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第二次這么問。
上次她問的時候,謝瑛怎么回答的?哦,他說,‘您想多了’。
這次他沒答,反問道:“母親何出此言?”
柳氏對兒子還是有些了解的,聽他這么說心中便有了譜。
“你向來對世家閨秀不假辭色,唯獨對葉家姑娘有些不同。其實那姑娘挺好的,既漂亮又聰明,嘴巴甜還懂事,我也喜歡。就是出身差了點。”她嘆一聲,“你想娶什么樣的姑娘我都不反對,只要你自己喜歡就成,就怕你祖母那邊不同意。”
謝瑛沒說話。
成婚這事兒,他本來覺得不著急,兄長二十才娶了嫂子,他如今不過十七。
可似乎有人等不了。
他想得入神,柳氏喚了他好多聲他都沒聽見。
“從知?”
柳氏拔高了音量,他才回神。
“嗯?母親方才說什么?”
柳氏目光怪異,張了張嘴,到底沒把話說太明白。
“罷了,時間也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謝瑛離開后,并沒回房,而是去見了明陽大長公主。不知道他對老太太說了什么,第二天明陽大長公主就讓柳氏不要再插手他的婚事,也別再舉辦什么花宴茶宴,簡而言之,那些個世家閨秀,她老人家一個也看不上。
柳氏心里納悶,找來兒子詢問,然而她兒子把悶葫蘆的個性發揮到極致,硬是一個字也沒透露。
她想著那天晚上和兒子的談話,莫非兒子真的有意葉家姑娘?可婆母是如何答應的?
她百思不解的時候,葉家那邊來了客人。
陳義在去年的鄉試上考中了舉人,年后就動身前往京城準備參加會試。
同鄉加同窗,葉鴻遠當然要邀請他入府暫住。省得他還要在外頭賃宅子,京城寸土寸金,賃宅子太貴。而且他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就怕被坑。
陳義初入侯府,頗為震撼。
當初皇上圣旨下達上清縣,整個蘭溪村的人都與有榮焉,人人都道葉家祖上冒青煙,養了個好女兒,全家都跟著發達了起來,還做了貴人。
然而大家私底下無論如何議論想象,都想不出如今的葉家,是如何的氣派。
聽說這侯府是皇上御賜。
葉家在上清縣蓋的四合院規模就夠大了,卻仍不及如今的侯府一半。
府里的下人們也頗講究規矩,見到客人便垂頭后退,滿面含笑,不帶半分輕視不屑。
這大概就是大家做派了。
陳義心中感慨頗多,對如今已成為侯府世子的葉鴻遠,也不自覺心生幾分敬意。
他是頭一次來京城,沒和其他權貴打過交道,但在上清縣也是見過官老爺的。葉家從平民飛上枝頭,多少人羨慕妒忌,卻不知從底層人群進階高層,是怎樣的鴻溝。
可即便如此,他們仍舊融入了這個圈子,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珍珠即便蒙了塵,卻仍不改其光輝,遲早有重見天日的那一日。
葉家,便是那顆蒙塵的珍珠,如今終于見到了曙光。
廣陵侯府多的是客房,趙氏命人收拾好了西廂房給他住,晚上又給他舉辦了接風宴。
葉常安依舊是慈和的長輩,一點沒有侯爺的架子,他笑容親切,道:“陳義,到了這就跟到家里一樣,別太拘著,有什么需要就說,你趙姨吩咐下人給你安排就是。”
陳義感激道:“麻煩三叔和趙姨了。”
“咱們都是同鄉,你跟鴻遠自小一起長大的,既是同窗也是好兄弟,說這話就見外了。”
葉常安說到這頓了頓,問:“我大哥二哥他們可還好?”
雖說以前和大房有齟齬,可到底是骨肉兄弟,也沒什么深仇大恨。事情過去了那么久,葉常安心里那些不愉早就煙消云散。想到幼時兄弟情深,也頗多感慨。
“都挺好的。”
陳義道:“鴻山的孩子已經會跑會跳,去年嫂子又懷上了,鴻偉去年還考中了秀才,雙喜臨門,葉大叔和胡大嬸都很高興。錦紅也生了孩子,她夫家將他們一家子都接到了縣城,還花錢買了個一進一出的宅子給他們住,鴻青和鴻光也都上了學堂。鴻青踏實,勤奮好學。鴻光也沉穩不少,不再如從前調皮搗蛋了。”
他說了許多,包括葉家宗族那邊。有族長約束著,族中也沒人因為葉家出了個侯爺就開始驕狂得意,肆無忌憚。族長還讓他帶話,讓他們在京城過自己的日子。葉家這一支在京城安家落戶扎了根,整個葉氏門楣也都跟著發光發亮,他們怎么著都不會差。族里的那些小輩們,有出息的,他們若愿意將來便提攜一二。若沒那個命,就自己好好在鄉下呆著,別想著攀附。
族長深明大義,葉常安也頗受觸動。
陳義又說了同鄉鄰里,里正,以及那些受過他們恩惠的村民,現在家家日子過得都還算不錯。
他說了那么多,唯獨沒有提起葉錦芝半個字。
葉錦夕想起最后一次見葉錦芝,是陳容出閣。葉錦芝躲著不肯見客人,她遠遠的看了一眼。
曾經驕傲跋扈的葉家長女,在夫家吃了苦頭受了氣,方才明白生活艱難人世無常,收斂了那份驕矜,變得沉穩陰郁,滿腹心機。
而看透她真面目的陳義,對她自然再無情分可言。
這兩人,終于還是成了怨偶,令人唏噓感嘆。
最后陳義又說起一個人。
李修元。
時隔一年,葉錦夕都快忘了這么一個人。聽陳義提起,她才后知后覺想起,以前母親和兄長對這個李家公子評價都不錯,甚至動過將她許給李修元的念頭。
去年母親就開始留意圈子里那些適齡未婚男子,葉錦夕近來也頗有些煩躁。
雖說知道遲早會有那一天,避無可避。可臨了了,她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將自己的終身許給一個可能適合她的陌生人。
相敬如賓的過下半輩子。
那也太無趣了。
既是婚姻,兩個人是要捆綁一輩子的,怎么著也得有些感情基礎才行。否則往后余生幾十年,難道就靠權衡利弊過下去?想想都累。
至少,那個人得是她熟悉的,有些微了解的。
李修元,其實就不錯啊。
以前在上清縣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年齡小還不用考慮那么多。現在,可不就到了需要考慮的時候了?
李修元若是已有婚約或者已娶妻,那就算了。可如今男未婚女未嫁,好像,未嘗不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