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彭加木出生是在此次事件發生的25年后,由此可以試著推測一下,樓蘭古國被外國人發掘也許是讓彭加木關注羅布泊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此次科考是否跟中科院企圖探索樓蘭文化也有一定的關系,可以暫時保留意見,在心里默默打個問號。
第四,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失蹤了。
羅布泊難入難出,又充滿神秘元素,所以膽大的探險者不止彭加木和赫文,古往今來,前來試圖解開它秘密的人不計其數。
敦煌也是羅布泊的一部分,唐僧就曾在自己的《大唐西域記》里寫過“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著則死,無一全者”,有的人甚至渴死在離泉水只有幾步之遙的地方,讓人無法理解。
有一份不完全統計的近代羅布泊附近失蹤死亡人口的記錄: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么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員失蹤,事隔30余年后,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余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
兩年后,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臥干尸,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后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處發現了其中2人的尸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尸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干渴而死。
死后,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余純順就是上海人)。
1997年,甘肅敦煌一家3口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樓蘭附近尋寶,結果一去不復返,最后3人尸體被淘金人發現。
同年,昌吉有4個人開著大卡車,到羅布泊南岸的紅柳溝找金礦,結果沒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紅柳溝附近找到了4具尸體和一部爛車。
2005年末,敦煌有人在羅布泊內發現一具無名男性尸體,當時據推測該男子是名“驢友”,法醫鑒定其并未遇害。
這具尸體被發現后,也引起了國內數十萬名“驢友”的關注,更有人在互聯網上發出了尋找其身份的倡議,最后在眾人的努力下,終于確定了該男子的身份,并最終使其遺骸歸回故里。
經查明,該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羅布泊內探險,但為何死亡,卻一直是個謎……
2007年,有一具干尸被發現,曾一度被懷疑是彭加木,但DNA檢測否定了這個推測。
所以,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即使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仍然一無所獲。
探寶者前赴后繼地進入羅布泊,明明危險,依然義無反顧,肯定是有足夠吸引人的東西在里面,九龍甚至在想,那位隕友在此碰到的藏民,他所說家庭遇到變故,所以不得不轉讓天珠,這個故事有可疑之處,也許,這位藏民極有可能是在羅布泊某一處發現了寶藏,其中就包括天珠。
九龍和何鋼在此險惡之地,盡力尋找著,他們也想能和瑞典人斯文?赫定一樣,發現深藏寶藏的地方。
天氣是那么的炎熱,九龍實在是受不了了,他覺得如此漫無目的的尋找,無異于大海撈針,還是放棄算了。
此時,一位藏民從遠處走來,他上身穿著白繭綢鑲錦緞齊腰短襯衫,左襟大,右襟小,再穿棉料縫制的圓領寬袖長袍,用加差朶拉(七彩大花帶子,用紅、綠、青、紫等七色條紋裝飾毛料長帶,長約2米,寬約20厘米)將楚巴圍系在腰間,兩袖交叉經前腹圍系在腰后,長袍下垂的部分邊沿齊于膝蓋,腰部形成一個囊帶,用來裝隨身攜帶的物品。
褲子腰圍、開擋和褲腳都很寬廣,腳穿短統藏鞋,頭戴氈禮帽。
九龍興奮了,他仔細地往對方的脖頸上看去,可是沒有見到天珠,會不會對方把天珠藏在什么地方了?
他試探性問對方有沒有天珠轉讓,對方還好懂得聽普通話,聽了笑著說道:“天珠仍佛緣,我自己仍在尋找呢。”
九龍忙問對方哪里可能有,對方往遠處一指:“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
九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什么意思?
何鋼笑道:“我明白他的意思,說遠,應該指西藏,說近,就是這里,是了,極有可能是樓蘭古國里面,我們趕緊走。”
何鋼收拾行裝,催促九龍快走。
“為何在樓蘭古國能出土沙漠古天珠?”
九龍邊走邊問。
“因為古代西域樓蘭古國是東西方交流的要塞,這里匯集了各種文化,各種宗教,比如薩滿教、祆教(拜火教)、佛教、摩尼教、景教、***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最主要還是信仰佛教為主。
“樓蘭,是西域古國名。它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樓蘭位于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沖。
“國人屬印歐人種,語言為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二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
“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