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搬到了陸揚的正房臥室,春妮和馮奴嬌,小西點收,陸揚簽收后,孫楊兩家的管家傭人各得到一兩幾錢的賞錢不等,歡天喜地的走了。
陸揚估算支出,加上春妮手里還有不到四十兩,目下手里有一千七百五十兩。
等招了耕地的農工,實際花費當小于200兩,那么最后開墾完荒地,播上種子。
陸揚手里差不多能剩下一千五百六十兩銀。
投資就得有付出,付出了定有收獲,收獲不過是有大有小而已,保德這塊地方,有山有水,土地算不得貧瘠,因為緊靠黃河,其中有一半是水澆地,即使山坡丘陵田地,只要肯吃苦,亦是可以完全澆上水的,而木棉和長生果均為耐旱作物,較好成活。
至于如何伺弄土地,完全交給李二旦等人,他不必操心。
(以下均取平均值,按畝產三百斤核算)
陸揚預估,考慮到當時生產水平落后,施肥澆水不當等不利條件,打折估算一畝木棉產一百斤棉花,兩百畝地大約能得棉花兩萬斤。
長生果每畝產二百斤,二百畝就是四萬斤長生果。
到了五月份,剩下的八百畝土地,五月份可種植三百畝旱稻,澆水兩三次,可大幅提高產量,每畝平均三百斤的產量,三百畝地可產旱稻九萬斤。
六月份種植三百畝粟(黃小米),同樣按每畝300斤算,可產九萬斤小米。
高粱種植一百畝,四月下旬播種,八月下旬成熟,每畝300斤,可收獲高粱三萬斤。
到了長生果和棉花收獲的季節,十月份可搶種冬小麥,而此時,粟也到了成熟季節,高粱也騰出一百畝地,如此可騰出田地九百畝。全部種上冬小麥。到來年五六月份,可收獲冬小麥二十七萬斤小麥,余下的一百畝土地可種植甜菜,到小麥成熟,能收獲兩季甜菜。
合計下來一千畝土地(景德七年四月-景德八年六月份):棉花得2萬斤,長生果得4萬斤。粟米得九萬斤,高粱得3萬斤,冬小麥得27萬斤,甜菜若干。
粟米,高粱,冬小麥總計:三十九萬斤。換算得三千三百石糧,減去楊,孫兩位里正的三百畝土地,冬小麥減去九萬斤,粟米三萬斤,高粱五千斤。共計刨去12.5萬斤。
陸揚最后能剩下二十六萬五千斤糧食,宋代每石相當于一百一十八斤,即兩千兩百四十六石。
陸揚是有信心的,因為宋真宗年間,少了戰爭威脅,民眾休養生息的時間很長。
看著厚重的銀箱子,小西等無不吞咽口水。
“主人,好多銀子啊。”春妮眼珠子瞪的滾圓,對陸揚佩服的五體投地,敬若神明。
她們幾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的銀子,對她們心理的沖擊不是一般的大。
“我借的!”陸揚決定嚇唬嚇唬她。
“借的?咕嘟。”春妮小臉煞白,果然被嚇到了。
“借這么多,那咱能還的起嗎?”
“哈哈哈。”陸揚仰頭大笑:“你等不要操心,當然還的起。”
“拿什么還嘛?”春妮皺著小臉嘟囔著,顯然很是擔心。
春妮年紀尚幼,卻被賦予大總管之責,陸揚把僅有的百兩銀子交給她,眼見銀兩日漸稀少,對主人的大手大腳很有“意見”,陸府好幾十張嘴,每天的菜蔬和肉食全靠采買,她覺得主人對待下人好的過分,一天三頓飯也就罷了,頓頓有蔬菜吃,每天必須有一頓肉食。
主人還和下人吃的一樣,不開小灶,哪里有這樣的主子啊。
要說大宋時代蔬菜種類蠻多的,唐代以后,民眾所食蔬菜大致有冬葵,藿,(大豆的嫩葉)韭菜,蔥,蒜,蘿卜,蔓菁,茄子,(胡瓜)黃瓜,菠菜,扁豆,刀豆,菠菜(菠薐菜),菱白,白菜,青蒿,萵筍等。
關于吃食,我國北方地區直到秦漢,還把糧食囫圇吞棗煮成飯或粥吃,幾乎不吃面食,也就是說麥粒沒有磨成面粉,而饅頭到了晉朝才出現,也叫蒸餅,包子,宋代稱饅頭叫包子,餃子和面條出現在隋朝時期,面條叫湯餅。
春妮是鄉下丫頭,從沒在大戶人家待過,她知道的自然是鄰居小西姐姐告訴她的,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大戶人家的規矩之多,令人咋舌。
小西姐姐沒少在她耳邊嘮叨,說到了陸府就是到了天堂,從沒過上過這么好的生活,好長時間都以為在做夢。
然,這確是現實,好日子誰都想過,有這么好的主子是大家的幸運,春妮當然不反對,可她現在掌管著陸府的錢糧,就不得不考慮每天的支出用度。
現在必須精打細算,不能大手大腳,然主人雷打不動,制定的規矩就得按照規矩來,還說吃飯是人之大事,豈能湊合,做為陸府的主人,如果連下人吃飯此頭等大事都做不到,就是他這個主人的失職。
春妮以為對張瘸子三人賞賜也過于豐厚了,每次不是一兩,而是二三兩,俄的老天爺,在春妮看來,每次給個三五錢銀子已經非常多了,他們替主人辦點事,每次收入都抵得上別家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了。
主人卻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別人盡心盡力幫我做事,我豈能吝嗇,不過幾兩銀子,我還能給的起。
且解釋道,從人力成本考慮,他賺大了,你看我付給他們幾兩銀子,卻用超低價格得了一處價值上萬兩的宅子,還得了上千畝田地,得到幾個稱心的幫手,豈不是劃算的很。
春妮想想也是,主人就是主人,是自己瞎操心。
果然,她擔心的銀子問題得到了緩解,將近兩千兩啊,就是每天啥活也不干,窮苦人家足夠吃喝一輩子了。即使陸府,倘若無其他大事要花費,如此多銀子也夠好幾年用度。
……
“又是陸府的通告,快,有誰識字的,幫忙念念,陸府是不是又招丫頭,這次俺家丫頭莫不是有機會了。”街道上,陸府張貼的眾多榜文前,都聚滿了人。
“田小相公,你識文斷字的,給俺們念念這到底寫的啥?”
田小相公正是頭巾小青年,名田汾,表字淳良,他表妹林晴雪進了陸府,已捎信給他,正如榜文所言,在陸府一切安好,比想象的還要好的多,不僅一天三頓飯,而且頓頓大米白面,頓頓有配菜,每天有一頓肉吃,她幾天時間就明顯感到吃胖了。
最重要的是工作環境寬松,主家是個沒架子的,對下人一視同仁,不騷擾欺負她們,更不可思議的是主家還親自上陣教她們唱歌跳舞識字。
陸府的活計很輕,每天干完手里的活計,倒有大半天是歇著的,休息的時間,陸府從大總管到普通下人,全部學習寫字認字算術,如今她不但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就連別人的名字都會讀寫了。
主家很有趣,為人和藹可親,能力出眾,陸府的丫鬟們發誓這輩子死也要死在陸府。
她們的吃飯穿衣陸府全部負責。表妹更是志向遠大,她要在陸府好好表現,爭取有機會晉升為主管。
田小相公起初是不信的,因為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和他認知中的大戶人家的丫鬟命運差距過大,然表妹是不會騙他的,他和表妹定下的是娃娃親,田小相公家里父母早亡,這些年一直是表妹家里資助他,田小相公讀書很努力,明年就是大考之年,如能考中秀才,也算光宗耀祖了。
富貴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著名的勸學詩,乃宋真宗親筆,宋真宗為了鼓勵天下讀書人,親自寫下這首勸學詩,詩里描寫的讀書后能獲得的富貴不假,天下讀書人千千萬萬,真正有才學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可最后能被朝廷錄取,并當上官的,天下又有幾人呢?
不得不說,宋代文貴武賤,從上到下對讀書人的優待,已經達到了頂峰,史料記載,宋朝對待文官待遇之好,俸祿之優厚,就算現代都難以望其項背。
宋代高官幾乎人人年薪百萬,還不算灰色收入。
當今官家都大力提倡的事,天下讀書人哪有不奮發讀書的道理。
田小相公面有得色,鄙夷的看一眼這些土老帽,搖頭晃腦的念道:“今陸府購得千畝荒田,急需墾荒,以免誤了今年農時,現面向保德州以及周邊各縣招收種田好手一百名,要求:身體壯實,踏實肯干,吃苦耐勞,不問出身,不看相貌,年齡15-65歲的農事好手,凡符合以上條件的均可報名,不分男女……”
轟,田小相公還沒念完,擠著看榜的人群就炸了。
“俺祖祖輩輩就是種田的,符合條件,俺可以。”
“俺也符合。”
“俺一家子都沒問題。”
眾人議論紛紛,氣氛熱烈,有性急的抬腿就走,生怕去晚了名額就沒了。
田小相公氣的俊臉通紅,喊道:“肅靜,肅靜,你們這群蠢人,干活干活,就知道干活,替人出力不得看看人家給多少工錢,管不管飯食嗎?”
眾人立馬收聲,催促田小相公繼續。
“粗鄙!”田小相公表情極為不爽,這些個大字不識的鄉村愚夫真真是……
(在此特別感謝讀者好吃不過稀飯,MORNINGCHEN,與唯手熟爾,書友160306115448692,160227164730277,書友20181101021148060等的推薦票,正因為有你們,作者才有動力,很感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