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孤途7輕身功法
不知不覺就是一個星期。
武長空漸漸感覺到了皮膚的變化。毛孔的放開和汗毛的敏感,讓武長空發覺自己對空氣的流動有了diǎn感覺。凡是露在外面的皮膚,都可以感覺到毛孔對新鮮空氣的渴望,還有汗毛對風速和風向的反應。估計隨著時間的累積肯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改變過去錯誤的功法所帶來的。
原來撿回來的書説,吸氣,把外界的靈氣從頭dǐng百匯穴吸入延任脈入丹田。武長空當時沒有默想經脈的線路。因為記不住,他照著書用辣椒涂一diǎn在任脈穴位上,練的時候就只想著身上那些辣的地方。因為只顧著把所有的穴位印在腦中,所以從來沒有刻意的想著經脈線路。這也是師傅路天晴稱奇的地方,他説如果人為默想線路的話結果都是發生氣岔或者形成幻覺。
正確的方法就是感應穴位并呼吸,能感應多少就感應多少,最好三百六十個全部感應。不要刻意讓氣按所謂的經脈線路運行,那是錯誤的。每個穴位得氣感,達到一定氣時會自動沿著經脈運行。那就是最好最自然的經脈線路。靈氣也不是只從百匯穴進入的,而是人體所有表皮都可以吸入。但是下漏(排泄口)是要緊閉的,也有稱閉陰。耳,口也是要閉的。眼最好也閉,因為最終也是要閉的。鼻等到了易筋后也可以閉了那是可以胎息了。傳説中的最終境界換髓后,連皮膚也要可以閉,那是內息了。
現在,武長空每次呼吸都冥想著穴位,靈氣通過身體皮膚上的毛孔和穴位進入身體。只是,洗澡的次數增加了。幾個xiǎo時不洗,身體就很油膩,粘貼的不舒服。然后整個人都覺得呼吸困難。
這應該是要準備進入煉皮境界了。這得益于武長空之前十來年的堅持不懈的修煉。雖然方法不太對,但勝在專一,積累深厚。
煉皮是一道很高的坎。許多武術名家再怎么厲害也只是無限接近煉皮這個境界,卻永遠無法踏入,無法入門。最關鍵的就是童身真元。真精不可漏,在沒有進入煉皮前都不可漏。凡煉皮前發生尿漏、夢漏、自漏、交漏等泄漏的,先天真精都會漏損。先天真精一損就無法補充,先天真精不足則永遠無法跨入武道之門。
先天真精這個硬件武長空保存得很好,這家伙是個視女人如猛虎怪獸的人。傻倔的個性又硬生生抵抗住了生理沖動。從來不去玩,把所有時間都用來修煉使得他的后天真精更是雄厚。所以武長空的硬件很好。
還有就是意志和領悟。不過這些是所有修煉都時刻遇到的。硬件上去了,慢慢總會成功。
老頭説了,人體自身就如同一個充滿能量的能量體。人只要通過不斷的鍛煉和積累,就可以擁有比平常人更多的力量和能力。放在以前,人們生活沒有現代那么多彩繁雜,所以也有不少人能夠專心修煉武道。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沉于生活,導致忽略了自身的修養。更由于西方科學的影響,使人們更加信賴外物工具。所以現在很少有人能靠自學修煉成功了。畢竟能十年如一日癡練武功的人如今也是鳳毛麟角。就算個別人想這樣,他父母也不會允許。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武長空的功力已經算是不錯了。差的只是正確的運用方法和更好的增長功力。今后照著老頭的方法,肯定會讓武長空突飛猛進。
老頭感嘆,其實以前老頭的師傅教老頭的時候説得根本沒這么通俗易懂。現在老頭能這么通俗易懂是因為穆白的原因。穆白把所學的和現代科學結合,企圖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武道修煉的通法,讓武道更容易些。為此穆白需要大量別的門派的功法研究。于是和老頭達成協議,如果他幫能老頭找到一個傳人,那么老頭同樣也把所學傳給穆白。
周末,自然一大清早就和穆白一起騎自行車去老頭那里學武了。
因為經過這幾天對力和氣的運用,武長空踩起自行車來就有了種輕松的感覺。當在沒什么行人的郊外時,兩人的車速都很快。不過為了避免不應該的麻煩,還是將自行車的速度限制在了合理范圍內。其實,就算是這個合理范圍,也只是平常人騎公路賽車的速度。但如果有人仔細想想的話也是會覺得驚人的,因為他們騎的是普通的自行車。
速度快了一樣要注意的。路面的石頭、障礙物、坑洼都要提前判斷。更重要的是汽車,不管是同向的還是相向的。穆白的説法,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技術,但我們無法保證別人的技術。退一萬步説,就算保證了別人的技術,也無法保證別人的車況。所以一旦有汽車經過,要集中注意成分xiǎo心。這也是鍛煉防范能力。
在沒人的時候穆白還特意撞向路邊的一棵樹給武長空學習。
只見穆白在高速撞向樹的時候,伸掌按向樹干,順勢曲臂旋掌,借力翻身躲避。同時另一只手抓住車把將自行車甩向空中。一個回環,自行車落地人也同時騎在了自行車上繼續向前行。
關鍵時候,也可丟掉自行車或者把自行車當武器還擊,穆白補充。
到了鄉村的路,速度就慢下來了。
鄉村xiǎo路的顛簸還是讓武長空無法把握呼吸的節奏。畢竟武長空沒有多余的時候來練習自行車的訓練。雖然已經比上次好了很多,但還是不夠。如果貿然騎快,會因呼吸節奏把握不對,而造成內傷。這個所謂的內傷平常人是感覺不到的,因為是很xiǎo很xiǎo。但對武道來説,一diǎn傷都會影響修煉進度。如果不及時修復,會成為阻礙或隱患。
武長空還是不喜歡稱老頭為師傅。不過在老頭面前還是得老老實實稱呼他師傅的。
老頭廢話不多也沒什么客套。武長空他倆一到就開始講課了,武長空和穆白則邊喝水休息邊聽。喝的依然是路邊隨機買的瓶裝水。
穆白的江湖之談。不是教過不要相信任何人嗎?你怎么能隨便喝別人的水?就算你相信你師傅,但你怎么保證沒有別人下藥到你師傅的水里面?所以,入口的東西盡量都要是自己的。街上買的瓶裝水,別人很難知道你買的是哪一家而提前下藥。總不能一條街都下吧,那么多人買水喝是不?
習慣是養成的。江湖險惡,不然死了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還有很多人只會在口渴時才喝水,這其實是不對的。水分除了以汗的形式減少,還會在身體的內循環中被消耗掉。而且水在人體中作介質和運輸載體時會吸收體內廢物,然后一起排出體外。所以及時補充水分,凈化體內水質是必要的。
這一周講的是輕身功法。
輕身功法一般包括三個方面,速度、滯空、變化。這三個方面沒有先后也沒有誰主誰次的説法,都一樣重要。雖説各門各派有自己的功法,但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速度,指的是移動速度。比如什么千里神行功法,縮地功法。而普通的就是奔跑縱躍。
滯空,就是在空中停留時間或者向上縱躍。也是民間説的飛檐走壁的輕功。
變化,是指以速度或滯空為基礎加上身法招式的變化。主要用來躲避或攻擊。
輕身功法的難diǎn是如果輕身。
這個方法如果沒人傳授或説破,單憑自身領悟是很難領悟出來的。就算是天才,也只能在偶然特定的情況下才會領悟得出。根據物理科學,受重力的影響,輕功一直被無情的駁斥,認為是不可能的。怎么減輕身體的重量?不利用工具在科學理論中根本是不可能的。別看武長空能跳起離地大約三米左右,但那只是單純憑借腿部力量,而且還是經過負重練習后去掉負重才可能做到的。
首先要練習擴大肺活量。就是吸氣量增大使肺和胸腔充分張開,這樣可以最大化的吸入空氣。一般來説,如果身體有負擔,就是負重或者是背著東西拿著東西,就會因為肌肉和筋骨的牽引而使得肺和胸腔無法育人張開。這樣就會影響效果,達不到輕身的目的。除非功力更深一層。
其次就是運氣法門。身體的運動,會使體內的氣體和真氣受到壓迫、震蕩。一個不xiǎo心就會讓內臟受到損傷,嚴重的會破裂,內出血,死亡。運氣法門就是從xiǎo到大,從少到多,從慢到快,從緩到烈的過程練習。使體內器官逐漸適應,并形成自己的節奏。從而能運用真氣保護內臟。這個原理和運氣打斗時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要讓氣體或者真氣充滿體內,從而達到輕身的目的。
到底是氣體還是真氣?可惜不管是哪一樣,兩者在科學上都被證明是不可能。
科學歸科學,武道歸武道。開學上有的説是空氣,有的説是真氣。為什么會有兩種説法,主要是因為人的呼吸不只可以用口鼻,還可以通過皮膚或者説毛孔。當武道修到煉皮后期大成,則可以通過控制毛孔來呼吸。
煉谷化精的一個內容就是煉皮。可使空氣通過皮膚進入體內并和真氣結合成輕氣。
而內部則是通過肺的吸入使肺內空氣和體內真氣結合成輕氣。
大概就是這樣達到輕身的目的,反正武學上是這么解釋的。沒有什么科學根據。
據説煅骨則可以使輕氣入骨,易筋可使輕氣入筋,換髓可使輕氣入細胞。
真氣和輕氣的區別就是,因為需要,真氣通過運用轉換成輕氣,輕氣含有真氣。真氣是力,輕氣只能輕身。
腿腳的力量加上輕身的程度決定了向上騰躍的高度。輕身程度加上呼吸法門和節奏決定了滯空時間。
老頭説得十分詳細,不斷的重復、演示。因為這種抽象的東西是很難理解并想象的。武長空邊學邊説感受,邊通過老頭的講解比喻來糾正。
最初的練習是基本練習。這是大多數門派都一樣的基本功,就是直膝跳練習。
直膝跳練習,就是用木板夾住膝蓋前后使膝蓋無法彎曲。然后只利用腳尖的力量進行垂直跳高和移動跳躍。習慣后再注入真氣,慢慢掌握練習。等真氣能夠通過腳尖發力后就可以解開木板了。接著再配合曲膝動作。俗話説得好,直膝跳一尺曲膝跳三尺。
這個練習武長空以前自己就做過練習,整整用了三年,才做到直膝跳一尺。不過那只是單純的用肌肉的力量,沒有用到內力。武長空的內力雖然可以運行到腳部,卻不懂發力。現在聽到老頭的講解,才明白如何讓內力運用到腳尖發力。真氣運行到身體下部發力,提肛閉塞是很重要的。
真氣在丹田,只有不泄漏才能夠做到增壓的效果。丹田上部很容易做到,利用胸腔就可以控制真氣不上涌。丹田下部就是肛門和根器官了。如果是手部發力,那么運氣上行,丹田下部就沒那么多壓力。如果是下行,那么肛門和根器官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了。就好比腳和它們都是下面出口,但只允許腳出,那另外的口自然就要堵嚴實了。
現在老頭傳授了真氣下行發力的要diǎn和訣竅,還有腳部的配合,這讓武長空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速度,主要是步伐的節奏和呼吸的配合。吸氣要迅速而深長。作為鷹爪功,速度肯定是dǐng級的。一般要diǎn各門派都一樣。運氣到腳尖,配合各自的呼吸節奏。除了前腳掌發力,還有腳指的運用。或腳指同時發力,或順序發力,或中間發力,或兩邊發力,或一半發力等等都會有不同的應用效果。
老頭講到這里,還脫下鞋襪示范以便讓武長空看得更仔細明白。腳的走法招式也是一一演示。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賽跑的時候特別是短跑,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只用前腳掌著地的。所以在武功上面也是一樣的。如果是千里神行功法等長途的就不是這樣了。因為那樣前腳掌負擔過重了。長途奔躍又是另外一種方法。老頭也講解演示了一番。
滯空演示的時候就讓武長空開眼了。看著老頭輕輕中躍就有五、六米,靈巧的身法在樹枝間翻閃,一下子就站在了樹dǐng。看得武長空眼都直了。后來也想明白了,搞不好穆白也能輕松上樹dǐng,這樣的話他有可能在樹上看過自己在巨石上練武了。以前自己只是蠻練,所以視聽只是比平常人強一diǎn,并沒有武道上説的耳聰目明。現在有了正確的修煉方法,以后穆白這xiǎo子再想偷看自己,應該會被發現了吧。
空中是不能泄氣的。開口説話,或者下部泄氣都會使身體瞬間回到常態而受重力影響。一般來説如果空中沒有借力diǎn的話是不可以換氣的。就算有借力diǎn,也要根據借力diǎn的情況選擇換氣量和換氣的深淺。如果借力diǎn能承受得你自身的重量,那就可以象在地上的時候那樣換氣。如果站在細細的樹枝上或者象電影那樣站在竹子dǐng上,那么就只能和短、頻、細的換氣方式了。
至于那種在空中翻滾旋轉幾圈的招式,那只是拍電影而已,不必當真。先不説破綻百出,只説這么劇烈的動作只會讓氣憋不久。所以根本不會有人這樣做。除非以輕功為主的門派。不過因為這樣的修煉相當的難,當輕功修煉好后,別的武功就差了。
如果在樹林里的話,這樣的輕功就會有效。但這只能通過不斷反復練習才能領悟節奏的配合了。否則很容易傷到體內器官和細胞。
變化,一般是指輕功和武功的配合,就是身法。身輕則力弱,力大則體重,這也是物理科學。所以在對打的過程中,如何在輕重中轉化和配合就很重要的了。體現出來的就是身法招式的靈活運用。退、進、躲、閃要身輕,擋、撥、撩、擊要身重才能出力。這就是流、轉、頓、挫。
路天晴先演示了一番閃、躲、退、進。只見路天晴曲膝收腰,腳尖在地上輕輕一diǎn,整個身體就象是在滑冰一樣飄了出去。真是地上不留痕,身輕如風拂。好象這地根本就不是地,而是滑冰場。而當路天晴演示上身擺時,只看到他的腳站在固定的位置不變,上半身或以膝為軸、或以腰為軸、或以肩脖為軸四下轉擺動躲閃。如同系住一端的絲巾隨風四下翻飛。
接著演示力量的轉化。輕身的后退躲閃,突然的換氣進攻,其中的要diǎn和注意事項。
以上的這些,各門派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只有招式的不同。還有就是因為練習中的習慣和掌握的節奏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兩天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可惜武長空只是大概有diǎn明白了應該怎么做,連感覺也只是有那么一diǎndiǎn。甚至連這一diǎndiǎn的感覺也不知是否正確。這讓路天晴大大的失望,但也沒什么辦法了。
在練習滯空和變化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一diǎn一diǎn慢慢來。而且一有不對就要問穆白,否則后果很嚴重。xiǎo命是説報銷就報銷了的,這也是路天晴萬分叮囑的。
回去的路上,穆白又叮囑武長空不要企圖想在自行車上練輕功。一次也不要想,因為武長空還沒掌握好,很容易就會出事。
靠!不是説一練就通,一練就可以飛檐走壁,一躍七、八丈嗎?不是有了真氣內力,再按照功法身法招式一練就可以神功大成了嗎?
“穆白,你練的時候用了多長時間?”
“幾年吧。”
咣!武長空差diǎn從自行車上掉下來。幾年,那要練到什么時候啊。不是武長空沒耐心,而是這個時間和武長空心中期望的時間想著大多了,心里無法接受。
“你應該不用那么長。”穆白好心解釋。
夜幕下,本來是騎快自行車的很好掩護。可是不知是練功太累的緣故還是心里老想著師傅教的內容,速度反而沒有來時那么快了。
要知道自行車踩快的時候,腳踏從下面經過后邊向上到用力往前蹬的瞬間,如果掌握不好會有踏空的感覺或者用力一挫的感覺。有時候這邊腳蹬順了另外那邊腳卻反而有阻礙。如果沒有長時的練習是很難配合得好的。
而武長空則是來時剛找到的感覺被這兩天的身法節奏打亂了。
武道這東西,不光是靠領悟和理解就可以成功的。更多的更主要的還是不斷反復訓練。在練習中積累,在反復中糾正,在反復中習慣成自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