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只有人類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
這是一個強硬的話題,為什么只有人類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因為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是發自人類內心世界,涵蓋了高智慧與愛心的思維方式,其形式存在是邏輯思維,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是人類運用意識理念對事物作出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模式,通過意識反映出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是建立第三方公正公平的原則立場之基石。
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只有具備超高智慧的人類才能達到。
世界上所有動物都具備直觀思維,也叫主觀思維,只要是有眼睛能夠看到世界的物種,就必然存在直觀思維。直觀思維能力是物種思維能力的必須,只要有生存,直觀思維能力就是必須的。直觀思維是生存思維,動物捕食就是直觀思維的第一反映。
低等動物在捕食的過程中使用直觀思維搜尋獵物,然后通過直觀思維傳遞給感官大腦,由大腦決定是否狩獵獵物,這是一般動物都具備的思維方法。但是,由于低等動物智慧的限制,在思維層次上就無法將感官思維能力上升到客觀思維之上去,為什么?
因為低等動物由于智慧的局限無法完整的實現從經驗、記憶到實踐的整個過程,及而達到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并通過智能手段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這正是客觀思維來自唯心世界,是動物心理活動的高級表現,具體到實際情況就是第三方應用能力。如評估思維能力,決策判斷能力,設計專業能力,建設實施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等,這些都屬于客觀唯心思維。
客觀唯心主義思維能力越強,智慧也就越高。所以說如果你具有越強的客觀唯心思維能力,自然你的人事能力就是非凡的。
由于古代中國文化缺乏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方法,所以中國古代才只有科技能力,而沒有科學研究能力,只有科技術,而沒有科學分類學。
科學方法是必須應用邏輯思維的思維方式,脫離觀察、比較、分析、研究、判斷、推理、實踐、驗證能力,就無法做出科學的邏輯判斷,無法形成科學的邏輯思維。
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都是客觀唯心主義邏輯思維能力強大的人,這些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正確的應用公正公平的原則,客觀公正的判斷事非,并作出正確的決策,處理人事關系,政務關系,法制關系,宗教信仰等等。
因此上說如果你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你就不可能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處理一切現實存在。
如果你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你就不可能有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正是科學家與哲學家必須具備的。
哲學原理來源于三角錐形立物猜想,印證了當物質處于無限極時,物質處于開放的空間這一事實,因此哲學思想將開放的標準凌駕于物質處于有限極時,物質處于封閉的空間這一二元思維之上,以三元基礎為根基,開啟了多元立體的唯心主義思維,為資本主義最終勝利的占領世界資本市場打下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這正是哲學思想向世界曼延的原因。
如果你深入研究一下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你就能了解這一修正案是美國人運用客觀唯心主義思維確立的憲法法案中的杰出實例。
從哲學原理上說,人是愛與智慧的物種,因為人有超高的智慧,所以人具備直觀思維,感官思維之外的第三種思維方法,即客觀唯心思維方法。
嚴格的說客觀思維只在高等智慧型動物中存在,那么如今的阿爾法狗機器人也具備類人智慧,可是阿爾法狗具備不具備客觀唯心思維呢?如果說具備類人智慧也應該具體客觀唯心主義思維,那么阿爾法狗的類人愛心是否也存在類人結構呢?這正是科學家與哲學家需要研究的,這個課題對中國人而言萬分重要。
因為中國文化受儒學與理學的影響,千百年來中國文化始終處在物質處于有限極時,物質進入封閉空間的二元結構思想之上,如何沖破二元思維的空間,占上多元立體開放的思維空間,引領中華文化再次打開世界文化之門,將中華文化推上世界文化之巔,成為世界主流文化,讓全世界人民接受中國文化,這正是中國人當緊要做的事情。
我們今天學習古人著作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深入了解古人的文化思想,通過學習傳承古人的文化,這正符合通過記憶傳承經驗的標準,歸于記憶傳遞智慧的范圍。因為你能目睹,而不能記憶你就無法傳承經驗,沒有經驗記錄下來你就無法產生文化遺產,這正是人類具備而其他物種所不具備的條件。
如果我們將我們的“天人合一”思想擺脫二元思維的束縛,占上多元立體開放思維的空間,成為世界和諧統一的主力之音,那么中國復興之路才是真正的開始了。
二、為什么人類必須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
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是我們通過兩眼看世界,通過大腦感受世界之后的人類意識的升華,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可以親身體驗客觀唯心意識的存在。
當我們看到物體時,第一反應是通過直觀看物體的形態,傳遞信息給大腦,在大腦的感官記憶中搜索目標,判斷是否存在記憶備份,也就是通常情況我們看到物體是不是認識這個物體,物體是什么,是否對自己有用,如果有用,或是否對自己有害,記憶會記錄下物體的形態,內容、以及性質。如果對自己有害,記憶也會記錄下物體的形態,內容、以及性質,以便日后我們再看到類似的物體時可以及時的識別,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由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來完成的,也是一切生物普遍具備的功能。也是一切物種必然具備的自然條件,這一系列的行為皆是先天屬性,毋須后天培養,一切物種皆能在自然反應里靈敏地應用。
但是一切動植物皆不具備的卻是直觀傳導,感官識別之后的客觀思維功能。
客觀思維功能來自于直觀傳導,感官識別之后的間選功能,簡單的說就是動物的甄別、偵緝、邏輯功能,這個是靠智慧來完成的,動物的智慧越高,這種功能就越強大,反之,動物的智慧越低,這種功能就越弱甚至沒有。如人類的評估思維能力,決策判斷能力,設計專業能力,建設實施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需要智慧來完成,智慧越高,這些能力就越強大。
這正是為什么只有人類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以及為什么人類必須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的根本原因。
了解了什么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易經是否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我們知道易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文化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預測分析報告,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格物歸類,以天干地支五行論為依據,測算萬物的理性規律,尋找物質結構的年輪定數,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前世經歷及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
那么我們來看看易經到底都說了些什么,以八卦為例,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巽卦:“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震卦:“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坎卦:“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謀始”。離卦:“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兌卦:“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卦:“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
我們先說乾卦,乾卦卦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什么意思?大白話就是“大白天行走在大道上,懂規矩的人自勉自己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這句話是不是用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得出結論,我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一句教育性,指導性的教條主義結論,這其中不念半點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只是直觀的說教罷了。
再如兌卦:“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志”。這句話大白話就是步入沼澤地,踐踩走過。懂規矩有教養的人自律知民心志,安民達志,濟世眾人。”這仍然是教誨世人的教條主義說辭。
中國文化缺乏的就是不能認識自己的缺陷,盲目的自以為是,高傲自大。
正是由于易經文化的局限,陰陽混成,虛實合一,因而無法將人文,宗教與政治人為的分割開來,像西方文化一樣全面分割倫理學、政治學、物理學、邏輯學、宗教學、心理學等等學術之間的關系。通過文化的清晰分類以供幼學者學習到不同層次的人文百科,以便學習者找回原來的記憶。
三、今釋蠱卦
周易第18卦蠱卦山風蠱艮上巽下
蠱卦原文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蠱:從蟲,從皿。皿是一種用器盛飯的飯用器,瓦罐等。古代女人在瓦罐內放毒蟲,餓之,讓其自相殘殺,得其最后生存者治蠱,以引誘男人服從她的意志,即謂蠱。蠱,妖魅之術,母傳女,世傳之術,禍孽之根。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注釋: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首先是順利的,可以遠涉山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蠱。君子以振民育德。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懂規矩有教養的人用以振奮民心,培育道德。這就是中國教條主義文化的具體體現。你深入的用客觀公正的立場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在胡說八道?“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去蠱惑男人,這種行為反而是君子以振民育德的德行”,這是不是在胡說八道呢?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教條,只是道德標準,只是原始的理性,一定會惹來衛道士的反駁。但事實終歸是事實,真理永遠是真理,盲目地自我夸張,只會害了下一代。
初六爻辭
初六。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象曰:干父之蠱,意承考也。
盾,自關而東或謂之干。方言“干櫓,小楯大楯也。”禮記儒行。父漁父田父。考,老也。說文。
注釋:干櫓的漁父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有子,老而無憂。嚴格遵守,終吉。
九二爻辭
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干母之蠱,得中道也。
注釋:干櫓的漁母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但不可以堅持。
九三爻辭
九三。干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象曰:干父之蠱,終無咎也。
注釋:干櫓的漁父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不能堅持,無大憂。
六四爻辭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裕,衣物饒也。說文。吝,恨惜也。說文。
注釋:衣冠楚楚的田父,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往來相與很恨惜。
六五爻辭
六五。干父之蠱,用譽。
象曰:干父之蠱,承以德也。
注釋:干櫓的漁父用罐內放毒蟲,任其自相殘殺,以取終勝者,講信譽,得名聲。
上九爻辭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注釋:不為王侯作事,高調的宣揚其事。
蠱,在上古是一種神秘的巫術。多由女人掌握并應用,其目的是蠱惑對方。又作為性誘惑理解,左傳昭公元年:“晉侯求醫于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蠱。”“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在周易,婦惑男,風落山謂之蠱。”
由此可見蠱決非善事,更不可能“蠱。君子以振民育德”,訓誨世人。
這里有四句話作總結。
君子以振民育德,
儒生衛道作訓詁。
淫溺惑亂之所生,
婦風落山謂之蠱。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