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經歷過無數次的賑濟。
可沒有一次賑濟災民,能細致到了這種程度。
每一個人,每一戶人家,他們的過去,他們的現在,他們的未來……
接著,他吁了口氣,此時,他才想起了太子指責自己的話,太子指責自己務虛,指責自己不知民間疾苦,指責自己的施政,簡直就是笑話,指責百官,是一群自我感動于所謂的仁政,實則,卻是不堪為人的渣滓。
這些話,太偏激了。
不是一個太子應該說的話。
弘治皇帝方才,甚至有些惱羞成怒。
可如今……
弘治皇帝不發一言,他看著朱厚照,良久,他淡淡的道:“太子方才指責朕……”
這話,分明是向劉健等人說的。
劉健等人不由的看向了太子,心里搖頭。
太子殿下還是太頑劣啊。
像個孩子,永遠長不大。
幸好,陛下只有一個兒子,否則……怕是……
許多人對太子,心里或多或少是透著失望的。
他們無法理解太子的行為。
尤其是身為人子,指責君父,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弘治皇帝接著道:“他說朕不知民間疾苦,昏聵無能,諸卿家,怎么看待呢?”
“……”
劉健等人默然無語。
本來就因為下西洋的事,攪得頭痛了,現在又出了個不靠譜的太子。
方繼藩此時道:“陛下圣明!
眾人頓時一怔,此時倒是想起了什么,紛紛道:“陛下圣明!
弘治皇帝笑吟吟地看了方繼藩一眼,這個該死的馬屁精。
那徐經的船名,該叫人間渣滓方繼藩才對。
自然……
這只是一個念頭而已,弘治皇帝深知,這數萬言的奏疏背后,有太子的心血,也有方繼藩的功勞。
他不露聲色地道:“朕有時也會想,朕這么多年來操心勞力,說是圣明也不為過吧,歷朝歷代的天子,和朕論起勤政二字,朕也絕不會比他們差。”
“可是……太子還真說對了……”
劉健等人不禁詫異,忍不住道:“陛下何出此言?”
他們覺得,陛下是氣糊涂了。
弘治皇帝道:“朕……也有遠不如太子之處啊!
一聲嘆息之后,弘治皇帝點了點案牘上的奏疏道:“都給諸卿們看看吧,他們也應當學習,好好看看,事是該怎么做的!
幾乎沒有人能聽出,弘治皇帝的話,大抵是出自肺腑,還是諷刺。
不過朱厚照聽著,卻是很爽。
兩個月以來,所有的情況,和農戶們同吃同住的生員們進行摸底和調查,等到生員們的資料匯攏一起,朱厚照和方繼藩再根據這些細致的情況來斟酌著,最后為每一個流民安排后路。
如方繼藩所言,單純的發放糧食,所謂的賑濟,是無用功的。今日賑濟了,明日呢?
這些流民,這些百姓,其實從來要的,不是朝廷和官府的施舍。
這天下需要的,其實也不是所謂的善人。
眼下這大明,最需要的,是給人一條出路。
是可以告訴這些受災的百姓,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一個可以謀生,可以立業的前途。
可要做到這些,太難太難了!
在這大明,就算是再能干的能吏,再優秀的官員,也不過是懷著善人的心態,開倉放點糧食,然后得到那些餓極了的人,一聲恩公似的贊許。
可……這其實沒有意義!
要為每一個人安排一個前程,就需要弄清楚每一個人的底細,知道他能做什么,他擅長什么,他家里有什么負擔,否則你一拍腦袋,好啦,張三八家沒有土地,讓他們去關外開墾吧,開墾出來的地,全算他家的,你以為你這是好心,是善意,可是這等好心,卻會令張三八家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張三八有一個病重的老母親,他的母親沒有人照顧,你這時候讓他出關開墾,他就不得不帶著他的老母前去,而這一路顛沛流離,到了關外那更惡劣的環境,他的母親怎么辦,能活多久?
因而了解了情況,方才能針對張三八這一戶人家,暫時先安排在西山務工,因為張三八需要的是暫時的安穩,不可再經受顛沛流離了。
而那李家兄弟,家里壯丁多,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