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見到IS6這件事實際上已經夠讓馬拉申科感到意外,但馬拉申科萬萬沒想到的是,科京這家伙居然還藏著一手王炸留在最后壓軸出場。
“252工程放在以后再說吧,馬拉申科同志。現在,我帶你去看下一輛車,我們得抓緊時間。”
“下一輛車?”
科京這沒理頭之間突然蹦出來的一句話把馬拉申科搞得有些懵圈,難不成科京利用手邊這點時間還搗鼓了不止一個項目的新式重型坦克?這特么也太夸張了吧?
事實證明馬拉申科的驚訝猜想確實預料不錯,多手準備的科京的確還有更加強力的方案在等待著馬拉申科。
虎式坦克帶給蘇聯軍方高層的沖擊是強烈的,不論是在既有時間線中,還是在馬拉申科所處的當下時間里皆是如此。
唯一的不同點在于,身為穿越者的馬拉申科在這條平行的時間線里,為還沉浸在T34中型坦克與KV重型坦克,那強大質量優勢當中的蘇聯軍方高層提前敲響了警鐘,經由朱可夫這個中間媒介達成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所以對于虎式坦克的出現與駭人戰力,這條平行時間線當中的蘇聯軍方高層感受到的震撼和沖擊,要比既有歷史中來得稍小一些。
尚不清楚虎式坦克到底會以怎樣的裝備數量投入到實戰,并且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坦克的整體質量優勢依然在己方手中所牢牢把握,情況似乎還不是那位危機萬分的程度。
有些理所當然的,抱著有備無患想法的蘇聯軍方高層,并未直接給科京這邊下達十萬火急的研發命令,僅僅只是建議科京,將能夠力壓德國佬新型虎式重型坦克的全新重坦設計方案盡早提上日程,并且是要在保證現有生產能力和坦克月產量穩步提升的情況下。
有一說一,這確實有那么點“小孩子才做選擇,產量和新坦克我全都要”的意思,也正是這一點給科京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252工程車頂多算是科京運用自己的職能和第二特別設計局的自籌能力,搞出來的一個不屬于“正統門派”的愛好車,科京希望這個自籌項目有朝一日能開花結果、帶來意想不到的豐碩回報。
蘇聯軍方高層確實知道有這么個項目存在,但對于科京具體想做成什么樣子的坦克,關鍵性能指標如何卻一概不知,所以這個項目甚至沒有優先級可談,而701工程的定義與優先級則與此恰恰相反。
701工程,是科京為了滿足軍方高層“將能夠力壓德國佬新型虎式重型坦克的全新重坦設計方案盡早提上日程”這一命令,而專門啟動的一個研發項目。
這個項目一經報備便獲得了莫斯科方面的審批通過,幾乎是無條件的信任和紅軍未來重型坦克的重擔,被迅速壓在了科京的身上并獲得了大力支持。
因為馬拉申科的橫空出世和蘇聯各大報紙及宣傳機關對其的大肆宣傳報道,紅軍最精銳重型坦克部隊之名名揚整個蘇聯大地,研究摸底虎式坦克有感而發的科京,在聯想到馬拉申科時忽然萌生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念頭。
能不能設計一種非常強大的重型坦克,產量不用太高,只需專供近衛精銳坦克部隊使用就好。在重型坦克部隊中,再分化出普通部隊與精銳部隊的兩個種類,就像是重型坦克與中型坦克搭配協作一樣,讓更精銳的重型坦克去辦尋常普通重型坦克難以辦到的任務。
比如說攻克火力更加兇猛的敵軍防線、消滅實力更加強大的敵方坦克部隊,而且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己方更小傷亡代價的基礎上。
在科京的更細節構想里,改進升級后的IS1重型坦克,完全能夠做到和德國佬虎式重型坦克的作戰性能持平。可以說在馬拉申科影響下的IS1重型坦克現有計劃以及未來方案,已經完全可以滿足蘇軍坦克部隊的現實需要,不至于被德國佬徹底奪了優勢。
而對于這個新的701工程,則是完全針對軍方的高要求、高指標,能夠輕易壓倒德國佬的虎式重型坦克,同時專供馬拉申科這種精銳坦克部隊使用而開發的重型坦克項目。
換句話說,等同于現階段自己差不多做完的設計,已經達標完成了軍方下達的任務指標,自己手中握有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寬松,新式重型坦克的開發完全可以被視作是一個獎勵目標。
馬拉申科并不知道科京的這個大膽想法思路,如果知道的話,大概會驚嘆一下科京同志居然這么早,就把后世冷戰的蘇軍坦克部隊T72、T64、T80三級鮮明的階梯式裝備思路,在二戰的當下給構想了出來。
的確,普通部隊用T72、一般精銳上T64、東西前線最重要部隊用T80B和T80U,這與科京構想的最基本部隊玩莫洛佐夫的破銅爛鐵,一般重型坦克部隊用升級改進后的IS1,馬拉申科這樣的王牌精銳部隊用最強的701工程,是有那么點一樣的味道。
左右軍方給出的設計指標自己現在已經完成了,701工程能夠入選量產最好、自然是錦上添花,要是入不了軍方高層的眼也沒有關系,反正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沒理由因此受罰,再說搞設計這行哪兒有次次都能穩贏不輸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下定了決心的科京擼起袖子直接開干,只不過一開始就被定義為了“超級坦克”的701工程是真正的全新設計,各項復雜的設計工程不比升級IS1和用木板膠水沾坦克模型那么簡單。
所以科京帶著馬拉申科去看的所謂“原型車”,僅僅還只是一堆摞成小山的設計草圖。
你問實車?
那抱歉,現在還是未加工的切削裝甲鋼狀態,反正時間充裕可以慢慢完善設計也不急趕緊造車,科京現在的打算具體可以歸結為“慢慢來、不著急”。
盡管眼前擺在桌子上的這堆設計草圖凌亂不堪,但馬拉申科依舊能從其中的幾張主要圖紙上看出一些端倪。
馬拉申科萬萬沒想到的是,科京這家伙,居然比既有歷史時間線上提早了大半年時間,開始搞新型的IS4重型坦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