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宣傳,只是為了這個時代更好的發展帝國,僅此而已。當經濟科技成為帝國力量的衡量標準時,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就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旋律。
可是,當一切都結束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之后,也許環保又成為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又或者,軟文化成為帝國發展的重要標準。
這些東西經過帝國一輪又一輪的宣傳,并且在宣傳之中再次鑲嵌宣傳。那些評論,那些指導方針,那些文獻解讀,整體形成一個空前的宣傳浪潮。看不到另外的言語,看不到另外的說辭,仿佛誰要說個“不”就是十惡不赦的壞蛋。
只不過,有些東西可以討論,因為其宣傳時間比較短。例如,環保與經濟的發展和矛盾。而有些東西因為宣傳比較久,而根本不允許進行討論。比如孝敬父母,比如所謂的人生大事,比如千年的道德傳統。
搞笑的是,打倒道德傳統的日子并不是沒有,就連孔子也不過是眾多批判對象之一。如果那段時期持續下來,那么所謂的千年道德文化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正如那些古代璀璨文明的消失一樣,自然會形成新的玩意。
所以,有什么是神圣的?不過是帝國的宣傳罷了,不過是自己遵守而恐懼別人可以不遵守,不過是自己不遵守恐懼全社會對自己的拋棄。
科學理論似乎不能挑戰,但整個科學的根基就是假設,僅僅是對現象的一種解釋僅僅是一種猜測。事實上,科學正是鼓勵這種猜測,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學人的猜測,才讓科學發展到如今的模樣。
只不過,當科學融入社會之后,當科研成為一種工作之后,前輩的資歷似乎就變得非常重要。為什么要無端猜測前輩的心血呢?仿佛,幾百年來的科學發展已經將基礎科學完善得非常完美,根本不需要進行猜測和否定。
如果一個科研人員,總是想要證明客觀事物的真實性,誰來資助這種科研?甚至,哪個科研所哪個單位會喜歡這種科研人員?還不如找個文員來整理資料。
一個理論經過重復實驗的驗證,經過不同區域的實驗驗證,就可以證明這個理論是真實的。這種想法簡直是搞笑,那些叫囂著“是嘛,人家科學家已經證明了”之類的角色,其實根本就不理解那個理論。
任何理論都是猜測,叫囂的人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沒錯,僅僅是在掩蓋自己根本就不懂,僅僅是通過情緒以及想當然的“已經證明”來表現自己的正確。
我每次鎖門,導致家里每次都沒有被偷,于是我就可以宣稱“鎖門”導致“家里不會被偷”?任何人都知道這種想法的荒謬,而那些理論同樣如此。
如果全世界都沒有發生過鎖門之后導致家里被偷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可以宣稱“鎖門”跟“家里不被偷”之間的關系?
沒有出現反例,就可以證明理論的真實性?
那些所謂的驗證真的發生過嗎?我怎么知道過去的內容就是真實的?那些所謂的驗證無非就是此刻的記憶罷了,又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
我是弱智嗎?這些簡單的東西自己看不到?
時間才是最厲害的武器,不管是摧毀這個世界,還是偽造這個世界。因為我的所有思考分析都是建立在記憶之上,沒有了時間,還剩下什么?如果我懷疑一切的記憶,那么又要如何生活?
朋友聊天,“對不起,我不知道那些童年是否真的發生過。要不,我們來討論一下記憶的真實性?”
會被打死嗎?
袁長文笑笑,當自己不再相信腦子里的記憶時,仿佛自己就沒有可以相信的玩意。我記得有驗證試驗,我記得蘋果是長在樹上的,我記得蘋果會落地,但是這些記得是真的嗎?我怎么知道下一刻就會按照腦子里的記憶發生?
就算發生,也只是過去發生,我上一刻的思考是真的嗎?這么多章的斬殺,真的是我斬殺的嗎?
這是極端嗎?我一點也不覺得極端,就是這樣啊,是否真實。對吧,真實就是真實,有什么好妥協的嗎?關鍵是,為什么要妥協呢?
當然,這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帥,也不會讓自己在某個行業成為頂尖,因為根本不存在任何行業。那些社會,那些別人,都只是此刻覺察到的畫面元素。
包括自己,這個軀體這份思維,盡管真實得不像話,但不真實就是不真實。
袁長文感受到一陣難受,因為自己不是袁長文這個角色,所有的都僅僅是覺察到這個角色。就像看戲人那樣,袁長文這個角色的言行根本不受控制。
不管自己在想什么,這份思維始終都是畫面元素。
那些道德理念,那些知恩圖報,那些所謂的好人依舊在控制著我。別人怎么可以這樣,這件事怎么可以這樣,這個不好那個不對,我依舊在這樣思考。還有恐懼,我總是下意識認為恐懼是壞事。
我本來就應該恐懼,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出于掌控的狀態,如今事事都變得無法確定,如何還能不恐懼?我還會有想要的東西,并且認為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就是一種罪過,自然也會恐懼。
恐懼不是壞人,就算在斬殺的道路上,恐懼也是好心的陪伴著我。與死神小可愛不同,那是只能幻想的存在,畢竟我還沒有回到小可愛的懷抱。但恐懼那個妖嬈女子,時不時就會出現在身旁。
我的對手只有虛假,而不是陷入恐懼的內容之中。無論如何跟恐懼的內容辯解,都是無法勝利的,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恐懼的驅使。
為什么自己還會恐懼?這個問題有一個假設,就是“我既然知曉了真實,那么就不應該恐懼”,但這種聯系僅僅是一種推測。因為角色的一切都只是畫面元素,誰知道畫面元素會呈現什么?
那種“既然我認為世界不真實,所以就不應該恐懼”的思想,建立在某種因果關系之上,但這種因果關系本身并不能被證明。
也許,斬殺就是在打破自以為是的因果關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