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經倫論 第二十四章 愛與智慧

作者/山高知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古希臘人把哲學定義在“愛與智慧”之間,為西方現代哲學開啟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也為西方宗教思想奠定了基調,最終將西方各種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推到世界文明的前列,并形成全世界都去學習的思想方法,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西方哲學是把“智慧”與“愛”分開來理解的。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經綸。智慧就是中國人認為的經綸。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綸。”孔穎達疏:“經謂經緯,綸謂綱綸,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智慧如同經緯萬端的路,有序而綱常,四通八達而經綸分明。智慧是經緯通達的絡,有目標而通達萬里,有明確路線而不失邊界,規模宏大而次序井然。智慧可以無限擴張,而無需理性約束,如道路暢通,而負載萬里。“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通達天下而智慧守成。

    智慧是對現實的依托,對實踐的踐行。智慧只尊重實踐,而不關心道德與倫理。智慧可以塑造,可以創新,而不可受到限制。智慧存在于萬物之靈,而不受環境局限。

    從谷歌研制的p戰勝李世石充分體現西方人對“智慧”的理解,一些圍棋高手看了p與李世石的鏖戰認為,p的圍棋套路并不局限于長線部局,而是更多的從實際出發,以戰勝對手為目的,只從直觀上看問題,并不用過于長遠的思考來走每一步,這樣做反而讓對手沒有了預期,反而讓對手難以琢磨下一步它要做什么預防,這種思維模式正是西方現代實用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圍棋是中國人的智慧,圍棋原理來自于周易。從圍棋的博弈里可以充分理解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由于受易經的影響,在圍棋博弈中往往下一步棋看三步,甚至是三十步。在中國人的思維里,永遠是滾筒式的思維模式,總是將自己深入事物內部混淆著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思維模式是不是正確呢?

    從實踐上看這種思維模式往往把事物發展復雜化,既而又簡單化,中國人“易變,變易”的心理就來自于此。

    生活中你時常會看到中國人修的路斷頭的多,修著改著,中國人建的高樓還沒建好就又炸掉了。前些日子貴州茅臺酒廠三棟未完工的高樓被炸掉,武漢大學的教學樓被炸掉等等事件,就是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最好例證。不管是什么原因,為什么非要炸掉已經形成事實的高樓呢?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人不重視事物發展的前期調研,盲目上馬,摸著石頭過河,過去就過去了,過不去就淹死了,死了還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也是易中天對百家講壇的心理表述。中國人一味地鉆到事物發展內部看問題,簡單粗暴,卻不看事物發展的方向性,不重視前期調研,不設事物發展的邊界,只鉆到事物的內部與事物混淆在一起滾動著發展,最后是摸著石頭過河,過去就過去了,過不去就淹死了,不成功,便成仁,與事物俱榮俱焚。

    而西方人卻往往把人與事物發展分開來看,西方人把“愛與智慧”分開來看就是說明這個問題。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聰明才智,是觀察事物發展的方法,是研究事物發展的手段,也就是中國人認為的科學手段。智慧與愛是各自獨立的思維,智慧無所謂規則、道德。智慧是出于自由的裁量,任性的創新,沒有既成的規則,只有試新的探索。

    愛是什么?愛是一種執著的追求。愛是對某一種事物的摯愛,愛有分類,愛可以是動態的表現,也可以是靜態的執著。愛不局限于人,但只有人最完美的表達了愛的本質,對人而言是一種偏重的珍愛,愛護,以及真摯的愛心,或愛戴。

    “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還是人與人之間的規則制度,愛是責任義務。愛還是道德標準,即便是道德不需要承諾責任,但愛有標準,有最高上限,也有最低下限。

    愛不是智慧,智慧可以無限擴張,但是愛不是無序的作為。

    愛是產生人類行為準則的出處或理由,愛是“人事天道”的出處,是“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法碼。“愛”僅限于人類,是哲學世界特定范疇內僅限于人類之間的情感表達,超出人類,“愛”就不是人類規則了,就什么也不是了。如果人類不存在了,哪還有人“愛”之說呢?所以說從愛的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本就應該有執著而真摯的互愛,人類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自己,用“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法碼,制定出適宜人類遵守的人人適度的法律制度或行業準則。

    對于哲學原理中的“愛與智慧”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類之所以會出現社會文明,社會秩序,就在于人類具備超出這個世界上一切物種的特殊“智慧”,并且具備超越一切物種的特定“愛心”,這個世界只有人類具備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人類的“愛”心正是左右“智慧”的法碼與尺度。

    由此可以理解“愛與智慧”形成了超越自然的人類學問,如果把“智慧”歸于物質基礎,那么“愛”就是靈魂世界、精神境界、意識理念,“愛”是左右“智慧”的法碼與尺度,人類社會制定一切行為準則都是“愛”心的具體體現,這也就是西方人為什么認定的這個世界有“神”存在的根本原因。

    而中國傳統文化是無神論文化,在中國,中國的儒釋道三大教都是無神教,在中國傳統理學思想影響下的佛教也成了無神教派。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中國人不信神,那么到底什么是“神”?“神”到底是什么?準確的說“神”就是自我意識,也叫自我理念,來自每一個人的自我,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神”,自己的靈魂層面、意識境界、精神感應、理念主張,統稱意識形態。“神”是支撐人類生命的力量,來自人類的脾系統,是統攝血脈運行的原始力量,是維系生命的原始動力。

    那么為什么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神”的存在呢?前面我已經講了,中國傳統文化來自中國傳統理學,而中國傳統理學又出自中國的自然科學,也就是周易,周易是尋找自然規律的學問,只存在對物質條件的研究,并不認同意識形態的存在。周易是把意識形態作為物質基礎進行研究的純粹的學問,通俗地說,周易是純粹研究物質世界的學問,對于精神境界只作為物質條件看待,并不把靈魂世界作為一種獨立存在的原理進行分類研究。所以周易衍生出來的產品都是缺乏靈魂與精神的學問,也就是缺乏有“神”的學問。

    中國傳統文化準確的說與西方哲學不存在任何關系,甚至是不屬于唯物論的范疇,因為哲學中的唯物論同樣認同有“神”存在,認同靈魂與精神支配生命存在,只是唯物論者把意識形態置于物質基礎之后而已,但絕對不否定有“神”存在。

    但是,中國傳統理學是完全否定有“神”存在的學問,由此也就形成中國的宗教文化是無神教文化,那么中國三大教到底供奉的都是什么“神”?中國古人供奉的“神”準確的說不是“神”,是圣人、仙人或救世主。

    儒教供奉的是什么神?不是神,是圣人,是道德模范。

    道教供奉的什么神?不是神,是仙人,是自由主義者。

    在中國理學影響到的區域內佛教供奉的是救世主,如果準確地說應該是可以讓苦難的下層民眾述懷的人,敘苦的天人,或是死后亡魂的領航員。

    準確更加的說,儒家供奉的“神”都是上層建筑的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社會精英,太平紳士等等。道家供奉的“神”是天尊地母、行業寡頭、鴇頭悍將、自由主義者等等。而佛教供奉的“神”應該叫著窮人們的“心理希望師”或“心靈工程師”,再切實一點應該叫“吐述苦難心菲的苦孤詣懷之天上之人”,佛主在中國人心里不是“神”,是中國下層民眾祈盼化解苦難的救世主,死后去往天國的領航員。

    那么“神”到底是什么?

    神是自我!神是我,我既是神,神是支撐我生命的力量!

    所以說中國是無神宗教的國家是非常準確的,看看中國人敬仰的神都是什么神,就知道為什么中國是無神宗教的國家了。

    在中國古代,儒教是形而上,穩居上層建筑一千多年道教是中間意識,在仕大夫,商賈富人之間流竄盤桓,齊門八卦,風水遁甲,操縱著中產生階級的思想意識佛教文化自西域而來,本意是揚善懲惡,但因上不能左右儒教風尚大圣,中不能敵道家仙界奇俠,只有來到民間傾聽民眾們敘述苦腸了。

    因此上說中國沒有哲學,中國人對思想方法學的理解全部來自中國人對自然科學的理解,也就是易經所認知的宇宙自然觀,孔子與老子的所有思想皆從這里得來,中國人的思想又來自這兩位先賢,在這兩者先賢的思想中是完全否定有“神”存在的,他們創建的學說是純粹研究物質的學說,不存在有神論點,那么無神論的學說就不是哲學,哲學完全認同靈魂與精神的存在,當然是有神論學說,因此無神論的學說只能是中國理性學說,歸于“原始的理性”。

    無神論者缺乏對“愛”的理解是必然存在,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不珍惜生命,中國人由于受易經的影響,又由于古文的簡潔,使中國人錯誤的認為儒教、道教思想中有“人性、人格、生命”的理解,一直一來人們普遍認為儒家思想是“仁義禮智信”的思想世界,道家是遵循自然法則的思想世界。特別是宋代朱熹出現之后,政治上提出“格物致知”,行為上主張“窮天理,明人倫”的思想主張,以致于中國人一直一來認為儒道學說并不缺乏對人性的理解,社會發展到明清時期政治力量完全遵循這一思想主張發展社會,把封建王朝完全控制在封建禮教的思想路線之上,控制在軌道式發展之上,最終導致中國人迷失方向,無法向文明進歩的社會前進,走入死胡同。

    中國人不明白什么是“愛”,在中國傳統理學思想方法的控制下根本沒有“愛”的存在,只把目光集中在軌制發展之上,即便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中國人也沒有弄明白什么是人與人之間的“愛”。

    “愛”從嚴格意義上講,僅限于“人”類,超出人類范圍就沒有人“愛”可言,因為“愛”是人類表達人與人之間執著的互為關注,互為關懷的心理表現,這種心理表現形式只有人類可以相互溝通,傳遞,脫離人類就無愛可言了。

    愛是什么?愛是人類之間自我的珍視,珍惜。人類能來到這個世界上,并非人類多么幸運,多么偉大,其實人類與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一樣,很脆弱,很渺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隨時都有可能被宇宙風吹走,所以人類之間就應該互相愛護,互相珍惜。

    人類不僅要互相珍惜,互相愛護,還應該愛惜來之不易的自己,西方人由于受西方哲學的影響,人與人之間對“人性、人格、生命”的尊重要遠遠高于東方人。

    從嚴格意義上講,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人類自身的存在,人類首先要做的就是應該是互相愛惜,互相珍視。人類社會應該珍惜每一個人出生的權利,存在的權利,死亡的權利。官僚機構,權力機關首先保障的正是一個人生的權利,存的權利,死的權利,否則,一個國家機器的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與人民沒有任何關系的政府存在與不存在都一樣,沒有實際意義。

    如果一個國家僅僅保障了少數人的利益,僅僅保障少數人出生的權利,存在的權利,死亡的權利,那么,這個國家的存在只是為強權政治而設立的,受益者只是上層建筑里的少數人,那么如此的一個國家機器對于人民也一樣無任何意義。

    一個充分理解愛心的國家,首先保障的正是每一個人生的權利,死的尊嚴,存的安康,國家財政首先保障的就是每個人生的權利,死的尊嚴,存的安康。

    一個國家成立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保障每個人生的權利,死的尊嚴,存的安康,只有了保障人民這幾項權利,而后才是軍隊,政府,學校等等機構的財政保障。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人民,那么這個國家也就不存在了。人民才是國家機器的推動者,軍隊,政府,學校等等機構的人員并不能保證國家機器向前運行,并且這些人并不能創造任何社會價值,這些人所得的利益全部來自于人民利益,來自于從人民手中收來的稅收。

    國家公務人員只是人民雇傭來服務民眾的專職人員而已,那么,服務于人民的這些人就應該在人民之下,而不可以高高在人民之上。國家機器的啟動,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依賴他們,但是維護人民生的權利,存在的權利,死亡的權利,正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而絕非第一個得到既得利益的人群,這些人永遠是人民的公仆。

    在國家意識中第一保障的就是每一個公民有生的權利,存的權利,死的權利,第二保障才是食人民糧,拿人民工資的公務人員。

    當公務人員們再分配人民財富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用愛心珍視了人民的存在。當你分配財富時,當你獲得高于人民的財富時,你是否想到這些財富并不是你創造的,你只是從眾人手中征收來的,是用于再分配的,你如何把這些財富再分配給人民,而不是自己。

    要讓每一個公務人員都知道,自己并不創造財富,但卻掌握著大量人民的財富,這些財富我應該如何再分配給人民。

    這是中國人應該補的課,原因還在于中國傳統理學中沒有這一課程,在中國的官僚風氣中只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真正應該有的,用人類的“愛”心制定出嚴格的,適宜人類人人遵守的行業準則、法律法規中國人心中卻沒有,重要的原因仍然是中國人心中無“神”。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社旗县| 澎湖县| 鸡东县| 特克斯县| 九龙城区| 石城县| 和平县| 巴林左旗| 大余县| 金堂县| 磐石市| 安乡县| 云龙县| 安新县| 分宜县| 新泰市| 龙游县| 邵武市| 汉川市| 惠东县| 鲁甸县| 岑巩县| 昭平县| 南岸区| 拉萨市| 大名县| 石景山区| 河北区| 米林县| 甘洛县| 封开县| 高碑店市| 买车| 尼勒克县| 屏山县| 长垣县| 育儿| 临沭县| 西吉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