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經倫論 第二十五章 “愛”是規制“智慧”的法碼與準繩

作者/山高知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西方哲學的東漸讓很多東方人不舒服,以提到西方哲學就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可是在東方文明找不到航標的時候,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都是以拋棄自己原有的意識形態而從化于西方文明的,從十八世紀之后,東方人一直在尋找西方人的航標,追索西方文明的航線,只不過是進度不同而已,但是總體都是在向西方靠攏。

    這一切都與十世紀左右古中國的社會發展有關,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認為:“中國的科學為什么持續停留在經驗階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論?如果事情確實是這樣,那么在科學技術發明的許多重要方面,中國人又怎樣成功地走在那些創造出著名希臘奇跡的傳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擁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財富的阿拉伯人并駕齊驅,并在3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在理論和幾何學方法體系方面所存在的弱點為什么并沒有妨礙各種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中國的這些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歐洲在16世紀以后就誕生了近代科學,這種科學已經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文明卻未能在亞洲產生與此相似的近代科學,其阻礙因素是什么?”

    李約瑟得出結論:1、從文化競爭模式給出另一個解答:中國小農經濟的資源限制和保守傾向,阻礙了勞動分工和科學文化的多樣發展。2、中國自13世紀以后經濟技術與科學發展水平越來越落后,是因為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愈來愈完善,特別是中國人的思想行為愈來愈受到集權制度下扭曲為奴化的儒家思想的毒害。

    中國人對集權制度的熱衷是發自內心的,這一方面與中國人生活的地理環境有關,更與中國人的思想文化有關。中國人地理上處于適宜農耕自給型的生產方式之中,內部尋求自我封閉的環境是出于自給自足的自然條件,政治上尋求集權與宋元明時期受外族侵略有關,政治上尋求一種不變的機制,以期代代相傳。但是這不是全部原因,問題的根源還在于中國人的思想方法,

    古代中國經歷唐朝盛世之后,到宋代時期,也就是十世紀至十四世紀之間,中國是宋金遼三分天下,宋代中后期的漢族王朝已經完全被壓縮在淮河長江以南的小面積區域內,南宋從真正意義上講不代表當時的中國。

    在當時的中國,沿黃河流域的漢民族處在西夏與金國共同統治之下,長江淮河以北地區,從十世紀初就脫離了漢人自治的時代,直到1368年元朝滅亡的四百多年間一直斷續的受異族人統治,明朝建立后沿黃河流域的漢民族才重新回到漢人自治的時代。

    正是這個時期,自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到1368年元朝滅亡的461年間,中國內陸的漢民族飽受戰亂之苦,這四百多年間,中國中北部的漢民族經受來自北方異族的拉鋸式統治,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漢人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當時的漢民族急需一個穩定的中央集權政府,這也是朱家天下應運而生的原因。

    自朱元璋掌握政權之后,朱家人奮力打造的就是一個一統天下,二元治理的集權制度下的封閉政府,朱家幾代皇帝造就的這個封閉的王朝,力求在一個軌道上規制行駛,而不致于偏離軌道,如此一來一切右激傾向思想都必須扼殺,完全從化于朱熹的“格物致知”“窮天理,明人倫”的思想方法之上,一切雜音皆被廢止。這就是造成中國人思想僵化,科學不進的根本原因,以致于到清朝乾隆皇帝十分感激朱家皇帝打造的二元集權政治制度,感激朱家幾代皇帝為此付出的努力。

    然而這個時期的西方文明正處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萌牙期、發展期,李約瑟又做出結論:“如果中國人有歐美的具體環境,而不是處于一個廣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斷,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叢林,東面是寬廣的海洋的這樣一個地區,那情況將會完全不同。那將是中國人,而不是歐洲人發明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歷史上偉大人物的名字將是中國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頓和哈維等人的名字!崩罴s瑟甚至說,如果那樣,將是歐洲人學習中國的象形文字,以便學習科學技術,而不是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按字母順序排列的語言。

    從另一方面講“中國自13世紀以后經濟技術與科學發展水平越來越落后,是因為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愈來愈完善,特別是中國人的思想行為愈來愈受到集權制度下扭曲為奴化的儒家思想的毒害。”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全部。

    中國人從13世紀開始經濟與科技發展,開始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國人對周易的理解越來越片面,這與中國人過度膨脹中國理學有關,以及中國對自然科學的認知越來越片面強調規律性有關,最終導致中國人在文化認知上越走越偏,即便社會發展到今天,中國人對理學及自然科學的認識仍然停滯在春秋戰國時期,而沒能邁進到“三分”境界。

    中國的理學在自然科學,發展到十世紀左右經過朱熹等人的篡改,已經完全導致中國人的思想方法出現嚴重錯誤,偏離文明軌道,出現倒退現象而西方哲學經過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培根、康德、黑格爾等等眾多哲學家的不斷改良,越來越完善。但是中國理學在這個時期經過朱熹的改造則越來越陰暗,越來越脫離群眾,到王明陽時期已經是懸壁筑巢,離死亡不遠了。

    中國的自然科學起源于文明之始,中國人自有文字就有了易經,有易經就有了中國人的傳統自然科學。

    中國人從易經產生之始就是以陰陽合同,天人合一的思想看問題的,中國人看問題是把自己包裹在事物發展的內部看問題的,始終處于“二合”世界的思想方法。

    中國人通過三觀看世界是有問題的,中國人通過三觀看世界時是用直觀思維融入客觀思維來看問題的,并沒有上升到通過客觀思維看問題的地步,中國人始終無法將思想方法上升到客觀世界,原因就在于易經原理的純粹物質性,在沒有靈魂與精神存在的狀態下,“神”被物質化了,沒有了“自我”的中國人要想跨越陰陽合同的世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無法到達三分境界的情況下,進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也就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了。

    中國人普遍存在對中國傳統思想認識不到位的現象,中國人普遍存在看幾本書就論天下的思文作風,缺乏學術嚴肅性,普遍缺乏對科學的足夠認識,抄襲,仿制在中國很普遍,只知道科學其詞卻不知道科學來自哪里,科學到底是個什么東東。

    科學是什么?

    科學是自由騎士,是自由馳騁的烈馬。

    科學與經濟都是在天飛龍,是神,是自我,是漫無邊際的疆域,是創新精神,是漫長的艱難跋涉,是苦澀的艱熬,是不計得失的行為,同時又是不講道德的創傷性思維,科學技術沒有道德可言,科技與經濟,以及創新思維,同樣來自于八字命理學中的傷官,傷官的試新心理是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以及創新精神的開啟之門沒有任性的自我,自由的馳騁,就談不上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以及創新精神,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人對三觀看世界的認識仍然停留在二元看世界之上,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這與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不足有關,二合論的思想方法是封閉式的管理模式,而三分論卻是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如果談創新而不談“分于三”的思想方法,那么這個創新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把創新關在“合于二”的思想方法之中,那么這個創新根本就不是創新而是規制。

    中國人把五千年來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完全應用到社會實踐中來,看什么問題都是啟用中國人從自然科學中得來的天人合一思想,以理說理,以事對事,只對理不對人,這就是中國人的思想方法。中國人只論理的思想方法就來中國的自然科學,也就是所謂的道德標準。正是由于思想方法的根基問題導致中國人無法超越二元陰陽之界,進入“愛與智慧”的界面,無法將哲學的思想方法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正是在“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引導下,中國人普遍相信天上老天爺與下界人是互相感應的,所以中國人心中的“神”都是擬人化的,都是道德模范,英雄人物,而非“自我”,這是關鍵的問題。

    神是什么?神就是自我。我是神,神即我。

    中國的政治體制也是與天界設置類同的,天上有什么機構下界也有什么機構,天上有什么道德標準,人間也有什么道德標準,其實這種思想蒙蔽了中國人五千多年,這種欺騙性的思想主張是造成中國人自十三世紀之后科技不能前行的根本原因。就一個缺乏“神”的民族而言,如果一種認識,一種思維,一種方法專著于某一項自然認識,并把“自我之神”束縛在一個籠子里,這個民族想進步都難。

    科學無邊界,也無道德可言。道德是什么?道德是路上的坑洼之地,你如果有覺悟可以去填平,如果你不以為然也可以無視它的存在,繞道而行,道德是自然法則,不是法律法規,自然就不是責任義務,不是責任義務就不沒有必須遵守的必要,不沒有必須遵守必要的道德標準就不能拿來凡事約束于人。

    回過頭來看自然科學是什么?自然科學是直觀思維,是黑白世界,科學沒有人性可言,科學是直行的道路上尋找真理的方法,沒有規則可言,科學來自八字中的傷官,是對抗約束制度的力量,所以創新必須是在自由環境下發展的事物,而絕非倫理法則下規范的童子。

    科學無邊無界,就如同自由幻想的兒童,在自由的天空下自由的奔跑,沒有方向性,這樣的科學態度才能創造出真正的科學技術。

    自然科學是直觀認識世界,是理性世界,所以在自然科學里只有自然規則,有高低起伏的曲線規律,自然科學沒有人與自然的界線,只有統一的物質世界,在自然科學中不會分類人與動物的原始界限,只會把人作為萬物中的一種而已,自然的規律并不重點界定人的特殊性。

    而哲學卻是把人類的“愛與智慧”剝離出自然科學去獨立研究的學問,哲學思想之所以能夠向世界文明進軍,就在于此,人類終究是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智人,哲學之所以是人類文明的思想工具,還在于人類的學問,只用于研究人類最適宜接受的思想方法,最適宜人類文明發展的思想方法,只有這樣的思想學問才是人類正確行為的方法。

    哲學原理能夠客觀的看世界,邏輯分析事物發展的進程,并能真實的記錄下人類的客觀思維,就在于人類具備超越世界上其他物種的第三只眼,具備客觀唯心的自我意識。

    所以說哲學就應該是“愛與智慧”的客觀唯心世界,而絕非中國傳統理學的陰陽合同的“純粹唯物”世界。

    天人合一僅只限于人類文明之始,當人類開啟文明發展的階段,“三分”世界也隨之開啟,人類的“愛與智慧”就不在是對立與統一的人格,而是有“神”的天地人“三位一體”的統一人格。

    沒有第三只眼客觀唯心的看世界,就不可能產生三位一體的思想。沒有四季分明的思維,就不可能有四法輪回但永恒不變的思想。沒有五行生克的思維,就不可能有五權互生互衡的標準。沒有八端經緯,就不可能產生八方通達,細則分明的思維。

    哲學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自然法則不是人類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則制度,道德與理性不是人類必須遵守的行為標準,而要求人類必須遵守的,卻是人類用只有人類才具備的第三只眼,客觀唯心地制定出來的規則制度與法律法規。

    這是人類為什么必須用“愛”規制人類“智慧”,以愛為智慧的法碼為準繩,用人愛之心,以“人是萬物的尺度”,用“人事天道”的思想方法制定人人能適應,行行必遵守的嚴格的人事制度與法律準繩。

    摒棄中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直觀的角度兩只眼看世界,簡單、粗暴、急功近利的理性思維思想方法,將中國人的思想方法跨越式發展,直接進入五行相為監督的界面。

    理性思維的思想意識也是造成現代中國人不重視知識產權,不重視別人的勞動成果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人論文抄襲成風的根本原因,更壞的后果是這種思想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漢奸層出不窮的根源原因,并且這種思想還成就了叛徒們的思想理論與辯護詞。因為只要你把一切事情的發生都看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你就不會尊重別人的存在,只會無視別人的勞動成果,化敵為友,敵我不分。

    中國人原則性差也是由于這種思想頑固造成的。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伊金霍洛旗| 海盐县| 八宿县| 门源| 汤阴县| 潼南县| 巴林右旗| 金寨县| 西畴县| 洛南县| 呼伦贝尔市| 松阳县| 淅川县| 莎车县| 阿瓦提县| 定州市| 凤庆县| 石泉县| 获嘉县| 阿勒泰市| 宾川县| 蒙阴县| 永城市| 正定县| 镇安县| 卫辉市| 青浦区| 图木舒克市| 赫章县| 邹平县| 都匀市| 文化| 油尖旺区| 梧州市| 汽车| 淮安市| 宜城市| 谢通门县| 新绛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