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ug 18 07:47:45 cst 2014
唐代天寶年間,有一個叫劉清真的人,與他的同伴們共二十人在壽州作茶葉生意,每人趕著一匹馬馱著貨物到外地去賣,走到陳留遇賊寇,有人開導他們,讓他們去魏郡。
劉清真等人又到魏州去。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開導他們到五臺山去。
清真等人怕勞苦,因為此地離五臺山還很遠。
于是老和尚請他們回到寺廟里先住下。劉清真等人私下議論,懷疑老和尚是文殊師利菩薩,就跟著和尚回來,走了幾里,來到廟中。(蘭若代指的寺廟?)
廟里的殿宇莊嚴潔凈,他們都肅然起敬。
老和尚為他們說法,大講特講對各種程度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以讓他們形成信念。
劉清真等人都有了出家的念頭,跟著老和尚住持在這廟里,一共二十多年。
老和尚忽然對劉清真等人說:“有一個大磨難就要出現,你們一定會遭到它的禍害,應該先為你們預防一下。不然,就會敗壞人們的誦經、齋戒等佛事。”
于是他讓劉清真等人跪下,他口中含著水逐個噴他們,口中還念著秘訣。
劉清真等人全變成了石頭。他們心中什么都明白,卻不能移動。
不長時間,代州的幾十個吏卒,到五臺山寺廟去捕捉什么人,走到劉清真等人住
的地方,只見有荒草和石頭,就各自作罷離去。
到傍晚,老和尚又來,用水把他們噴成人。(高深的法術!)
劉清真等人這才知道他是神靈,才知道自己遇上了菩薩。
他們全都爭先恐后地精心進取。
一個多月以后,老和尚說:“現在又要有一個大磨難出現,一定會大力搜索你們,那該怎么辦呢?我想把你們送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你們是不是都愿意去?”
劉清真等人都愿意。老和尚讓他們全都閉上眼睛,警告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偷看,敗壞了你們的大事。只要覺得到了地面,就可以睜開眼睛。如果到了山中,看到一棵大樹,應該共同在樹下躲避。樹上有藥長出來,就吃了它。”
于是分別給他們每人一丸藥,說:“吃了這藥就不再知道饑餓,應該想只有圣道才是超脫塵世的橋梁。”
說完他們就行禮,行完禮就閉上眼睛。
他們覺得自己在冉冉上升,身體飄在虛空之中。
大約半天左右,腳就碰到地面。睜開眼,見到一片大山林。
有人遇上砍柴的,問那地方的名稱,原來是廬山。
走了十幾里,看見一棵大藤樹,有五六圍粗,綠蔭遮蔽太陽。
劉清真等高興地說:“大師說的那棵奇樹,一定是這棵樹!”
各自拔草坐到樹下。幾天后,大樹上長出白菌。白菌很鮮麗,有光澤,總是輕飄飄地在動。眾人互相說:“這就是大師說的那靈藥,采下來咱們共同分著吃。”
其中有一個人,欺騙了大家,自己先把那菌吃光了。
伙伴們沒有不生氣的,斥罵道:“你違背了大師對我們的教導!”
但是已經如此了,也不能打他。時間長了,那人忽然不見了。
抬頭一看,他在樹梢上安安穩穩地坐著。
劉清真等又說:“你因為吞了藥,所以才能升高。”那人到底不肯下來。
經過七天,那人通身長出綠毛,忽然有一只仙鶴翱翔在他的頭上。
于是他對十九個人說:“我實在是對不起大家,但是現在已經成仙了。將要離開大家,到天上去謁見玉帝。各位應該各自勤勉努力,成為一個最好的神仙。”(自己干了這么齷齪的事情偷吃靈藥,還勸大家做好人,神仙也這么偽善?)
劉清真等請他下來與大家握手告別,他看也不看,就乘著云朵上升,好長時間才消逝。
劉清真等人因為失去靈藥,就只好各自散開回到人間。
中山的張倫,親自聽到劉清真等人說的這件事。
【原文】唐天寶中,有劉清真者,與其徒二十人于壽州作茶,人致一馱為貨。至陳留遇賊,或有人導之令去魏郡,清真等復往。又遇一老僧,導往五臺。清真等畏其勞苦,五臺寺尚遠,因邀清真等還蘭若宿。清真等私議,疑老僧是文殊師利菩薩,乃隨僧還。行數里,方至蘭若。殿宇嚴凈,悉懷敬肅,僧為說法,大啟方便。清真等并發心出家,隨其住持。積二十余年,僧忽謂清真等曰:“有大魔起,汝輩必罹其患,宜先為之防;不爾,則當敗人法事。”因令清真等長跪,僧乃含水遍噴,口誦密法。清真等悉變成石,心甚了悟,而不移動。須臾之間,代州吏卒數十人,詣臺有所收捕,至清真所居,但見荒草及石,乃各罷去。日晚,老僧
又來,以水噀清真等成人,清真等悟其神靈,知遇菩薩,悉兢精進。后一月余,僧云:“今復將魔起,必大索汝,其如之何,吾欲遠送汝,汝俱往否?”清真等受教,僧悉令閉目,戒云:“第一無竊視,敗若大事。但覺至地,即當開目。若至山中,見大樹,宜共庇之。樹有藥出,亦宜哺之。”遂各與藥一丸云:“食此便不復饑,但當思惟圣道,為出世津梁也。”言訖作禮,禮畢閉目,冉冉上升,身在虛空。可半日許,足遂至地。開目,見大山林。或遇樵者,問其地號,乃廬山也。行十余里,見大藤樹,周回可五六圍,翠陰蔽日。清真等喜云:“大師所言奇樹,必是此也。”各薙草而坐。數日后,樹出白菌,鮮麗光澤,恒飄飄而動。眾相謂曰:“此即大師所云靈藥。”采共分食之。中有一人,紿而先食盡。徒侶莫不慍怒,詬責云:“違我大師之教。”然業已如是,不能毆擊。久之,忽失所在,仰視在樹杪安坐。清真等復云:“君以吞藥故能升高。”其人竟不下。經七日,通身生綠毛。忽有鶴翱翔其上。因謂十九人云:“我誠負汝,然今已得道,將舍汝,謁帝于此天之士。宜各自勉,以成至真耳。”清真等邀其下樹執別。仙者不顧,遂乘云上升,久久方滅。清真等失藥,因各散還人間。中山張倫,親聞清真等說云然耳。(出《廣異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