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到——”正當宜敏和幾個格格輕松談笑的時候,外面傳來小太監的高聲通報,四位格格一愣,忙不迭地站起身來,宜敏則是微微一笑,優雅地起身領著幾個女孩子迎了出去,那不緊不慢的步子看得身后的格格們都替她著急,接駕還能這樣漫不經心的?好不容易隨著宜敏挪到門口,康熙那明黃色的身影已經出現在正殿大門前了,宜敏雙手交扶在身前,斂身為禮溫聲道:“臣妾恭迎皇上圣安!”
跟在宜敏身后的格格們,見了康熙個個一臉恭敬,整齊劃一地向康熙行禮請安。“女兒給皇阿瑪請安。”這些格格們從出生起見過康熙的次數寥寥可數,以康熙的個性能不能記得自己有幾個女兒都很難說呢!作為皇家女兒,一旦被皇父遺忘就意味著不受重視,不受重視的皇女恐怕連奴才都不如,平日里只能被教養嬤嬤之類的奴才壓制得死死的,即使將來受封出嫁也擺脫不了**縱的命運,所以這幾位格格為了能多在康熙面前露臉也一定會巴結好宜敏。
“不必多禮!”康熙伸手扶著宜敏的胳膊,本來和悅的神色在見到宜敏身后幾個女孩兒后就收了起來,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沉聲道,“都起來吧!”說著對著四個女兒揮了揮手,格格們聞聲起身,低垂著頭不敢直視康熙,待聽見康熙冷淡的聲音之后不由得微微顫抖,隨著*
m.zww*康熙在前朝內廷的威嚴日重,身上那股子天子之威更加懾人,不說妃嬪奴才,就算是康熙的子女見了他都大氣不敢喘。
康熙見了幾個女兒這般拘謹的模樣,不由得心中失望,不再去看那幾個輕微顫抖的女兒,只是看著宜敏道:“日頭這般毒辣,皇貴妃何必親自出迎呢?萬一曬著了怎么辦?”在外人和兒女們面前,康熙一般都會稱呼宜敏皇貴妃而非閨名,一來康熙對維護自己威嚴的形象很是執著,二來他不想讓外人知dà
宜敏的閨名,所謂為尊者諱,正如玄燁二字朝野內外皆需避諱一樣,宜敏的閨名雖然不為外人所知,外朝也就罷了,但是他也不容許內廷有人僭越用這兩個字,之前大封后宮的時候,禮部擬定的封號中有“宜”“敏”二字,惹得康熙大怒,劈頭蓋臉地訓斥了一頓,并嚴令以后不許用這兩個字作為嬪妃封號,惹得禮部官員滿身冷汗加一頭霧水。
宜敏聞言抿嘴一笑:“皇上多慮了,妾身哪有這般柔弱,一點點日頭還能曬壞了不成?”說著舉起帕子給康熙拭了拭額前的汗珠,又看了看那落在青石板上的刺目陽光,關切道,“倒是皇上一路過來定是熱的很了,還是快進去吧,大殿內好歹涼快些。”康熙這個時辰過來顯然是乾清宮剛剛下朝,一路上經過御花園草木成蔭,加上御輦華蓋的遮擋,其實絕對曬不到哪里去,不過這種話卻是不能說出口的,總要讓康熙感覺到自個是時刻受到宜敏的關心和重視的才成嘛!
果然康熙神色大悅,拉著宜敏的手邁步走入正殿,果然迎面而來一陣涼爽的氣息,讓人精神一振,四位格格亦步亦趨地跟在兩人身后,低垂的眼中閃動著莫名的光,她們何曾見過如何和顏悅色的皇阿瑪,連皇貴妃出門迎接都擔心會被熱壞了?這等理由分明可笑得很,她們偏偏笑不出來,只因她們看得出自家皇阿瑪說這話的時候顯然是認真的,不是那種敷衍的場面話。
除了大格格年紀較長,加上從小耳濡目染,顯得較為平靜淡定之外,其他三位格格都是連忙低頭強自鎮定,一直都聽說皇貴妃是寵冠后宮的主,但是道聽途說和親眼所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尤其看到她們心目中威嚴冷峻的皇阿瑪,竟然擁有如此柔和體貼一面,不免受到較大的刺激,尤其是四格格和五格格更是心中不是滋味,她們每年見皇阿瑪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見面都會害pà
得發抖,與眼前這個怎么看都和藹可親的模樣可謂天壤之別。
幾位格格突然覺得滿宮里的嬪御整日里勾心斗角是何等的可笑,那些滿心爭寵的女人只怕從未見過皇上和皇貴妃相處時的情形吧?有皇貴妃珠玉在前,那些女人再怎么爭只怕也是白費功夫而已!這其中也包括這些格格的生母,張貴人和布貴人平日里見到女兒的時候,話里話外難免透露出讓女兒好好表現以博得皇上寵愛,盡量多為她們在皇上面前說好話的意思,而幾位格格難免也心中動容,畢竟生母若是得寵,她們自然也能受惠,只是如今親眼見了康熙這明顯的區別對待,幾位格格的心不免都涼了下來,暗地里的一些小心思也乖乖地收了起來。
宜敏將幾個小丫頭的表情變化都看在眼里,心中冷淡一笑,格格身邊的奴才大多都是她的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她的耳目,隨著宜敏對幾位格格的重視,不只是張氏和兆佳氏,就是六嬪和其他貴人為了拉攏她們也是動作頻頻,尤其是三格格這位養女背后站著恭親王,又與她們并無利益沖突,自然更是拉攏的重點對象,為了不讓這些孩子頭腦發熱做出些傻事,宜敏說不得就要給她們澆點涼水,才借故留著她們敘話直到康熙駕臨,沒什么事比親眼所見更能讓人信服了,相信只要不是蠢到一定地步的話,幾個丫頭會知dà
該如何選擇的,若是真的有誰不識相的話,宜敏說不得只能放qì
她了……
康熙挽著宜敏在主位上坐了下來,雀兒很是機靈地端上一碗早就冰鎮好的蓮子湯,宜敏接過小巧的碗遞到康熙手中,柔聲道:“這蓮子湯是一早熬好的,本想再冰鎮一會就讓人送到乾清宮去的,皇上既然來了就先用一碗解暑吧?”宜敏白皙的手上端著精致小巧的黃龍地瓷碗,金白交映之間更顯得芊指瑩白如玉,仿若透明一般。
康熙很是熟練地接了過來,用銀勺舀起晶瑩剔透的糖水放進嘴里,只覺得一股冰涼之氣擴散開來,微微的甘甜在味蕾之間彌漫,因燥熱天氣帶來的煩躁之氣似乎也減輕了不少,細細咀嚼著湯水中那飽滿澄黃的蓮子,燉得軟糯的蓮子入口即化,帶著清甜的口感卻沒有蓮心的苦澀,著實爽口又解暑,康熙細嚼慢咽地用著冰鎮蓮子湯,絲毫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除了宜敏之外的人面前,康熙素來重視規矩,尤其奉行食不言、寢不語,他不開口底下的格格們自然不敢擅自說話。
宜敏自然知dà
康熙是個愛面子的,見氣氛有些沉悶便主動對底下正經危坐的格格們開口道:“最近這天氣著實熱的慌,格格所的冰可夠用?”這宮里夏日用冰,冬日燒炭都是有定例的,除了乾清宮和兩位太后宮里管夠之外,個個宮里都是按照份例來算,阿哥和格格自然不例外,當然宜敏身為皇貴妃,還有兩個阿哥,三人的份例加起來那是絕對夠用的,加上康熙時不時過來,那規格自然是滿滿當當的,即使宜敏天天拿冰塊泡水洗澡都綽綽有余了。
可這些格格們不同,她們的份例本就比不上阿哥,而且一個個要么身子嬌弱,畏寒怕熱,要么年紀小不耐熱,每到夏天身邊的嬤嬤都要精打細算,不到酷暑基本上不敢用冰,生怕真到要用的時候份例不夠,如今宜敏這么一開口顯然是要給她們好處了,幾位格格頓時眼睛一亮,尤其是四格格和五格格,眼中的渴望幾乎要化為實質了,只是有康熙在場,她們不敢直接說不夠。
大格格揉了揉手中的帕子,嘴上氣道:“謝皇額娘關心,女兒那里的冰都是十足按著份例來的,依著往年的用度,許是夠了的……”嘴里說著夠,其實大格格心里明白那些冰塊根本不夠一個月使的,她自小體弱,夏天怕熱,冬天怕冷,用冰用碳幾乎年年超過份例,都是宜敏睜只眼閉只眼私下里給她添上的,其他幾位格格那是沒有這等待遇的,所以她也不敢直接把話說死,不然事后肯定會遭妹妹們的埋怨。
宜敏聞言只是笑了笑,又看向其他幾個格格,只見三格格眨了眨眼掩著嘴笑道:“有勞皇額娘惦記了,女兒天天來鐘粹宮賴著不走,格格所里的冰可不都省下來了?”三格格是個聰明的,她這樣一說就避開了冰是否夠用的話題,若是說夠了那肯定是謊話,畢竟這宮里除了幾位大頭的宮殿之外,那座宮里不是數著冰塊過日子?但若是說不夠,那豈不是說皇貴妃苛待了她們?要知dà
格格所的份例一向是十足的,從沒哪個奴才敢在這上面克扣半分,比起其他宮里那些經過三四層盤剝后才發下來的份例已經是極為豐厚了,她也不能不識好歹不是?
四格格和五格格年紀尚小就有些忍不住了,五格格仗著較為受寵,便大著膽子開口道:“回皇額娘的話,您知dà
女兒素來怕熱,這些日子用冰厲害了些,剩下的冰怕是……是……少了些……”看著宜敏含笑的眉眼,五格格越說越小聲,終究是不敢繼xù
說下去,看了看了康熙一眼就扭著手中的帕子低下頭去,身邊的四格格見狀縮了縮脖子,將剛剛想說的話也吞了回去,她可不敢在康熙面前放肆。
其實她跟五格格的情況差不多,屬于用冰也是比較兇的,值得慶幸的是她還有個親姐姐一同住格格所,五格格平日里都上大格格那里混日子,兩姐妹合在一塊兒用冰量直接省了一半,倒不至于像五格格那般拮據,如今才八月中旬,五格格那里已經把今年的冰用的差不多了,接下來的一個月還不知dà
怎么過呢!
以宜敏的耳力自然聽見了五格格的話,只是宜敏卻當沒聽見一般不曾回應,雖然加些冰盆于她而言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但她卻不愿這般容易讓這些丫頭們如愿,畢竟輕易得來的東西不懂得珍惜,若是次數多了指不定還被認為是理所當然,那宜敏的人情豈不是顯得太過廉價了?除了自己的親生兒女之外,宜敏可不是那種不計回報的爛好人,做人情那也要看做給誰看?康熙雖然面上看著冷淡,誰知dà
心里怎么想呢?
宜敏之所以當著康熙的面提出來,就是因為兩個小丫頭似乎有些恃寵而驕了,四格格有大格格看著還算是靠譜,但是五格格就有些不著調了,只不過因著學規矩辛苦,然敢在康熙面前給身邊的嬤嬤上眼藥,格格們身邊的嬤嬤可是宜敏細心挑選的老嬤嬤,無論資歷還是手段那都是極好的,只要肯按著嬤嬤的教導來學,將來掌管一個公主府那是綽綽有余的。
偏偏五格格聽信了兆佳氏的攛掇,覺得老嬤嬤仗著是皇貴妃指派的人處處作威作福,非要換成兆佳氏推薦的嬤嬤,康熙當時沒說什么,心中卻是不滿的,當初給幾位格格選教養嬤嬤的時候,宜敏都是和康熙商量過的,這些嬤嬤平日里的所作所為都逃不過康熙的眼睛,雖然嚴格了些,卻稱得上盡心盡lì
,竟被五格格說得那般不堪,若非康熙對后宮諸事了如指掌的話,只怕真的會認為宜敏苛待了五格格呢!
五格格的話康熙聽在耳里,記在心里,從那以后就對布貴人有些冷淡起來了,烏雅氏不過是個借口罷了,康熙最恨后宮的女人那孩子作伐子,擅自插手阿哥和格格的教養,兆佳氏既然觸了這個霉頭,自然討不了好處。更重yà
的是宜敏自知已經有了身孕,為了自己女兒著想,自然不能讓五格格擋在康熙眼前,即使只是一分的寵愛也不行,她的榮憲必將是大清獨一無二的公主,不同于阿哥們的韜光養晦,身為公主只有萬千寵愛集于一身才沒人敢欺,將來出嫁才能挺直腰桿,即使到了蒙古大草原也沒人敢慢待她半分,她絕不容許自己的女兒步上前世的后塵!
就宜敏說話的這么一小會功夫,康熙已經將一小碗的冰鎮蓮子吃的干干凈凈,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水漱了漱口,又用巾帕抹去唇邊的水漬,自顧自對著宜敏道:“這小廚房的手藝越發長進了,剛剛一路行來的暑氣一下子全消了,這些廚子當賞!”康熙是個極為怕熱的人,紫禁城又是個蒸籠一般的地方,所以每到夏天康熙一有空閑基本上都會窩到宜敏的鐘粹宮里,甚至還把一部分奏折也從景陽宮挪到鐘粹宮房批閱,只因這鐘粹宮比起其他宮殿硬是多了三分涼爽通透。
宜敏眼波流轉間嗔了康熙一眼:“能得皇上夸一句好便是他們的福氣了,何談什么賞賜?再說了,妾身難道就是那般小氣之人不成?”這小廚房在宜敏心里可謂重中之重,除了宜敏的心腹之人,誰也不許接近小廚房半步,對于自己人宜敏素來大方得很,平日里若是出些好菜色,自然少不了得到大大小小的賞賜,康熙提起這事純粹是沒話找話說了。
兩人自說自話地開始聊起來小廚房的菜色,竟是把幾位格格撇到一邊去了。五格格見康熙和宜敏都沒有理會她,不由委屈地紅了眼眶,旁邊的四格格見狀連忙扯了扯她的衣袖,在皇父面前落淚可是失儀之罪,不想卻被五格格用力甩開了,五格格眼睛直瞪瞪地盯著康熙和宜敏,一副委屈萬分的模樣。
雖然五格格平日里對康熙又敬又怕,對宜敏也是恭恭敬敬,但因著康熙對她比其他格格要縱容寵愛些,加上宜敏素來也對她不錯,五格格從小到大極少有不順心的地方,心氣兒難免要高一些,加上沒了二格格壓在頭上,就覺得自個兒在格格們之中是獨一份,如今竟是對著康熙使起了小性子,讓旁邊的三位格格心驚膽戰,生怕被五格格連累了。
宜敏對底下的小動作一清二楚,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便裝著不經意看了五格格一眼,一副驚訝的表情道:“小五這是怎么了?剛剛不是還好好的嗎?”說著還詢問似的看了康熙一眼,康熙無奈地看了宜敏一眼,只覺得他的敏兒這么多年了還是這幅直來直往的脾性,雖然他剛剛有意晾著五格格才引著宜敏說話,沒想到宜敏還真把五格格給忘到腦后去了。
宜敏疑惑了好一會才恍然道:“難道小五是為了剛剛說的冰不夠用的事兒?”見五格格癟著嘴用力點了點頭,宜敏不由得失笑道:“這孩子可真是……本宮還當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幾塊冰嗎?若是不夠從本宮這里撥過去便是了,還能委屈了咱們小五不成?”這話任誰聽了都會認為宜敏是個疼愛孩子的,沒見五格格一聽這話就眉開眼笑,旁邊的三位格格也是眼露笑意,覺得這個夏天肯定能過的暢美舒適,只可惜這話落在早有芥蒂的康熙耳朵里可就不同了。
果然康熙聞言立馬不樂意了,他皺著眉頭看向五格格沉聲道:“小五這是學得什么規矩?所謂國有國法,宮有宮規,各宮各院自有定例,豈能隨便更改?汝身為格格,份例在宮中已經算是極高了,小小一個人兒何來那么多的要求?何況宮里不止你一個格格,怎么不見你的姐姐們抱怨?偏生就你嬌貴了不成?若是人人都嫌份例少,個個都來討要,成何體統?”康熙教xùn
起人來那絕對是滔滔不絕地不留情面,尤其他對五格格之前的作為已經有所不滿,如今逮著機會自然是怎么嚴厲怎么來!
五格格頓時就被康熙一番疾言厲色的訓斥嚇呆了,淚珠兒在眼眶里轉啊轉,終于沒忍住落了下來,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宜敏見了忙站起身走到五格格跟前,將她摟在懷中輕輕拍撫著,嗔怪地瞪了康熙一眼:“皇上就少說兩句吧!小五還是個孩子呢,哪里懂得那些大道理?”好聽話誰不會說,在皇家寵愛就是慢性毒藥,能讓人喪失警惕和上進心,尤其皇家的孩子更是如此,宜敏看誰不順眼絕不會一棍子打死,她只會讓她自取滅亡。
康熙被宜敏瞪了一眼,又見把女兒訓哭了,也有些不好意思,訕訕地住了嘴,心中卻是有些不以為然的,五格格都六歲了哪能真的這般不懂事?肯定是被布貴人那女人教壞的,果然當初就不該聽信著這丫頭的哭求,將她的教養嬤嬤換掉,兆佳氏身邊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嬤嬤,竟然將好好一個孩子教成這幅驕縱的性子,簡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一樣是格格,大格格和三格格多么溫和嫻靜,就是同歲的四格格也是乖巧懂事,看來以后要限制后宮的女人接近他的阿哥和格格才行,免得一個個都被帶壞了。
宜敏不用看也知dà
康熙心里想些什么,她正是要借此給兆佳氏一個教xùn
,翅膀還沒長硬就敢陽奉陰違,成天一幅生怕宜敏搶了她女兒的防狼模樣,一個小小貴人所出的格格,就算白送給她她還嫌寒磣呢!之前教養嬤嬤的事若非她習慣凡事多留了個心眼,只要事關阿哥格格的教養全都在康熙那里過上明路,只怕這回被兆佳氏背地里陰了還不知dà
呢!既然兆佳氏覺得自己有本事教養好女兒,那么宜敏豈能不如她所愿?她倒要看看一個驕縱任性到無知的格格將來怎么生存?
“好了好了,不哭了。”宜敏拿起帕子給五格格拭了拭眼淚,這才示意大格格將她領回去坐下,然后對著康熙勸道,“皇上何必動怒呢?今年的夏天比起往年要熱許多,孩子們受不住多用些冰也是正常的,妾身其實正要跟您說說這事兒呢!這兩個月來宮里中了暑氣的人不少,覺著是不是該給各宮各院多添些冰盆才好?”
康熙見宜敏一臉期待的模樣,不由得揉了揉額頭,突然覺得他的敏兒比小孩子難對付多了,其實他何嘗不知今年夏天的情況,只是前朝為了體恤朝臣,他已經賜了不少冰給各個王公大臣的府邸,冰窖庫存的冰數量有限,宮里若是在增加數量的話只怕就不敷使用了,可是看看宜敏,又看看底下可憐巴巴的幾個女兒,還是心中一軟,罷了,還能苛待了自己的兒女不成?
就在康熙正要妥協同意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快步進來通報:“啟稟皇上,皇貴主子,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來了。”聞言康熙和宜敏都露出了笑容,宜敏連聲道:“還不快讓阿哥們進來!”想了想又轉頭對侍立一旁的雀兒吩咐,“快去小廚房端三碗酸梅湯過來,給阿哥們解解暑。”之所以沒讓端冰鎮蓮子湯,是因為宜敏很是懂得男人的心思,尤其是康熙這樣高高在上的男人,往往都喜歡獨一無二的特殊對待,凡是宜敏為康熙準bèi
的,絕不會再準bèi
第二份給其他人,宜敏不會在任何小細節上出現失誤,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古今通用。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可能對如今后宮的皇子皇女有些懵,咱就給出個排行。阿哥們皇子的排行是按照出生排序,而幾阿哥則是序齒,一般清朝都是六歲之后才序齒,如今后宮有序齒的阿哥只有大阿哥承瑞,二阿哥賽音察渾和三阿哥保清(大名未取)。至于格格們則沒有序齒之分,無論是否夭折都是按照排行。
皇長女(康熙7年)生母庶妃張氏(十七年底晉貴人)
皇次女(康熙10年-17年12月殤)生母貴人董氏(十七年底晉端嬪)
皇三女(康熙10年)恭親王庶福晉晉氏所出,一出生即被康熙收養
皇四女(康熙13年3月)生母庶妃張氏(十七年底晉貴人)
皇五女(康熙13年7月)生母布常在兆佳氏(后晉布貴人)
皇長子承祜(康熙8年-10年2月)生母皇后赫舍里氏
皇次子承慶(康熙9年-10年2月)生母庶妃納喇氏(十七年底惠嬪),后歸于慧妃名下。
皇三子承瑞(康熙9年10月)生母榮妃馬佳氏
皇四子賽音察渾(康熙10年11月)生母榮貴妃馬佳氏
皇五子胤褆(康熙11年)生母常在納喇氏(十七年底惠嬪)
皇六子胤礽(康熙15年)生母貴人赫舍里氏(后晉僖嬪)
皇七子萬黼(康熙16年)生母庶妃納喇氏(后晉常在)
皇八子胤禛(康熙18年)生母常在烏雅氏(后晉貴人)
皇九子胤禶(康熙18年)生母常在納喇氏(后晉貴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