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正文 第639章 各司其職

作者/讓你窩心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深院無人簾幕垂,玉英翠羽燦芳枝。更新最快世間顏色難相似,淡月初殘未墜時。”趙抬頭看看木匾,雖已有些斑駁,但是保存的尚好,顯然時常有人擦拭,被當做寶貝留在這里,他輕聲吟道。

    “李相不僅為官中正清廉,忠君愛國,這文采也是極好,寥寥數(shù)語不僅應景,也是當下心情的寫照,雖被貶于此,仍憂心國事。”劉黻摸摸胡須頗有些感慨道。

    “是啊!再看下首所言:冰玉風姿照座騫,炎方相遇且相寬。衣縞帶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徐宗仁點頭吟道,“李相這是借花詠志,雖被貶嫡萬里之遙,仍不忘初衷!”

    “阻涉鯨波寇盜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清愁萬斛無消處,賴有幽花慰客心。”應節(jié)嚴一句一頓的念罷第三首道,“李相不僅沒有被貶而怨恨君王,到瓊后并未心灰意冷,相反卻做好長居此島的準備,胸懷之豁達比之東坡先生不讓須彌啊!”

    “唉,李相命好,只待了數(shù)日便被赦回返,可朕在此一晃已是三年,回還之日卻遙遙無期!”趙可沒那么好的修養(yǎng),難以參悟出其中的意境,只嘆自己生不逢時道。

    “陛下萬勿沮喪,今年我朝連戰(zhàn)連捷,已然擺脫了初時惶惶不可終日的窘境,明年只會更好的!”劉黻沒想到出了如此喪氣的話,趕緊安慰道。

    “也許吧!”趙哭笑著道,“數(shù)年來朕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有絲毫松懈,唯恐失去大宋這最后一塊容身之地,但韃子勢大,且根基也將日益深厚。而我們卻步履艱難,復國之日無期,讓朕倍感無奈和疲憊。”

    “陛下也曾言復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韜光養(yǎng)晦積蓄力量,待兵強馬壯之時再大舉反攻,今日怎么會出此言!”應節(jié)嚴皺皺眉道。

    “應知事言重了,陛下尚在總角之年,卻已是執(zhí)掌權柄數(shù)年,領軍征戰(zhàn)親陷沙場,爭得這力主之地。想諸位此等年紀尚是啟蒙之中,今日看了李相留書不過是有些感慨罷了!”劉黻聽應節(jié)嚴的話語之中,似有責備之意,立刻接言道,為皇帝辯解。

    “是啊,知事雖是帝師卻也不要過于苛刻。今年陛下征泉州、平俚亂、擊敗阿里海牙,又遣軍北征,哪一件不是驚天動地之事。吾雖并未親赴沙場,每每卻也焦慮不安,況且陛下數(shù)戰(zhàn)皆親自謀劃,每戰(zhàn)必親臨調度,壓力之大非我等所能承受,抱怨幾句又有何妨!”徐宗仁也出言維護道。

    “你……你們啊,如此吾倒成了惡人了!”應節(jié)嚴聽了不禁好笑,可想想陛下過了年才九歲,自己與陛下朝夕相處共議軍政,反而忽略了其年齡和承受能力,尷尬的指指二人笑罵道。

    “陛下,這些日子是不是太勞累了,臣聽陛下欲組建一支新軍?”劉黻愛憐地看看雙眼腫脹的皇帝言道。

    “是啊,可卻也并非是如此!”趙嘆口氣道。

    “陛下還有何煩心事?”徐宗仁接著問道。

    “主要還是軍中之事,其中弊端太多,一時又難以解決,而如今戰(zhàn)事頻繁,朕擔心會貽誤戰(zhàn)機!”趙面帶憂郁掐掐額頭言道。

    “哦,陛下可否與臣等,也許能對陛下有所幫助?”劉黻言道。

    “也好,朕走的也有些累了,正好尋個地方歇息!”趙略一思索道,他覺得這也是個機會,正好可以看看他們的反應……

    軍改在趙的心中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他十分清楚隨著火器的使用逐步增加必然會帶來一場軍事變革,而他面臨的不僅是裁減、替換老舊裝備,還要牽涉到軍、兵種的變化,訓練的細化和軍官選拔、任用方式的改變。而大宋舊的軍事管理指揮系統(tǒng)與當前的形勢都不適應,此前行朝未到的時候,自己可以任意行事,可現(xiàn)在卻不行了,是到了必須有所改變的時候了。

    趙清楚自己組建新軍可以培養(yǎng)后備軍官和儲備人才,但依然難以改變體制上存在的問題。而當前宋軍最突出的問題是軍種和兵種劃分不合理,最終帶來作戰(zhàn)部隊與非作戰(zhàn)部隊比例不合理,戰(zhàn)斗人員與非戰(zhàn)斗人員比例不合理及官兵比例的不合理,導致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從而影響到了戰(zhàn)斗力的形成。

    另外現(xiàn)行的指揮體制,不僅存在著指揮層級多、指揮鏈條長的問題,更存在著聯(lián)合指揮難、聯(lián)合訓練難、聯(lián)合保障難的突出問題。而軍隊的管理情況比較特殊,平時大多在和平狀態(tài)下進行軍事演練、后勤管理等項目,一旦進入戰(zhàn)時,馬上進入作戰(zhàn)狀態(tài)管理,可令出多門就會容易互相干擾,造成效率低下。

    再有就是趙一直擔心的部隊兵員區(qū)域性現(xiàn)象嚴重,在成立初期同鄉(xiāng)編組于同一部隊有利于團結,攻守相攜,不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但是他擔心隨著壯大容易產生任人唯親的現(xiàn)象,導致形成新的軍事集團,造成政令難通、不服管理,甚至集體貪污腐化,相互包庇的問題。而若一旦產生問題,就會像呂文煥降元一樣,導致整個戰(zhàn)線的崩潰。

    還有一個問題雖然看似遙遠,但是趙覺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前行朝實際控制的地盤只有瓊州這么一個海島,難分前方和后方,自己可以親力親為的統(tǒng)一調度,可一旦發(fā)起復國之戰(zhàn),就必然要分成數(shù)個軍事集團各自進兵,他就難以親自指揮,就需要設立機構指揮所在地區(qū)的兵力,進行面、有效、協(xié)同作戰(zhàn)。當下舊的已經失靈,新的尚未建立,皆是將會產生混亂。

    趙清楚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還是當前軍事領導指揮體制的不適合,而軍隊主要的作用就是打仗,可一個部隊總要有它的行政管理系統(tǒng),可是這個系統(tǒng)如果又要管行政,又要管作戰(zhàn),恐怕是忙不過來的。因而又可分為軍政和軍令兩部分,簡單的就是‘軍政主訓,軍令主戰(zhàn)’。而這又可分為軍令、軍政分開的模式,混合模式和軍政、軍令合一的模式。

    在近現(xiàn)代軍事強國多采用軍令、軍政分開的模式。即指揮打仗與平時養(yǎng)兵分開。管指揮打仗的,不管軍兵種建設等事項;管養(yǎng)兵的,不參與戰(zhàn)時作戰(zhàn)指揮。如美軍高層領導管理體制即軍政系統(tǒng),主要職能是“養(yǎng)兵”,由元首和國防部長通過軍種部統(tǒng)管軍隊建設,包括制定國防政策、國防預算、兵力規(guī)劃,負責部隊的行政管理、戰(zhàn)備訓練、武器裝備采購等。

    在大宋進行軍改,趙當然不是貿然行事,嚴格的也算不上改革,而是改良更為合適。人們都知道宋朝的軍隊在對外戰(zhàn)爭中敗多勝少,積弊嚴重,但是在制度上卻并非如此,應該是領先這個時代的,甚至在后世也不算落后,一無是處。

    “杯酒釋兵權”是人所共知的典故,但大家也知道若只是剝奪了那些宿將的兵權,而沒有制度的的建設,依然會有新的軍事將領擁兵自重。于是,宋太祖開始改革兵制,調兵、統(tǒng)兵權分離,調兵的不能統(tǒng)兵,統(tǒng)兵的不能調兵,如此就有效地消除了過去藩鎮(zhèn)自雄、混亂割據(jù)的局面。

    “兵符出于樞密,而不得統(tǒng)其眾;兵眾隸于三衙,而不得專其制。”也就是樞密院與中書省分權,掌管兵符;“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分別統(tǒng)帥禁軍、騎兵、步兵三個軍種;而兵部最可憐了,僅僅負責后勤事務和管理地方的廂軍。

    在這種體制下,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zhàn)事,由皇帝任命大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xiàn)了“發(fā)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這樣一來趙匡胤以此強化了樞密院之權,用來分兵部之權也就是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帝對軍隊的完控制。

    當然宋代這樣的兵制也不是沒毛病,是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的,宋朝實行過更戍法,規(guī)定軍隊定期更換駐地,而將帥不隨軍轉移,管理軍隊的不直接帶兵打仗,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在以人力和冷兵器為主的傳統(tǒng)戰(zhàn)場上就帶不了兵,甚至無法指揮,這樣的軍政軍令分開實際是削弱了軍隊戰(zhàn)斗力。所以趙也是想了很長時間,考慮是完實施現(xiàn)代的軍政、軍令嚴格分開的制度,還是單一的集權之。

    但經過幾場戰(zhàn)事以后,趙也有了些心得,其實究竟哪種模式更合理,并無一定之規(guī)。軍政軍令是否分開,是以能否實現(xiàn)軍隊指揮迅捷靈便、領導管理科學高效多能、作戰(zhàn)保障有力為目的。契合軍隊的武器裝備、作戰(zhàn)指揮和管理水平的模式,就是好模式。同時要考慮國情、軍情等方面的不同,且軍政軍令分開也并非要一下到位,還要根據(jù)經濟發(fā)展水平和需要,考慮軍政軍令分開的程度……

    沙彌給皇帝尋了間凈室,并備下清茶,大家就席地而坐,趙屏退了左右,只留王德和蘇嵐兩人侍候,倪亮領著侍衛(wèi)在外警戒。

    “嘻嘻……”剛剛坐下趙左右看看突然笑了。

    “陛下為何發(fā)笑?”徐宗仁也跟著看了看,并未發(fā)現(xiàn)有何不妥,奇怪地問道。

    “呵呵,朕怕一輩子也成不了佛了!”趙又笑了笑道。

    “陛下又何出此言?”徐宗仁聽了更加奇怪,又問道。

    “徐尚書,此處乃是佛家清凈之地,佛祖又在那里看著,可咱們卻要在此談論殺戮之事,豈不會惹的佛祖不高興啊!”趙指指身后墻上掛的釋迦牟尼畫像嘆道,眾人聽了看看畫像也都笑了起來。

    “陛下差矣,吾皇做的乃是消滅暴元,救萬民于水火,普度眾生的事情,佛祖怎么會怪罪,定會保佑陛下成就復國大業(yè)的!”徐宗仁連連擺手正色地道。

    “徐尚書所言極是,陛下乃是天子之身,又是行的大義之事,佛祖豈會怪罪!”應節(jié)嚴笑罷捋捋胡子言道。

    “借幾位愛卿吉言,朕就與諸位共議此事,看是否可行!”趙拱拱手道。

    “陛下請講,臣等洗耳恭聽!”三人施禮道。

    “諸位都是行朝老臣了,我們數(shù)次大敗敵軍當知水軍居功甚偉,但是我朝水軍仍沒有獨立為軍中,仍受步軍統(tǒng)轄,戰(zhàn)事受其節(jié)制,朕以為不大妥當!”趙言道,不過他也知道水軍從屬于步軍也是歷史條件決定的,此時的世界限于科技的不發(fā)達,難以對海洋進行開發(fā)利用,因而尚屬于陸權時代,爭奪的是陸地上的資源,導致水軍不受重視,從而處于從屬的地位,更多的是作為運輸工具使用。

    “嗯,陛下所言不錯,我軍能守住瓊州水軍要占了八成的功勞!”應節(jié)嚴點頭道。

    “這些年行朝海上,是仰仗水軍克敵,才報不失!”徐宗仁也認為正是如此。

    “陛下的意思是想為水軍正名?”劉黻聽了若有所思地問道。

    “正是,朕想將三衙統(tǒng)兵,改為兩衙,撤消騎軍并入步軍之中。同時擴大兩衙的權力,不僅承擔養(yǎng)兵的職權,還要承擔訓練、考核、選拔軍將、日常管理、輜重保障的職責!”趙點點頭道。

    “陛下如此大改,會不會侵奪了樞密院的權力,使兩衙權力過大呢?”應節(jié)嚴皺皺眉問道。

    “樞密院調兵之權不會被侵奪,反之他們可以專司作戰(zhàn),平時制定作戰(zhàn)計劃,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戰(zhàn)事一起他們便可以指揮步軍和水軍協(xié)同作戰(zhàn)。而兩衙則歸入兵部管轄之下,如此一來將軍政和軍令分開,各司其職,各主其事,避免權力的過于集中!”趙解釋道。

    “嗯,如此一來加強了兵部之責,也坐實了三衙職權,使得樞密院可專心于戰(zhàn)事!”劉黻看看其他兩人點點頭道……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喜德县| 招远市| 兴安盟| 凭祥市| 洛南县| 昂仁县| 武山县| 青铜峡市| 泰和县| 交城县| 馆陶县| 汾阳市| 濮阳市| 敦煌市| 荣成市| 张家港市| 昆明市| 隆尧县| 山东省| 遂溪县| 白银市| 司法| 宁安市| 上思县| 太仆寺旗| 永德县| 凤阳县| 根河市| 启东市| 嘉兴市| 衡山县| 中牟县| 韶关市| 龙里县| 嵊泗县| 英吉沙县| 开封市| 儋州市| 光泽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