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不喝了,劉健不好強求,但他心里,的確有好多話想和姚遠說。
他覺得,自己找到知音了。
其實,只要自己需要,姚遠可以和任何一個人成為知己,這是他做培養干部鍛煉出來的能力,充分去掌握別人的心理,知道別人需要什么。
這種能力,需要經歷,需要豐富的做人經驗。
美美還年輕,閱歷不夠,在這方面,還差的很遠。
這也是姚遠所擔心的。有時候,他不得不親自出面,來給美美籠絡人心。
盡管劉健還想和姚遠說很多話,請教他好多問題,姚遠不想再談下去,他也就只得作罷。
最后,他問姚遠“傻哥,你說我怎么才能提高我的說話水平呢?”
能意識到自己談話水平不足,這說明劉健在談業務的過程中用心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知道自己有不足而試圖改進,這就叫上進心。無論世界處在什么時代,有上進心的人總是難得。像劉健這樣,有上進心且有頭腦的人,就更難得。
可惜,美美還看不到這一點,一味和劉健斗心眼兒,這就欲速則不達,與用劉健的本意,南轅北轍了。
姚遠覺得,劉健這個人是可用的,就耐心回答他的問題說“文化知識積淀,決定了一個人的談話水平和層次。多讀書,多了解世界!
劉健就點頭說“傻哥,你又說到我心里去了。上學的時候正趕上最亂的時候,就沒好好念書,我也是覺得自己讀書讀少了,好多東西不知道。”
姚遠聽他這么說,就只點了點頭,過一會兒才說“人啊,處在什么環境,就會學什么環境。整天跟王強他們在一起,你的行事做派就接近他們。最好,還是少和他們來往,當然了,不來往,你也就不受影響了!
劉健就看著姚遠,鄭重地點點頭,把杯子里剩下的酒喝光了。
這一年的夏天太熱,姜姨和孩子們受不了,都在屋里呆不住了。姚遠滿城騎了摩托車轉悠,想找到有賣電風扇的。
結果,和買電暖器一樣,他又失望了。都八十年代了,竟然沒有電風扇!
而這些東西,包括他做菜想用的味精雞精,動亂之前,商店里都是有賣的。
沒有不要緊,老子自己造!
那時候,廠里也賣垃圾。一些不用和廢棄的機電配件,在倉庫里積攢多了占地方,就通知生資公司的廢品回收站,到廠里來收購。
廢品回收站是公家的,和礦機公路邊上那個飯店的服務員劉姐一樣,也沒啥好的服務態度,廠里十遍八遍的打電話,都不一定肯來。
隨著周邊鄉企的增多,鄉企也需要一些這樣那樣的配件,卻在市場上買不到。
有人就看上了這個空子,主動去廠里收購這些不用的機電配件,把它們分類,再高價賣給鄉企。
久而久之,在市郊就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機電舊貨市場,從最大的機床到螺絲大小的小零件,都有賣的。
姚遠就騎摩托去那個機電舊貨市場,轉了一天,來回跑了好幾趟弄了一個小的三相電動機,又弄個大鐵圓盤,一根鋼管,還有兩塊鐵板回來。
然后,他讓美美去廠里給他借來小型兩項電焊機、手槍鉆和絲錐一類的工具,就在自家的院子里,頂酷暑,戰高溫地開始了他自造家用電風扇的歷程。
美美聽說他要自己造個電風扇,也跑過來看,看到那個三相電機,不由就笑了。
電動機的電源是三相的,家庭用電可是兩相的。就算你造出電風扇來,家里沒有三相電源,你怎么用啊?
姚遠說你大學里的機電知識是怎么學的?三相是啥,不就是三個正弦波的交流電嗎?我給兩相電加個交流電容,一個正弦波是不是就變三個了,電機能不能轉?
美美就是一愣,理論上確實如此。
她就說“這不就是兩相電機的偏轉線圈嗎?你弄個兩相電機來多省事?”
姚遠說“廢話,能找著兩相的我弄三相的來干啥,吃飽了撐的?”
美美就說“可三相電機線圈阻值是一樣的,偏轉線圈和動力線圈阻值一樣,能行嗎?”
姚遠就搖頭嘆氣說“你呀,還是腦子太死,這么下去怎么能當大領導呢?你管他一樣不一樣干嗎?我就問你,我加個偏轉電容,它能不能轉起來?”
美美想想說“應該可以轉起來?墒,那樣的話,一項的線圈負載會比其他兩項大,容易燒掉!
姚遠說“我這電機帶動什么呀?機床還是變速箱?我帶個風扇翅子,它能出多大力氣?還燒掉?我看是你腦子燒掉了!”
美美就笑了“你這腦子啊,根本就不是人腦子!”
果然,大圓鐵盤連接上鋼管,風扇的底座就有了。在鋼管上平著焊上一塊鐵板,鉆孔攻絲,電機就連接到底座上了。
姚遠弄一塊一個毫米厚的鐵板,連鏨帶割,就出來三片風扇的葉子,再敲敲打打,讓這些葉子變成傾斜的螺旋狀,最后焊到一個帶了鍵槽的圓管上,噴上漆。
漆干了以后,把風扇翅子連接到電機上,端面用螺絲固定,一送電,風扇翅子就轉起來了,雖然不怎么平衡,震動大一些,可風還是不小。
有風了,就是這風扇翅子沒有隔離罩,萬一誰靠近了被翅子打著咋辦?
這個姚遠還有辦法。他開專賣店的時候,不是買了些粗篩網,釘在墻上掛衣裳嗎?這下派上用場了。
他用幾根根粗鐵絲做骨架,焊接在一起,形成風扇罩的樣子,再用粗篩網做了個罩子,在電機上鉆孔攻絲,用螺絲固定到電機上,再用銅絲把兩片粗篩網做的罩子綁到一塊兒,風扇就有罩子了。
這下把姜姨樂的,他這大傻女婿太有才了!吃飯的時候,有這電風扇吹著,再也不會汗流浹背了。
有大傻在跟前,姜姨和美美吃飯的時候穿過于暴露不方便,每天吃飯就跟上刑差不多。
關鍵是姜姨還得喂媛媛,媛媛不讓抗抗喂,就欺負她姥姥,這罪遭的,別提啦。
這下就好了,大家不用再跟往日一樣,吃飯趕緊扒拉到嘴里散伙,又可以從容地聊天砸牙了。
可姚遠忘了一樣,這風扇不像以后商店里賣的立式風扇似的,可以擺頭。他做的這個破玩意兒,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吹。
吃飯的時候,大家相互之間坐的近,風扇基本可以都吹到。可平時在屋里坐著,總不能跟吃飯那樣,都坐到一塊堆吧?再說了,老是對著風扇這么吹,大家也受不了啊,尤其是晚上,容易凍著。像姜姨這個年齡,還容易得風濕。
另外,賣的風扇能調速,姚遠做的這玩意兒可沒這個功能。
調速就別想了。電機線圈沒有多組不同速的功能,他總不能為個破電扇,再造個變頻器出來。
那時候沒有集成塊。別說集成塊,就是晶體管都不常見。變頻器都是電子管的,體積能頂個單缸洗衣機了。
至于讓電風扇擺頭,還是有辦法的,蝸輪蝸桿變速,再加個曲柄搖桿機構就行了。
于是,他就弄張紙來,連測繪帶畫圖的,就有了給劉健的那張圖紙。
這幾個小配件,他找誰都能給弄出來。找劉健去給他搞,主要還是個借口,他得幫著美美擺平劉健啊。
劉健對姚遠托付的事情,還真是很認真,親自去找熟悉的,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滿車間里找材料,兩天的工夫,真就給送過來了。
姚遠把風扇電機后面的蓋子拿下來,去掉冷卻風扇,再用一個帶鍵的小管,把渦桿和電機軸連接到一起。
這時候,美美就又插嘴“你把電機冷卻風扇拆了,電機發熱不燒了嗎?”
迎上姚遠看她的眼神,美美直接就閉嘴了。
大馬拉小車,電機根本就發不了多少熱,擔心它燒了,純粹杞人憂天,姚遠沒罵她死腦筋就不錯了。
姚遠讓劉健做的那個小鐵盒,就是裝蝸輪蝸桿系統的。再把電機接上劉健車來的小軸,和底座那塊鐵板改成軸承連接,把小鐵盒也固定在電機上,在鐵盒下段渦輪軸上加一個鐵板,和底座做活動連接,電機一轉,腦袋就來回擺動了。
那個小渦輪中間的小軸是中空的,里面有一個小彈簧和一個鋼珠,小軸可以有兩個定位。一個定位連接蝸桿,電機就擺頭。一個位置和蝸桿脫開,電機就不動直吹。
這套機構,其實就是后來的立式風扇,后面那套控制擺頭的機關,只不過人家是模具注塑出來的,成本低。
因為是塑料的,所以壞的也就快。年齡稍大一點的,可能都會有這種記憶,好好的風扇就不擺頭了。
其實就是因為后面那個蝸輪蝸桿機構是塑料的,不抗磨損,壞掉了。
姚遠這一套,卻是實實在在的鐵家伙,通過機床加工出來的。要是在外面買這么套機構,估計這價錢,得和買個風扇差不到哪里去。
不過這東西比塑料的就結實多了,用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壞掉。
在不懂機械原理的人看來,這個機構還是很復雜的。在姚遠這里,這玩意兒就是小兒科了,他隨便就可以畫出圖來。
姚遠費這么大力氣,又是親自動手,自己加工焊接,又是找人去廠里加工配件,總算造出一臺擺頭電風扇來。
可是,他這腦子也是有問題,對這時代的歷史記憶直接不準。
明年的春天,商場里就有電風扇賣了,比他自己造的這臺漂亮多了,動靜也小多了,還是三個速度的。
他費心勞力造了風扇,僅僅用了一夏天,還不能算整個夏天,就徹底變廢物了。
只有姜姨可憐他造風扇不容易,關鍵是這份心意。
姜姨就不舍得把姚遠造的風扇扔了,強迫大家吃飯的時候,還是要用那個嗡嗡作響的自造風扇。
不過,晚上睡覺,姜姨也不敢用,改用買的吹風。
姚遠造的那個,風太大不說,動靜更大,吵的都影響她睡覺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