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詞匯量真的真的很重要
Uncle O:我聽到很多同學說,本來知道該表達什么的,可一開口便又忘了。你怎么看?
WB:很簡單,平常不怎么說英語,還有一點便是,詞匯量不大。
Uncle O:說到詞匯量,你怎么擴大你的詞匯量的。
WB:聽力出現(xiàn)的新單詞,英語或者文章出現(xiàn)的詞,以及看影視中出現(xiàn)的詞,甚至護膚品出現(xiàn)的詞,都記下來,甚至還可以找到它們相對應的形容詞、名詞或者動詞……
Uncle O:你牛逼……
WB:謝謝夸獎,我只是做了一些你們不愿意動手做的事而已……
Uncle O:我竟然無言以對……
Final
Uncle O:說說你現(xiàn)在學習英語的辦法唄。
WB:
復習名詞解釋的時候,可以嘗試把中文翻譯成英文,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快記住了名字解釋的內容。
坐地鐵或者在機場的時候,你要用心去聽他們的英語廣播,去模仿,默默地跟讀。
看一些英語文獻。可以是,也可以是外媒新聞。
聽英語歌,看美劇英劇都很不錯……
和身邊的人說英語,即使他們不是老外,但注意場合……我自然不會告訴你們,上次我竟然用英語問路,雖然自認為表達沒問題,關鍵是指路的是一個大爺啊……
Uncle O: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好可愛。
WB:用詞錯了吧。
Uncle O:YOU R SO CUTE!
WB:……
本來是想看看修文有什么學英語的秘籍,沒想到剛開頭卻看到一段辣妹子的笑話,差點沒讓她笑岔了氣,這個人怎么這么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簡十初真的覺得學英語很苦,她覺得自己真的已經(jīng)很努力了,不說很努力,但是她覺得她已經(jīng)盡了她的最大努力。
除了每天都會抽零碎時間記單詞,她還會安排時間兩天做一套英語試卷,比如說這一天做改錯,填空和作文,明天就做聽力和,順便反思一下這套試卷哪里做的不好。
每隔兩到三天她就會拿著自己寫的作文去找英語老師批改,把建議都記下來,在每一次考試前都會復習一遍犯過的錯誤,避免在考試中再一次犯錯。
簡十初想,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呢?
緊緊地攥住手上的試卷,簡十初看著那個刺眼的115分,她不明白,她怎么可以考的這么差呢?她怎么能考的這么差呢?
她不想哭,但是淚水卻不聽她的使喚,仍舊紅了眼眶劃過臉龐。
她忍不住了,她覺得心里的壓力像千斤重的巨石重重地壓在她的心上,她要崩潰了!
即使看了修文的文章,里面介紹了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她依舊沒有辦法感到輕松,離高考只剩一個多月,她不知道要怎么調整自己。
她受不了了,她要去找英語老師。
英語老師曾梅對簡十初來說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從兩年前她開始教簡十初英語的時候,簡十初就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媽媽的感覺。
“初初?怎么了?”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的曾梅一回頭便看到了站在門口的簡十初,不免有些驚訝地問道。
初初擦了擦眼角的淚,慢吞吞地走到了曾梅面前:“老師,我覺得學英語太痛苦了,我學不來……”
曾梅拉著簡十初在旁邊的一張凳子坐下,沒有馬上問簡十初發(fā)生了什么,而是反問了她一句:“初初,你還記得兩年前我剛剛教你的時候,你同樣也是來問我說怎么學英語,我當時回了一封信給你,你還記得信的內容嗎?”
簡十初聞言,慢慢地回想起了那封信的內容——
初初,你好,很高興你能向我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都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是卻很少有人會用行動去改變自己的不足。你能向我詢問怎么學習英語的辦法,我很開心,因為你在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改變自己的不足。
接下來我和你詳細說說怎么學英語。
其實當你們入學以后,英語就被當成一門需要去研究的學科去對待了;仡櫾谛5恼w學習過程,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進行語法的研究,而不是從實際應用的部分出發(fā)。大量的習題和研究只是為了考試去做準備,當然這也是最終的目的。
但如果放到真正的語言使用的部分,反而不是那回事了。因為涉及的方面比較多,發(fā)音,單詞,語法,句式,無一不是你需要去解決的部分,這時候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并非做題可以解決。當然說到這里,并不是那些習題毫無價值,如果讓我今天來看那些習題依然有可取的部分,畢竟這些東西算是一個最直觀的反饋,并且有很多的句式也是可以直接應用的,做的多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是一味的做題畢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接下來我和你說清楚幾個問題。
一,順序問題。
很多同學,包括在校學生或者已經(jīng)工作很久的人,在我們第一次溝通時,經(jīng)常說的就是學習了十幾年早已經(jīng)忘的差不多了。但以我的經(jīng)驗來判斷,其實他們是有不錯的基礎的,但是卻偏偏無法把這些部分應用于實際,問題就出在學習的初期出現(xiàn)了思維上的導向性錯誤。在我們降生以后其實是不會說話的,我只有對周圍事物的一些基本感知,那時也沒有形成基本的語言思維。
《弗蘭克斯坦》的中的場景就很好的描述了這個部分,monster真正開始學習說話是在那戶人家邊上偷聽而學會的。雖然這是的情節(jié),但是換做我們個人來講的話,也是同樣的過程。兒時的老師就是每個人的親人,千百次的模仿后才學會了正常的發(fā)音,就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在上學以前根本就沒有背誦單詞,記憶語法,更沒有做很多的題。而入學后我們進行的是關于紙面符號系統(tǒng)的學習,這是符號系統(tǒng)和語音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系的一個過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