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偃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恒兒、啟兒,你們知道寡人今日為什么要帶著你倆來田地里耕作嗎?”
子恒跟子啟兩人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子偃則發(fā)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說道:“哈哈哈哈,其實(shí)也沒別的意思。寡人就是想讓你們知道,你們每日所吃的每一顆米粟,每一粒糧食,生產(chǎn)出來都是多么的不容易!讓你們感受一下田間耕作的勞累。”
“夏啟立國之后,便再也沒有什么貴族愿意干這種農(nóng)活了。他們自命不凡,沒錯,是他們的生來就是極為尊貴的,家世顯赫,不需要通過勞作就能每日大魚大肉,美酒佳肴地吃喝著,還有歌舞可以欣賞,還有侍婢在一旁伺候。”
“現(xiàn)在普天之下,能跟我們一般的公室貴族還在田間地頭耕作的人已經(jīng)沒有了。當(dāng)年秦君贏駟被流放了,也吃過苦,耕過地,了解民間的疾苦,所以他上位之后才能根據(jù)民眾的需求,制定相應(yīng)的政策去改善秦國的民生。”
對于子恒和子啟,宋君偃的心里是寄予了極大的厚望的。
人終有一死,但是精神和血脈可以永存,不過這需要子孫后代無窮無盡地傳遞下去。忠孝禮義,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美德。
子偃不希望他的子孫跟他一般,禍起蕭墻,他是自己篡位然后殺死剔成君的,得國不正。剔成君不管怎么說,都是他的兄長,同父異母的兄弟,身上流著戴氏的血脈。
宋君偃知道自己弒兄篡位的做法是違背了這個時代的價值觀的,別看戰(zhàn)國亂世,禮崩樂壞,但是對于最基本的道德準(zhǔn)則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去恪守的。即使自己做不到,當(dāng)別人敢于觸犯這個底線的時候,那么他將會淪為天下人的笑柄,或者是被唾沫的對象,被天下士子口誅筆伐!
子偃也知道,自己這些年不顧國力,窮兵黷武的做法,已經(jīng)觸犯了眾怒。在宋國他是被臣民所擁戴的,但是在齊魏楚燕這些國家,他們的君王、臣民、士子,無一不對宋君偃唾棄的。
外國的人是怎么說他的呢?宋國現(xiàn)在有一個外號,叫做“桀宋”!而他宋君偃,則是夏桀、商紂王一般的人物,是殘暴不仁的君主。
天下人怎么看,宋君偃已經(jīng)不在乎了。謠言止于智者,雖然天底下的智者也不是很多,但是現(xiàn)有的賢才已經(jīng)為宋國所用了。
子偃是野心勃勃沒錯,但是他還沒有自大到,認(rèn)為在自己的這一代,在自己的帶領(lǐng)之下,宋國就能完成大國崛起的重任,橫掃天下,海內(nèi)歸一。
秦國尚且經(jīng)過六代君王的勵精圖治,奉行商君之法,宋國至少也要經(jīng)過兩三代君主的不斷完善,不斷開疆拓土,打擊列國的有生力量,最后才能一統(tǒng)天下,使天下歸宋吧?
所以宋君偃很在乎對自己的兒子的教育,每個孩子在他的心里都是一塊璞玉,需要經(jīng)過雕琢,才能成大器!
子偃淡淡的說道:“恒兒、啟兒,你們知道寡人為什么這么喜歡打扮成平頭百姓的樣子,去微服私訪嗎?原因就在這里,因?yàn)樘幵谏顚m之中,即便你的耳目遍及天下,國內(nèi)對于你的情報的傳遞如天羅地一般,你也無法去判斷臣下奏報上來的訊息,是否屬實(shí)。”
“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shí)啊。你們自幼長于深宮之中,可能不諳世事,平常的糧價是多少你們知道嗎?哪些官吏又趁著天災(zāi)的時候?qū)τ谫c災(zāi)的糧食中飽私囊了你們知道嗎?哪些公卿大夫又侵占民田,又欺男霸女了這些事情你們知道嗎?不,在深宮里面,你們永遠(yuǎn)都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即使是臣下的匯報、彈劾,也是不盡詳細(xì),差強(qiáng)人意。凡事必躬親,一個國君,不能事無巨細(xì)地去處理大大小小的政務(wù),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譬如政治、軍事、邦交、民生等各個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做不到這一點(diǎn)的國君,不是昏君,就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君主。”
子恒在宋君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低頭思索著什么了,良久,他這才恍然大悟地道:“哦,君父,兒臣知道了。你今日之所以帶著我跟啟弟來田間耕作,是因?yàn)槟阆胍屛覀z體會一下民間疾苦,以己度人,在理解了耕作的農(nóng)夫的辛勤,不容易之后,才能更好地保障他們的利益,勤儉節(jié)約。”
“因?yàn)槊恳涣<Z食都是來之不易的。碰上了災(zāi)年荒年,好多黔首連飯都吃不上了,被活活餓死的也不在少數(shù)!君父,兒臣明白了,兒臣日后一定勤于農(nóng)事,體察民情,將所見所聞都匯報給君父知道。”
“嗯。”子恒好歹是頓悟了一些,宋君偃也不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的眼光能看到這里,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啟兒,你有什么看法呢?”宋君偃又詢問道。
子啟搖頭晃腦地道:“君父,兒臣還不是很明白。不過方才聽君父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兒就不敢忘記了,我日后一定勤儉節(jié)約,不浪費(fèi)太多的糧食了。”
“嗯,你能明白這些已經(jīng)是善莫大焉了。”宋君偃點(diǎn)了點(diǎn)頭,又道,“恒兒、啟兒,寡人不瞞你們說,今日帶你們到田間地頭耕作,除了讓你們體會耕作的辛苦,明白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其實(shí)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那就是給國家的臣民做出表率!”
“三皇五帝,伏羲、神農(nóng)氏、大堯和大舜,這些有作為的上古賢君,他們誰沒有下地耕作過?他們除了自身的豐功偉績,身上的一些品質(zhì)也倍受世人的推崇,勤勞、謙遜、有禮、刻苦、努力、睿智等這些品質(zhì)都是君子所具備的,在他們的身上都有。”
“可是自從夏啟立國,打破了千百年來的固有的禪讓制,世襲的貴族們就再也沒有下田間地頭耕作過了。為什么呢?這其中除了貴族們自命不凡,不愿屈身勞苦之外,其實(shí)還有一部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沒有人給他們做出表率!”
子啟若有所悟地道:“君父,難道你這樣做是要給我們大宋國的公卿大夫和官吏們都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給臣民們都做出表率嗎?”
“哈哈哈哈,正是!”宋君偃昂著頭說道,“國君和一國的公子都在田間勞作了,不辭勞苦,難道他們那些公卿官吏的身份比我們公室還要尊貴嗎?這個事情已經(jīng)傳揚(yáng)出去了,天下人會稱頌寡人,稱頌我們大宋國,寡人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一位公論不一的賢君!”
“大善!”對于宋君偃博取名聲的這一行為,子恒和子啟都覺得很絕妙,都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
子偃語重心長地道:“為君者,不能喜形于色,心思也不能讓別人揣測到,這是為君者的忌諱!你們以后就會明白了。名聲對于一個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庶民,都是格外重要的,寡人知道,現(xiàn)在世人都說寡人是桀紂之君,宋國是為桀宋!”
“何謂國君?就是君國一體,寡人即國家。天下人辱罵寡人,對寡人口誅筆伐,就是在辱罵宋國,對我們宋國口誅筆伐。寡人在我們宋國受到臣民的極大的擁戴,但是在齊魏楚燕這些國家里,其臣民也在誹謗、非議寡人,謠言止于智者,但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看著天下人污蔑寡人,污蔑宋國而無動于衷!”
“這樣在寡人百年之后,列國的史書都會杜撰記載著一些寡人的暴虐的事跡,如桀紂之事,不勝枚舉。寡人會因?yàn)檫z臭萬年,宋國也會成為天下人眼中的桀宋,虎狼之國也!這樣天下的賢才哪里還敢出仕我們宋國?我們宋國又如何吸引周邊各國的黔首入我宋國?”
“輿論導(dǎo)向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也能決定一國一人的興衰敗亡!所以寡人也收買了不少的各國士子,讓他們展開辯論,看看寡人是夏桀商紂那樣的暴君,還是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有為之君,乃至于堯舜一般的上古賢君!哈哈,寡人現(xiàn)在的名聲如日中天啊!列國君王有爭議者莫與寡人比肩者!”
宋君偃一口氣說了這么多的話,也不容子恒和子啟消化,反正他們記住就好了,沒必要細(xì)細(xì)地去感悟、體會。
“寡人作為一國之君,理應(yīng)為臣民做出表率。寡人已經(jīng)讓治粟內(nèi)史黃庸上奏章了,規(guī)定每個在朝的公卿大夫,還有各地的官吏,都要以寡人為榜樣,在不耽誤公事的情況下,一年至少兩次到田間地頭耕作。”
“此政令的推行,必然使得我宋國上下節(jié)儉,而國庫充裕,藏富于民!等我們的宋國貴族官吏的風(fēng)氣改變過來了,寡人還要把這條政令推行到每一個貴族子弟的身上,貴族當(dāng)中,不乏驕奢淫逸,閑著蛋疼的家伙,正好好好地整頓一下,勞逸結(jié)合。”
“君父英明!”子恒和子啟異口同聲地道。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