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逆刀風云 第284章 拈花

作者/烏梁海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藏傳佛教尊稱他為大寶上師、烏仗那寶,寧瑪派的祖師,通稱蓮花生。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寧瑪”意為“古“或“舊“,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寧瑪派取名為古派或舊派,主要是它繼承了從“前弘期“流傳下來的密教思想以及相關儀軌,俗稱“紅教“或護法“紅帽派“,此是依據寧瑪派僧侶頭戴紅色僧帽而命名的俗名。寧瑪派認為,該宗派的教法儀軌等均傳承于藏傳佛教“前弘期“的蓮花生大師。因此,寧瑪派便成為藏傳佛教諸多宗派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支派別。早期的寧瑪派采取師徒和父子相傳的傳教形式,到公元九世紀后期,靈童轉世的傳承方式已是初具雛形。

    寧瑪教前任佛陀圓寂前,聚集瑪爾巴師父卓彌釋迦意等一眾弟子至藏經閣,說道他死后會重新投胎降臨人世,你們把靈童找到然后推舉他為佛陀。眾雪山寺弟子謹記佛陀囑咐,于其死后第四年起,在青藏高原上尋找轉世靈童,歷四十余年無果。有一天,卓彌釋迦意將大弟子瑪爾巴召至病床前,說道“昨晚我作了一個夢,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照亮雪山。醒后,我冥思苦想,終于知道為何靈童經年不現,只因我們走進了誤區,局限于高原上尋找,以至墜入困境。”瑪樂巴心下奇怪,問道“師父,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夢之有何奇怪?”卓彌釋迦意道“太陽每日自東方升起,而我卻不能從中悟出禪理,枉我一生深研佛法,如今無果而終,實是報應。你即日起前往東土大宋游歷,為我寧瑪教尋找轉世靈童。”瑪爾巴道“可是師父,大宋都是漢人啊,轉世靈童怎可能在藏人之外出現?”卓彌釋迦意搖搖頭“瑪爾巴,難道你還要走我的舊路,咱們祖師蓮化生是那里人?”瑪爾巴道“蓮花生大師是天竺人氏。”

    “說得對,我們又是什么人?”

    “我們是吐蕃藏人。”

    “佛有分國界嗎?有分男女嗎,有年紀、貧富、尊卑之分嗎?”

    “師父,佛不分國界,不分男女,不分年紀,不分貧富,不分尊卑,心中有佛,皆是佛家弟子。”

    卓彌釋迦意混濁的雙眼盯著瑪爾巴,問道“那佛陀在你心中為何有民族國家之分?”

    瑪爾巴呆了一呆,沒有說話。卓彌釋迦意嘆了一口氣道“何時參悟透禪理,何時便去東土大宋罷。”說完閉上眼仙去。瑪爾巴跪在師父身前,七日七夜方始醒悟,第八日上,他修書一封給范搖光,信中言稱自十五年前一別,久未聞音迅,頗思益友,即日前往大宋一游,登門拜訪,并在信中透露師父交待下來的任務,望其多多留意。

    再說身在廣州的李照截殺杜為未果,收到飛鴿傳書訊息,得知杜為上京行走路線,要從岳州渡江,想起阿依蓮神剛好身處岳州,便軍鴿傳書岳州太守文莒南,由其捎口信瑪爾巴,順口捏造稱,經暗訪明查,朝廷欽犯杜為頗有佛緣佛相,其宅夜有金光出,屋頂天空常現霞光萬丈,極有可能是他雪山寺苦尋的轉世靈“童”。瑪爾巴收信大喜,即派三大弟子前往江中攔截,未料杜為未能帶回,連三名愛徒也失去蹤影消息,當下他便打消南下打算,沿途追蹤杜為至二道坎。

    杜為道“敝人僻處南疆,與貴國吐蕃遠隔萬里,既不信佛亦不入道,乃無神論者,怎會是大師口中的轉世靈童?”

    瑪爾巴道“每一任佛陀,在未開智之前,皆是萬千凡間一粒微塵。杜施主,讓我看看你手掌。”杜為伸出手掌,瑪爾巴握起端詳一番,舉右掌于胸前,神態莊嚴肅穆,口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手掌肉厚指粗,掌紋縱橫交連,與本教上一任佛陀神似,杜施主既與我佛有因緣,請便隨我而去罷。”杜為道“大師,在下為人陷害,冤屈未雪之際,這頂著污名的骯臟之軀那也不去。”

    瑪爾巴道“阿彌陀佛,杜施主此言差矣,身正名自清,又何必在乎那外人看法,況且大理寺未必能給你洗清污名,依小僧看,此行北上兇險殊甚,實不該前去。”杜為凜然道“有勞大師擔憂,命運由天不由己,在下早已看透,杜為愿意受那鍘刑之罰,也不愿身披污名茍活于世,更不愿我子孫萬代活于罵名之下。”

    瑪爾巴長嘆一聲,臉色緩變,默然半晌,才道“杜施主可知,我雪山寺為尋找轉世靈童,花費多少年光陰?坦然請之,既不應允,唯有用強,還請見諒。”說完伸手扣住杜為手腕。杜為不動聲色,道“請問蓮神,難道你已認為我便是那轉世靈童?”瑪爾巴道“是不是,不由我說了算,須得請回雪山寺由十二位大師鑒別認定。”杜為道“若是在下不愿去呢?”瑪爾巴道“施主,選取靈童為國之大事,個人意愿微不足道,由不得施主意愿。”說完拉著杜為便走。

    杜躍至瑪爾巴身前,躬身道“蓮神將欽犯帶走,叫我們如何向吳大人交待?”瑪爾巴道“好說,好說,黃大人,請你回去稟報吳大人,杜施主乃我吐蕃國貴賓,請看在貴我兩國關系上,免除杜施主罪役,將來我國必派使者前往開封謁見神宗皇帝,闡明事由,此事兩位大人倒不必擔心。”杜為道“非也,非也,我杜為自認無罪,何來免除罪役一說?”瑪爾巴微笑道“杜施主何必執著于字眼,若是你心懷芥蒂,大可繼任掌教后,領兵討伐宋境,宋國北與契丹有戰事,西有西夏侵擾,若西南再多我吐蕃國的大兵壓境,相信韓琦老兒必會厚禮相贈,軟語相求,連道誤會之同時,定要嚴厲懲處陷害忠良的奸侫,那時不僅可正聲名,更可揚眉吐氣一雪前恥。”

    阿依蓮神瑪爾巴竟然將尋找轉世靈童之事上升至國與國關系的高度,實是大大出乎三人的意料之外,杜抱拳道“蓮神妄顧貴我兩國良好關系,于大宋國腹地,強搶我宋人,言行驕矜自大,目中無人,或致使兩國陷入紛爭之中,此可是朋友該有之舉?”

    阿依蓮神瑪爾巴單掌豎于胸前,道“于朋友不義之舉,本僧從不屑為,但于我國有益之事,本僧可將個人聲名置之不顧。”

    傻根道“蓮神大師,人與人相處需要互相尊重,國與國交往同樣需要,你將我國朝廷重犯帶走,勢必引起貴我兩國的外交紛爭,將來兵戎相見也未可知。”瑪爾巴哈哈一笑道“紛爭事兵戎相見亦非大事,但吐蕃國不可一日無佛陀,無論杜施主是否就是我們尋找的轉世靈童,本僧都得帶回去鑒別認證。”傻根道“蓮神大師言過其實,貴國無佛陀已不是一日半日之事,如何說得上不可一日無佛陀,再說,貴國貴教怎可重用一個身負逆反罪名的囚徒?蓮神明知杜為受人陷害,何不助他洗刷冤名之后,再行邀請?以清白令名之軀,擔任掌教方可名正言順,得萬民擁戴。”

    瑪爾巴道“貴國官場關系錯綜復雜,黑暗,高層昏庸無道,下層糜爛臃腫,文官貪財,武官貪生,要想洗清杜施主身上污名淡何容易?我等自知杜施主清白即可,何須在意鄰國生搬硬造的罪名?自來正直君子易遭人污蔑,我國人民眼睛雪亮,豈會受到蒙蔽?此層鐘大人倒是過慮。”

    傻根道“蓮神大師所說未免以偏概全,大宋國固有奸臣小人和貪生怕死之輩,但絕不乏清官勇士,若朝中奸臣當道橫行,自有人不畏強權冒死站出來進諫若外敵壓境,定會有人挺身而出,身率士卒,以身擋車,適才大師恐嚇,言稱吐蕃將兵侵我國境,以逼我軍民臣服,在下二人耳中聽來,未免覺得貴國君臣夜郎自大,堪比井底之蛙。”

    阿依蓮神瑪爾巴雙眼一瞪,隨即仰頭大笑,聲震屋瓦,畢,如電目光射向傻根和杜,道“貴國如有能人,燕云十六州為何經年要不回,又為何在戰爭勝利之下與敗方遼國簽署喪權辱國的澶淵之盟?貴國國力雄厚,經濟達,環宇之內,蒼穹之下,無國可及,卻又為何邊境常遭西夏大遼侵擾而無法平息?本僧眼光有毒,預估不出百年,你大宋便會亡國,漢人偏居南方一隅。”杜冷冷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師預計的只是趨勢,并不是眼光有毒,按在下推算,貴國吐蕃,兩百年后,將與我中原融為一體,無分彼此。”

    瑪爾巴雙眼寒光一閃,臉上陰云密布,但片刻之后,回復怡然神情,淡淡道“將來的事,誰能說得清。兩位大人,就此別過。”說完拉著杜為的手飄然出門。杜為全身酸軟,毫無抵御之力,踉踉蹌蹌下了樓梯。杜夫人在后驚惶叫道“老爺,老爺。”凄凄戚戚跟著下樓。

    傻根與杜雙雙從窗戶躍下,攔在瑪爾馬身前,杜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大師搶我國民,可有將我宋朝瞧在眼里嗎?”瑪爾巴道“從不將。怎么,欲以螳螂之臂擋車?”杜道“在下不自量力,要請大師把杜為留下。”瑪爾巴雙眉一揚,話不多說,抬臂揮出,一股深厚勁力向二人逼將過去。

    那勁力帶著一道疾風迅猛撲來,傻要與杜齊齊運力抵抗,卻那里抵受得住,情不自禁退后五步,站定后一人拔劍,一人抽刀,齊聲道“在下二人不才,要向蓮神大師討教。”瑪爾巴豈會將兩個當差的后生瞧在眼里,把杜為交到隨從手里,說道“本僧看二位舉止言行不俗,絕非凡物,不欲傷了性命,只是外人尚且看重爾等性命,自身又何不敝帚自珍?”傻根道“自來漢家不乏英雄兒女,大師欲將杜為帶走,那便從我二人尸身上踏過罷。”瑪爾巴哈哈大笑,道“英雄歷代皆有,可惜你們兩個還不算。”杜道“是不是英雄,可惜也不是由你說了算。”縱身躍前,挺劍刺出,劍到中途,劍尖下壓,改指瑪爾巴下腹。

    瑪爾巴巋然不動,只見他雙眼看著使劍的杜,臉露微笑,右手垂于腰肋間,拇指和食中二指輕輕搭住,無名指與小指張開,似是拈住了一朵鮮花一般,待杜劍尖指到,食指彈向劍尖往下一寸,但見他出指輕柔無比,如要彈去鮮花上的塵土,卻又生怕震落了花瓣上的露珠,臉上則始終慈和微笑。

    瑪爾巴所使指法乃藏傳絕技拈花彈指,由寧瑪派祖師爺蓮花生大師所創,自來相傳,釋尊于靈鷲山登座,當其拈花默然之際,大眾俱不解其意,惟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釋尊乃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蓮花生大師以心傳頓悟見長,北上高原后精研經義,冥思苦想多日而創出拈花彈指功。

    拈花彈指與少林七十二絕技拈花指同出一源,名相近,指法亦接近,只捏枝指法不同,瑪爾巴所學拈花彈指以三指拈枝,而少林拈花指只以拇食二指。因拈枝手法不同,施展手法上也略有不同,藏技食中二指皆可彈出,既可一前一后,亦可雙指齊出,而中土少林拈花指絕技只食指可彈。

    拈花指創自達摩,拈花彈指創自蓮花生大師,兩人雖相差三百年,但對佛教經義的解悟上卻有驚人的相似,創制出的武功也是大同小異,以二指還是三指拈花指,那是他們兩人對于細微處的不同見解,前者獨專一指凝力更強,后者二指皆可彈動變化多端,兩種技法自有優劣,各勝擅場。

    逆刀風云

    逆刀風云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弥勒县| 麟游县| 南阳市| 新丰县| 纳雍县| 柞水县| 梧州市| 佛山市| 祁门县| 黄骅市| 容城县| 伊通| 凭祥市| 石狮市| 绥芬河市| 林西县| 布尔津县| 紫阳县| 莎车县| 高要市| 东辽县| 凤阳县| 九龙坡区| 定南县| 阿克陶县| 上林县| 图们市| 凯里市| 崇文区| 枞阳县| 中江县| 德江县| 桐乡市| 随州市| 仁布县| 紫云| 东兴市| 拉萨市| 克拉玛依市|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