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遠看來,礦機干部們的行為,荒唐到了可笑的地步。
可是,礦機不是干部們自己的,按理說她應該屬于全體勞動者所有,全體勞動者才是企業的主人。你們又有什么權力不許這些工廠的主人們說話?
如此做法,讓廣大勞動者做何感想?你們的行為代表著誰,你們忘記了嗎?
那時候的姚遠,臉上平靜如水,心里痛心疾首。他曾經在心里發著狠,有一天他主政礦機,就得給職工們說話的權力。
要知道,礦機干部們這么做,敗壞的,可不僅僅是礦機一個企業的風氣!在職工們心里,他們代表著誰,他們應該知道!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清楚,這個悲哀,也不僅僅是礦機的!
可是,他也十分清楚,他就是領導們的一桿槍,主政礦機,那根本就是奢望,與他努力與否無關。
可是,明明知道不可能,他還是不愿意放棄,還是在不由自主地做著那個夢,祈盼著會出現奇跡,如此一直混到三十幾歲。
奇跡果真就出現了,他穿越了。
終于可以主政礦機了,盡管,因為他的穿越,礦機比他那個時候更加破敗,他還是不想放棄這個機會,還是想著自己上一世那個夢想,要用他心里的那些方式,塑造一個嶄新的礦機給世人看看,要尋找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容易了許多。這個年代的人們,心里還埋藏著過去年代的美好品德。
他用他的激情,輕易就點燃了職工們心里那把火,把大家的積極性給調動了起來。
現在,除卻美美的大型機械部運轉順利以外,他這邊也有了兩個生產車間,解決了一千多職工的工資問題。還剩下不到兩千職工。再解決掉這兩千人,他就可以徹底騰出手來了。
一九九一年的夏天已經過去了,就是這一年,那個大學畢業的姚遠,被分配到了礦機。
當然了,現在,姚遠恐怕不會來了,礦機已經不是國有企業了。
姜美美那邊產品還在試制階段,不可能在短期內擴大再生產,添加人手。剩下這兩千人,還得姚遠自己想辦法。如何解決呢?
那天董云提的建議,讓姚遠的思路也跟著開闊了一下。
既然大修車間能利用起這么多人來,他美美制衣那邊,也可以利用起不少人來呀。
美美制衣設備上用的微進給電機,還有功放系統的配電箱,現在都是委托給其他企業在做,這樣不但容易技術泄密,還提高了產品成本。
可不可以,把這個配電箱組裝和電機生產,讓礦機這幫沒事干的職工做呢?
他就從這些人里找了幾個電器方面水平較高的人,去美美制衣那邊看樣品。
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這幾個人一看,立刻就說,這一點不難啊。咱們自己買鋼板,廠里原來就有折彎機、剪板機、對焊機這些鋼板加工設備,不但功放系統配電箱可以自己干,所有設備上用的配電箱都可以生產。
配電箱里面的電子元器件和線路組裝,這個咱們也能干,如果需求多了,可以直接建一個配電箱生產車間。
礦機閑置的車間和地方有的是,再弄個配電箱生產車間絕對沒問題。而且,不僅可以生產美美制衣的配電箱,還可以對外銷售,給其他設備制造企業生產配電箱。
這一下,又解決一部分工人。
接著,他又把美美制衣設備上用的幾個微進給電機拿回來,組織大家來看。
礦機是個大型機加企業,保留了過去大型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特性,講究的就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還真沒有干不了的東西。
經過這四五十年的企業生產積淀,礦機還真是藏龍臥虎,各種機加行業的技術工人都不缺。鑄造更是礦機多年來的強項,礦機要是造不了,那別人也干不了。
從電機生鋁外殼的鑄造生產,到內部轉子、電樞繞組,只要有數據,就可以干。關鍵是,所有生產工具雖然落后,可都是現成的。
生產工具落后不要緊,能干出來就行。等賺了錢,咱們再去買先進的。
這下好,不但給美美制衣節省了外協成本,還解決了礦機的難處。
姚遠這才發現,礦機這個有著四十年歷史的老工廠,技術和人才儲備,還真不是蓋的。
那么,美美制衣還有多少工件是委托給別人干的,礦機能不能造呢?
后來,姚遠干脆把所有工種的能人都叫上,直接去美美制衣的外協配件儲備倉庫看看。
看完了的結果,就是美美制衣所有需要外協的鑄造件和機加工件,礦機都能干。
鑄造車間生產成本不高,但鑄造技術卻不好掌握。可礦機有的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工人,鑄鋼、鑄鋁、鑄銅、鑄鐵,你就說吧,包括精密鑄造,礦機那一樣干不了?越是需要手工技術和經驗的活,礦機的優勢就越大。
于是,鑄造車間整個可以重新開工了,還多了一個鉚焊車間,一個配電組裝車間,一個電機繞組車間。
這一下,光工人就能利用一千多,再加上管理干部,再弄幾個食堂一類的后勤單位,所有沒有崗位的職工,就全都用上了。
盡管有些單位還暫時不需要太多的人,但也得弄些人過去用上。清理車間垃圾,干搬運,打磨毛刺總行吧?將來美美那邊擴大了,咱們再把人員往那邊轉移嘛!
夏天過去以后,姚遠手里終于沒有閑人了,整個死氣沉沉的礦機,就這樣奇跡般地復活了。盡管利潤依舊很低,可保障住所有在職員工有工作干,最基本的生活可以過得去,姚遠還是做到了。
這的確是個奇跡。短短三個月啊,美美那邊第一臺樣機還沒生產出來,姚遠這邊已經全面開工了。
美美只顧了忙自己這邊的事情了,還真沒注意姚遠那邊怎么樣了。當她聽手下說姚遠那邊已經開始生產了的時候,吃驚地張大了嘴,半天都沒法說話。
這怎么可能!
她直接放下了手頭的所有工作,跑出辦公大樓,向姚遠那邊跑去了。她的后面,還跟著她的辦公室主任劉夏,副總兼技術部總監蔣衛東,還有她的助理和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大群人。
姜總出行,那還是相當有氣勢的。這一點,美美和姚遠是完全不一樣的。姚遠出門,喜歡一個人,有個杜鵑跟著就不錯了。現在,杜鵑自己那一攤都忙不過來,也沒時間跟著他了。
首先映入美美眼睛里的,就是整個工廠最西邊的鑄造工房。那個露在工房屋頂外面的,原來銹跡斑斑的鑄造沖天爐的大煙囪,已經被刷上了嶄新的鐵紅色防銹漆,上面冒出滾滾的白煙。
鑄造工房里,天車來回走動的聲響,沖天爐羅茨風機的噪音,工頻電爐發出的嗡嗡聲,響成一片,震耳欲聾。
一進工房大門,一個大的,半人多高的工作平臺上,工頻電爐下端的出水口,正往外放著赤紅的鐵水。
閃著耀眼光芒的鐵水,順著工頻電爐前段的溜槽,流入溜槽下面的地坑里。
地坑里面,放著一個巨大的鐵水包,隨著鐵水的不斷流入,鐵水包里的鐵水界面漸漸升高,已經接近了三分之二的位置。
一個全身穿了帆布工作服,腳上穿著翻毛皮鞋,帶著安全帽和墨鏡,脖子上還圍了一條白毛巾的工人,端著長長的鐵桿,向著工頻電爐的出水口走過去。
他手里端著的那個長鐵桿的頂端,有一個巴掌大小的圓盤,圓盤上面,粘著一塊耐火泥。
那工人走到近前,弓步彎腰,身體向著出水口傾斜過去。與此同時,那個頂端帶著耐火泥球的鐵桿,迅速沖向了工頻爐的出水口。
“砰”地一聲響,幾百平方大小的工作平臺上,煙花彌漫,一片通紅。絢麗的煙花在空中劃出無數道紅色的軌跡,落到地上,變成無數朵更小的,紅色的花朵,最終再次滾落回地面,成為一粒粒黑色的鐵豆。
許久,工作平臺上煙花落盡,恢復了平靜,只那個地坑里的鐵水包,還發出通紅刺眼的光芒。
工頻爐的出水口被耐火泥球給成功封死,溜槽中沒有了鐵水。那封堵出水口的工人持了鐵桿退到一邊去。
一個同樣穿了帆布工服,全身捂的嚴嚴實實的工人,端一個小簸箕過來,把簸箕里閃亮的硅鐵,加入了泛著紅光的鐵水包中。另一個工人,端著一個攝影機一樣的東西走過來,對著鐵水包里的鐵水看著。
姜美美知道,那是紅外線溫度測量儀。那個工人在測量鐵水溫度。
鐵水融化了以后,不是什么溫度都可以澆鑄,得達到需要的溫度澆鑄,才不容易出廢品。
測量溫度的工人離開以后,又過來一個工人,端著一個有長長把柄的坩堝,從鐵水包里舀半坩堝鐵水,倒入不遠處一個鐵沙箱里,那是在做檢測樣本。
鐵水的質量,每一鐵水包都得留樣化驗,這樣才會知道這一包鐵水澆鑄的工件是不是合格。
鐵水質量合格,溫度適合了,頭上的天車轟轟隆隆開過來,放下吊鉤,由兩個工人在一邊照看著,吊起那個巨大的鐵水包,穩穩地駛向西邊的地坑造型工段。
地坑造型工段那邊,地上澆鑄了鐵水的沙坑里,正往外冒著縷縷白煙,十幾個工人正等在那里。
一切都井然有序,配合的那么默契。即便姜美美知道的,礦機最紅火的年代,也不過如此。
手工鑄造是個復雜而危險的工作,也只有像這樣高默契度的配合,才能出高質量的產品。
這會是那個已經停產許久,混亂不堪的鑄造分廠嗎?姚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