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如果僅僅是殺死白勝,那么佛門只需隨便派出一個金剛尊者之類的就可以了,但是事情絕非如此簡單,首先白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大群人。其次他還代表著道門的勢力,要說殺了白勝不會引起其它什么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派出去殺死白勝的人必須要具備另一種實力,那就是不怕道門勢力的反撲你道門來講理我就給你來個渾不吝,你若是想打我就陪你打,反正你也打不死我。
誰具備這樣的實力呢?從前還有個紅孩兒勉強夠得上,但是現在紅孩兒已經死了,那么整座雷音寺里就只剩下斗戰勝佛一個人。
但是孫悟空堅決表示不去,菩薩可就做了難,如來佛祖交辦的任務可以完不成么?所謂情急智生,忽然就想起了一個人,于是回了孫大圣一聲冷哼,轉身就飄然飛出了雷音寺。
觀音菩薩想起來的是誰呢?不是別人,正是牛魔王。
前面說過,牛魔王本來是不想參與這事兒的,因為他并沒有為兒子報仇的沖動。
想當初,自打紅孩兒生下來之后,牛魔王就發現這孩子長得跟他一點都不像,因此對孩子的血統產生了懷疑,只是查無實據,便不能指責鐵扇公主給他戴綠帽子,硬生生吞了這顆喜當爹的苦果。
這也是他后來夜不歸宿,四處尋找妖魔鬼怪喝酒作樂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那一段時間里,他和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鵬魔王、移山大圣獅駝王、通風大圣獼猴王、驅神大圣禺狨王以及齊天大圣美猴王結為兄弟。
后來孫悟空惹了天庭,他們七兄弟里面有仗義幫忙的,也有明哲保身的,他牛魔王就是明哲保身的那一位,你孫悟空不知天高地厚敢惹天庭,俺老牛可不敢惹,趁著天上地下打得風起云涌,他跑到新結識的相好玉面狐貍家里入贅去了。
總而言之,不管是尋些酒肉朋友吃喝玩樂也好,尋花問柳也罷,就是不回芭蕉洞那個家,以免看見紅孩兒心里堵得慌。
雖說后來紅孩兒長大了不知從哪里學來了一身本事跑到火云洞自立門戶了,但是那時候他和玉面狐貍的感情也培養起來了,又何況玉面狐貍天然擁有媚惑男人的能力,所以每每當他想起同樣貌美的鐵扇公主,想要回家換換口味,嘗一嘗久別勝新婚的滋味時,都被玉面狐貍纏住了不能自拔。
試想,牛魔王和紅孩兒之間是這樣的父子之情,他又怎么可能去給紅孩兒報仇?所以在鐵扇公主來找他,說起紅孩兒的死訊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給兒子報仇,而是這孽種死了才好,他不死,俺老牛這腦門兒就一直綠油油的擦不干凈!
當然,這話是不能跟鐵扇公主明說的,只能心里偷著樂。
觀音菩薩對牛魔王的心理活動不甚了解,只不過她知道鐵扇公主就孩子之死這件事情找過牛魔王,也知道牛魔王以勤修佛法為由推諉了報仇之事,沒有替鐵扇公主做這個主,因而鐵扇公主才親自去找了白勝。
而且當時整個神界不論佛道都認為白勝已經死了,只有鐵扇公主一人覺得就算白勝死了也不能放過白勝的家人,所以當時菩薩只勸了勸鐵扇公主不要傷及無辜生靈,便把這事兒放下了。
只說觀音菩薩既然明知道牛魔王不想出面對付白勝,為什么又要來找牛魔王呢?一方面是因為她覺得除了孫悟空之外就只有牛魔王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已經想好了如何說動牛魔王去殺白勝。
所以她見到牛魔王的第一句話就是:“牛尊者,你如此勤修佛法,向佛之心固然可嘉,可是也不能因此耽誤了闔家團圓啊,你就不想回家去看看么?”
雖然牛魔王已被佛祖降服,算是皈依了佛門,卻并沒有受戒剃度為比丘,就如同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般,是可以得享天倫的那一類佛門徒眾。
老牛見女領導如此關心下屬的生活,心中不免感動,說道:“多謝菩薩掛懷,俺老牛如今哪里還有家了?就一個老婆,還去了凡間給兒子報仇了,也不知如愿了沒有。”
在牛魔王的認知里,玉面狐貍早就被豬八戒一釘耙打死了,就只剩下了一個老婆鐵扇公主,原本他打算的是過幾天就跟佛祖請上幾天假,算計著鐵扇公主把仇報了,就回芭蕉洞和鐵扇公主團聚一番,好好享受一下男人的幸福。
他從前不回家,完全是因為紅孩兒的緣故,而現在紅孩兒也死了,自己腦門上的綠色也沒了,不回家更待何時?佛法當真妙趣無窮么?屁!這西天極樂世界一點都不極樂,睡覺時連個暖腳的女人都沒有,有什么好樂的?哭都沒地兒哭去!
觀音菩薩何等精明,立馬聽出了老牛的話外之音,卻忽然嘆了一口氣,順著老牛的話音說道:“是啊,你們夫妻只怕是不太容易團圓了。”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牛魔王說不好團圓乃是口是心非,但是當他聽見觀音菩薩竟然也這樣說,就不免感到奇怪了,問道:“菩薩,我家那羅剎女……她怎么了?莫非是報仇不成被人害了?那白勝不是俗世之人么?怎么能害得了她?”
觀音菩薩再次幽幽嘆息一聲,卻沒回答牛魔王的追問。
牛魔王益發擔心起來,再次追問道:“菩薩,你這是要急死俺老牛么?她到底怎么了,如今是死還是活,你倒是說啊!”
菩薩卻依然不答,只是突然瞪了牛魔王一眼,牛魔王急躁的情緒便為之一滯,知道自己不能逼問太過,畢竟人家是女領導。
菩薩這才說道:“你那夫人她沒病也沒災,活倒是好端端地活著,只是你想和她團圓卻是不太可能了。”
“啊?”牛魔王大吃一驚,“莫非……她被道家的哪位大神給抓走了?”
他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當初鐵扇公主來找他的時候,曾經說起過白勝的背景,知道白勝身后至少有一個九天玄女在撐腰,如今菩薩既然如此說法,那么除了道門大神出手收服了羅剎女還有什么可能?就如同當初他被佛門諸神收服一樣。
菩薩卻仍是搖頭,說道:“說到底,本座也是一個婦道人家,有些事情……是不方便在本座口中說出來的,你最好自己去看看,看看你就知道了。”
牛魔王益發疑惑,只不過他也是成精多年的妖仙,并不很傻,什么事情是在菩薩口中不方便說出來的?莫非有關男女之事?于是問道:“菩薩的意思是……羅剎女她偷了漢子了?”
菩薩苦笑道:“本座說了,你最好自己去看看,一看便知究竟,以你的七十二般變化之能,想要一睹真相不算什么難事吧?”
聽了這話,牛魔王已經可以基本斷定,必是鐵扇公主紅杏出墻了,所以菩薩才不好直說,頓時咬牙切齒,怒發沖冠。
別看他在玉面狐貍家里住了那么久,將鐵扇公主冷落在家里守活寡,但是普天下的男人都一樣,就算自己吃著鍋里的飯菜,家里那只碗里的也不會給別人吃,哪怕那碗里的飯菜時間長了變餿變質到最后只能扔了也是如此。因為這關系到男人的臉面!
牛魔王就更是如此,因為他比這天上地下的絕大多數男性更有能力,神通廣大。他把鐵扇公主晾在家里是他的事情,但若是有哪個男人敢去偷腥,那么他一定會殺了那男人的全家九族。
此時此刻,他本想問一問菩薩那男人是誰,但是想來菩薩也不會直言相告,菩薩如此端莊圣潔,豈是背后打小報告之人?于是話到口邊就改成了:“那羅剎女現在何處?還請菩薩告知。”
菩薩微微一笑,神情更顯莊嚴,輕聲道:“如果本座沒有算錯的話,那么,她此刻應該在凡間宋國的汴京。”
不論是鐵扇公主去殺白勝還是牛魔王去殺白勝,都是名正言順,都能令道家無話可說,前者是為了給兒子報仇,后者是捉奸捉雙,哪怕把事情鬧得更大也沒什么,誰讓你道家有錯在先呢?
其實觀音菩薩也不是很確定白勝和鐵扇公主之間的關系進展到了哪一步,但是只憑鐵扇公主不殺白勝這一點來看,那不是有了奸情又是什么?女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不追究一個男人的殺子之仇?
既然你鐵扇公主跟白勝化敵為友了,那么就讓牛魔王去好了,本座就不信牛魔王也能跟白勝化敵為友,這一次,你白勝死定了。
……
“豈有此理!”
就在短短的同一段時間里,少林寺的靈興說了一句“豈有此理”,兜率宮里太上老君說了一句“豈有此理”,西天佛祖說了一句“豈有此理”,這三句“豈有此理”都是針對白勝的。
然而依然是在這個時間段,在大宋汴梁的皇城城頭之上,狄烈也說了一句“豈有此理”,卻不是針對他的兄弟白勝,而是針對蔡攸和秦檜的。
那么蔡攸和秦檜又如何惹著狄烈了?這三個人之中,前兩位是當今大宋朝堂上炙手可熱的兩名權臣,而后者卻是忠良之后且是大宋的國戚,他們三個之間是怎樣產生矛盾的呢?這話就得從金軍圍困汴京說起。
金軍十萬鐵騎從燕京南下,先是打下了降宋的怨軍主帥郭藥師鎮守的薊州,郭藥師再次投降大金。
而后金軍繼續南下,取道山東曾頭市,本想在曾頭市集中補給,卻沒想到曾頭市已經變成了一座尋常村鎮,曾弄經營多年積攢下來的錢糧竟似不翼而飛,便只能在村民那里劫掠了一些,之后往京城進發,沿途燒殺搶掠,只為補充部隊的給養,而所經之地大宋的廂軍都是吃空餉的空殼,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就這么被金軍以戰養戰打到了汴梁城外。
在得知金軍來襲之初,大宋朝臣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此事絕無可能。金國跟咱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說起來咱們童大帥去收復燕云十六州,打的是遼國,與金國是天然的盟友啊,金軍怎么可能對我們大宋下手?
更何況,就算金國人真的想來打大宋,要來到汴京也必須經過燕京一帶,童大帥四十萬大軍在那里是擺設么?能讓他們長驅直入?這簡直是扯蛋!
童大帥的四十萬大軍是什么戰力?那可是掃平了西夏一國的王牌軍,這樣的軍隊不該是世間無敵么?金國人再如何厲害也打不過這樣的軍隊啊!
這就是大宋,被奸臣弄臣佞臣蒙蔽禍亂的大宋,只在童貫和秦檜的謊話連篇之下,白勝一人橫掃西夏的戰績就變成了童大帥手下的五路大軍的。
童大帥倒是不貪功,當初凱旋之時一再表明戰勝西夏乃是三軍用命,將士齊心。彰顯大帥的胸懷。
豈不知他不這么說不行啊,他手下的將士有多少人都明白宋夏之戰的勝績完全出自于白勝一人之手?
所以他只有“慷慨”地把功勞均攤下去,這叫什么?這叫利益均沾,五路大軍除了白勝和狄烈手下的幾個人之外有一個算一個,人人有獎賞,個個有功勞,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你敢說實話?你說實話你得先死!這叫欺君之罪!
基于上述諸多原因,導致大宋的文臣們各個大搖其頭,表示堅決不信此事。
然而守城的兵將既不是瞎子也不是聾子,親眼看見了連綿的軍營,甚至看懂了大金的旗號,人家大金國眼見宋國的防御如此孱弱,索性也不裝了,直接用漢字寫在了中軍大旗之上,改偷襲為強攻了。
前來報訊的守城兵將以人頭擔保,朝臣才半信半疑地派了幾個侍衛跟著去城頭看了,這一看之下頓時傻了眼,還真的是這么回事啊!
但是金軍為何攻宋呢?總得有個理由吧?
狼要吃羊要不要理由?大宋的文臣不管這個,連忙派了使者出城,一定要問個理由回來,你金國要伐我大宋,你得師出有名不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