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隨時變通
一、為什么說中國的儒學(xué)和理學(xué)不存在客觀唯心主義思維,與哲學(xué)沒有任何關(guān)系。
1、什么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
學(xué)術(shù)上講,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xiàn)。”實質(zhì)上講,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就是把客觀思維強化于物質(zhì)理性思維之上,認為客觀精神主導(dǎo)理性世界的思維方法,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只認可智慧型的生物可以擁有,智慧越高所擁有的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就越強大,反之,智慧越低下所擁有的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就越弱甚至不存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人類的思維分四個階段,即直觀思維、感官思維、客觀思維和絕對思維。
這里有必要在此普及以下什么邏輯思維,所謂邏輯思維就是人類超越直觀思想,跨過感官思維,進入客觀唯心思維的思想方法,邏輯思維的重要手段就是站在客性位置,用客觀立場分析、歸納、排序、演繹、比較、論證、推理、實驗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邏輯分析來證明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性,正確性,真實性等,找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
我首先做一個簡單比喻,比如甲發(fā)表了一個思想言論,為了達到貫徹落實這一思想的目的,甲就自然而然的不希望乙提出不同的意見。如果乙對此堅持提出自己的觀點,那么誰來對甲乙各自不同的觀點加以評價,并作出第三方評估意見呢?
這個作出第三方評估意見的人,所使用的思維方法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的思維方法。也就是用客觀立場分析、歸納、排序、演繹、比較、論證、推理、實驗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因為我站在第三方位置評價甲乙各自不同的兩種立場,我必然就持有第三方客性思維,這是發(fā)自客觀認識的一種心理判斷,是分析、歸納、排序、演繹、比較、論證、推理、實驗的邏輯過程,因此,這種心理判斷只有具備高度智慧的人才能做到,如果我智慧低下,或是低能生物,這種邏輯思維就會很弱,或者根本就不存在,那么,我怎么可能具有第三方客性立場呢?因為智慧低下的人,或智能低下的生物根本就無法運用第三方客性思維。
因此,智慧低下的生物也就不需要第三方客觀思維,只需要直接參與,或選擇一方參與,并堅持某一方的立場就可以了,即便是我有第三方客觀唯心思維,由于我智慧有限,我也無法正確分析、評估、論證、推理、實驗甲乙各自不同的立場。
比如法官,法官是必須具備第三方客觀思維來判斷甲乙雙方錯誤行為的邏輯思維者。如果我具備的智慧條件有限,分析、評估、論證、推理、實驗?zāi)芰τ邢蓿矣衷鯓訉⒖陀^精神外化到物質(zhì)世界之上呢?
古代中國是將法官與官員混為一體的,更不具備第三方客觀思維了,君臣、官民的關(guān)系是簡單的二元結(jié)構(gòu),即便你慧聰敏銳,你也不具備第三方客觀思維。因為古代中國的王權(quán)者并不主張官員有過強的分析、評估、論證、推理、實驗?zāi)芰Α9糯袊墓賳T只需要上行下效就可以了。
因此上說,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認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認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這便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而朱熹理學(xué)則認為天理已定“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
縱觀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國人并沒有將思維方法上升到唯心邏輯思維上去,始終處于二元思維的界面。
反觀哲學(xué),哲學(xué)從以開始就摒棄自然科學(xué)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把“智慧”與“愛”作為研究對象,拋棄順應(yīng)自然的原始主張,就是在強調(diào)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在人類活動中的重要性。
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人類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因為人類是拋棄低級趣味的物種,而其他任何物種都因為智慧的局限,根本就無法達到擁有客觀唯心主義思維的地步。這也是黑格爾哲學(xué)的根基,更是西方多元文化的根基。
比如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狄德羅說:“沒有一個人從自然得到了支配男人的權(quán)利。自由是天賜的東西,每一個同類的個體,都有享受自由的權(quán)利。”這兩個人雖然思想主張保障人的自然權(quán)利,但這些思維方法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
2、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理學(xué)思想不存在第三方客觀思維
首先我鄭重的聲明,我無意貶低中國人的智慧,并且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人種,其智慧都無法匹敵中國人的智慧。
但是,以中國古代文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理學(xué)思想并不存在第三方客觀思維,或者說中國古代文化的儒家文化和理學(xué)思想并不認同第三方意見的存在,也就是說,代表古代中國形而上的意識形態(tài),并不準許持有分析、評估、論證、推理、實驗?zāi)芰Φ目陀^公正立場的人,評估甲乙各自不同立場,而是堅決貫徹“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天人合一、陰陽合同“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的二元思維,來統(tǒng)治古代全體中國人民的。
所以,說儒家文化和理學(xué)思想是愚民文化一點也不過分,古代中國形而上者根本就不把普通民眾看著是智慧的人,他們又怎能準許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存在呢?
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到明代,儒家文化和理學(xué)思想更是貫徹“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方針,并將“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天人合一,陰陽合同的二元文化貫徹到底。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根本就不存在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方法,完全是反正式兩面的思維方式。翻翻歷朝歷代的歷史,看哪一朝哪一代不是翻煎餅式的歷史。因此,黑格爾說:中國古代沒有歷史。
反觀哲學(xué)體系,哲學(xué)在建立之初就具備這種思維方法,并且從蘇格拉底開始全面的向西方人灌輸,形成三位一體的多元西方民主文化。
哲學(xué)是什么?理論上講,哲學(xué)是“智慧與愛”的學(xué)問。實際上講,哲學(xué)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方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物種皆具備“愛”,“愛”是普遍現(xiàn)象,物種的“愛心”是普遍的自然存在。但“智慧”卻不是普遍存在的,“智慧”來源于分析、歸納、排序、演繹、比較、論證、推理、實驗?zāi)芰Γ襾碜詡鞒小鬏敗⒔逃S洃浭怯^察后的唯心活動,而實踐則是檢驗以上經(jīng)驗的過程。
也就是說一切物種的行為表現(xiàn)都需要“智慧”來完成,完成標準越高,智慧就越完善。
同樣,你擁有的智慧越多,你具備的實踐能力也就越強大。
這也是西方人選擇法官人選時,要求具備實踐經(jīng)驗,限制年齡上限的原因。
選擇一個合格的法官,即便你知識淵博,如果很年輕,沒有生活閱歷,你也不具備當(dāng)法官的資格。
以一個二十四歲走出學(xué)校的年輕人為例,具備實踐經(jīng)驗的年齡至少在四十五歲之后。
一個人沒有二十年的社會實踐的歷練,談什么具備實踐經(jīng)驗。
但是如果你擁有超強的智慧,又經(jīng)歷足夠的時間歷練,你也必然會得到超越常人的豐富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這樣的人才真正適合當(dāng)法官,因為你已經(jīng)擁有強大的客觀唯心主義思維能力,所以你在判決錯誤時就可以充分應(yīng)用“分析、歸納、排序、演繹、比較、論證、推理、實驗?zāi)芰Α保瑏砜陀^公正的判斷是非。
這正是西方人追求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方法的原因,中國人由于受陰陽論的影響只會追求物質(zhì)的自然規(guī)律,講實際世界,以物化為標準,有錢,有能量便是一切。摸著石頭過河,無論年齡大過了河的就是英雄,所以中國的法官以圓滿、圓滑、能力為標準,沒有年齡限制,十八歲也可以當(dāng)法官,只要你筆試過硬就行。
“智慧”是有限與無限并存的,對于任何一種物種而言,“智慧”都是有限的,限量的,“格物致知”的,但是,“智慧”又是無限的,可以后天傳承、傳輸、教育培養(yǎng)。人類更是如此,智慧需要先天存在,更需要后天傳承、傳輸、教育培養(yǎng)。
智慧的本質(zhì)就是多元結(jié)構(gòu),是無限量的多層次思維模式,數(shù)學(xué)原理是三角多邊猜想,起于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是起于一,合于二,開放就從三元開始。
周易后天八卦的理論中具有這種思想原理,但是由于中國人受陰陽論的限制,沒能將這一先進的理論研究下去,進而應(yīng)用到形而上中去,導(dǎo)致中國人深陷于陰陽合同的怪圈里幾千年,無法自拔,無法將思想升華到開放的三位一體的多邊唯心世界中去,只能在絕對物質(zhì)的世界里高傲自大。
同樣,“愛”也是有限與無限并存的。愛可以有限存在,也可以無限放大。愛也同樣來自物種間的經(jīng)驗、記憶與實踐。但是,愛更多的需要經(jīng)驗、實踐。愛心更需要來自后天培養(yǎng)。后天傳輸、傳承、教育與培養(yǎng)是提高“愛心”的惟一標準。
二、周易第17卦,隨卦澤雷隨,兌上震下。
隨卦原文
隨。元亨,利貞,無咎。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隨,從也。說文。
注釋:隨從,心所欲。肯定是吉祥的。無憂。
初九爻辭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渝,改變、違背。交,交脛也。說文。功,以勞定國也。說文。
注釋:官員善改變,有違背規(guī)則的行為,肯定是吉祥的。出門與人交脛而為,則,以勞定國也。
六二爻辭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與也。
系:結(jié),扣而連也。說文:“失,縱也。從手,乙聲。”
注釋:結(jié)扣系著小子,手牽身長八尺的男人。
六三爻辭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注釋:結(jié)扣系著長八尺的男人,手牽小子。隨心所求,必有所得,利益關(guān)系肯定了。
九四爻辭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兇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注釋:從心有欲,有所得,肯定兇險。有信用重規(guī)則,清晰明確,何憂!
九五爻辭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注釋:講信用必得美德,吉祥。
上六爻辭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窮也。
拘,止也。維,車蓋系也。說文。
注釋:解除結(jié)扣,從整車輛上結(jié)扣。王用于西山順利。
這是一篇中國古代二元思想肯定官員隨心所欲,隨機應(yīng)變的卦辭。從一篇文章也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惡疾,也可以了解古代中國官員隨心所欲,變換莫測原因的詬病。有這樣可惡的思想指導(dǎo),官員們怎能不變幻莫測,欺騙百姓呢?
這里有四句話作總結(jié)。
隨心所欲可為官,
應(yīng)變隨機好弄權(quán)。
君臣西山大通順,
平民百姓度日艱。
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