。
三格格經(jīng)過這么一鬧倒是放開了,昂著頭抬起下巴,一幅誰怕誰的架勢,倒是讓本就頗為出色的容貌變得更加生動起來。三格格是個倔強的性子,平日里事事不肯服輸,樣樣都怕被人比下去。畢竟三格格終究只是康熙養(yǎng)女,身份上的差距是無法彌補的,即使恭親王為了提高她的身份特地將她生母提到側福晉的位置上,但這不能改變她親王庶女的身份。
這也導致了三格格心中自卑卻用外表的冷漠來掩飾,平日里說話做事更是思慮再三,生怕行差踏錯遭人恥笑,簡直可以稱得上謹小慎微了。這樣的性子其實宜敏并不喜歡,但是看在恭親王常寧的情面上,宜敏對三格格還是照顧有加的,至少格格所的奴才沒人敢輕慢她,當然若是出了格格所可就不一定了,這宮里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多了去,難免有些閑言碎語跑到格格們耳朵里,讓三格格和其他幾個格格之間總是有條鴻溝隔著。
宜敏對此并沒有可以做出改變,逆境出人才,知dà
點人心險惡并不是什么壞事。何況,宜敏從未想過將這些注定要和親的格格嬌養(yǎng)得不知世事,天真單純的人是無法在后宮生存的,這一點同樣適用和親到蒙古的女人,在人生地不熟的蒙古草原上,若沒有堅定不拔的心性和強勢的手段是很難活下來的。若是這幾個格格將來到了蒙古也只有送命的份,那豈不是白費了宜敏的一番苦心?好歹這些年宜敏在她們身上花了不少心力,她可不想血本無歸呢!
三格格作為前世的純禧大公主,宜敏對她抱有極大的期望,畢竟她的心性是最適合蒙古草原的,所以宜敏刻意對她多加磨練,將來也好給她的榮憲一個助力,至于其他幾個格格不過是湊人數(shù)罷了,能不能培養(yǎng)成才就看她們自己的表現(xiàn)了,宜敏還沒有善心到為她人做嫁衣的地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