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略 第441章 有事托付

作者/南宮草堂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夜幕下,陶家莊,陶家小院。

    “陶老伯,你是不知道,今日我們大戰狼群,幾十只野狼撲來,我們左一刀、右一劍,偶爾還搭起弓,殺的正歡,就在這時,卻見一條餓狼撲來,說時遲那時快”。

    客堂中,小四正向陶老頭兒描述著白日那精彩一幕,說的那是一個帶勁,滔滔不絕、手舞足蹈。

    “說時遲那時快,還是先吃飯吧”。

    陶老頭聽的一臉不悅。

    所有的人幾乎都瞪著小四兒,同樣沒有好臉色。

    “呵呵,當然,仲大人無礙,小陶子無礙,虛驚一場、虛驚一場而已”。

    小四這才反應過來:這里不是軍營,說話還是要注意場合。陶老頭就這一個寶貝兒子,豈會同意他去上山大戰狼群?

    太危險了。

    陶朔暗暗叫聲好:多虧師父仲大人甩開眾人,否則,今日的山洞之事要是被他們知道,回到軍營,別的不說,就小四一人,不定被傳成什么樣呢。

    還是師父有先見之明:小四兒不通倭,難保他身邊的人走漏消息。

    翰林院的仲大人,簡直是文武兼備、日行八百里

    說歸說,陶老頭還是繼續他的大方之舉,今日的飯菜依舊有酒有肉,此外,還特意燉了一只大鵝。

    “酒菜管夠,老頭我特意燙了一壺好酒”。

    陶老頭望望窗外,不由的勸道看這天氣,又要連下幾天的雨了,你們就放開了喝,睡一覺,明日也不用出去。

    眾人連連點頭,陶老頭真是個熱心腸。

    只是飯菜可以享用,酒還是不能多喝,軍令就是軍令,不到回去復命那一刻,誰也不能松懈。

    夜色下,程默守在門外,屋內正在議事,連陶家人都沒有進入。

    “今日,我們登山之事,不得向任何提起,陶朔與我們同去,陶老伯自是瞞不住的,不過,我回頭會叮囑他”。

    飯后,仲逸將眾人叫到一起,特意囑咐道:“小四兒你們幾個在這一帶熟,一會兒你們去村里走走,隨意看看,說說話,拉拉家常”。

    小四兒等幾名軍士上前一步:“仲大人,若村民問起來,我們怎么說?”。

    仲逸略懂片刻,而后直言道:“就說我們查看通往福州城的路線,看看道路是否暢通?路面是否足夠寬?足夠平坦?

    即便登山,也是為查看周圍是否有伏兵之處?只保通往福州之路順暢”。

    小四兒還是不解,不由的問了一句:“福州城?難道,我們要向福州城部署兵力?還是運送貨物?”,

    哎,這小子,真是塊榆木疙瘩。

    “不要說明,但就是這么意思,我們要在福州部署重兵,因朝廷有大量軍餉要運到福州城。此外,城中還囤積大量絲綢、金銀玉器”。

    哎呀呀,小四兒簡直驚呆了:仲大人,這么大的事兒,我們當地駐軍怎么不知道?你剛從京城來,就全知道啦?是真的嗎?。

    這時,一旁的王小旗微微搖搖頭:“當然不是真的啦,仲大人的意思是讓別人覺得這是真的”。

    果真是師兄帶出來的,英勇千戶所的人,夠格。

    “不是真的,又讓別人感覺是真的?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小四兒使勁撓頭,思量半天,這才反應過來:“我明白啦”。

    這時,仲逸一臉嚴肅,一字一句道:“這是軍令,誰要是懈怠,本大人將以監軍協理之職,請俞大猷將軍、軍法從事”。

    “得令”,眾人齊聲應道。

    連俞大猷將軍都搬出來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抗倭大計、戰事在即,軍令如山,打死也不說。

    “還有”,仲逸繼續道:“小四兒,你們從現在開始不得飲酒,等抗倭大捷后,本官給你們一百兩銀子,買最好的酒”。

    小四等人立刻上前道:“仲大人盡管放心,倭賊害我親人、掠我大明,我等跟隨俞將軍多年,孰輕孰重,自有分寸,但凡出一絲差錯,愿獻出項上人頭”。

    末了,他特意補充道:“方才也就是和陶老伯說說,這不?他兒子也去了嘛,瞞不住”。

    好小子,這才是俞大猷將軍的屬下。

    “仲大人,剛剛用過晚飯,此刻歇息尚早,老頭兒我還有一事相求”。

    眾人離去后,老陶頭便帶著陶朔、陶雯兒走了進來。

    仲逸微微點點頭,下意識望望陶朔,心里一陣嘀咕:該不是這小子,將拜師之事說出去了吧?

    不過,轉眼一想,陶朔是個忠厚之人,這一點,應是看不錯的。

    老陶頭雖科考連連受挫,畢竟還有些昔日的同窗,加之他在村中還算家道殷實,自然與當地的文武衙門有些往來。

    “仲大人,實不相瞞,今日老頭兒我去衙門打聽了一番”。

    陶老頭舉杯笑道:“老頭兒我有眼無珠,愣是沒有看出來,仲大人竟是從庶吉士提為翰林院編修,直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轟動一時的直隸博野縣繆大柱夫婦被殺、與韃靼城外談判、查仇鸞”。

    仲逸心中微微一顫:“這點事兒,連這里的衙門都知道啦?”。

    細細想來,這也不難理解,衙門中的門門道道:仲逸此次以監軍協理前來東南,關于他的事兒,自然有人打聽過了。

    一旦打聽起來,也就不是什么難事,地方衙門的文武有調往京城的,京城的也有調到地方赴任,還有去京城述職的。

    要打聽點事兒,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此言一出,陶朔瞪大了眼睛,再次崇拜一番:這位仲大人,簡直神了。

    不,現在應該說:我的師父,簡直神了。

    一旁的陶雯兒微微一動,似乎怕被別人察覺,立刻又恢復了神態。

    “都是些往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仲逸急忙轉移話題:“不知老伯所說何事,晚輩可幫的上什么忙?”。

    哦,只顧著說話,差點將正事忘了。

    陶老頭兒竟起身要跪拜,仲逸急忙上前扶。骸坝性捄谜f、有話好說,使不得”。

    此舉異常,定是有要事相托。

    “仲大人,老頭兒我自知有些唐突,但緣分使然,身為翰林院侍讀,大人領了監軍協理,偏偏來到陶家莊,來到陶家莊,又偏偏來到我陶家”。

    陶老頭兒竟流出兩行清淚:“請仲大人帶我不孝兒女一起到京城,為他們謀個出路,朔兒讀書無望、雯兒無望功名,老頭兒我,不甘心啊”。

    “爹”,陶朔與陶雯兒立刻下跪拜道。

    此舉看似唐突,細細想來,實則有其必然之處。

    試想,無論誰家有這樣的子女,豈能甘于如此庸淡一生?

    見仲逸沉默不語,老陶頭便將提前準備好的銀兩拿了出來。

    “我陶家雖比不得京城大戶,但略有薄產,這是一千兩銀子,就當是盤纏了”。

    陶老頭兒笑道:我那兄弟也住在村中,我兄弟二人從小和睦,你們走后,就與他們一起吃住。我這一把老骨頭,再撐個十余載不成問題,就等著兒女們出息了。

    考試不中,卻一心功名,科舉害人啊。

    好在陶朔、陶雯兒并非奔功名而來,只是此處遠在東南,要向京城帶兩個人,絕非易事。

    事已至此,仲逸也只得說句話了:“此事,晚輩還要請示過家師之后再做定奪,東南抗倭在即,還是等等再說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固镇县| 中方县| 高台县| 屏南县| 正宁县| 松阳县| 那坡县| 两当县| 宜兰市| 仙居县| 汶上县| 榆中县| 泗水县| 大渡口区| 古浪县| 师宗县| 佛教| 延边| 潼关县| 安宁市| 温宿县| 邵武市| 汕头市| 广东省| 诸城市| 沛县| 黑龙江省| 新和县| 石门县| 航空| 织金县| 孟州市| 克拉玛依市| 喀喇沁旗| 孝义市| 会理县| 邓州市| 诸城市| 尼玛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