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茛的計策還是有些水準的,他提議使用驕兵之計,《戰國策》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這趙茛自以為已經領悟其精髓,實則不過是生搬硬套罷了。
不過有一點趙茛倒是看的很準,那就是馬超的問題,他認準馬超乃是降將,又是心高氣傲之輩,所以其必然非常迫切的想要軍功,所以,他這條驕兵之計便是圍繞著馬超開展的。
聽完了趙茛的全盤計策,麴義三人驚為天人,許攸想要反駁卻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而淳于瓊想了半響,也點頭同意了下來。淳于瓊之所以同意,倒不是因為篤定趙茛的計策必勝,而是因為趙茛的計策就算是失敗了也了不起損失個數千兵馬,與根基無損,這才是他同意的主要理由。
殊不知,此時的趙茛心中正在的冷笑:計劃既然開始了,還能由得了你淳于瓊做主嗎。
第二日,馬超領兵五千再來扣關,卻不是來邀戰,而是押解來了兩千多俘虜,要求淳于瓊用十萬石糧草將其贖回。
此番作為的用心是顯而易見的,既要索要糧草,又要在本就士氣低落的敵軍頭上再凌空一棒,瓦解敵軍的斗志。
而淳于瓊能夠不聞不問嗎?顯然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這兩千兵雖然不多,但他們的朋友兄弟都在城內,若是放任,必然會寒了無數將士的心,若果真那樣的話,還不如開城投降來的干脆。
既然必須得接,那就得接的干脆利落,這一點淳于瓊還是做的很到位的,沒有討價還價,干脆大方的劃撥出了十萬石糧草交給了馬超,整個過程平靜的很,表現的相當有涵養和大度。
馬超滿載而歸,再一次得到了全軍將士的擁護,姬溪見狀也頗為欣慰,在他漸漸接受馬超和龐德的同時,馬超和龐德也漸漸的接受了關中軍,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過程。
第三日,馬超再次請命前去溺戰,姬溪想也沒想便同意了。
一連數日,馬超和龐德幾乎天天前去溺戰,間或沈熊和趙云也跟著去。這數日間,大大小小打了數仗,每戰皆勝,斬將數員,殺敵愈千。可壺關仍舊是牢不可破。
這一日,馬超再次領兵而去,姬溪和賈詡卻開始在帳中討論這些日子以來的戰局。
賈詡一言定局:“這是淳于瓊的驕兵之計,必有后手,我料,三日之內,其必劫我糧草,待我軍大軍圍剿,其必引我軍入其事先埋伏好的天險之地,壺關周圍,有三處適合埋伏,分為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主公可派人前往查探了。”頓了一下,繼續說:“此局破之不難,但我等可以將計就計,賺取壺關。介時,當選一重要之人親入埋伏之地以誘敵,淳于瓊必然會再次增兵,以求畢其功于一役,而我軍則可趁機而動,攻占壺關。”
瞧,這才是一個無雙謀士的格局,見微而知著,登高而望遠,算盡人心,面面俱到,比之趙茛,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姬溪笑道:“這誘敵之人,難道還有比我更合適的嗎?”
賈詡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