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之再許芳華 正文 第五百零一章 又來貴客,平樂心動

作者/剎時紅瘦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因為擔心著安然的事,旖景這晚睡得不甚安穩(wěn),早起晨省之后,便回房又睡了一陣回籠覺,直到午時才醒,神色反而有些困倦的怏怏,幾個丫鬟看在眼里便知午后是不該再睡了,否則晚上又得失眠,于是都陪坐在宴息處圍著熏籠說趣話,陪主子打發(fā)午后的閑睱時光。

    這么熱鬧了一陣,旖景才覺得滿身的乏意消散了些,正打算先讓胡旋去榮禧堂問問老王妃有沒午憩,要去陪祖母說一說話,哪知就有祝嬤嬤反而陪著康王妃來了關睢苑。

    原來是康王妃趁著今日天色放晴,來問老王妃安,先頭陪著說了好一陣話,問起旖景,老王妃便讓祝嬤嬤陪著來了。

    旖景連忙請了康王妃在炕上坐,丫鬟們早把熏籠撤了出去,奉上茶點。

    “不知王妃今日駕臨,該去迎候的,是我失禮。”旖景很過意不去。

    “不妨事,是我來得突然。”康王妃一如既往地和氣,品了品茶,贊了幾句加了蘭蕙的茶味香郁,說著都是些家常閑話,卻似乎是要長坐的勢頭。

    旖景便領悟過來康王妃是有要緊話說,把屋子里侍候的丫鬟都差遣出去。

    果然康王妃就笑著說道:“有一件事,是關于平樂,得煩勞阿景廢一廢心。”并不急著往下說,康王妃似乎也在斟酌語句,捧著茶又微微抿了兩口,抬眸看了看旖景帶笑洗耳恭聽,這才放了茶碗,拉了旖景的手:“我就平樂一個女兒,王爺打小疼她疼得沒邊兒,驕縱得倒比幾個男孩兒還要淘氣,那時她年齡小,爭強好勝性子急躁,也不知做出多少任性逞強的事兒,世人都道她跋扈,便連我娘家?guī)讉侄女都對她敬而遠之,我也知道外人議論的那些話,也勸著王爺莫要再驕寵著平樂無法無天,可不頂用。”

    旖景打小就聽了不少平樂的劣跡,諸如蠻橫惡毒等等評價,可她與平樂結交下來,雖也感覺到了平樂的咨意枉為、愛憎分明,卻也深知平樂直率,旁人沒有惹她是萬不會無端挑釁,就算整治報復也都在明面,不比得有些貴女的擅長勾心斗角、冷嘲熱諷,不過世人偏偏注重表面的“親善”,認為才是大家閨秀的風范,好比平樂這樣實屬異類,自是會惹來不少閑話。

    其實平樂這人甚是重義,只要真讓她看重結交的好友,當遇煩難之處平樂都會打抱不平。

    可惜世人都信風言風語,只以為平樂惡毒,貴女們也不愿與她交善,平樂實在沒幾個知己。

    要說來傳揚最廣使平樂飽受詬病一事便是她曾毒打庶妹,頭上一直扣著頂跋扈不睦的罪名,卻似乎無人“記得”康王另一個庶女出嫁后被婆母刁難、妾室欺侮,因為那家婆母也是宗室出身,又瞧不上受圣上冷落的康王,康王妃前去交涉反而受了冷諷,說什么本看不上王府庶女,若非康王妃說服了太后出面決不會讓兒子娶庶女進門,嘲笑康王府的女兒嫁不出去,強逼著人接納。

    那時節(jié)康王府地位實在尷尬,圣上與太后一直忌防著這位先帝的長子,康王府的子女姻緣大多有些坎坷,就算康王世子娶妻,也沒有顯貴望族愿意把女兒嫁去做世子妃,康王世子妃出身不算太高,只是個普通世家女子。

    而這一位庶女因為才華不俗、溫婉貞靜,倒讓太后喜歡,因此便讓嚴家出面保了回媒,為她找了門勛貴伯府的姻緣,哪知興盛伯不敢得罪嚴家一口應承,伯夫人卻耿耿于懷。

    最后還是平樂為庶姐打抱不平,尋了個由頭把姐夫堵在外頭教訓了一頓,又殺上門去硬逼著把妾室發(fā)賣,一鞭子抽在庶姐夫家的大堂門檻上,沖著那惡毒婆母一番警告:“別看康王府不受圣上就信重就敢欺逼我康王府的女兒,想要寵妾滅妻,掂掂自己的骨頭幾斤幾兩,若我再知姐姐受到半點刁難委屈,哼,伯夫人今后可別出門,才能確保長命百歲。”

    那伯夫人也是宗室所出,卻并非王爺、郡王之女,被平樂這么一嚇,又打聽得太后知情卻沒責罰平樂跋扈,才再不敢苛待兒媳。

    世人議論起來,卻都沒人稱贊平樂護姐,反而一片指責,說她果然跋扈。

    又因為那些年康王府受天家冷落忌憚,有的貴女便對平樂冷嘲熱諷,平樂哪是能忍的,被她潑茶、抽鞭子、打臉的“名門淑女”不在少數(shù),人家是勾心斗角占嘴巴便宜平樂卻直接動手,她的惡名就這么傳得街知巷聞。

    平樂之所以與旖景交好,一來是因為她景仰大長公主,另外也是因為旖景從不曾學著那些貴女冷眼小看康王府。

    又說這時,旖景聽出康王妃話里意思,似乎是有關平樂的姻緣,心思又是一動。

    她想起上元節(jié)那日太后對平樂也比以往關注,康王妃是太后的侄女,比起旁人與太后更是親近,或許太后對她交了些底?

    卻并沒急著打探,只是笑著說道:“我也早有疑惑,并不是說覺得二姐姐性情不好,不過與王妃相差太大,原來都是王爺慣出來的。”

    康王妃溫婉賢良、知書達理,更難得的是通達明智,太后當年讓她嫁給康王并非沒有監(jiān)視的用意,按理康王會疏遠忌防著嚴家人,可這些年來,康王與康王妃卻是琴瑟和諧,好比上回金逆謀亂,若非康王這些年被康王妃規(guī)勸性情大轉,抵制住了欲望引誘,只怕就會引滅頂之災,又哪能像如今與天家芥蒂消彌,任宗人令掌宗室族務。

    眼下勛貴世家可還敢輕看康王府?

    旖景以為憑康王妃之智,決不是無可奈何才讓平樂養(yǎng)成這樣的性情,為世所不容。

    康王妃輕輕一笑,眼角斜舒:“我也不瞞阿景,平樂是我唯一的女兒,我是不忍讓她受苦,就算打小用禮法規(guī)矩約束著她貞靜柔婉,從前康王府那樣的境地,她在姻緣上也不會平順,女子這一生最無憂的時光或許就在閨閣時候,我也不想太拘束了她,總歸是希望她能得個真心愛重的良人,能識得平樂的好才會幸福美滿,一昧地隱忍,終究是會苦了她,我與王爺不怕她受世人詬病,也不愿她那般委屈,想著若平樂真沒有那樣的緣分,就算終身不嫁,我與王爺也都會疼愛她。”

    這話倒讓旖景吃驚,可想到平樂那個庶姐,是真溫柔敦厚的,結果出嫁后不也被夫家挑剔,倒有些理解康王妃的心思,感慨平樂當真好命,得了一雙超脫世俗真心疼愛她的父母。

    眼下大多貴族豪門,不乏疼愛子女者,可相比家族名望與富貴權勢,到底要居于次位,子女姻緣首先是要顧及家族利益,美滿幸福并非首重,若養(yǎng)著個被人詬病的女兒嫁不出去,更被望族視為奇恥大辱,多少閨譽有損的女子,不是落得個長住庵堂就是暴病夭折,康王夫妻因不想讓平樂委屈,有心養(yǎng)成平樂咨意而為的性情,雖也曉得婚事上頭艱難,卻也不愿平樂隱忍受苦,若無真心愛重平樂愿意摒棄禮俗之人,寧愿女兒不嫁。

    當然這也是因為平樂始終是宗室女兒,有郡主的封號也有封地食邑,就算不嫁將來也有立足之地,不怕康王夫婦逝世后無處安身。

    他們這般苦心打算一意為平樂著想,全不顧世俗禮制,實為不含雜質的愛女之心。

    “姻緣一事,我與王爺都全憑平樂心意,只要她看中的人德品無差,我與王爺并不注重門第,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寒門子弟都無妨礙,只這些年來,平樂卻沒有看中之人,不怕阿景笑話,她那性情,既不喜唯唯喏喏全無主見的男子,又更厭煩口是心非表面儒雅實則拘于世俗的所謂君子,而平樂的性情,也實在不適合詩書世宦之家……”康王妃長嘆了一聲:“前些日子我問她對婚事上可有考量,她才說了實話,稱最近常向阿景的先生魏郎請教棋藝,倒覺得魏先生雖然也是士人,卻沒有那些虛偽世俗之見。”

    旖景明白了,看來平樂姐姐已動芳心,康王妃這才想通過她與虞沨從中撮合這事。

    “我不知魏先生的意思,另又顧忌著他是詩書望族出身,魏家百年世家,只怕不容平樂。”康王妃有些為難。

    旖景卻也不好說篤定的話,她雖然看出魏淵對平樂十分欣賞,出自真心而非客套,但魏先生一貫不拘世俗,對姻緣一事尤為超脫,也說不定對平樂有沒有那般心思,只說魏家的情形:“魏先生父母早喪,只有一個長姐遠嫁湘州,因他自幼就是不羈性情,卻才華出眾,是被魏鴻儒拘在身邊教管,當年因為入仕之事與魏鴻儒起了爭執(zhí),游學在外多年,我是聽世子曾經說過,魏鴻儒也操心著先生的婚事,無奈魏先生不愿奉族中長輩的意愿……魏鴻儒并非俗人,或者不會聽信流言蜚語執(zhí)有偏見,魏先生又極有主見,若他真對二姐姐有心,必然能說服族中長輩,王妃既然開了口,我會轉告世子,讓他得空先探探先生的意愿。”

    康王妃很滿意:“我也知道這事多少有些不合禮規(guī),也只有阿景與遠揚不在意,愿意一助,不過姻緣之事不能勉強,若魏先生只當平樂是知己,也莫強求。”

    涉及姻緣,一般是先與家中長輩商議,鮮少有人先顧及小輩意愿,康王妃是看旖景不像那些貴女,毫不在乎平樂的聲名,樂意與平樂真心交好,想必也不是拘泥禮規(guī)的人,才提出這樣的事。

    旖景順著這個話題,說起太后:“上元那日見娘娘打量二姐姐的目光似乎頗帶考較,還以為太后是要替二姐姐指門良緣呢,后來太后又特意詔見安然,倒讓我忐忑了一場。”

    康王妃本就聰慧,曉得旖景是感覺到了蹊蹺,笑著說道:“今日原是想順便給老王妃道句恭喜,又想到圣旨未頒,才沒冒昧,世子妃可也是聽說了太后要恩封‘嫻順’郡主的事?”見旖景微笑頷首,康王妃又是一笑:“太后到底還是喜歡貞靜恭順的女孩兒,我家平樂就是塊爆炭,太后瞧著她都頭疼。”

    這話瞧著沒說什么,卻似乎透露出太后已經“放棄”平樂,有意安然,旖景微微蹙眉。

    也是,太后若不對康王妃有所意透,康王妃也不會在這時提說平樂的姻緣,平樂是郡主,不可能避開宗人府與天家就定下婚事,太后若還考慮著平樂,康王妃今日就不會來關睢苑。

    這似乎也說明康王妃當真知道里頭的事。

    旖景難免焦灼起來,卻也不好追問,陪著康王妃又聊了些家常閑話,直到康王妃告辭,旖景送她出關睢苑登車,才得了一句話。

    “不瞞阿景,太后也煩惱過平樂的婚事,說她那般不知收斂的性子不為大隆世俗認同,也責怪我太過驕縱了些,便是換作西梁,雖對女兒家不講究貞靜,反而喜歡英豪闊量,這般跋扈任性卻也太過,當年送嫁藍珠公主的儀仗禮隊,就來了兩個慶氏嫡女,騎術真是了得的,性格耿直略顯張揚,雖不像藍珠公主喜歡我大隆的琴棋書畫,卻也不會動輒就揮鞭子打人,便是那樣,先帝欲讓大隆勛貴娶慶氏女兒,也讓人避之不及,太后還打趣道,就算讓平樂嫁去西梁望族,只怕也會被人挑剔。”

    這一番話無疑便是提點了,太后是有意讓宗室女兒與西梁慶氏聯(lián)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敦化市| 开平市| 文成县| 镇康县| 万山特区| 定州市| 南京市| 绍兴县| 防城港市| 砚山县| 大埔县| 安岳县| 浦县| 汉寿县| 揭西县| 大庆市| 中超| 柳河县| 墨玉县| 汝阳县| 桃园市| 三台县| 偏关县| 雅安市| 图们市| 阿坝县| 台北县| 枞阳县| 海原县| 菏泽市| 长武县| 盱眙县| 台中市| 溆浦县| 个旧市| 石家庄市| 洛宁县| 万源市| 甘肃省|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