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見華雄,打定了主意要重創聯軍先鋒大軍。
就開始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興漢軍占據了,天時,地利,還有人和。
雖然只是淺嘗輒止的,碰了一下,但是卻崩掉了,董卓軍的一顆牙。
李肅心里清楚,董卓軍上下,都有自知之明,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與興漢軍陣戰,他沒有把握。
至于偷襲,憑興漢軍大營之外的,那些亂七糟的東西。
董卓軍,還是洗洗睡吧!
其次,想欺負一下袁術軍,倒是可以,然而有興漢軍在北面盯著,又有鮑信軍保護側翼。
牽一發而動全身,李肅也不敢,輕舉妄動。
至于鮑信軍,躲在大佬袁術的側翼。
想要欺負人家小弟,問過袁術了嗎?
李肅想到這里,突然發現,原來想要欺負聯軍先鋒大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少一個惹不起,一個不敢惹,再一個就是羊肉吃不著,反弄一身羊騷味。
唯一的目標,就只剩下孫策軍了。
五千孫策軍,又收了劉備軍,也不到六千人,可以敲上一記悶棍,至于效果如何,就得看天意了。
李肅想通了,所有的關節之后,就對華雄說:“老華,老胡,孫策軍住進了,劉備軍的營地。咱們可以用計破敵!”
隨后,李肅就把偷襲孫策軍的計劃,詳細的解說了一番。
華雄聽了之后,沉吟片刻,決定就按李肅說的辦。
正是:
三更時候到,月黑又風高
破敵需奇計,參軍出妙招。
汜水關將軍胡軫,帶著三百人,馬嘴上舊籠,馬蹄纏新草。
悄悄的來到了,孫策軍大營之外,一里處的地方。
悄悄的下馬,命一隊人,看守戰馬,其余的人,趕到高地上。
那孫策軍的大營,是劉備三兄弟所立。
為了省卻功夫,居然倚山而建。
劉備軍的刺候,在偵察的時候偷了懶,居然只進山兩里,這就導致了董卓軍的奇襲成功。
胡軫居高臨下,命董卓軍戰士,放火箭。
也是他運氣不錯,居然燒著了,孫策軍的草料場。
恰好山風來襲,火借風勢。
整個孫策軍大營,亂作了一團。
就在孫策軍大營,起火的時候,華雄殺到了。
直接整軍沖鋒。
迎面撞上了,劉備三兄弟。
騎兵集團沖鋒的陣勢,劉備軍上下,從來都沒有見過。
如今看見董卓軍,西涼鐵騎,那氣吞萬里如虎的威勢。
劉備第一個慫了。
拿血肉之軀,對抗西涼鐵騎的鋼鐵洪流。
劉備沒有那個膽子。
關羽和張飛,也不敢和騎兵對沖。
畢竟雙拳難敵四手。
劉備三兄弟逃了,也不敢回安城,直接奔荊州方向去了。
劉備三兄弟這么一逃,就輪到黃蓋了。
黃蓋見劉備軍,還沒有接敵就崩潰了。
他想哭,更想跑。
然而黃蓋沒法哭,也不能跑。
哪怕是拿人命填,也得替孫策軍守住側翼,這是軍人的職責。
黃蓋久經沙場,當然知道輕重緩急。
劉備三兄弟,不會為了孫策軍,拼死抵抗西涼鐵騎。
然而孫策軍,作為聯軍的正式成員。
要是不戰而潰,他黃蓋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華雄一眼就認出了黃蓋,直接命令:
西涼鐵騎,集團沖鋒,碾壓!
黃蓋的一千人馬,像是陽春白雪,居然融化了。
紙糊一般的軍陣,輕輕的一捅,就破了。
一千人馬,居然連一刻鐘都頂不住。
孫策和周瑜,正在營中商討敵情。
聽到喊殺聲之后,忙走出中軍大帳,突然看見,營地西南方向上,居然裂開了一道口子。
周瑜還沒有來得及,派人去訊問究竟,黃蓋的信使就到了。
直接把劉備三兄弟,臨陣脫逃。是他們把孫策軍黃蓋部,暴露給了,華雄帶領的西涼鐵騎。
將軍黃蓋,無險可守,又來不及布置拒馬。
一千孫策軍,只能拿人命換時間。
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對抗董卓軍的鐵騎洪流。
周瑜聽了之后,氣急攻心,怒吼說:“劉佑興,老子他媽的,再也不跟你置氣了。”
劉玄德,關云長,張翼德,簡憲和,這筆賬孫策軍記下了,以后再慢慢的算清楚。
孫策說:“公瑾,咱們分頭行動!”
孫策命令韓當,帶著三千人,把守中軍大帳,隨后帶著一千人,前往接應黃蓋部。
周瑜忙派出親衛,向興漢軍和袁術軍求援。
周瑜親自出馬,向附近的鮑信軍求援。
然而他,卻被拒之門外了。
鮑信恨周瑜,接納了劉備三兄弟,讓鮑信軍沒有辦法,懲罰坑害先鋒大將鮑韜的兇手。
鮑信望著周瑜,皮笑肉不笑的問:“這不是鼎鼎大名的周公瑾嗎?”
周瑜忙上前行禮,大聲的說:“大人,董卓軍大將華雄,帶領著西涼鐵騎,強攻孫策軍大營,唇亡齒寒,拜托了!”
鮑信冷笑著,陰陽怪氣的說:“哎呀,怎么可能呢?”
劉備三兄弟,可是蓋世豪杰呢?
聯軍有了劉備三兄弟,那是如虎添翼呀!
我就奇了怪了啊!
孫策軍厲害呀,有了劉備三兄弟,那樣的英雄豪杰。
還用得著咱們鮑信軍,這些土雞瓦狗,前往救援嗎?
周瑜急了,哭著說:“大人,我知道錯了,請大人發兵救援!”
周瑜當眾下跪,只求鮑信發兵。
并且承諾,事后愿意負荊請罪。
誰叫當日的周瑜,為了結好劉備三兄弟。
他不僅拒絕了,鮑信軍使者的請求,還奚落了鮑信軍上下一番。
張飛更是口出狂言聯軍都是土雞瓦狗。
只有劉備三兄弟,才是漢室的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
這番話還余韻未消呢?
居然打臉的日子,來得這么快。
鮑信認定是劉備軍的突然殺出,害了弟弟鮑韜性命,這才派出信使,向孫策軍索人。
孫策軍上下,力保劉備三兄弟。
買賣不成仁義在,大家都是文明人,倒也無可厚非。
然而放縱張飛,羞辱鮑信軍的使者,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當日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呢?
周瑜可是首當其沖,第一個開懷大笑的人。
如今風水輪流轉,看孫策軍笑話的人,輪到鮑信軍了。
鮑信說:“周公瑾,我也不為難你!”
要鮑信軍出兵,只有一個條件。
那就是拿劉備三兄弟的人頭,向鮑信軍上下賠罪。
周瑜無言以對,且不說別的,那劉備三兄弟,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
孫策軍去哪里抓人呀!
周瑜明白了,要是騙鮑信軍出兵,最后再食言而肥。
整個孫策軍上下,都會成為天下笑柄。
周瑜起身上馬,打馬離開。
才剛走出一里地,迎面碰上了向袁術軍請援的使者親衛。
周瑜問:“援軍呢?”
親衛回答說:“沒有!”
隨后又開始解釋起來袁術認為,孫策軍派一個無名小卒,竟然戲弄袁術軍。
若是袁術軍出兵了,那么孫策,豈不是壓了袁術一頭。
這樣一來,豈不是成了孫策,號令聯軍諸侯了嗎?
一個無名小卒,純粹是一個傳令兵而已。
袁術的面子往哪里放呀?
周瑜哭了,事情緊急,他沒有想那么多呀。
正確的選擇是孫策親自請援,身份對等,對于友軍來說,特別的重要。
周瑜犯了一個錯誤袁術軍,是地位對等的友軍,而不是可以隨意調派的屬下部曲。
周瑜本來想,再向袁術軍請援,看來也不用去了。
身份不對等,去了也沒有用啊!
周瑜無奈,只得回轉孫策軍大營。
再說征北將軍劉正,在興漢軍大營之中,接待了孫策軍的使者。
聽完使者的哭訴之后,立即擊鼓聚將。
點卯完畢,就要帶隊出征。
賈詡出來諫阻說:“侯爺,且慢!”
劉正只得停下了腳步,對賈詡說:“文和,有話快說!救人如救火,絲毫都耽擱不得!”
賈詡坦言,若是孫策親自出面,興漢軍上下,全軍出擊,支援友軍,倒也沒有什么不妥。
然而來的,只是一介無名小卒,這其中的深意,可就耐人尋味了。
大義名份,對于聯軍成員來說,真的很重要。
要是劉正親自帶兵,就會讓世人產生一種錯覺興漢軍是孫策軍的部屬,聽孫策號令行事。
興漢軍在名份上,可就吃了大虧。
更是會形成連鎖反應其他友軍有樣學樣,興漢軍是救援呢?
還是不救援呢?
興漢軍參與諸侯討董,也想要爭一回大義名份。
要不是袁家死了人,袁紹至于眾望所歸嗎?
就連一直唱反調的袁術,也只能伏首聽命。
袁紹報的是家仇國恨,這就是讓聯軍同仇敵愾的大義,誰敢置喙呢?
同樣的道理,若是興漢軍,對孫策伏首聽命,這影響也太壞了,對于劉正的威望,也是一種最致命的打擊。
以周瑜的聰明才智,能犯這樣的錯誤嗎?
唯一的解釋那就是,孫策軍野心勃勃,想要做事實上的聯軍盟主。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有興漢軍這個榜樣在,孫策調動友軍的時候,誰又能夠拒絕他呢?
劉正問:“那這孫策軍,咱們救嗎?”
見死不救,又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
賈詡回答說:“必須要救。”
興漢軍可以派兵,但是有兩個注意事項:
第一,劉正不能親自帶兵出擊,這是大義名份之所在,不可忽略了。
第二,興漢軍主力,不得出動!同樣的道理,級別對等原則。
既然孫策軍的使者,是無名之輩。
興漢軍上下,就不能大動干戈。
周瑜自作聰明,當然是要付出代價的。
郭嘉也說:“侯爺,文和說的,很有道理。”
劉正說:“行,就依你們!”
劉正命令:
鐵壁校尉陳到,帶領三千紅衣衛,馳援孫策軍。
陳到領命,帶隊出征。
當興漢軍,趕到孫策軍大營的時候,孫策帶著殘兵敗將,正在被西涼鐵騎追殺。
天已經大亮了。
陳到揮舞著飲血n。
一馬當先,讓過了孫策等人,截住了西涼鐵騎,雙方開始了廝殺。
華雄已經激戰了一夜,西涼鐵騎的馬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陳到與興漢軍,體力充沛,士氣高昂。
華雄調轉馬頭,西涼鐵騎,緩緩的后撤。
陳到結陣止步,監視董卓軍。
直到西涼鐵騎,退回了汜水關中,才命令各營就地警戒。
陳到問:“孫太守,你們怎么樣,劉備三兄弟呢?”
陳到這一刀,補得恰到好處。
周瑜聞言,氣血上涌,一口老血噴出。
周瑜的三分元氣,就被他自己給吐掉了。
孫策顧不上周瑜,仰天大罵:“大耳賊,老子他媽的,信了你的邪!”
隨后又強忍著憤怒,向陳到解釋了一番。
豬隊友坑人神來坑神,佛來坑佛。
劉備三兄弟,又完成了一樁坑人的壯舉,他們的坑人偉業,已經超神了。
孫策軍,就是第五坑呀!
盧植是第一滴血,皇甫嵩是第二位。
曹操第三,袁紹第四。
孫策第五,體無完膚。
戰后計點損失:
孫策軍黃蓋部,一千人僅剩幾十人,黃蓋重傷。
孫策本部,馳援黃蓋,成功救人之后,派兩百人斷后,全部壯烈犧牲。
中軍大帳爭奪戰,韓當部損失兩百人。
逃出營地之后,又有一百多人,死于非命。
華雄夜襲,孫策軍棄營而逃。
戰后重整旗鼓,只剩下三千三百余人。
一次戰斗,孫策軍的損失,超過了三分之一。
劉備三兄弟有風險,想要靠近需謹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